首页 百科知识 鸣声辨别亲属

鸣声辨别亲属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探索鸟类是如何从鸣声识别亲缘关系的,鸟类学家海斯和他的学生研究了雌野鸭的孵卵过程。这时,被孵化的卵里边发出“叽叽”声。在雏鸭出生后两小时,两种鸣声增加了4倍。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美国生物学家麦克拉肯和他的助手做了实验,他们从洞里密密麻麻的、正在喂奶的800万对蝙蝠中抓走167对,然后对每对蝙蝠的血液进行基因测定。出乎意料的是,约有81%的母蝙蝠喂的正是自己的子女。

鸟类、蝙蝠等是靠声音辨别亲属的。

为了探索鸟类是如何从鸣声识别亲缘关系的,鸟类学家海斯和他的学生研究了雌野鸭的孵卵过程。他们把微型麦克风安放在野鸭巢的底部,再跟录音机相连。他们发现,孵卵的雌鸭在开始孵卵的第四个星期发出“嘎嘎”的较微弱的低声鸣叫,每声只持续150毫秒。这时,被孵化的卵里边发出“叽叽”声。起初,这些声音很小很小,伴随着时间推移,野鸭的鸣声越来越频繁,卵里的“叽叽”声也愈来愈高,随后小鸭就出壳了。在雏鸭出生后两小时,两种鸣声增加了4倍。雏鸭出生后的16~32小时,雌鸭离巢游向水中,它发出急促的呼唤声,每分钟快达40~60次。小鸭纷纷出巢,跑向母亲。由此看来,雏鸭在卵内孵化的第27天起就开始听到母亲的声音,在这一过程里听觉起主要作用。雏鸭出壳后,视觉、听觉一起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母亲。

燕鸥的巢筑在海滩上,巢与巢靠得很近,但是燕鸥能根据叫声和外形识别自己的雏鸟,从不会搞错。

崖燕大群大群地在一起孵卵,峭壁上会同时挤满几千只葫芦状的鸟巢,密密麻麻地巢挨着巢。但用不着担心老崖燕会认错自己的子女,对它们来说,雏燕的叫声就是识别标志。在常人听来,雏燕的叫声几乎是一样的,没啥区别。如果仔细分析,可发现其中仍有细微的差别。实验表明,如果向附近的空巢放送雏燕叫声的录音,老鸟每次都只向自己雏鸟的叫声飞去。当然识别是互相的,老鸟在听到雏鸟的叫声时,也会发出鸣叫,雏鸟听到后,会叫得更加起劲。

在美国西南地区一些岩洞里,栖息着7000万只无尾蝙蝠。它们的居住地十分拥挤,生物学家们从而推测,母蝙蝠喂奶时,不可能只喂自己的亲生子女,而只是盲目地喂首先飞到自己身边的小蝙蝠。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美国生物学家麦克拉肯和他的助手做了实验,他们从洞里密密麻麻的、正在喂奶的800万对蝙蝠中抓走167对,然后对每对蝙蝠的血液进行基因测定。出乎意料的是,约有81%的母蝙蝠喂的正是自己的子女。麦克拉肯带着照明设备在山洞里又进行仔细的观察,他发现,母蝙蝠在喂奶前,首先要发出呼唤的叫声,再根据小蝙蝠的回答来判断是不是自己的子女,不仅如此还要进一步用鼻子嗅,在确认是自己的子女后才喂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