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意外发现遗失在丛林中的吴哥

意外发现遗失在丛林中的吴哥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猜测,可能是吴哥城流行过一场瘟疫,导致了城市的毁灭。在1351年和1431年,吴哥遭受暹罗两次入侵。具体地说,吴哥的灭亡很可能是由600年前的一场大干旱造成的。他们发现在过去700多年的时间里,东南亚至少发生了4次特大干旱灾害。其中一场旷日持久的特大干旱灾害发生在1415年到1439年期间,这个时间与许多考古学家得出的吴哥城灭亡的时间段正好吻合。他对吴哥城及吴哥城南门约500米的吴哥窟做了详尽的描写。

1861年雨季,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奥跋涉于柬埔寨中部的密林中。他此行是来考察鸟类与昆虫的。他徒步行走了5天,来到一片人迹罕至的地方。当他拨开一丛茂密的枝叶时,映入眼帘的情景让这位远道而来的欧洲人惊呆了:一排壮丽的建筑矗立在大地上,仿佛是从这片古老的密林中自行生长出来的。那么,这座恢弘的建筑是怎样建造的?这座繁华的古城为什么消失了呢?

美轮美奂的建筑是怎样建造的

穆奥发现这座了不起的遗迹,与其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倒更像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他虽然不是考古学家,却从小就对东方的历史深深着迷。

穆奥年轻的时候就笃信,在东南亚的密林中,隐藏着一座失落的“所罗门神殿”,让他萌生此念的是一部中国人的著作——《真腊风土记》。“真腊”是中国史籍对古柬埔寨王国的称呼。13世纪末,此书作者曾出使到那个神秘国度,见识了无数美轮美奂的建筑。此时此地,那曾经活在纸上的城池,亦真亦幻地坐落在眼前。

穆奥猜得不错:它的确是“真腊”的首都“吴哥”,这座城市被遗忘在这里,已经超过400年了。它留给了人类太多的遐想:一个如此繁复庞大的建筑,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吴哥”本意是“都市”的意思。这不是柬埔寨语,而是印度北方的梵语。缔造这座城市的文明,自古就与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公元1世纪,柬埔寨女王与一个印度贵族结为夫妻,开创了柬埔寨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此后在历代统治者的大力弘扬下,印度的宗教、习俗成为这个国家的文化主流。

到了9世纪初的高棉王国时代,善战的国王不断扩大疆土,膨胀着高棉人的雄心。伴随着国力走向巅峰,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开始了。一代代国王用巨石建起陵墓,堆砌出王国权力与财富的中心——吴哥。这些建筑也兼做神庙,供奉的都是印度教的诸神。

12世纪初“日护王”苏耶跋摩二世统治时期,高棉的实力如日中天,连今天泰国、马来半岛、越南的大片土地都被并入其版图。武功卓著的“日护王”,在大兴土木方面,自然也是不甘居人后。

然而,此时的吴哥已然被历代先王的巨石建筑填满,没有空地供其施展拳脚了。于是,日护王将这座只属于自己的陵墓选在城外。征用了数以千计的石匠、彩绘师、建筑师,辛苦工作了37年才得以完成。

整座建筑用大石一块块砌成,没有使用水泥,也没有使用钉子梁柱,充分展示出古柬埔寨人的建筑巧思。尽管苏耶跋摩二世没有活着见到其陵墓竣工,但他的愿望最终实现了——这座在今天被称作吴哥窟的工程,是吴哥建筑群中最恢宏的部分。

“日护王”的继任者苏耶跋摩七世同样也没有停下扩张城市的步伐。由于他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这一时期的高棉王国也摒弃了印度教改信佛教。吴哥伟大的“收官”之作被献给了佛——壮观的巴云寺。寺庙的石塔四面,苏耶跋摩七世的面孔都按照佛陀的表情刻成,它被后世尊称为“高棉的微笑”。

吴哥是9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座大城市,大约是一般古城规模的10倍,拥有一套先进的灌溉系统。这里曾是柬埔寨王朝的政治中心,曾经是东南亚历史上最宏伟的一座都城,也曾经是工业革命前世界最大的城市。都城内,宝塔、王宫等建筑精美,雕饰华丽。据估算,这座城市鼎盛时拥有人口上百万,规模之大,超过罗马城,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是东南亚历史上最宏伟的都城。

吴哥古城为何被遗弃

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有雄伟的王宫、庄严的庙宇以及图书馆和蓄水池,有强大的军队和政权,繁荣昌盛的都城,竟然被丛生的莽草所淹没了呢?按理说,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应有其延续性,何况吴哥是一个曾经繁荣了600年的王朝,可是,吴哥文化却忽然中断,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那么,吴哥到底遇到了什么灭顶之灾呢?史书上没有记载,考古学家也有不同的观点。

有人猜测,可能是吴哥城流行过一场瘟疫,导致了城市的毁灭。但问题是瘟疫不可能使全城居民无一幸免地全部死去。

还有人认为,因吴哥王朝后期,国王大兴土木,营造寺庙过甚,民众不堪忍受揭竿而起,发生了暴乱,奴隶们杀死贵族之后仓皇地逃离了这座城市。

也有人把吴哥城的被废弃归于外敌入侵,甚至明确地指出它是被暹罗军队攻占,导致粮食歉收和人口日渐稀少,加速了高棉王国军事力量的衰落,导致暹罗人逐渐侵入。在1351年和1431年,吴哥遭受暹罗两次入侵。在经过两次致命的打击后,国王考虑吴哥离暹罗太近,容易遭到袭击,不得不将都城从吴哥迁移到金边,大部分居民跟随国王去了金边。暹罗人进人吴哥的目的只是为了劫掠。为此,他们对留在吴哥的人大开杀戒,强敌满载而归,丢下了大量平民的尸体。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大量尸体腐烂后,饮用水和空气受到严重污染,随后发生了大范围瘟疫,刀下幸存的少数人也就难逃厄运,于是吴哥地区成了无人区。后来,吴哥遗址附近的人传说,丛林里有一座“会吃人的古城”,人们因害怕吴哥有鬼魅瘴气而不敢进入。这就从侧面证明了,吴哥曾发生了瘟疫导致大量居民死亡

还有考古学家认为,吴哥消失可能与气候突变有关。具体地说,吴哥的灭亡很可能是由600年前的一场大干旱造成的。考古学家依据的是他们对当地树木年轮的分析。他们发现在过去700多年的时间里,东南亚至少发生了4次特大干旱灾害。其中一场旷日持久的特大干旱灾害发生在1415年到1439年期间,这个时间与许多考古学家得出的吴哥城灭亡的时间段正好吻合。

百年后的今天,当游客慕名来到吴哥遗址时,这里再也无法呈现当年繁华的景象,只留下石头的废墟,记载着曾经的荣耀与衰落,也许只有它们才知道这个城市的文明是如何突然中断的。

知识加油站

《真腊风土记》是我国元代学者周达观所著。1296年周达观曾随元朝使臣出访柬埔寨,

他对吴哥城及吴哥城南门约500米的吴哥窟做了详尽的描写。此后这部书被束之高阁,不被外人所知。19世纪初西方人开始认识中国文化,《真腊风土记》也让他们把目光投向书中所描述的吴哥。穆奥之所以发现吴哥,得益于他看过这本书。

读故事长知识

一个曾经盛极一时的高棉王朝,一个在东南亚历史上最宏伟的都城,为何突然之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专家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一些考古学家提出了“气候突变说”。小朋友,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原来,树木年轮的密度可以为考古学家们提供有关地区气候的历史记录。一般来说,潮湿季节可以促进大树的生长,年轮也就相对密集,而遇到干旱季节,年轮就会相对稀疏。考古学家用年轮的密疏来推断当时气候,这个是不是很有意思啊?科学的论断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论证,这是科学探索的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