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旗袍的发展

旗袍的发展

时间:2022-09-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旗装,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袍是带有中国特色、体现西式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陆穿旗袍的女性急剧减少。中国旗袍以绚丽多彩的新姿展现在现代人面前,并对现代服装时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设计师已把旗袍中的中国袍服元素和西方的晚礼服元素加以融合,制作出了时尚改良的旗袍。旗袍的工艺和面料更加精致,乔其纱、织锦缎、印花面料、蕾丝花边等都成为了中国旗袍的组成元素。


在浓厚的清朝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如现代一般外露曲线是不可能的。清代旗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尽管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旗装,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袍是带有中国特色、体现西式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旗装是满族的民族服饰。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黄色是皇家独尊之色,民众是忌用。旗装色彩鲜艳复杂,用料等花色品种就多样,喜用对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盘滚设计。旗装是一种平面服饰,盘滚成为旗装除面料外的唯一设计空间,因而以多盘滚为美。清末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清代旗装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

清军入关前,当时满族妇女的长袍,最初是宽衣长袖,领口只是镶一道边,并用围在里边的假领子代替,称圆领,马蹄袖,向右侧捻襟。下摆四面开叉叉带扣绊,束腰带。

入关后,随着满族人受汉族人的影响,旗袍也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动,比如说更合身与显瘦。

图为:清末旗袍

风行于二十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民国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无专业服装研究中心,服装式样的变化以千家万户,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民国时期,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胫而走,全国效仿,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作为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影剧明星等,在旗袍式样上的标新立异,也促进了它的发展,其中如交际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创办的云裳时装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


清末旗女之袍与民国旗袍的主要差别有三点:

1.旗女之袍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

2.旗女之袍内着长裤,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民国旗袍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

3.旗女之袍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

正是这三点差别,使旗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的袍服变成可与西方裙服相类比的新品种。袍服是外套,是强调功能(防寒、遮体、表示身份等)的服装种类,其审美意味是传统的含蓄。裙服,法语中的robe或英语中的one-piece dress,虽也有着与中国袍服相仿的历史和强调功能的传统,但表现女性体态曲线却也是它悠久的传统之一;而现代裙装则加强了这一特点,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现,变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现。现代西方裙装的所有这些表现女性体态细微变化的表现而言,民国旗袍是无与伦比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陆穿旗袍的女性急剧减少。有一位知名人曾不无遗憾地说:"对身材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实在是一大损失!"


1929年,受欧美短裙影响,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

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极点,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以后袖长越来越短,1936年后几乎无袖。

1933年后流行大开衩旗袍。

50年代——也有过灿烂的一瞬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

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

90年代为最能体现这种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照说当年大受青睐的旗袍会再次回到人们当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木棉道旗袍并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数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三十年之久的它,在八十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不过,在8090年代却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制服旗袍"。为了宣传和促销等目的,礼仪小姐、迎宾小姐以及娱乐场合和宾馆餐厅的女性服务员都穿起了旗袍。这种旗袍千篇一律,多用化纤仿真丝面料,色彩鲜艳,开衩很高,做工粗糙。这实在有损旗袍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人们为了区别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贸然穿旗袍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而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们注意的目光。国外,还有不少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推出了有国际风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国旗袍与欧洲夜礼服的结合产物。


早在1933年,中国旗袍就曾在芝加哥世博会上获银奖。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曾定制了60套缂丝旗袍作为中国政府赠送各国元首夫人的礼物,每件价值十万元。

各国驻上海总领事夫人也曾身穿旗袍参加慈善义演。

外国游客来上海,常常将订做旗袍作为第一个节目,视之为中国元素代表。

媒体报道过美国观众穿旗袍观看中国文化节演出。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瑞典女运动员出场服装选用的是中国旗袍式样,超过10位各国奥运冠军要求做一件中国礼服——旗袍用于自己的婚礼。

对欧美明星,公众场合穿旗袍也许更多是为自己添加异国情调。中外媒体曾发布过帕丽斯·希尔顿、凯莉·米洛、艾玛·沃特森、珍妮弗·洛佩兹、比约克、滨崎步的漂亮旗袍照。

好莱坞巨星詹妮弗·洛佩兹、英国超模姬·摩丝、妮可·基德曼、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席琳·迪翁的旗袍风采更可以证明旗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妮可基德曼

席琳·迪翁

英国超模姬·摩丝

帕丽斯·希尔顿

日本女歌手滨崎步

  21世纪以来的“文化回归”,是中国人的“文化觉醒”,“传统文化”这个词出现的频率从没有像现在这么高(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这种大趋势对于以传统推动时尚提供了可行性。尤其是日益强大的中国,让全世界对中国元素刮目相看、青睐有加。中国旗袍以绚丽多彩的新姿展现在现代人面前,并对现代服装时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设计师已把旗袍中的中国袍服元素和西方的晚礼服元素加以融合,制作出了时尚改良的旗袍。旗袍的工艺和面料更加精致,乔其纱、织锦缎、印花面料、蕾丝花边等都成为了中国旗袍的组成元素。

这些当代华服既有浓郁的东方韵味,又有现代时装的洒脱自如;既显示了中国人文化观念的成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正如杨源所言:中国自古就有“衣冠大国”的美誉,中国旗袍是一种能够体现传统与时尚、强调文化和艺术、彰显中国女性风采的华服。在中国服装史上,任何一种服装都没有像旗袍这样引领中国时尚,一百年不衰,是深受东西方人士青睐的经典……相信在未来,旗袍的面料品种将更加多样,装饰手法日益新颖,制作工艺愈加精致。她相信:经典的时尚,一定会流传下去成为永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