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宗教改革时期德国的两种地方政权

论宗教改革时期德国的两种地方政权

时间:2024-09-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德国的政治体制,在16世纪发生显著变化,形成了两种发展趋势。本文分析这两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及其与宗教改革运动的关系,进而在德国历史学家布瑞克教授研究的基础上,对诸侯领地邦国的性质、百姓共和国的可操作性、宗教改革与百姓共和国的关系三个问题上,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宗教改革时期德国的两种地方政权


【摘要】 德国的政治体制,在16世纪发生显著变化,形成了两种发展趋势。在诸侯势力强大的地区,出现了诸侯领地邦国;在诸侯势力较弱而农村社区又较为发展的地区,出现了普通人建立百姓共和国的方案。本文分析这两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及其与宗教改革运动的关系,进而在德国历史学家布瑞克教授研究的基础上,对诸侯领地邦国的性质、百姓共和国的可操作性、宗教改革与百姓共和国的关系三个问题上,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作者认为:尽管因为农民战争的失败百姓共和国无法建成,但从历史视野看,百姓共和国的理念却代表着宗教改革时期德国政治的实质性进步。只有在充分体现民意的政治结构下,才能建立真正的近代政治制度。国家的良好形象,正是藉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在民众心目中树立起来的。

【关键词】 诸侯领地邦国  路德  盖斯迈尔  公共利益

【全文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