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力是路德宗教改革理论理论

力是路德宗教改革理论理论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罗马教会的种种行为激起了路德的极大愤怒。政教与教权分离是中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的一个最为基本的主题。路德提出了秉承了中世纪教俗权分离的思想,以“两个世界”的理论为世俗的王权作了充分的辩护,为民族国家的兴起提供了理论上论证。路德为世俗的王权作了充分的辩护。然而这种思想是不彻底的。他以所谓的“基督徒的自由”为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不自由与不平作了重要的辩护。

马丁·路德(1483—1546),宗教改革理论家,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者。路德出生于德国曼斯菲尔德的艾斯莱本的一个矿主家庭。路德早年在德国文艺复兴的中心埃尔福特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后在维滕堡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并成为该校的神学教授,在该校度过了大部分时间。

1517年,罗马教皇列奥十世以修缮罗马圣彼德大教堂为名在欧洲各国推销“赎罪劵”。罗马教会的种种行为激起了路德的极大愤怒。1517年10月31日,路德在维滕堡大教堂门口贴出反对罗马教皇贩卖“赎罪劵”的《九十五条论纲》,点燃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导火线。在宗教改革运动发展时期,路德先后发表了《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教会被俘于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等重要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其宗教改革的思想。

路德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政治理论,但是路德的理论却有着很强的战斗性。针对罗马教会提出的教赎理论,路德提出“因信得救”的理论,系统地阐释了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从而动摇了罗马教会在信仰领域中的地位;针对教会的腐败,路德提出了改革教会,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为新教地位的确立提供了理论论证;另外,路德还进一步提出政教分离的思想,为民族国家的兴起作了最好的辩护。

政教与教权分离是中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的一个最为基本的主题。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王权的加强,教会的力量不断衰弱,教权与王权并行,甚至是凌驾于王权之上的情况已经开始阻碍欧洲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早在1517年,路德就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提出政教分离的思想,在1523年发表的《论世俗权威》一文中,路德全面地阐述了他关于教俗分离、加强世俗权力的思想。路德提出了秉承了中世纪教俗权分离的思想,以“两个世界”的理论为世俗的王权作了充分的辩护,为民族国家的兴起提供了理论上论证。

路德进一步发展了奥古斯丁关于“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双城论,从精神与肉体的二元对立出发,提出了“两个世界”的思想。他指出,上帝建立了精神的世界和世俗的世界。前者由基督徒组成,它的领袖是耶稣,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的世界是一个真正的教堂,完全是精神性的、福音的世界。在这一世界中,所有的基督徒人人平等,享受着精神和思想上的自由,互爱和互助构成了它的精神原则。而后者则充满了罪恶与仇恨,人们应该帮助政府,甚至是以刀剑惩罚恶人。路德认为,真正的基督徒是生活在精神王国中的,因此是不需要世俗政府的,但他应该支持这个政府,亦可以接受公职。

路德为世俗的王权作了充分的辩护。在《九十五条论纲》中,他不但主张取消皇帝吻教皇脚、为教皇拿缰绳的污辱性规定,而且认为,教皇的权力不能高于皇权,甚至应当服从皇权。从《圣经》出发,路德破除了中世纪教权高于俗权的观念,竭力维护世俗的权威。他认为,世界上的统治者从上帝那里接受权力,应该真正地成为“世俗之剑”的持有者。由此出发,路德认为,在国家的管理上,国家权力是唯一合法权力,罗马只管信仰上的事。凡属俗世的事如“金钱、财产、生命和荣誉”等不应送交罗马,应由世俗当局处理,教会不应享有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涉国家事务

路德还将教会又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两个部分。他认为,“不可见的教会”存在于天国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是绝对精神的表现,是不可见的;而“可见的教会”则只是一种世俗组织,是一个信仰者学习《圣经》的地方,应该归世俗政府所管理。这样一来,路德不但将精神的和世俗的权力区分开,而且将教会置于世俗政府的管理范围之内。

路德的宗教改革理论当中包含着重要的革命思想,不但有益于破除罗马教会对人们的精神束缚,同时还鼓舞了个人与民族精神,为欧洲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这种思想是不彻底的。当宗教改革进一步漫延,并发展到政治与国家领域当中时,路德反而为君主专制的制度辩护,甚至主张对农民的革命运动进行武力镇压。路德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划分是天然合理的,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存在平等。他不希望人们将自由扩展到世俗领域里。他以所谓的“基督徒的自由”为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不自由与不平作了重要的辩护。他甚至认为,如果统治者的法律和命令违背了神法,基督徒只可以拒绝服从,但却没有反抗的权利,基督徒不能用暴力去反对统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