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巴心巴肝”的青鱼秃肺

“巴心巴肝”的青鱼秃肺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好的青鱼秃肺应该色泽金黄,不散不碎,入口油润细滑,嫩如猪脑,无筋无渣、味感咸中微甜、鲜香浓郁。顺便说句大实话:如今市面上能够见到的“青鱼秃肺”其实大多数只是“草鱼秃肺”,而真正称得上神品的青鱼秃肺,相信很多老饕们也只是“听说”过而已。“吃货”们一般讲到“指肝为肺”的笑谈这里,关于青鱼秃肺的“故事”也就到此结束了。

上好的青鱼秃肺应该色泽金黄,不散不碎,入口油润细滑,嫩如猪脑,无筋无渣、味感咸中微甜、鲜香浓郁。

常见问题之一,鱼肝块形不整,带有腥气,入口稍有渣感,这是鱼肝不够新鲜,或火候过头所致。

常见问题之二,卤汁未能包紧形成糊芡,太稀则成流芡、太干则成包芡,一般勾芡工夫不到位的,入味一定不够好。这是上灶经验不足所致。

上好的青鱼秃肺应该色泽金黄,不散不碎,入口油润细滑,嫩如猪脑,无筋无渣、味感咸中微甜、鲜香浓郁。不过要把一道青鱼秃肺做到这样的境界,那就不是讲讲故事这么简单了。

知道红烧肉、腌笃鲜这些家常的“阿婆弄堂菜”的人多得很;知道油爆虾、扣三丝、八宝鸭这些本帮常见经典菜的人似乎也不算少;但能把一道青鱼秃肺说得头头是道的人,就不多见了。

这是因为这道菜实在是太神秘了!不要说是外地人,就算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你也很难有机会吃到它。顺便说句大实话:如今市面上能够见到的“青鱼秃肺”其实大多数只是“草鱼秃肺”,而真正称得上神品的青鱼秃肺,相信很多老饕们也只是“听说”过而已。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刺耳,但事实的确如此。其一,如今这道菜的原料还真的不好找;其二,能把这道菜做得好的师傅,如今也不多了,因为“工夫”真的“很不值钱”。

青鱼秃肺是本帮经典菜中为数不多的本地原创菜式之一。

民国初年的同治老正兴,正是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时候(那会儿它还叫“正兴馆”),他们刚刚扩建翻新了楼面,而楼上的雅座基本上就是为了大老板和“小开”们而专设的。

杨宝宝是附近“杨庆和”银楼的小老板,早年跟随父亲经营银楼的他此时已经成了上海银楼业中的佼佼者。因为地缘较近,也因为正兴馆的菜肴可口,杨宝宝自然成了这家餐饮的常客。那会儿,一种叫做“鱼肝油”的营养保健品正风靡上海,杨宝宝于是顺口提出“青鱼肝既然能制成贵重的补品药物,能否将它烹制成菜肴呢”?

顺便交代一句,在当时的上海滩,像杨宝宝这样的有钱有势的老板不仅是餐馆最重要的“金主”,而且也是极其重要的“靠山”。正兴馆的老板和厨师当然不会拿这句话当做玩笑,再说杨宝宝的建议的确有道理,每天处理大量的青鱼,脏杂等物总不能都浪费了。

于是……一道名为“青鱼秃肺”的新菜式就这样诞生了。

“吃货”们一般讲到“指肝为肺”的笑谈这里,关于青鱼秃肺的“故事”也就到此结束了。但很少有人再往下细细推敲。

从名字上来看,上海话中的“秃肺”就是这份菜中只有主料青鱼肝而不带任何配料的意思。那么这样的青鱼肝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一般来说,做青鱼秃肺的青鱼肝要求外形完整,嫩而不碎,所以鱼肝不能太小,因为只有当鱼肝块头较大时,才会在嘴里抿化时产生一种豆腐脑般柔美地化开的效果。这个道理不难懂,想一想,如果豆腐脑不是完整的,而是全部搅成了碎片,你还愿意吃吗?

青鱼秃肺中的“肺”,其实就是青鱼的鱼肝,但当时的人们却往往将鱼肝称为“鱼肺”,这可能与其外形看上去有点像肺叶有关吧(类似这样以讹传讹的事,还有苏州木渎石家饭店的“鲃肺汤”)。

这样的鱼肝每块的重量应该至少是一两,最好一块鱼肝就达到三两,但这就对青鱼的个头提出更高的要求了,青鱼要是没有五斤以上是不行的。就算是七八斤重的青鱼(这已经不算太好找了),也得要取两三条这样的鱼,这样鱼肝才能够得上“秃肺”的量,要不然你加了笋片或者木耳就不算是“秃”肺了。

青鱼的鱼肝一般是和鱼胆连在一起的,所谓的“肝胆相照”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鱼胆可是苦的,万一不小心鱼胆破了,那就麻烦了。

所以,青鱼秃肺这道菜的洗濯是要非常用心的,一般厨师不会让打下手的人去处理,因为没上过灶的人,往往不知道下手的轻重。而有经验的师傅是这样做的:他会先将鱼肚档整段地切下来,中段的里面肯定会包着那块宝贝鱼肝。然后不用刀去破腹,因为下刀如果太深,很可能会划破鱼胆,最好是用剪刀顺着肚皮溜剪开来,然后翻出鱼肚子里的鱼肝来,用左手小心地提起鱼胆,右手顺势剪断。

万一鱼胆要是破了,胆汁一定会流出来,怎么办呢?那就必须要用刀了,要将沾上胆汁的那部分鱼肝完全切除掉,这一步要是舍不得下手,那么后面做得再好也是白费,因为苦胆的味道无论怎么冲洗和浸泡都去不掉。

青鱼秃肺的神韵在于那种独特的娇嫩柔滑的口感,它首先要求鱼肝要有足够的弹性,因为鱼肝不同于猪肝,极其娇嫩,不能丢来丢去、不能温度太高、不能放置太久……否则鱼肝就会破裂或失去弹性,业内称之为“发沙”,一旦鱼肝“沙”了,那它可就管不住成菜的形状了。

所以,青鱼秃肺最好是现杀青鱼,马上就做,这样才能保证这道菜神完气足。

讲了半天,这才是鱼肝下锅之前的准备工作,“巴心巴肝”的事才只是开了个头。

接下来,鱼肝下锅。这一步讲究的名堂就多了。

你最好先看一下此时鱼肝的质地,如果它是新鲜的,鱼肝虽嫩但弹性较好,那是最好不过,你可以直接下去煸了;如果鱼肝已经有“发沙”的迹象了,那就麻烦了,你最好先烧开一锅水,然后关火,将鱼肝小心地顺进热水中去,用热水将它烫紧一点再煸炒。但这样带来的下一个问题是,你下面的火候要分外小心了,否则它不会嫩的,既要嫩,又要入味,难度当然就会大很多。

我们还是看最完美的做法吧。

先炝一下锅,这是必须的,然后锅里下猪油少许(半两吧),烧到五成热时,下葱段煸出香味,接着将鱼肝贴着锅底滑下去(万不能没心没肺地“哗啦”一倒下去),随即晃锅,让鱼肝块在锅底平摊开来,均匀地受热,这时你就会看到新鲜鱼肝的好处了,有弹性的鱼肝自然不散不碎。底部一受热,鱼肝就相对结实一些了,这时将鱼肝轻轻地来个“大翻身”(万不能将主料扬得太高,鱼肝在这个时候被颠锅颠碎掉才叫狗血呢)。翻过来后稍煎紧实一点,就该烹入黄酒了,黄酒下去,照例用个小锅盖将鱼肝块焖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杀腥,三四秒就差不多了,然后加姜末、酱油、白糖、糖醋和肉清汤。

青鱼秃肺的“秃”就是不加配料的意思

接下去的步骤看上去是这样的:大火烧开,文火焖烧入味,转中火下芡,晃锅直至卤汁包紧,淋麻油,出锅装盘,撒青蒜末。

但中华美食的名堂往往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这里菜谱上不写的细节是这样的:

大火可以开,没问题,但问题在于一旦汤水沸腾了,要立马转成均匀的文火,断不可迟疑,因为滚开的汤汁很可能会把鱼肝冲散冲碎,但如果不开大火,烧制的时间就长了,鱼肝又会老,所以这个分寸的把握很重要。

文火入味的时间只在三五分钟而已,这得看鱼肝块的个头大小,块头大了时间略长,块头要是比较小,时间就不能太长。这时候锅盖是盖着的,你得用心去揣摩鱼肝块是否足够入味了,但又不能让它失水老化了,这又是一个分寸把握的问题。

用湿淀粉勾芡看上去也很简单,但一定要先看一下是否有多余的明油,如果有浮油,一定要先打掉。再就是勾芡时万不可下手勺推搅,只能晃锅,否则鱼肝也可能被搅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