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有利于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有利于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卫生费用的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9年攀升为5.13%,较之前有所提高。有统计显示,占社会人口10%的老年人,消耗了近80%的总医疗费用。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尤其是老年人口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也将大大减少用于疾病治疗方面的开支,这也间接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卫生总费用支出从1990年的747.3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7204.81亿元,2010年为19921.35亿元。卫生总费用逐年增长,特别是近几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政府卫生支出从2000年的709.5187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5732.49亿元,城市人均卫生费用支出从2000年的813.74元上升到2010年的2315.48元。卫生费用的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9年攀升为5.13%,较之前有所提高。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长极为迅猛,高血压发病率从1993年的11.9‰到2008年的54.9‰,糖尿病的发病率从1993年的1.9‰到2008年的10.7‰,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全国目前心脑血管患者大约有2.3亿,糖尿病患者约为9240万,数量之大令人惊叹。高血压和糖尿病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彻底治愈,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一直用药直到生命终结,所以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任重而道远。常见的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骨质疏松、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为第1位,肿瘤、慢阻塞性肺部疾患、糖尿病的患病和死亡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慢性病的主要危害是容易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致残率、致死率非常高,不但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医疗费用昂贵,增加了社会家庭经济负担。

图2 1990年-2010年卫生总费用(人民币亿元)
资料来源:天拓咨询服务平台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GDP年增长为7%~8%,居民个人年收入增长5%~7%,而慢性病治疗费用年增长速度大于20%。1993年中国慢性病经济负担为1963.44亿元,占全部疾病总经济负担的58.84%,占GDP的5.67%;2003年中国慢性病经济负担达到8580.54亿元,占全部疾病总经济负担的71.45%,占GDP的7.31%;居慢性病总经济负担前5位的疾病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其他类型心脏病、冠心病,其总经济负担合计3393.53亿元,占慢性病总经济负担的39.55%,占全部疾病总经济负担合计的28.25%。王建生等对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等6种我国常见的老年慢性病的经济损失和健康损失进行了统计,这6种慢性病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约为340亿元人民币,约占200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6%;且6种慢性病都具有治疗效果差、易反复、治愈率低、对病人生命质量影响严重、家庭负担沉重的特点,所以这6种慢性病的间接损失也是巨大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05年慢性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是传染性疾病的4倍以上,预测2005~2015年,中国因心脏病、中风、癌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将使国民收入损失5580亿美元。目前,慢性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60%,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负担将来自慢性病问题。有统计显示,占社会人口10%的老年人,消耗了近80%的总医疗费用。据我国老年医学工作者调查统计,我国达到基本健康的老年人数仅占总数的20%~25%。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尤其是老年人口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97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结果显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为城镇居民的前3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2.11%,我国每天约有1.3万人死于慢性病,占全国总死亡的70%以上,城市地区这一比例高达85%以上。我国慢性病造成的“早死”,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63%,而我国老年人口是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卫生部的资料显示,我国慢性病的患病率为17%,其中60岁以上人群是一般人群患病率的2.5~3倍,达42.5%~51%,约半数老龄人口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病,同时其年人均患病天数是一般人群的2.2倍。老年人2周就诊率为22.75%,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的平均2周就诊率14.66%的水平。老年人年住院率为7.62%,比其他年龄组平均年住院率4.36%高得多。庞大的老人队伍带来的健康医疗需求给有限的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单靠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集中力量来应付已造成的损害,把健康问题寄希望于医疗部门来增进老年人健康是极其有限的。在经济薄弱的背景下,企图通过就医来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并不现实,预防保健将视为下世纪解决老年人卫生问题的主要途径。全社会将会进一步认识到由衰老、陋习、不良生活方式和当代老年病,只有通过预防而不是治疗、只有促进健康行为而不是依赖医疗技术、只有靠自我保健而不是政府的控制才是有效解决老年人群体健康的必由之路。事实证明,体育锻炼可以控制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病症,减轻其病情,减少或推迟并发症的出现,这已得到世人的认同。开展体育健康促进以其经济上较少的支出,在预防和控制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中,尤其在改善病人的病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也将大大减少用于疾病治疗方面的开支,这也间接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