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防备“三战合一”

防备“三战合一”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单一的“货币战”不可怕,单一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经济“结盟”更不可怕,怕只怕金融、贸易战和军事围堵“三战合一”。对这个“三战合一”有人用“软合围”来形容,虽然这一套组合拳打起来并不容易,但不可不防。透过美国愈来愈频繁出现的亚太军事动作,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三战合一”围堵的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现实场景。因此,人们提出“三战合一”发生的可能性,并非没有一点儿依据。

单一的“货币战”不可怕,单一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经济“结盟”更不可怕,怕只怕金融、贸易战和军事围堵“三战合一”。对这个“三战合一”有人用“软合围”来形容,虽然这一套组合拳打起来并不容易,但不可不防。

这并不是一种臆断。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先生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发表文章《中国必须警惕和美国的经济战》。他并没有用“货币战”的概念,但是文章从索罗斯做空亚洲货币说起。他认为,人们对索罗斯的言论群起而攻之,认为其不仅不会成功,而且会输得很惨,“这个预判或许正确,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索罗斯对中国经济发展状态的错判,二是对中国经济体量的错判,三是对中国政府决心的错判。但把这些问题放在更大的背景上来考量,“可以转化为另一个问题:中国是否会和美国发生一场经济战?”郑文的推理逻辑是这样的:“资本的趋利性促使其寻找各国经济金融监管漏洞和脆弱的地方,通过做空等手段获利。但如果资本对哪一个国家的政府不满,这种炒作会更具冒险性。西方政府对中国的不满,也会促使它们利用和动员其经济力量来挤压中国经济。资本和政府的力量有时各自行动,有时则会结合起来。当两者结合时,就可以对目标国家产生巨大的负能量。”他还特别提出,美国所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更是针对中国的。TPP就是为了剥夺中国对世界经济活动规则的制定权”,但“更应当引起中国关切的是TPP背后的美国资本运作能量。美国资本从一开始就在TPP背后,尽管美国政府在前台活动,但主导TPP议程的从来就是美国资本。每次政府间TPP谈判遇到困难,资本总能运作推动下一波谈判”。“因此,从短期看,中国政府的确必须做好足够的准备应付可能的经济战,在必要的时候甚至使用非常规手段。”从长远来看,则必须加快改革,“有效遏止和弱化国际资本或者非政府组织做空中国的动机和能力”。

郑永年的推理是有根据的。当年做空日本的“广场协议”,台前是美国政府,背后则是美国资本。

然而,郑文讲的是包括“货币战”和TPP经济贸易战略在内的经济战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还有更明显的军事围堵事实,而那个TPP本身就是用来标配军事上“重返亚太”的一种手段。透过美国愈来愈频繁出现的亚太军事动作,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三战合一”围堵的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现实场景。如果说,“货币战”和TPP是这个场景里的“软合围”,军事活动就是“硬合围”。软硬两只手,美国一些人使惯也使熟了。

军事围堵

不久前看到一则署名北美崔哥的网文,说他曾经“有幸”在美国东部一所军校听了一位退役四星上将的五句话讲演,这个讲演虽然用语很糙,但露出了美国为什么炫耀武力的天机,这里不妨转引一下:讲演开始,那位四星上将掏出一张100美元的纸币,气冲冲向在座的青年军官发问,这张该死的纸是什么?然后自问自答地说,“这是他妈的100美元。”“你们知道美国花多少钱就能印出这张擦屁股都不够用的纸吗?”然后又是自问自答:“才花我们10美分。”“用10美分一张纸换回别的国家好几百元钱,换回一大堆的东西,这他妈公平吗?”“答案是他妈的不公平。可是,为什么别的国家要咬着牙来接受这种不公平呢——就是因为你们。”“你们给我记住了,谁要敢挑战我们这张‘擦屁股纸’,你们就该去打仗了。”这番话,让北美崔哥明白了其中的“动机和纠结”。

这个五句话演讲究竟是北美崔哥转述的一个黑色幽默,还是他的亲耳所听,无可考证。但这个单口相声般的五句讲演,的确道出了美元与美国军事力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人们提出“三战合一”发生的可能性,并非没有一点儿依据。事实上,美元霸权是美国的利益核心,美国的强大军事力量则是美元霸权的护卫。人们记得,早在1961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卸任时就深有所感地告诫后来者,美国政府必须警惕“军事-工业复合体”的影响。但时间过去半个世纪,我们仍然看到五角大楼与军事承包商们如何在分享每年高达5000亿美元的美国国防预算,以及动辄数百亿美元的战争费用。在当时,美国的资本势力如对冲基金之类还没有出世,否则他也许会加上一个资本复合体,而美元霸权也就是美国资本霸权的终极来源。

美国的海军与空军在中国南海与东海上大小动作不断,美军高层也不断有人提出调整兵力对付中国,美国国防部官员和太平洋司令部更是不断地拿中国在自己领土上正常的军事布防和设备更换说事儿,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生拉硬扯出一个所谓军事化的威胁和中国南海非军事化的要挟,声称带来“特定后果”,扬言美国需要“重新评估其攻击潜艇力量”,“计划在2020年前将60%的舰艇部署到太平洋”,“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在重新考虑在太平洋的姿态”。由日本财团和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设立的美日安全保障研究会则发表《2030年前的日美同盟》报告,提出“调整现行日美同盟,确立新的对华战略”,“强化自卫队和美军的联合运用、推进防卫产业合作”,甚至倡设“联合指挥部”。且不说,中国军队不断增强的实力、军事改革的效果和中国维护自身主权的意志会不会让美日军事同盟得手,围堵中国的亚太基地究竟固若金汤还是其未来的致命弱点,这些好战的赳赳武夫连一般的国家主权常识和历史都不顾了。比如有国际问题专家就指出,永兴岛是中国三沙市的首府,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上驻军是20世纪50年代就有的,在永兴岛上部署“红旗9”导弹也不是第一回,西沙群岛与中国同东盟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也无关,美国炒作中国布防永兴岛和提出非军事化是匪夷所思的事。

美国的东西方研究所研究员格雷格·奥斯汀则直言不讳地直书了美国军方的谎言:“在当前争论的背后是五角大楼撒下的一个弥天大谎,一个不折不扣的谎言。那就是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为对商业航运构成威胁。这一谎言因为某些群体迷恋帕拉塞尔(西沙群岛)新增的每一立方米混凝土而进一步放大。有人痴迷于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军事部署的细微调整。总的来说,美国的这一套分析可能是自1981年及之后数年中情局错把蜜蜂排泄物当作苏联提供的生物武器以来,关于东南亚的最大一批分析垃圾。”“美国有关南海的过分强硬且千篇一律的官方评论维系了这种误导性的分析”,“然而,至少从共产党上台之前的1946年以来,中国就没有对南海的任何岛礁提出过新的主权主张。它怎么会呢?中国当时就声称对很多岛礁拥有主权”。“值得注意的是,我一查就发现,甚至连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海事透明度倡议》(AMTI)也的确存在对中国行为细节过度分析的明显倾向。AMTI并没有像对中国那样重视每天分析美国在该地区投射军事力量的细节。尽管美国确实是世界上最透明的政府,但美国军舰离开港口的航行路线和在全球的活动却是严加管控的信息。AMTI对美国在南中国海的空中和海上部署活动的报道相对有限,对中方活动的关注却细致入微,这根本就没有丝毫平衡可言。”

情况确乎是这样,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发言人、前副外长傅莹明确地说,中国并不认同美国关于中国在南海进行军事化活动的说法。她在新闻发布会上讲,“如果仔细看一看在南海进出的先进的飞机、军舰,最多的是不是还是美国的?”美国不少报道指责中国在南海威胁地区和平,影响“航行自由”,是把“一个大帽子扣在中国人头上”。因为人们看到,美国的“航行自由”是一个莫须有的由头,正在把南海推向军事化的恰恰是美国。

在中国南海问题上,美国近乎胡搅蛮缠,既不像是一个世界头等国家的样子,也不像是一个好“警察”。这同他早先一边宣称“不选边站”一边却在搅局的做法是一样的。美国不仅意欲拼凑合围联盟,还派出了“尼米兹级”约翰·斯滕尼斯号航母战斗群,而在此之前,约翰·斯滕尼斯号航母其实早已经在中国南海出动了266架次飞机。据他们自己计算,仅2015年一年,太平洋舰队就在中国南海合计出没了700天的时间。因此,指责别人“军事化”,恰恰是为了把自己的军事化“合法化”。对于这一点,连美国自己的媒体都有些看不过去。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发表乔恩·莱特曼的文章《美国正在把太平洋军事化,却不回答问题》,说“美国这代人最大的一次军事重新定位,可能在亚太地区展开,但是大多数美国人对它一无所知”,“美国在该地区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包括数以万计的部队、大型航母战斗群”,“转移重心的目的是加强军事存在”。但是,对“美国在这一重要地区的政策所提出的直接和真诚的问题”,美国的国会议员“三缄其口”,无论是修建新的美军基地,还是未经菲律宾参议院和美国国会投票批准的《加强防务合作协议》,“这些问题都没有人回答”。乔恩·莱特曼认为,回避这些问题“是一个耻辱,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已经暴露出一个把军事、政治和金融体制的利益放在公正与和平的社会之上的体系”。

那位经常在国际场合引起“轰动”的太平洋司令哈里斯,居然试图在澳大利亚部署针对南海的轰炸机之外,越权呼吁印、日、澳、美展开有关的“四边对话”,亦即“四国海上遏华联盟”。这个联盟包括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虽然是非正式的说法,但显然是软硬合围中国设想的一部分。政府换届之后的澳大利亚似乎积极,但素来以不结盟著称的印度会是怎样?哈里斯以为他是美国的首席外交官抑或所有国家的当家人吗?美国的一些人士指出,“试图在中国自家后院胜过中国是行不通的”。他们回顾了一个世纪前美国在加勒比海做过的事,即在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曾经把加勒比海当成自己的一个湖泊,在明确不属于美国的地方多次上演了干预的一幕,而中国在自己的范围内保卫最起码的12海里权利,这在逻辑上使得华盛顿难以“批评”中国。在中国计划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的问题上,本来属于一国的国家主权,而且美国自己在20世纪50年代也曾在其西海岸划设过这样的区域,对付“有可能出现的苏联轰炸机群”,但中国这样去做,则被视为“违反国际规则”。那个“四边对话”其实是很难起来的,由此推演出来的“四+对话”就更别说了。印度可不是日本,如果一定要寻找它与美国的“安全利益”重合点,与其说在太平洋,还莫如说在印度洋和喜马拉雅地区。出于传统的不结盟思维和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它是不会蹚这个浑水的。澳大利亚本质上还是个重商国家,变得快,转得也快,其主流的舆论声音是,澳美联盟是澳大利亚安全基石,中国是澳最大贸易伙伴,也是重要投资来源,他们明白澳美联盟的重要性,更明白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澳大利亚出版的一本白皮书列出的一组纠正数据颇有点意思,说澳大利亚通过南海的贸易运输占其三分之二的推算是不准确的,只有五分之一稍大些,而且主要是对华贸易。即便是这样,用美国轰炸机去轰炸澳大利亚对华贸易航线,这算哪门子事情?因此,最后的结果只会虚与委蛇,美国军舰也只能上演自己的独角戏。日本倒是提出与美国联合“巡航”南海,但遭到大多数东盟国家的反对,认为那将“适得其反”。一些东盟国家认为,这会被视为对中国的威胁,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加剧。

图9第一岛链示意图

比起南海,东北亚地区尤其是朝鲜半岛,更是美国进一步推进亚太军事化的一个热点,美国借朝鲜的核试举动寻找中国“软肋”要在半岛部署萨德导弹,其监控和威胁半径完全超出朝鲜的范围。为了实现半岛无核化,中国支持联合国做出的对朝“20年来最严厉”制裁,并与俄罗斯力促朝鲜重返“六方会谈”,但不会接受任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军事战略布局。但美国并不死心,扬言与韩国继续“磋商”,反映了它战略思维深处中的阴暗面。

美国的一些军方人士多数时候在唱“黑脸”,文官们红白黑脸都要唱,中国人则是红脸关公的角色唱到底,既要稳扎稳打坚定捍卫主权,又需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南海存在的问题。而美国费尽心思插手南海,无非还是要把中国困在所谓“第一岛链”内。它一方面试图告诉世界尤其是盟友,它在亚太包括南海依然有分量。中国的南海主权与美国从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谁也无法否定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事实,无法否定中国历届政府包括中华民国对钓鱼岛和南海九段线(曾为十一段线)主张的历史性,也无法否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是中国南海领土领海事实形成之后很晚的事情。对这条已经标示了69年的“U”形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不具有对历史否定的效果,这是美国不得不在口头上宣称在主权上“不选边站”的原因。但它既不甘心丢掉在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心里又一直打着从海上遏制中国的主意,因此也就借口并不存在的保卫自由航行,在东海与南海不断地激化矛盾。2016年初,美军在菲加紧集结,驻扎巴拉望,矛头所向一望而知。但是,东南亚国家的声音并不一致,美国参加的东盟会议日程上,南海问题并没有列入。倒是一些“声索国”如文莱,更倾向于“悄悄解决问题”。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以一个老政治家的眼光提出,南海争议应坐下谈,“我们不相信战争,我们认为还是通过谈判找到和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比较好”。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的算盘是,借助一家与国际法院毫无关系的临时机构裁定历史“九段线”是否违反后来的国际法,或者把南海的某些地貌定性为礁石。中国在一年前就明确表示了不接受、不承认、不参与“仲裁”程序的立场。对于南海的主要岛屿被指为礁石的荒唐事,马英九在卸职之前不仅巡视了常年驻防的南沙第一大岛太平岛,台湾地区政府还邀请十多家外媒登临太平岛实地采访,记者们喝了取自当地水井的水,吃了产自当地农场生产的猪肉和粮食制作的午餐,再次向世界明示,太平岛不仅是南沙群岛中自然形成的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岛屿,享有200海里领海权,而且有中国人的常年农业生产活动。美国塞缪尔斯高级研究助理苏拉布·古普塔一直关注研究该问题。他认为,中国的主张更有依据,别说中国人一直在这里,“只要中国渔民过去进入九段线附近水域的行为及进行的捕捞活动是连续的、合情合理的和确定无疑的,并且逐渐形成一种地方习俗或传统,那么这些行为就不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限制。他们遵从的是普遍性和惯例性的规则”。

对于中国南海的结果,时间会得出结论,不管美国派出多少航母与飞机,在南海周边搞多少军事基地,最终很难取得它所期望的效果。正像《日本经济新闻》对2016年2月举行的美国与东盟领导人峰会所评论的,美国高估了自身的影响,“奥巴马政府期待东盟在牵制中国方面发挥盾牌作用,但东盟各国的步调并不统一。会后通过的联合声明包含了航行自由和促进地区非军事化及行为自律等字眼,但并未特指南海。很难想象这在遏制中国的行动上会有现实意义”。《日本经济新闻》讲,在TPP方面,东盟国家也与美国的认识有微妙差异。事实上,美国在东盟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正在不断缩小,已经从2000年的16%降至2013年的8%,而取代其对东盟贸易头把交椅位置的正是中国,在东盟对外贸易的份额占到了14%。“或许美国对自身市场吸引力的认识有些夸大。”日本的《产经新闻》甚至预测,“和美国的期待相反”,以对华强硬派著称并与美签署新军事协定的菲律宾总统将于2016年任期届满,在另一位亲美派人物德尔罗萨奥辞职后,“未来的新政府也有可能转而同意与中国开展双边对话”。

金融与贸易战

东盟与美国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有疏离,其实还来自另一个更为现实的因素,那就是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已经给东盟国家造成了负面经济影响。与虎谋皮终究不是上选之策,随着美国以邻为壑的“货币战”的演化,东盟国家并不认为美国是真心帮助他们的。到那时,美国也许会面临始料未及的另一种结果。

但也不可低估美国尚未全部丢失的自信甚至自大。围堵中国的心思不会轻易消退,战略锦囊里有的是计谋。“三战合一”的牌轮流出,也许会产生什么样的叠加效应。人们只能在斗智斗勇中捍卫自身的国家核心利益。从总体去看,由于中国的军事实力迅速提升,军事改革深入推进,美国又值大选之年,大打出手的可能性较低,它的TPP战略也不能很快见效,因此挑起“货币战”的概率更大一些。

事实上的“货币战”是有可能卷土重来的。其一是美国金融界虽然对继续加息有分歧,美联储主席暂时表达了骑墙的态度,但美国就业的持续好转以及物价指数的相对上升,强化“鹰派”加息的预期走向。但现实情况表明,另一种选择也在出现,由于“鸽派”谨慎预期未来经济增长的走势较弱,美联储在2016年第一季度讨论是否继续加息前,下调了年度增长预期,从2.4%下调至2.2%,美联储主席耶伦放出“谨慎的货币政策是适宜之举”的口风,暂时“按兵不动”。这是不得已的选择,但在客观上给各国增加了抢时间准备的机会。

第一轮事实上的“货币战”,只是打了一个前哨,也就暂停了。检视“战场”,美元不仅无功而返,还落了个“暴跌”。好像全世界的货币都涨了,在美联储的“鸽派”休战声明发布以后,欧元上涨,日元也创下17个月以来的对美元新高。随着美元的回软,金价反弹,铜价反弹,油价也反弹了。输得最惨的是跟着索罗斯做空中国的投资者,据说大亏了6亿到8亿美元,索罗斯的“主力部队”还在美国和马来西亚鏖战,没有来得及上阵,于是有人大呼上了索罗斯的当,而正常的投资者更乐见于人民币的稳定。美国的一些对冲基金甚至乐观地预测,深圳股市综合指数将在五年内“领涨全球”。

但是,美联储暂时“按兵不动”,不是不动,只是动不起来,只要有可能,再次加息就有可能,只要一加息,也就会造成新的冲击波。因此不能因为第一回合的结束,就以为可以偃旗息鼓。强本自固,才是万全之策。令人多思的是,对美联储首轮加息中中国力避“货币战”,美国的财政部部长也在G20会议召开以后给了“点赞”,并且由此做出了不会爆发全球性全面货币战争的“判断”,但他不是美联储的当家人,有道是“兵不厌诈”,这一点在金融市场似乎显得更明显。

中国不愿打货币战是真的,别说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全球经济混乱,即便是对中国自己,也是弊大于利。按一般的规律,人民币贬值幅度达到15%左右才能对出口产生明显的刺激效果,同时还要具有另外两个条件:其一是一国外贸产品的生产结构依然处在低档和全球产业链最低端,其二是继续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综合这几个因素去考量,哪一点又像是中国的经济走向和选择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