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弱肉强食下的波兰与奥地利

弱肉强食下的波兰与奥地利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各方均表示相对满意,没有一方绝对满意。这场“波兰王位继承战争”,虽然没有最后酿成欧洲大战,但毕竟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莫瓦特认为,这场战争的爆发本身说明了欧洲外交机制存有严重问题,而当时的几大国应该料到波兰国王奥古斯都的死所引发的问题,至少应该召开欧洲的会议集体商议解决此事。这一举动是腓特烈本人对1648年和1713年以来形成的欧洲国际法的公然挑衅。1740年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去世,使哈布斯堡王朝处境危险。

第一节 弱肉强食下的波兰与奥地利

一、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1733年2月1日,身兼萨克森和波兰国王的奥古斯都二世驾崩,奥地利和俄国政府都决意让萨克森家族的人继承王位。而法国路易十五却支持亲法国的斯坦尼斯拉斯·里仁斯基继承王位。于是,法国、奥地利和俄国三国相互角逐,通过行贿和操纵选举,斯坦尼斯拉斯继位为王。他在法国卫队的保护下,从巴黎途经柏林返回华沙,但是,刚刚继位不久,就被沙俄军队驱赶逃亡,被围困在但泽。在那里他不得不向俄军穆尼科将军投降。此时,法国与西班牙相互支持,默契配合。同年11月7日,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和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签订了第一个“家族条约(Family Compact)”。条约声明,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君主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和后代将永远友好。[1]外交活动为军事作好了准备,在莱茵河岸,法军与奥地利军队对峙,并最终击溃了奥军,奥皇查理六世向俄皇求援,数万俄军奔向莱茵河,这是俄军历史上首次进入西欧作战,也标志着俄国开始进入了欧洲的均势体系。单从军事角度来讲,法国在西欧击溃奥军,西班牙在意大利击溃奥军,沙俄援军马上到来,欧洲总体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这时,英国与荷兰出面调停,而奥皇也有意停战谈判,因为他们都担心俄军大规模地进入中欧并占领波兰,这让整个欧洲都有些惶恐。鉴于这个现实,奥地利决定接受英荷的调解,正式谈判很快开始了。

谈判在法国与奥地利之间进行,主要有两个障碍:第一个是属于法国领地的洛林大公国公爵弗兰西斯已是未来哈布斯堡王室的女继承人特丽莎的未婚夫,将来可以合法继承奥地利皇位。法国虽然主张和谈,但绝不会容许将来的奥地利皇帝同时也是洛林公国的大公,更何况洛林地处法国境内的腹地;另外一个障碍是法国同样不能接受波兰王位完全由俄国与奥地利控制,更何况斯坦尼斯拉斯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岳父。最终这两个障碍被一起解决,那就是洛林大公弗兰西斯放弃对洛林权力的要求,转让给斯坦尼斯拉斯,而后者宣布放弃对波兰王位的继承。这样的安排虽有后遗症,但在当时被法国和奥地利两国代表协商安排,双方于1735年10月3日签订了《维也纳条约》草案。西班牙虽有失落感,但也不得不接受由英荷安排的停火协议。[2]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国和奥地利同意,萨克森国王奥古斯都三世同时兼任波兰国王,而洛林大公国作为斯坦尼斯拉斯终生养老的地方,但主权仍归法国所有。弗兰西斯改任塔西坎尼亚大公。各方均表示相对满意,没有一方绝对满意。

这场“波兰王位继承战争”,虽然没有最后酿成欧洲大战,但毕竟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莫瓦特认为,这场战争的爆发本身说明了欧洲外交机制存有严重问题,而当时的几大国应该料到波兰国王奥古斯都的死所引发的问题,至少应该召开欧洲的会议集体商议解决此事。英国和荷兰在此次事件中的态度颇具争议,虽然有人认为他们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只能保持中立并进行调停。但也有批评者指出,英国不太负责任的态度是造成以后瓜分波兰的前奏,因为俄、普、奥三国相信英国只关注欧洲的整体均势。这样,即使法国有意干涉东欧的事务,但没有英国的合作也是无济于事的。无论谁是谁非,波兰最后沦为大国强权政治的牺牲品。

1738年的《维也纳条约》结束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但同时表明西欧国家,特别是英国、法国和荷兰无法保住波兰的独立,而另一个欧洲大国西班牙则是既无力又无意参与东欧的事情。法国只能保障他在意大利和洛林的权益。这种在国际关系中表现出的克制,是防止欧洲局部战争演变成全面大战的原因之一。从此,法国与奥地利相互放弃了传统上的敌视政策,为1756年法奥军事同盟奠定了基础。后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写道:“1738至1756年期间,法国在欧洲外交中扮演了仲裁者的角色。”[3]

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的结束并没有带来长期的和平,特别是由于欧洲大国——法、奥、英、西包括新兴起的普鲁士都主张战争是提高国家利益与地位的必要手段。除了这些王朝政治家的野心外,已悄悄兴起的民众舆论也开始影响欧洲国家的对外政策。对此,历史学家莫瓦特指出:“在处理对外事务时,公众所缺少的是一种处变不惊的素质。”[4]例如,1740年出现在英国与西班牙之间的贸易摩擦就是由于英国国内公众的压力,而非政治家所致。另一方面,欧洲国家中一些怀有野心的君主时刻想挑战现状,以扩大自己的权益。1740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突然进攻奥地利的领地西里西亚,影响了欧洲的命运。这一举动是腓特烈本人对1648年和1713年以来形成的欧洲国际法的公然挑衅。尽管在18世纪存在一些爱冒险的政治家无视主权原则,追求排他性的国家利益,但是,欧洲国家通过外交机制和公约原则连接在一起已经成为事实。英国学者布尔认为,“欧洲已存在着一个由格劳秀斯确立的明确的国际法体系,这个公法体系对国家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国家主权包括其领土的完整性应该得到尊重,通过武力占领他国领土是一种国家偷窃行为”[5]

18世纪的欧洲国家生活在一种矛盾中,一方面已有成文的国际法存在,同时又有一些主张推翻现状的国家无视法律的存在。例如,普鲁士是个仅有300万人口的国家,但却有一支8万人的军队。相比之下,法国人口3000万,军队只有15万。在当时物质技术条件均一般的情况下,扩充一支职业军队是件不容易的事。而奥地利在与土耳其交锋多年后,兵源枯竭是很明显的。1740年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去世,使哈布斯堡王朝处境危险。这个多民族的帝国是所有欧洲大国觊觎的对象,普鲁士、俄国、法国、巴伐利亚和西班牙都想从老皇帝死后的帝国中获取一些好处。这种多个国家关注一个国家的情景是难以预测的。后来的现实主义学者沃尔兹认为:“缺乏中央权威的国际体系本身鼓励每个国家追求最大的安全。”[6]但历史学家认为并非如此简单,例如克雷格指出,年轻的腓特烈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和浓厚的理想主义思想。作为现实主义者,他极力为普鲁士扩展领土,以便能够成为一个让人尊重的国家,而非东拼西凑的领地集合体。但是作为理想主义的年轻君主,他也有其抱负,“他梦想普鲁士有朝一日成为新教徒以及受压迫者的家园,寡母与孤儿的避难所,穷人的栖息地以及让贪污腐败之徒丧胆的力量”[7]

1740年腓特烈继承普鲁士王位,同年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驾崩。实际上这个无力管理国家的君主已经让奥地利国库空虚,兵源枯竭。查理六世生前已经意识到这点,由于无男性继承人,只有其长女玛莉亚·特丽莎继承整个王朝,老皇帝请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普鲁士、巴伐利亚等欧洲各君主在保证协议上签字,答应将协助新任女皇维护奥地利的领土完整,保持现状。当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也签字并许诺保护特蕾莎。

但是,急于功成名就的腓特烈意识到这一机会,并相信其他国家也有同样的企图,于是1740年公然出兵西里西亚。他的行为被认为是对欧洲社会的蔑视,是一种“强奸民意”的行为。原因并不是他公然使用武力,因为这种侵略在欧洲历史上发生多次,而是因为他意识到这一行为很容易引起欧洲大战。在当时的欧洲国家中有极力维护现状的国家,如英国;也有乐于趁火打劫的国家,如巴伐利亚。伏尔泰这样写道:“让欧洲惊讶的是,每个国家都意识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但是无人曾想到风暴来自于一个从不被关注的角落。”[8]为此,腓特烈坦诚地说:“从我统治伊始,我就应该表现出勇气和刚毅,给予我们的军队获得光荣的条件,让我的祖国在欧洲备受尊敬。”[9]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彻头彻尾的、迷信强权政治的君主。

平心而论,普鲁士也可以找到一些家族联系的事实来证明他对西里西亚的部分领土要求,也可以通过早已存在的帝国法院来审理普鲁士的要求,或与奥地利举行直接谈判来协商解决。但是,腓特烈既没有向帝国法院提出申请,也没有与奥地利直接谈判的意向。相反,他不失时机地利用老皇帝驾崩和一位貌似柔弱的女继承人登基时所带来的不稳定,直接用军事手段来威胁对方答应他的领土要求。这一冒险行为很可能导致一场欧洲的全面战争,因为巴伐利亚也有继承皇位的企图,这一想法早已获得法国的支持。此时的法国军方正想利用巴伐利亚来干涉德意志国家的事务。这里既有地缘政治上的考虑,也有历史上的因素,毕竟黎塞留的名言就是让德意志国家之间相互消耗。除此之外,英国和西班牙两个殖民大国正在进行海上争夺,而法英两国在印度和北美地区也展开了时断时续的敌对行动。本来孤立的入侵西里西亚的冒险事件,不久便演变成一场全球范围的战争。

历史上也有学者把这场侵犯奥地利国家利益的战争看成是对这个中欧帝国的瓜分阴谋,而普鲁士是先锋。后来的德国历史学家兰克曾为普鲁士的行为进行辩护,他认为法国对瓜分奥地利也存在野心。事实上,1741年5月,法国与巴伐利亚签订了《尼姆芬堡条约》。不久,西班牙、普鲁士和萨克森也加入这一联盟。虽然历史学家对这一条约的存在尚有不同的解释,但是,这五个国家明确表示支持巴伐利亚大选侯就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并规定各国瓜分奥地利的势力范围。这样普鲁士占领了西里西亚,法国和巴伐利亚占领了波希米亚。鉴于军事力量对比悬殊,英国于1741年宣布中立。

但是,在英国反对派很快掌握了权力,特别是卡特里特担任了外交大臣,他对司法部长说:“我的职责就是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为此,英国政府给奥地利每年30万英镑的经济援助,并通过其驻维也纳大使罗宾逊劝告奥地利政府先割让部分西里西亚给普鲁士,然后集中力量击败其他国家,特丽莎在现实面前接受了此劝告,奥军于1742年2月在波希米亚击败法军后,便入侵巴伐利亚的首都——慕尼黑。同年7月,普鲁士和奥地利签订了和谈条约,正式把西里西亚地区割让给普鲁士。腓特烈十分感谢英国在整个过程中的外交努力。

如果在这个时刻,奥地利以与普鲁士的和解方式用于其他交战国——法国、巴伐利亚,这场所谓的“王位继承战”可能就结束了。但是,身为奥地利女皇的特丽莎风度高雅,但又具有一切专制君主的野心和常人的报复心理。她决心惩罚巴伐利亚,并向法国提出了领土要求,如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英国虽然并不支持奥地利的好战行为,但是仍然没有断掉给他的经济援助,并于1743年6月派遣一支军队前往莱茵河岸与奥军并肩作战,共同击溃了法军。恐慌之下,法国与西班牙于同年10月第二次签订了《家族公约》。转年3月,英法两个最重要的欧洲大国正式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当然,在实际战争中,两国只是各自代理人的给养供给者。英国支持奥地利,法国协助巴伐利亚。这种代理人的战争往往也是背后大国对抗的战前准备和斗智的一种形式。

此时,在特丽莎的鼓动之下,奥地利举国上下似乎有一种同仇敌忾的精神,并在战场上连连挫败对手。这就让早在1742年退出战争的普鲁士忐忑不安,怀疑奥地利可能会对普鲁士进行同样的报复。于是,腓特烈再次进入战争,并从中立国萨克森入境侵入波希米亚。1744年的欧洲似乎回到了100年前“三十年战争”的情景。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参与到战争中,战争舞台错综复杂,规模也可观。法奥两军在比利时地区交战,阿尔萨斯被毁于一旦;普军士兵在波希米亚暴行累累;意大利也难逃大国间的角逐,就连海岛王国英国也再次陷入与雅各布党人的内战,北部英格兰的独立直接威胁着不列颠王国的安全。莫瓦特是这样分析的,在这些战争暴力面前,更让所谓的文明的欧洲国家感到耻辱的就是,奥斯曼帝国的穆哈米德五世提出在欧洲国家之间进行调停。当然这一要求遭到拒绝。[10]可见当时欧洲人的傲慢与偏见还是很明显的。

然而1745年欧洲连续发生了几起事件给欧洲带来了和平的希望。第一件是巴伐利亚大选侯艾尔伯特1月病逝,他的儿子于4月份与特丽莎缔结了和平条约(Treaty of Fussen )。第二件是随着艾尔伯特的逝世,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虚席以待,而巴伐利亚的新选侯同意支持特丽莎的丈夫弗兰西斯出任帝国皇帝,并于同年9月13日当选。第三件是英国与普鲁士签订条约,同意后者占有西里西亚,但是,必须与奥地利停火。最后的和平曙光是在英国的调停下,奥普两国于12月25日签订了《得利斯顿条约》,接受双方停火,并最后正式确认普鲁士拥有西里西亚和格雷茨地区。当然,和约的签订与真正的和平还是有区别的。从1745年到1748年的三年里,交战各方仍有分歧之处,而调停者英国也有苦衷。但是,战争继续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正如1774年12月英国首相小皮特写道:“没有真正、持久的和平,英国与欧洲都会被毁掉。”[11]英国的和平努力当然不是出于美德。正如后来英国学者尼科森所说:“让英国维护欧洲的和平与稳定是出于其利益的考虑。因为整体的欧洲国家的相互制衡,是英国外交的基石之一。”[12]为此,英国开始考虑把刚刚崛起的俄国纳入欧洲均势体系。1747年12月9日,英俄签订条约,规定英国将出资维持一支3万人的俄军,用于中西欧战场,以威慑任何破坏“现状”的国家(暗中指奥、普等国)。同时,英国政府明确告诉特丽莎,她的政府不可能指望英国提供任何形式的贷款用于对外作战。正是由于英国资助的俄军出现在中欧,法国才不敢轻言战争。同时正是由于英国减少对奥地利政府的财政援助,才让特丽莎认真考虑停止战争行动。这场经历了数年的欧洲战争只有瑞士、丹麦和土耳其没有参加,终于在1748年4月24日的亚眠外交会议上宣布停战,并于10月18日签订了最后停战条约。无疑普鲁士是最大的获益者,西班牙也适当有所补偿。但是,奥地利很不情愿接受这一现实,法国也同样感到不光彩。从这个意义上讲,奥地利王位继承战的结束只能算是暂时的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