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法学研究学刊

法学研究学刊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秦前红.宪政视野下的中国立法模式变迁——从“变革性立法”走向“自治性立法”[J].中国法学,2005(3).[4]陈景良.反思法律史研究中的“类型学”方法——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另一种思路[J].法商研究,2004(5).[15]荣朝和,王国祥.台湾《奖励民间参与交通建设条例》及有关法规评析[J].铁道经济研究,1999(4).[19]叶敬忠,那鲲鹏.发展干预社会学研究综述——解读《寻找中间地带

(三)期刊论文类

[1]秦前红.宪政视野下的中国立法模式变迁——从“变革性立法”走向“自治性立法”[J].中国法学,2005(3).

[2]张守文.论促进型经济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陈振一.类型与动因: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机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

[4]陈景良.反思法律史研究中的“类型学”方法——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另一种思路[J].法商研究,2004(5).

[5]倪正茂.论激励法的客观存在[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

[6]缪四平.法律定义研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3).

[7]焦海涛.论“促进型”经济法的功能与结构[J].政治与法律,2009(8).

[8]秦国荣.经济法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9]蒋立山.中国法治道路初探:下[J].中外法学,1998(4).

[10]李艳芳.“促进型立法”研究[J].法学评论,2005(3).

[11]倪正茂.激励法学要言[J].东方法学,2009(1).

[12]林莉红.行政奖励诉讼初探[J].法学杂志,2002(2).

[13]陈文腾,黄努胜.略论激励法[J].江西社会科学,1992(6).

[14]区域发展需要法律支持[J].光明日报,2005.

[15]荣朝和,王国祥.台湾《奖励民间参与交通建设条例》及有关法规评析[J].铁道经济研究,1999(4).

[16]纪宝成,刘元春.市场秩序的构建模式及其治理的基本原则[J].经济学动态,2004(2).

[17]蔡立辉.公共管理范式:反思与批判[J].政治学研究,2002(3).

[18]顾培东.也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中国法学,2009(1).

[19]叶敬忠,那鲲鹏.发展干预社会学研究综述——解读《寻找中间地带——发展干预社会学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0]邴正.从发展社会学的视角看中国的社会转型——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历程回顾与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09(2).

[21]吴玉章.社会学法学[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22]崔卓兰,蔡立东.从压制型行政模式到回应型行政模式[J].法学研究,2002(4).

[23]罗云力.浅论克林顿第三条道路对西欧社会民主主义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7).

[24]叶姗.促进稳定发展的法律类型之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2009(2).

[25]朱小川.美国《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评析及其借鉴[J].东方法学,2009(3).

[26]黎四奇.对美国救市法案之评价及其对我国之启示[J].法律科学,2009(1).

[27]魏后凯.阿巴拉契亚地区开发的启示[J].人民日报,2000.

[28]汪全胜.美国的行政立法听证制度探讨[J].行政法学研究,2001(3).

[29]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J].谢怀轼,译.法学译丛,1989(1).

[30]谢增毅.德国《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及其新启示[J].当代法学,2002(3).

[31]孙君.金融危机与德国金融法律制度研究[J].德国研究,2009(2).

[32]张守文.“发展法学”与法学的发展——兼论经济法理论中的发展观[J].法学杂志,2005(3).

[33]周培.德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研究[J].理论月刊,2010(2).

[34]周清明,刘娜.英国小企业及其政府的小企业政策[J].经济与管理,1999(8).

[35]刘青文.德国就业促进法概况[J].法学杂志,1997(2).

[36]徐孟洲,徐阳光.论公法私法融合与公私融合法——兼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公法私法融合现象[J].法学杂志,2007(1).

[37]孙明贵.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和成功经验[J].现代日本经济,2000(4).

[38]戴蓬军.法国农业政策的改革及启示[J].农村经营管理,2003(7).

[39]蓝庆新.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借鉴[J].经济导刊,2005(10).

[40]卓泽渊.论法的价值[J].中国法学,2000(6).

[41]陈昶屹.论“促进型立法”的形成背景[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1).

[42]金忠植.韩国科技立法[J].科技与法律,1996(4).

[43]根岸哲.日本的产业政策与行政指导[J].鲍荣振,译.法学译丛,1992(1).

[44]戴启秀.自由经济与政府干预——对全球金融危机下经济模式的反思[J].德国研究,2008(4).

[45]高轩.论行政法的价值[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6).

[46]于安.我国行政法亟待“转型”[J].人民日报,2007.

[47]杨解君.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若干观点的评析[J].中国法学,1996(2).

[48]周佑勇.行政法理论基础诸说的反思、整合与定位[J].法律科学,1999(2).

[49]郑贤君.对行政法理论基础问题讨论的评价[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

[50]沈岿.行政法理论基础回眸——一个整体观的变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6).

[51]罗豪才,袁曙宏,李文栋.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义务平衡[J].中国法学,1993(1).

[52]王学辉.反思中国行政法学存在的政治背景——通往中国行政法学自我意识之路[J].行政法学研究,2010(3).

[53]王学辉.和谐行政法律秩序的建构——基于“5·12地震”展现的行政法治化路径[J].行政法学研究,2008(4).

[54]陈端洪.对峙:从行政诉讼看中国宪政的出路[J].中外法学,1995(4).

[55]公丕祥.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与中国法制现代化[J].中国法学,1995(1).

[56]周佑勇.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法思考[J].法制日报,2005.

[57]刘莘,李燕.现代行政法与和谐社会[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6).

[58]于安.和谐社会构建与我国行政法的转型[J].法制日报,2006.

[59]汪习根.发展权主体的法哲学探析[J].现代法学,2002(1).

[60]王玉睴.论价值与和谐[J].光明日报,2007.

[61]季长龙,刘樾衡.法的和谐价值及其法价值体系中的位阶——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背景[J].理论界,2006(10).

[62]徐孟洲.论法的和谐价值与财政法核心理念[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

[63]贾少学.论和谐作为法价值的表现[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4).

[64]孙国徽.布哈林经济哲学思想的核心——平衡论再认识[J].社会科学辑刊,2006(4).

[65]唐双娥,吴胜亮.协调发展原则:一个新颖性的界定与阐述——环境利益优先的协调发展原则[J].社会科学家,2007(6).

[66]李龙,张薇薇.人本法律观与当代中国宪法哲学[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3).

[67]文正邦.论行政法的基本理论——行政职责本位论[J].法商研究,2001(3).

[68]黄范章.我国“转轨”时期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兼倡“效率优先,增进公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69]王成栋.论行政法的效率原则[J].行政法学研究,2006(2).

[70]张瑞萍.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法的立法基础与原则[J].经济体制改革,2010(2).

[71]薛现林.科技法律制度基本价值原则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72]朱继萍.法律规范的意义、结构及表达——一种实证的分析理论[J].法律科学,2007(4).

[73]袁勇.法律规范的权威定义及结构理论之质疑[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

[74]罗玉中.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J].法学研究,1989(5).

[75]施荣根.试论制裁与法律规范的逻辑推理[J].法学,1992(11).

[76]江必新.传统法律规范理论刍议[J].法学研究,1986(3).

[77]陈世荣.论法律规范的若干问题[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78]李琦.法律规范的分类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4).

[79]李龙亮.促进型立法若干问题探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0(4).

[80]杨万明.论奖励性法律规范[J].法学研究,1985(4).

[81]郭俊.如何做好“促进型”立法工作[J].人大研究,2008(2).

[82]邹新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新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6).

[83]韩立收.对法律规范结构的再认识[J].辽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1).

[84]魏治勋.法律规范结构理论的批判与重构[J].法律科学,2008(5).

[85]焦海涛.论“促进型”经济法的优越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4).

[86]陈裕琨.分析法学对行为概念的重建[J].法学研究,2003(3).

[87]陈德敏,董正爱.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功能优势[J].重庆大学学报,2007(5).

[88]刘水林.法学方法论研究[J].法学研究,2001(3).

[89]储德银,崔志坤.论积极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取向[J].财贸研究,2004(3).

[90]詹兆雄.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J].理论探讨,2009(1).

[91]刘星.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当代西方法理学的本体论变革[J].外国法译评,1995(3).

[92]张守文.经济法责任理论之拓补[J].中国法学,2003(4).

[93]罗豪才,宋功德.公域之治的转型——对公共治理与公法互动关系的一种透视[J].中国法学,2005(12).

[94]姜明安.软法的兴起与软法之治[J].中国法学,2006(2).

[95]钱海梅.论社会转型期的责任行政[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96]古力,余军.行政法律责任的规范分析——兼论行政法学研究方法[J].中国法学,2004(5).

[97]D.杜鲁贝克.论当代美国的法律与发展研究运动[J].比较法研究,1990(2).

[98]谭振宇.论法的实现及其实现环境[J].学术论坛,2001(1).

[99]邹晓红.法律实效与法律效力、法律实施及法律实现的区别与联系[J].松辽学刊,2002(5).

[100]郑永流.法律与发展——九十年代中国法哲学的新视点[J].中外法学,1992(4).

[101]刘焯.社会信任的法律重构[J].法学,2005(7).

[102]贺晓霞.科技法的本质特征及运行探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5).

[103]孙佑海,丁敏.《循环经济促进法》有效实施的思考和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