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界和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种种期待

学界和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种种期待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也据于此,“双师”团队的建设一度被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甚至在上届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评比中,也明确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在这样的认识和思想指导下,人们一般都把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定义为“专兼结合、双师组合、机制融合”,如果真做得好,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人们站在不同视角,对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水平会有不同的要求,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期待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尽管如此,人们对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教师的期待和要求似乎是大致相同的,除了师德师风之外,再加一条教练型,当然,具体也有不同。

一是“双师”说。从人们关注研究职业教育或者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人们对其教师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一个总特征就是“双师”素质,这种要求也明确地写入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也就是说,希望教师既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资格证书,具有相应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又具有从事具体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相当于工程师之意。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是一个最为普通的说法,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有关部门不知立了多少课题、投了多少经费、出了多少“成果”;而且,相关培训机构,为配合这些政策要求和考核措施的到位,也举办了无数个培训班,发了相当多的证书,尤其是2011年以来,教育部为此组织了大量国培项目,有些直接就是按照“双师”型或者就是以取得“双师”资格作为指挥棒的。毫无疑问,其认识是正确的,措施也是对头的,主要问题在于怎样才算“双师”。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如何认证,而且,学校专业课教师只是一部分,比例占多数的是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老师既难以“双师”化,也不方便用“双师”标准去考核它。还有对专业课有“双师”要求,对基础课怎样考核?

二是“双师”结构(“双师”团队)说。在探索职业教育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并要求或具有“双师”证书的同时,人们也发现,对于同一个人而言,要求具有“双师”素质途径是比较困难甚至比较苛刻的。教育部高教司前司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教授曾在千人大会上明确认为,应该提“双师”结构、“双师”团队,而不应不现实地要求“双师”素质。因为人的大脑是有分工的,有些人擅长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而另一部分人可能爱好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据此,我们只能要求学校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也就是说,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承担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训。也据于此,“双师”团队的建设一度被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甚至在上届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评比中,也明确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在这样的认识和思想指导下,人们一般都把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定义为“专兼结合、双师组合、机制融合”,如果真做得好,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是“三能型”教师说。在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水平,尤其是探索高等职业院校示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教性的双重特点,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必须使教师有教师执业资格,作为职业教育必须具有工程师、会计师等资格,也即成为教学和实务操作“双师”型。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具有研发能力,能开展以“立地”为主要目标和特征的研究,这样,高职院校的教师被要求为“三能型”或“三师型”,即能教学、能实践、能研发。笔者以为,从理想角度看,这无疑是非常好的,一个真正的高水平教师,应该达到这样的水平和境界,真正做到不仅教授手上有油,而且头上会冒泡,即具有研究和开发的理念、思想和本领,如果我们的高等职业院校有这样的一大批高水平教师,高职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大有希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