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工资论与阶级调和

高工资论与阶级调和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此,美国学派的社会理想是创建一种从阶级对抗中解放出来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理论,一种基于技术和自然科学经验之上的更具实用性、世俗性而非屈从于传统权威理论的新文明。在生产力进步观和“美国式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美国学派提出了他们的“高工资理论”。[51]帕滕赞同凯里的阶级和谐论,他得出的结论是: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利益和谐将提高社会生产力并使社会更加繁荣。

在19世纪的欧洲及其殖民地经济危机和阶级斗争频发,劳动者日益贫困。鉴于此,美国学派的社会理想是创建一种从阶级对抗中解放出来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理论,一种基于技术和自然科学经验之上的更具实用性、世俗性而非屈从于传统权威理论的新文明。

与朴素的“生产力资本观”相呼应,美国学派反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将资本(利润)看作对劳动力等成本扣除后的所得,而是乐观地强调“资本的生产力在日益提高的程度上超过它的(劳动等)成本,这是由每个工人所能推动的能量的日益增长所导致的。这增加了社会的经济剩余,提高了工人的地位”[46]

美国学派持有一种“美国式唯物主义”(American Materialism)——他们不关注资本的阶级性,也不关注资本的生产和流通过程,而是把资本视为开发自然的技术能力;他们所谓的“自然”也不是李嘉图经济学中的土地或自然资源,而是自然的能量(natural energy),这种“能量”主要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当经济使用的“能量”从人类体力转变为生物动力、风力和蒸汽机动力时(当时还没有电力和内燃机),每个工人所能够操纵的日益增长的“能量”的生产能力导致了“工业报酬的递增”[47]。因而,美国学派一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李嘉图边际报酬递减论的悲观基调,表现出一种浓厚的基于生产力进步基础上的技术乐观主义。

在生产力进步观和“美国式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美国学派提出了他们的“高工资理论”。第一代保护主义者指出,李嘉图的自由市场理论假定所有的劳动力都具有相同的生产力,人口密集国家具有较低的工资水平,因而在工业品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这是站不住脚的。早期保护主义相信,生产率收益总会高过工资水平,利润和工资可以共同提高;高人口密度可以带来更高的生产率,同时带来更高的工资水平;高工资不仅可以刺激资本的替代、进一步提高生产率,而且可以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从而形成提高劳动生产率、从事更高端的知识性工作、创造更高端的资本产品三者的良性循环,建立起高生产率与高工资之间的正向反馈。例如,阿林·杨格在1928年提出一个“迂回生产”的经济模式,即经济的资本化是一种迂回生产,会在初始生产要素与最终产品的消费者之间插入越来越多的生产工具、中间产品、知识的专门化等生产部门,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和知识生产部门的日益扩大,而被机器替代下来的劳动力就可以从产业链低端的工作转移到更高端的知识性工作。[48]

第二代保护主义者亨利·凯里提出了“利益和谐”学说,他沿着“‘合作的’唯物主义思路”("cooperative"materialistic lines)进行论证:经济发展是由人类不断提高的开发大自然的效率所推动,而不是由人剥削人的阶级关系所推动。此外,帕申·史密斯和其他第二代保护主义者发展出一个类似“人力资本”的概念。史密斯指出:“美国制度建立在这种信念上,为了使劳动力便宜,劳动者必须吃好、穿好和受到良好的教育,这种教育不只是指劳动力需要掌握的工艺,而且还包括以任何方式有助于这种工艺的一般性知识。所有这些都要花费雇主的金钱并有利息地得到偿还。”[49]“人力资本”概念进一步巩固了第一代保护主义者的高工资理论,即高工资(对劳动力的必要投资)是提高生产率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所必需的内在环节。如雅各布·肖恩霍夫的评论:“美国在竞争中的胜利并不是通过削减工资,而是通过它的先进组织和劳工的更高效率,其结果必然是更高的生活标准支配着这个国家。高定价的劳动力意味着更好的食品和更好的居住条件,这给美国工人提供了他们应该具有的充足的精力和活力。在劳动力上高定价的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在击败‘乞丐劳动力’(pauperlabor)的国家。”[50]

第三代保护主义者西蒙·帕滕尝试将奥地利学派的“效用理论”整合进美国学派的“生产力理论”中,他从社会的生物—心理学(Social BioPsychology)方面扩展了高工资理论的解释力。帕滕指出,愉快的消费增加了工人精神和肉体的能量,“那种认定成本决定价值的理论是建立在劳动是令人讨厌的概念之上的。只要一个人以高度享受的方式施展其能量,就不能认为勤劳的工作是痛苦的”,“高质量劳动者的单位工资的生产率要比低质量劳动者高出很多”。[51]帕滕赞同凯里的阶级和谐论,他得出的结论是: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利益和谐将提高社会生产力并使社会更加繁荣。

总之,当李嘉图理论把工资和利润的关系描述为工人工资所得就是资本家利润所失的替代关系时,美国学派却致力于证明,高工资是生产力提高的前提条件,他们在自己朴素的生产力进步观的基础上描绘一个“高工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良性循环的美好蓝图,并试图构造一个阶级和谐的经济社会。因此后人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景象:在从工业化初起直至坐稳世界资本主义霸主位置的美国百年历史中,美国经济社会中几乎没有发生过重大的阶级冲突,工人阶级的斗争意识相对薄弱,工会组织也比较保守。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在后文还会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