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霍布森和希法亭的帝国主义理论

霍布森和希法亭的帝国主义理论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霍布森和希法亭是从资本输出的必要来说明帝国主义是一种政策而开始研究帝国主义理论的。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于1902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研究现代帝国主义的著作。该书除序言外,分帝国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政治两篇,将帝国主义经济与政治合起来加以研究,这是很有启发性的;在帝国主义经济的研究中,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寄生性,更是非常正确的。

霍布森和希法亭是从资本输出的必要来说明帝国主义是一种政策而开始研究帝国主义理论的。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1858—1940年)于1902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研究现代帝国主义的著作。该书除序言外,分帝国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政治两篇,将帝国主义经济与政治合起来加以研究,这是很有启发性的;在帝国主义经济的研究中,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寄生性,更是非常正确的。

霍布森是从区别殖民主义、国家主义和帝国主义这三者,来开始其对帝国主义的研究的。他认为,“一个国家向无人居住或人口稀少的国家移民,移民充分享有祖国的公民权利,或者建立近似祖国制度的地方自治,并在祖国的最后支配之下,这种殖民主义可以认为是国家的纯粹扩张,即是国家的种族、语言和制度在领土上的扩大”[1]。这是殖民主义。我们以前说的移民垦殖殖民地就属于这种情况。他又认为:“在殖民地与宗主国远隔的场合,历史上长此维持这种情况的殖民地是少有的。它们或者切断这种联系而另行建立国家,或者在主要方面完全保持政治上的束缚”[2];前者从殖民主义发展为国家主义,后者则从殖民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大洋洲和加拿大的英属自治领,是从殖民主义发展为国家主义的典型例子。至于其他英属自治领如好望角和纳塔尔,由于那里的多数白人并非英国移民的后裔,而受他们统治的“劣等”人又占人口的大多数,再加上气候和其他自然条件,他认为“这种殖民主义比大洋洲和加拿大殖民地,在时间的过程中更肯定要凭内在的成长发展成为各自的‘国家主义’的”[3]。除此之外,英国的其他殖民地,“都显然是帝国主义精神的代表,而不是殖民主义精神的代表”[4]。这种由殖民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的典型是:在这种殖民地国家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包括英国移民在内,他们和家属都是遵照英国的社会、政治习惯和法律生活,在多数情况下,他们是少数人对多数异邦的和隶属的人民进行政治和经济上的统治,他们本身则在帝国政府或其地方委任者的专制政治的支配之下”[5]。我们以前说的奴役土著的殖民地就属于这种情况。霍布森认为,这种殖民地不仅是英国殖民地的标准情况,而且在其他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中几乎也是普遍的。

总之,“从英国和主要大陆强国的扩张所证明的帝国主义之成长,我们发现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已为事实和数字所证实,并且证明了如下的一般论断:

“第一——这种帝国主义扩张几乎都是在政治上并吞热带或亚热带的土地,白人是不愿在这些地方安家立业的;

“第二——几乎所有这些土地都稠密地居住着‘低等人种’”[6]。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这种白人不适宜于热带或亚热带从事体力劳动的理论,已经由苏联经济学家瓦尔加所列举的事实,即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将英、美等国的白人关进集中营,要他们从事体力劳动,他们能完全胜任所粉碎。

他也是从这种“种族论”来论证奴役土著的殖民地,不能和移民垦殖的殖民地那样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他认为,原因在于:“在那些地区,白人殖民者带来了本国的统治方式、工业和其他文明的技术”;而在这些地区,却“出现了少数白人,其中有官吏、商人和工业家,他们对广大居民实行政治和经济统治,这些居民被认为是低等的,在政治上或工业上都不能行使相当的自治权”[7]。他就这样离开生产关系,离开宗主国对它们的剥削,去说明它们不能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原因。

现在的问题是,他怎样说明帝国主义的产生。他认为这与垄断的产生有关。他说:垄断的目的,是限制产量以免发生生产过剩,为此,投资便受到阻碍,投资就要涌向国外寻求出路。这样,我们就得到结论:“帝国主义力图成为工业的大统制者,为它们在国内不能销售的商品和不能运用的资本寻求国外市场和国外投资。”[8]

但是,他并不认为帝国主义是从垄断中产生的。他说,并不是工业的发展需要开发新的市场和投资场所,而是消费力的分配不当阻碍了在国内吸收商品和资本。如果能够“让政治经济力量的倾向发生变动,把所有者的过剩收入或用于提高工人的工资,或用于向社会缴纳赋税,使它消费掉不贮蓄起来……也就没有必要去争取国外市场或国外投资场所了”[9]。因此,帝国主义产生的根源是收入分配不当。

然而,单纯是对外贸易和投资,并没有必要去占领一国家,这种情况就不能称为帝国主义,例如英国有一段时间就是这样。因此,他认为要有几个国家争夺国外市场和投资场所,帝国主义才能产生。由于这样,这些国家就尽可能地垄断他们所能获得的市场,和它们的市场建立特殊的政治关系。由于输出商品和资本而遇到竞争,就要采取垄断性的政策,——这就是帝国主义。根据这种理论,他认为从历史事实看,“虽然为了便利起见,把1870年当作有意识的帝国主义政策开始的一年,但显然这一运动直到80年代中间才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10]

由于他强调要有几个国家的竞争才能产生帝国主义政策,因此他就从是否存在竞争这一点去区别不同历史时期的帝国主义。他说:“被认为是一种政策的近代帝国主义的新奇之处,主要在于它为若干国家所采用。互相竞争的帝国这一观念,主要也是近代的事情。古代和中世纪帝国的根本概念,即是在霸权之下,用概括整个公认的世界的普遍名词,如罗马用所谓罗马的和平这一名词那样,把国家联合起来。”[11]

他既然认为帝国主义产生的根源是分配不当,那末要消灭帝国主义,就要“在经济上稍加调整,使富人过剩储蓄中涌出来的增高泛滥水流的产品,能够转而提高这1/4贫乏的人的收入和消费标准,就不需要推行帝国主义,而社会改革也就取得了伟大胜利”[12]列宁对此批评说:“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就不成其为资本主义了,因为……民众的半饥半饱的生活水平,是这种生产方式的根本的、必然的条件和前提。”[13]

霍布森认为,帝国主义的前途就是帝国的联合,即联合帝国主义。他说:“如果我们必须主张世界上良好秩序和文明的任何合理保障,意味着要不断将联邦原则应用到国际政治上去,则这种过程的初期步骤就似乎很自然地应采取国家联合的形式,这些国家是为共同的血统、语言、宗教和制度的纽带最密切联系起来的。”[14]从这点出发,他很赞赏约瑟夫·张伯伦的论调,即这种制度的好处在于:爱尔兰在这制度下仍然确实是帝国不可分的一部分。他的帝国联合的理论,不过是把英国的许多殖民地组成大英帝国或大英联邦,如同爱尔兰和不列颠组成联合王国一样。他认为这是使文明国家在将来趋向更广泛联合的一个步骤。到那时,如像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那样,联合帝国主义统治下的世界和平也就到来。列宁指出,这种论调其实是英国牧师的谎言;他们用此谎言来安慰在英布战争中丧失不少生命的英国小市民和工人。

奥地利经济学家希法亭(1877—1941年)于1910年出版的《金融资本论》,曾被认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续篇。该书除序言外,共分五篇,论述货币与信用、资本动员、虚拟资本、金融资本与自由竞争的限制、金融资本与危机、金融资本的经济政策。该书是从流通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现象的。这就是说,他的方法论和马克思的方法论不同,马克思是从生产出发去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的。在这样做的时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希法亭在货币问题上犯错误,并且有某种把马克思主义和机会主义调和起来的倾向。因此,该书不能看作是《资本论》的续篇。虽然这样,该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现象作了一个极有价值的理论分析,提出了新的经济范畴,如金融资本、创业利润、资本掺水,并对虚拟资本予以新的涵义,等等。

希法亭是在该书第五篇“金融资本的经济政策”中研究帝国主义的。该篇分五章:贸易政策的转变、资本输出和经济领地的争夺、金融资本与阶级、在劳动契约上进行的斗争、无产阶级与帝国主义。

他认为帝国主义是金融资本输出资本所采取的政策;资本输出的必要是由于垄断的产生。他说:“卡特尔导致投资放慢;因为在卡特尔化的工业里,限制生产是卡特尔的第一条措施,而在非卡特尔的工业里,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又使人不敢进一步投资。所以,一方面,用于积累的资本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投资的机会却减少。这个矛盾需要解决,它在资本输出中得到解决,虽然资本输出本身并不是卡特尔化的结果。资本输出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发展不可分离的现象。但是,卡特尔化使矛盾突然加剧,并使资本输出具有迫切性。”[15]

他将资本输出定义为:输出一种旨在国外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这种剩余价值要由国内资本来处理,假如一个德国资本家带着他的资本移民到加拿大,成为那里的生产者并且永远不返回德国,这将是德国资本的减少,是德国资本的非国家化。这应该看成是资本转移而不是资本输出,它使本国资本减少,外国资本增加。只有在国外使用的资本仍由国内资本来处理,它产生的剩余价值由国内资本来使用,这才能说是资本输出[16]

金融资本输出资本要达到三个目的:“(1)建立最大可能的经济领土;(2)用建立保护关税壁垒的办法使这领土同国外的竞争隔绝开来;从而(3)使它成为国家垄断同盟进行剥削的地区。”[17]金融资本实行的这种政策,就是帝国主义。很明显,实行帝国主义政策,是由于金融资本输出资本时遇到剧烈的竞争。这一点,他的看法和霍布森相同。

现在的问题是,他怎样说明垄断的产生,以及在他看来金融资本是什么。他说:“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使银行业的积聚得到发展。积聚的银行体系本身是达到资本主义积聚的最高阶段即卡特尔和托拉斯的重要动力。”[18]卡特尔和托拉斯又反过来影响银行业,使它合并和扩大,亦即使它也卡特尔化。这样,工业和银行的关系就进一步密切起来,因为卡特尔工业的资本并不全是工业资本家的,有相当部分的资本是来自银行的。“由此可见,工业对银行的依赖是财产关系的结果。愈来愈多的工业资本不属于运用工业资本的工业家。他们只有通过银行才能支配资本,银行代表着这种资本的所有者。另一方面,银行也只好把自己愈来愈多的资本投在工业上,通过这种方式,银行家愈来愈变成工业资本家。我对通过这种方式,在货币资本形态中实际上已变成工业资本的银行资本,称为金融资本。”[19]换句话说,金融资本是属于银行家所有而由工业家使用的货币资本。这完全是一种财产关系,犹如土地属于土地所有者而由农业资本家使用是一种财产关系一样。因此,在他看来,金融资本的产生,不是由于生产中发生垄断,而是由于在流通中存在着工业家要使用银行家的货币资本这种关系。

他认为,随着垄断的发展,最终会出现由一个庞大的卡特尔囊括全部国民经济,从而竞争完全消灭的局面。他说:“独立的工业愈来愈从属于卡特尔化的工业,并最后被它们吞并。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就会产生一个总卡特尔。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由一个主管机构有意识地加以调整,这个机构决定一切生产领域的生产规模。”这样一来,“随着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商品价值对象性的幻象消失了,货币也消失了”[20]。这就是所谓的纯粹垄断资本主义论,即全社会非垄断资本主义全部消灭,而囊括全部国民经济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又属于一个庞大的垄断企业。如果情况确实是这样,那末商品生产和货币真的可以说是消失了。但是,纯粹垄断资本主义论是错误的。因为第一,正如前面说过的,垄断企业要攫取垄断利润,就不能全部消灭非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垄断不消灭竞争,有竞争存在,就不可能出现一个总卡特尔囊括全部国民经济的局面。

在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希法亭将纯粹垄断资本主义论发展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论。他在1927年5月德国社会民主党基尔代表大会上,作了一个题为社会民主党在共和国中的任务的报告,其中说及:我们目前正处在这样的资本主义阶段,在这阶段中资本主义纯粹由盲目的市场规律所统治的自由竞争时代基本上过去了,我们达到了资本主义对经济的组织化,也就是从各种力量的自由比赛的经济达到了有组织的经济。如果问题仅仅是这样,那末这不过是纯粹垄断资本主义论的翻版,两者的错误相同。

新的问题在于:他认为这样一来,社会主义者就获得了我们领导经济的原则,而资本主义就自己放弃了它能够提出来攻击社会主义的主要反对意见,因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实际上意味着用有计划生产的社会主义原则来代替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原则。认为计划生产就是社会主义原则,如前面已讲过的,是不正确的,因为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中,是存在着计划生产的。由此出发,他就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方,国家组织在另一方,两者明显地对立起来,因此,只要把这个由资本家组织和领导的经济,变成一个由民主国家领导的经济,这就是社会主义了。因此,社会主义不过是由资本主义民主国家领导的纯粹垄断资本主义经济。

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自从希法亭提出计划生产是社会主义原则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家都把垄断资本主义说成是社会主义。

列宁曾经指出,写《金融资本论》时的希法亭还是个马克思主义者。这从他关于无产阶级应当怎样对待帝国主义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他说:“由于除了帝国主义外,资本不可能采取其他的政策,无产阶级就不能用一种从工业资本统治时期产生的政策来反对它;用一种从自由贸易和反对国家干涉时期产生的旧政策去反对发达的资本主义政策,对无产阶级来说是没有用的。无产阶级对金融资本的经济政策——帝国主义——的回答,只能是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策的目标不可能是现在那种恢复自由竞争的反动理想。”[21]

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步骤,希法亭从其对金融资本的认识,亦即从工业资本完全是由银行所支配的这一点出发,认为“甚至在今天,占有柏林的六个大银行,就意味着占有最重要领域中的大工业”,因而“完全没有必要将剥夺过程扩展到大部分的农场和小企业,因为掌握了它们久已依赖的大工业,其结果就是它们也间接地社会化了,恰如工业已直接社会化一样”[22]。由于希法亭认为金融资本是在流通中产生的,是银行家所有而由工业家使用的资本,而帝国主义是金融资本的政策,这样要反对帝国主义、实现社会主义,便只要在流通领域实行社会化,即将最大的银行实行社会化便可以了,其他的可以不动。这就是流通社会化社会主义论的萌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