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95年, 是为民族解放、 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95年。95年的历史证明: 人民群众是我党的根基、 血脉、 力量之源,密切联系群众, 善于做群众工作,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95年的实践启示: 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 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 党的全部执政活动, 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 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传统优势。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群众工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这一时期群众工作取得的成就, “不仅使党的组织队伍迅速扩大, 成为全国范围的、 广大群众性的党, 同时也使党赢得了人民群众广泛信任和拥护, 造就了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的伟大力量。”1949—1956年是我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也是党的群众工作从战争环境向和平建设环境的转变时期。 这一时期, 党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从而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957—1966年, 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 这个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如同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难曲折的历程一样, 也经历了诸多曲折和反复。 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 群众路线几乎成了群众运动的同义语。 通过采用所谓 “群众运动”的方式, 在经济、 政治、 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大搞群众性运动。 既脱离实际, 又脱离群众。 “文革”10年, 党的群众路线遭到严重践踏, 党的群众工作几乎陷于停滞, 党群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局面。以1978年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 我国开始进入历史的新时期。与这一进程相一致, 党的群众工作也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个新时期。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恢复了党的群众路线, 尊重群众, 尊重实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社会前进。 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江泽民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 总揽我国改革开放、 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局, 提出了21世纪做好群众工作的原则: 实践 “三个代表”。 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把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 提出科学发展观和 “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 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力争从根本上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可以说, 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 历史上党的工作开展得好的时期, 都是群众工做出色的时期。 总结经验, 主要有以下几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