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共有关党报群众工作的重要文件

中共有关党报群众工作的重要文件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中共有关党报群众工作的重要文件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党报的群众工作,除了体现在党的高级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还体现在以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名义发布的重要文件中。下面,我们就中共中央有关党报群众工作的重要文件进行简单的梳理。

三、中共有关党报群众工作的重要文件

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党报的群众工作,除了体现在党的高级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还体现在以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名义发布的重要文件中。下面,我们就中共中央有关党报群众工作的重要文件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早在1925年1月,中共中央决议案中就指出:“各地方不应忽略利用每个群众集会,实行我们广大的宣传和鼓动工作。”[84]同年10月,中央常委决议明确指出:即将出版的中央机关报《布尔塞维克》“应当做工农群众革命行动的前锋”,并把“读者之声”作为其重要栏目。[85]

1926年9月的中央决议案中专门谈及工农通讯问题,并指出:“组织工农通讯员的方法,大约有四种:(甲)宣传部在工人中挑选能够写普通信的人,使他们写自己的生活情形、工作条件以及家庭情况,说说自己的感想和对于政治问题的认识等等;(乙)宣传部挑选几个学生同志派到工人区或农村中去,笔录工人农民的谈话;(丙)宣传部委托工委农委在群众工农区域的负责人,请他们用种种方法找这种工农通信;(丁)罢工抗租抗税等事件之后,宣传部特别派人到工农区域去,或委托工委农委负责人,用上述方法找群众对当时事件发表意见感想及通信。”[86]

1930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党报通讯员条例》,[87]这是中共中央第一个专门就通讯员工作发的文件。该《条例》对通讯员的设置与管理、通讯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

1931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党报的决议》发布,该《决议》指出:“党报必须成为党的工作及群众工作的领导者”,“建立中央党报的通信网,指定各地同志负责通信,写文章督促发行,及建立工农通讯员及读报班。”同时还要建立“党的及其他革命刊物的全国完备发行网。”[88]对发行工作的重视,也是从渠道环节进一步推进了党报党刊的群众工作。同年3月5日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报领导作用的决议》,再次强调党报的通讯网建设,要求“各级党部必须立刻担负起给中央日报建立通讯网的责任。”[89]

1938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党报问题给地方党的指示》,[90]明确各地党部可以通过“帮助推销和发行”、“帮助建立通讯工作”、“帮助建立读者会”等措施,来加强党报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次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新中华报〉的边区通讯网问题的通知》,更是对通讯员设置作了量化处理,要求延安党、政、军、民、学“机关人员在30人以内者,指定一个通讯员,在50人以内者,指定两个通讯员,在60至100人以上者指定三个至五个通讯员,学校以队或班为单位,按每班每队人数之多少,指定两个至五个通讯员等。”[91]对通讯员配备数额如此量化处理,足见中央对党报党刊群众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认真程度。

1941年7月,《中宣部关于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中指出:“一切报纸必须有自己普通的通讯网,足够的通讯员和特约记者”;“建立发行网及同读者有联系的发行工作,废止非党内刊物的赠送制度,克服发行工作中与读者脱离及迟缓、不经常的现象”;“建立党外读者会和党内读报制度。”[92]对发行质量和党外读者的重视,可以看出党报党刊群众工作又进了一层。

1942年3月16日,《中宣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不仅强调党报要“反映群众生活”,“要有与党的生活与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的通讯员或特约撰稿员”,还要改进党报的文风,要求“各地党报的文字,应力求通俗简洁,不仅使一般干部容易看懂,而且使稍有文化的群众也可以看。通俗简洁的标准,就是要使那些识字不多而稍有政治知识的人们听别人读报后,也能懂得其意思。”[93]从直接读者到间接读者,从一次阅读到多次阅读,这样就有效拓宽了党报党刊群众工作的面。

1948年,《中宣部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指出,办城市党报要注意:“我们的报纸,主要地是为工人和农民服务的”;“报纸的主要消息,应来自农村和工厂,其次是来自市场、学校等其他地方”;“副刊的原则,应是深入浅出地对读者作教育工作。”[94]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195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指出:“工农通讯员的工作,除由报纸领导外,并应由所属生产单位的党组织加以协助。工农通讯员的活动状况,应列为检查报纸工作和各生产单位党的工作的项目之一。任何人不得滥用权力压制工农通讯员在报纸刊物上的批评,或加以报复。”[95]可以说,这一文件的出台,为广大通讯员开展正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96]指出:“地方的报纸应力求适应本地人民群众的需要。除了重要的国内外大事,一般电讯在省级或省级以下地方报纸上可以采取摘要和加以通俗解释的办法。无论是中央的、大行政区的或省以下的报纸,都应当减少关于会议、机关活动、负责人员的不重要的言论行动,没有广泛重要性的文告文电的篇幅。对于重要的会议和文告应当力求用适当的新闻通信和评论加以生动而通俗的解释,以便人民群众所了解。”像这样具体地对报纸业务做规定,在中央文献里面是比较少见的。《决定》同时强调:“报纸应当把建立和领导通讯员网和读报组的工作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足见中央对党报党刊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关于处理读者来信,《决定》指出:“报纸应当用很大的注意来发表和答复读者来信,特别是关于政府工作、经济建设事业和其他社会生活的批评、建议和询问的信件。这些信件中最重要的可以编入新闻版,其他的可以编入副刊,作为一般报纸副刊的主要内容。”对读者来信处理做这样具体的规定,也是中央其他文件中少见的。

195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97]指出:“必须加强报纸的群众工作,认真处理和充分利用读者的来稿来信,在提升质量、克服形式主义的基础上认真地有计划地开展工农通讯员运动,认真地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和作家来参加报纸工作。中央一级的报纸和各省(市)委的机关报应当根据需要逐步在各地设立常驻记者或记者站,在当地党委的指导下,深入了解各地党的生活、人民生活及实际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并组织作者积极分子,领导工农通讯员,来共同完成加强地方生活报道的任务。”这里完整地提出了报纸群众工作这一概念,在中央文件里面是较早的。

(三)改革开放以来

198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指出:“近年来,许多报纸刊物重视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也提高了报刊和党的声誉。今后还要坚持这样做。”[98]可见,中央对当时党报的群众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987年7月18日,《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华通讯社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新闻机构作为党、政府、人民的喉舌,既是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传播各种信息的工具,又是每日每时直接同国内外读者、听众、观众对话的一条重要渠道。”[99]实际上,这个文件已经把新闻媒体群众工作的对象延展到国外。

1990年3月1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100],是中共党史上第一个专门谈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文件。《决定》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充分肯定,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并对如何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决定》特别强调党报在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对于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对于严重侵犯群众利益的现象,党委要支持舆论机关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揭露和批评。党报要及时准确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同时还强调要增加对人民群众的报道,减少对领导干部的报道,“电视、广播、报刊要多宣传群众,充分反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指战员的创造性劳动、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领导同志的一般性活动和一般性工作会议,不作公开报道。”

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01]指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党报、党刊、国家通讯社和电台、电视台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加强热点问题引导和舆论监督,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热情。”主导作用的认定,说明党报不能完全用非党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

2001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意见》[102],从改进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关系的角度对会议报道做出了具体规定。《意见》指出:“中央领导同志出席部门举办的会议活动,原则上不作新闻报道;需要报道的,须报经参加该会议活动的领导同志同意。中央领导同志观看一般性的文艺演出,不作新闻报道。由中央组织或经中央批准举行的有重大影响的会议活动,中央领导同志下基层考察工作、调查研究等活动,新闻报道应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内容要准确、鲜明、生动,播报时间、篇幅要尽量简短,力戒空泛和一般化。不要把中央领导同志是否出席作为报道与否或报道规格的标准。地方领导同志出席会议活动的新闻报道,也要参照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会议活动的新闻报道原则严格掌握。”

200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103],从“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要求出发,对“关于会议新闻报道”、“关于改进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关于改进领导同志外事活动的新闻报道”、“关于改进新闻报道的采编播发”、“关于改进地方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的新闻报道”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注释】

[1]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5页。

[3]同①,第35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75页。

[5]同③,第277页。

[6]郑保卫:《马克思〈新莱茵报〉时期的报刊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79页。

[7]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恩格斯:《马克思和〈新莱茵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9]恩格斯:《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新莱茵报〉审判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页。

[12]《工人报》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1889年创刊,头四年为周报,第五年是周二刊报,从1895年1月1日起改成日报。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7页。

[14]列宁:《工人和〈真理报〉》(1912年9月11日),《列宁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5]列宁:《给同志们的信》(1904年11月29日),《列宁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列宁:《致真理报编辑部》(1913年6月16日),《列宁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7]同②。

[18]《列宁论报纸的群众工作》,《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网,http://myy.cass.cn/file/2006010918791.html

[19]列宁:《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巴布什金》(1910年12月18日),《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0]列宁:《同读者谈话摘录》(1905年9月27日),《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1]列宁:《给〈经济生活报〉编辑部的信》(1921年9月1日),《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2]《列宁论报纸的群众工作》,《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网,http://myy.cass.cn/file/2006010918791.html.

[23]列宁:《致〈真理报〉编辑部》(1912年7月28日),《列宁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4]列宁:《致达·梁赞诺夫》(1901年2月5日),《列宁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5]列宁:《致高尔基》(1912年10月17日),《列宁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6]列宁:《致〈真理报〉编辑部》(1913年6月16日),《列宁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7]列宁:《致〈涅瓦明星报〉编辑部》(1912年7月24日),《列宁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8]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36~37页。

[29]列宁:《给同志们的信》(1904年11月29日),《列宁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0]列宁:《致维·卡尔宾斯基》(1922年1月26日),《列宁全集》第5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1]《列宁论报纸的群众工作》,《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网,http://myy.cass.cn/file/2006010918791.html.

[32]列宁:《从何着手》(1901年5月),《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3]列宁:《评〈自由〉杂志》(1901年秋),《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4]同②。

[35]《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929年12月),《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6]《〈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4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7]《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1944年3月22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8]《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月2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39]同①,第1319页。

[40]同①,第1319~1320页。

[41]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42]《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1931年3月),《毛泽东论新闻宣传》,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43]《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1931年3月),《毛泽东论新闻宣传》,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44]同①,第68页。

[45]《怎样办地方报纸》(1944年12月20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20页。

[46]同①,第68页。

[47]《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1957年3月10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62页。

[48]《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月2日),《毛泽东论新闻宣传》,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49]《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1页。

[50]《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37页。“倒宣传”是毛泽东1955年在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作的按语,指在群众普遍发动起来,纷纷要求入社的时候,除了宣传组织合作社的好处和有利条件以外,还要向群众公开说明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不利情况,让大家充分考虑,做到自愿入社。

[51]《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13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64-65页。

[52]《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1958年1月),《毛泽东文集》第7卷,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354-355页。

[5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2页。

[54]《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泽东论新闻宣传》,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55]《组织起来》(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3页。

[56]《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月2日),《毛泽东论新闻宣传》,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120页。

[57]《必须重视人民群众来信》(1951年5月16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

[58]《党报应吸收党外人员发表言论》(1942年3月),《毛泽东论新闻宣传》,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95-96页。

[59]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地谈话》(1948年10月2日),《新闻工作文献选编》,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95-96页。

[60]同①,第93页。

[61]同①,第98页。

[62]同①,第100-101页。

[63]刘少奇:《对新华社工作的第二次指示》(1956年6月19日),《新闻工作文献选编》,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页。

[64]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50年5月16日),《新闻工作文献选编》,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页。

[65]同②,第143页。

[66]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50年5月16日),《新闻工作文献选编》,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47页。

[67]同①,第147页。

[68]解放日报社论:《致读者》(1942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52页。

[69]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2页。

[70]同①,第142页。

[71]同④,第40页。

[72]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1989年11月28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3]同①

[74]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1996年9月26日),《人民日报》1996年10月21日第1版。

[75]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4年1月24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6]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1996年9月26日),《人民日报》1996年10月21日第1版。

[77]江泽民:《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1993年7月5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8]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4年1月24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9]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2003年7月),《四川日报》2003年7月2日第1~2版。

[80]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2003年12月),《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第1版。

[81]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2000年1月),《人民日报》2000年1月12日第1版。

[82]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2002年1月),《人民日报》2002年1月12日第1版。

[83]《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等工作》,《人民日报》2003年3月29日第1版。

[84]《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议决案》(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1页。

[85]《中共中央通告第十一号——中央常委决议》(1925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

[86]《关于宣传部工作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议决案》(1926年9月),《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3-34页。

[87]《中共中央党报通讯员条例》(1930年5月10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64页。

[88]《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党报的决议》(1931年1月27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71-73页。

[8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报领导作用的决议》(1931年3月5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76-77页。

[90]《中共中央关于党报问题给地方党的指示》(1938年4月2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86页。

[91]《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新中华报〉的边区通讯网问题的通知》(1939年3月1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87页。

[92]《中宣部关于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1941年7月4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页。

[93]《中宣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1942年3月16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26-127页。

[94]《中宣部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1948年8月15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01-202页。

[95]《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1950年4月19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7页。

[96]《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1950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76-77页。

[97]《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1954年7月17日),见《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27页。

[98]《中共中央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1981年1月29日),《新闻工作文献选编》,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285页。

[99]《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华通讯社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1987年7月18日),《新闻工作文献选编》,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页。

[10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1990年3月12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意见》(2001年12月4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3]《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3月28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