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谈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及相关问题

浅谈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及相关问题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9月30日,俄罗斯战机划破了叙利亚的天际,开始对“伊斯兰国”武装进行轰击,由此拉开了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的序幕。本文拟就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以及相关问题,包括俄方此举的背景、动机、效果、影响以及对俄方军事行动的评估等,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剧变发生以来,叙利亚危机非但久拖不决,而且愈演愈烈。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王南[1]

2011年初的中东剧变,已整整过去了五个年头,而且仍然在继续之中。对于这场剧变的最终结果,虽然还无法意料,但它使中东地区出现的某些状况让许多人始料不及。例如,“伊斯兰国”武装崛起并施虐于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也门爆发新内战并引发沙特等国全面武装干涉,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苦撑不倒,沙特等国家与伊朗断绝或降低外交关系等,其中也包括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

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危机

2015年9月30日,俄罗斯战机划破了叙利亚的天际,开始对“伊斯兰国”武装进行轰击,由此拉开了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的序幕。除了出动俄罗斯驻叙利亚军事基地的战机外,俄罗斯还利用海基平台发动空袭,从游弋在地中海的潜艇和水面战舰上发射巡航导弹,从本土派出远程轰炸机,对“伊斯兰国”武装实施军事打击。尽管俄罗斯表示,此举是应叙利亚总统之邀进行的,打击目标是“伊斯兰国”武装这样的恐怖势力,但俄方行动的合法性和正义性仍然受到了来自某些方面的非议和责难,如“俄在叙空袭助长‘伊斯兰国’武装”“俄空袭造叙大量贫民伤亡”“俄空袭主要目标并非‘伊斯兰国’”等。

本文拟就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以及相关问题,包括俄方此举的背景、动机、效果、影响以及对俄方军事行动的评估等,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背景

(一)中东局势依旧混乱

持续五年的中东剧变,使这一地区有乱有治,有破有立,但令人不愿看到的情形是,阿拉伯世界碎片化不断加剧,常年笼罩在中东地区的动荡、战乱和恐怖阴霾不但没有散去,在某些地方还变得更为浓密。

剧变发生以来,叙利亚危机非但久拖不决,而且愈演愈烈。伊拉克不但恐怖暴力事件不绝,出现了分裂、分离苗头,而且还被“伊斯兰国”武装占据着大片国土。也门也因陷于战乱,民众苦不堪言,不知何时才能迎来和平与安宁的曙光。这些国家已是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大量民众不得不离乡背井,向外出逃。尽管巴勒斯坦与以色列、阿拉伯与以色列的矛盾似乎一时被其他矛盾和争端所掩盖和冲淡,但巴以之间、阿以之间仍有交火、冲突事件发生,如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仍有交火,以色列不时空袭叙利亚境内目标等。即便是没有发生战乱或是暂时结束了战乱的国家和地区,也还潜藏着某些不安定因素。

因此,中东地区仍然是当今世界最缺和平、最不安全、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二)巴沙尔政权岌岌可危

在过去数年之中,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真可谓内忧外患,命悬一线,始终面临着内外敌对势力和强权的双重压力和挑战,内部有反对派武装和“伊斯兰国”武装等,外部有美国和西方以及以沙特为首的一些阿拉伯国家。在内外夹击之下,巴沙尔政权城池不断丢失,控制区域缩小,情形岌岌可危。

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位于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是俄罗斯目前在独联体地区之外唯一的军事基地。倘若巴沙尔政权倒台,在叙利亚出现了亲西方的政府,那么,俄罗斯将极有可能失去其在中东的最后一个桥头堡。更严重的是,一旦叙利亚被西方控制,西方国家便可通过中东不断向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渗透,进而影响俄罗斯国内安全局势。因此,无论是出于政治需要还是军事考量,俄罗斯的军事行动都要力保巴沙尔政权于不倒。

(三)美国战略重心东移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曾长期置于欧洲。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形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美国加大了对亚洲的关注与投入。2009年奥巴马入主白宫后,首次提出美国要“重返亚洲”,将其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2012年1月,在奥巴马总统亲自主持下,五角大楼推出美国“新战略报告”,正式提出将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亚太地区。[2]

“9·11”事件发生后的10年,反恐战争尤其是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消耗了美国很大部分的财力和精力,拖累和延缓了美国的发展。伊拉克战争的结束和美军的撤出以及美国逐渐从阿富汗脱身,使得美国把精力、财力和资源集中于亚太事务成为可能。希拉里11月10日在夏威夷发表演讲时就讲得很直白:“过去10年,美国在这两个战场投入了不计其数的资源,如今达到了一个转折点,现在我们可以把其中一部分资源抽调出来转而用于追寻美国在其他地区的机遇和义务,而亚洲正是一个富含各种机遇的地区。”她强调:“亚洲今后数年的发展将极大地影响美国的未来,美国不能坐等其他国家替我们决定自己的未来。”[3]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意味着美国不得不从中东地区抽身,将军力、财力和更多的注意力从中东地区撤出或转出,投向美国所认为的重心亚太地区。美国从伊拉克撤军,美国及其主导的北约已开始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立场有所软化,等等,都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具体验证。这似乎为域外大国,特别是非西方大国介入中东事务提供了某种机遇。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四)俄罗斯实力遭到削弱

虽然俄罗斯是一个大国和强国,拥有一流的军力,科技水平也不低,但是,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却与其大国地位不甚相称,既缺乏应有的活力,又受国际市场能源和资源类价格涨跌的影响较大。当油价明显下跌时,俄罗斯经济很快会受到负面影响。因为油价年平均降低一美元就意味着俄罗斯预算会损失22亿美元,GDP会降低0.1%,居民收入减少0.14%。2015年6月19日,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乌留卡耶夫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指出,2015年1—5月,俄罗斯GDP总计下降3.2%。

油价下跌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但要强调的是,俄罗斯经济的衰退并不是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后才开始的,将经济下滑的根源归结为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并不公正。实际上,在克里米亚危机之前的2014年初,俄罗斯经济已经发生了衰退,制裁和油价下跌不过是衰退的“助推剂”。俄罗斯经济的真正问题在于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缺乏经济改变的动力。[4]

在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的双重压力下,加之本国经济又不见起色,俄罗斯财政状况也是捉襟见肘。俄罗斯油气出口占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国家预算收入的四分之一依赖油气出口。[5]除了经济下滑外,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不断被蚕食,或是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如此情形之下,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和实力必然遭到削弱。与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有所不同的是,此番俄罗斯对叙利亚的军事介入,发生于俄罗斯国力下降之时。

(五)克里米亚入俄之后

曾在苏联解体之前的1991年7月,由苏联主导的与北约对抗的政治军事同盟华约(全称“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同年12月,当时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解体。其后,作为苏联继承主体的俄罗斯不断受到美国和西方势力的打压和孤立。北约这个当今世界最为庞大的军事同盟不但仍然存在,而且还不断向东扩展,其疆界离俄罗斯越来越近。一些当年的苏联加盟共和国或北约成员国,或是直接加入北约,或是正在向西方阵营靠拢。

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是原苏联阵营中国力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家。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属于斯拉夫民族,特别是东斯拉夫民族。1954年,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管辖,1991年苏联解体时,克里米亚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乌克兰,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俄罗斯对此一直耿耿于怀。[6]

2014年3月,趁着乌克兰危机加剧和俄乌矛盾激化,俄罗斯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将克里米亚收入囊中。在此一年半之后,俄罗斯又挟吞并克里米亚之余勇,直接在中东的叙利亚动起真刀真枪,又一次让世人看得目瞪口呆。俄罗斯从乌克兰手中强行夺回克里米亚,不但把乌克兰重重地推向了美国和西方,更在斯拉夫民族的核心板块撕开了一道深深的裂痕。这回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也必将对叙利亚、中东地区,乃至俄罗斯自身,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不少还是负面的。

动机

(一)维护在中东的利益

没有人怀疑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是为了捍卫俄罗斯自身的利益。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拥有俄罗斯在地中海和中东地区唯一的军事基地。而叙利亚内战的战火,就在离那不远的地方燃烧。掌控叙利亚现政府的巴沙尔政权,一直对俄罗斯持友好合作的立场和态度。但作为巴少尔政权的对立面,叙利亚反对派特别是“伊斯兰国”武装,却发誓要与俄罗斯为敌。如果塔尔图斯落入“伊斯兰国”武装和某些反对派武装手中,或是巴沙尔政权被彻底颠覆,那么,俄罗斯在塔尔图斯的军事基地很可能难以存续。当然,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并不仅仅局限于叙利亚。俄罗斯之所以在叙利亚动兵,也是为延续和扩大自身在中东地区存在和影响力的重大行动。

(二)拯救巴沙尔政权

在外有压力、内有战乱的情形之下,作为俄罗斯盟友的巴沙尔政权,数年来一直在苦苦支撑,虽然竭尽全力,但局面仍旧没有大的改观。“伊斯兰国”武装和反对派武装不但在叙利亚攻城略地,还不时向首都大马士革进逼,那里可是巴沙尔政权的大本营。面对越发严峻的内外挑战和压力,巴沙尔政权似乎只有招架之功,鲜有还击之力,真可谓险象环生,危在旦夕。当此关键时刻,俄罗斯拔刀相助,军事介入叙利亚,直接对“伊斯兰国”武装和反对派武装实施空中打击,为的是拯救巴沙尔政权,确保这个盟友不被推翻。

(三)实施“外交突围”

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争霸,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互为对立阵营。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后,西方将俄罗斯作为战略对手,依旧像当初对付苏联那样对待俄罗斯,因为各自的总体利益诉求和目标是不尽相同的,有不少甚至还是彼此对立的。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在对一些国际事务的基本立场和看法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俄罗斯之间常常会出现矛盾、分歧和对立,也就在所难免。以北约东扩为例,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使俄罗斯西北部边界完全暴露在北约面前;在南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形成对俄罗斯黑海沿岸的军事、政治包围圈。北约大规模东扩更是让俄罗斯感到了来自美国争夺战略空间的压力,东扩给俄美关系蒙上新的阴影。[7]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之后,美国和西方以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向俄罗斯施压,而且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这次俄罗斯进兵叙利亚,亦可被视为反击美国和西方的“外交突围”之举。

(四)提升国内民众支持率

众所周知,普京政府在俄罗斯一直享有较高的民望和支持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普京和他的政府在国内没有反对派。在俄罗斯现今格局之下,存在着各色反对派。有来自右翼的,也有来自左翼的;有比较温和的,也有比较激进的;有立足于体制之内的,更有独立于体制之外的。[8]曾在普京二度当选总统后,莫斯科至少发生过两次上万人的抗议示威。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经济一直未见起色,加之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更是雪上加霜。可以认为,俄罗斯经济的问题不再只是近几年来显现出的GDP增速的明显下降,而是开始面临增长与稳定的双重挑战。[9]因此,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不但是为了外交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提升国内民众对普京政权的支持率。

效果

(一)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得以维护

俄罗斯以直接军事干预这种极为强悍的手段介入叙利亚和中东事务,起码能在一定时间内,对于各类企图在叙利亚和中东对俄罗斯利益进行挑战的势力,起到震慑和阻吓作用,令其望而却步,或是不敢过于造次。通过这种方式,俄罗斯在中东的存在感和影响力至少在短期内会有所增强。所以一时之间,所谓“铁汉普京”“战斗民族俄罗斯”“美国和西方害怕俄罗斯”之声不绝于耳,俄罗斯在叙利亚和中东的利益至少在短期内得以有效维护。例如,俄罗斯在叙利亚塔尔图斯的军事基地将会安然无恙,对俄罗斯采取亲善友好态度的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将会得以继续维持。

(二)巴沙尔政权得以脱险

俄罗斯对“伊斯兰国”武装和某些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的空袭,在现实中非常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自己的盟友——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在此情形之下,针对巴沙尔政权存废的力量发生了变化,形势开始朝有利于巴沙尔政权的方向转化,原本危机重重的巴沙尔政权,不但摆脱了被动挨打的窘境,还转守为攻,夺回了不少失地。照目前情况来看,巴沙尔政权不但得以脱险,其生存的时空还有望继续增加。不仅如此,所谓伊朗—叙利亚—真主党—哈马斯的“什叶派新月地带”不但没有被斩断,而且还将存续下去。

(三)“伊斯兰国”武装扩张势头受到遏制

尽管俄罗斯对“伊斯兰国”武装的空袭仅仅是在叙利亚境内实施,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起码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还是奏效的,“伊斯兰国”武装的扩张势头遭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其人员和物资因俄罗斯空袭而不断受到损失。虽然不能因此判定,由于俄罗斯的空袭,“伊斯兰国”武装现已元气大伤,或是伤筋动骨,但其先前十分嚣张的气焰确实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四)俄罗斯军事改革成效经受了检验

通过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俄罗斯检验了其军事改革成效和俄罗斯军队的战备状态,试用了一些新式武器,处理了一批库存到期的军火等。例如,俄罗斯远程轰炸机几乎是在绕飞了整个北欧、西欧、南欧之后,才对叙利亚境内的目标实施军事打击的。俄军从地中海发射的巡航导弹,也是俄方此类武器系统首次用于实战。虽然采取这种空袭的“成本”不菲,但对于在实战中检验俄罗斯空军远程打击能力,测试俄罗斯研发出来的新式武器,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

(五)普京在国内的支持率再度提升

自从俄罗斯在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后,普京和普京政府在国内民众中的声望和支持率再度提升。有关民调显示,普京在2015年8月的支持率为83%,而在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之后的10月,他的支持率达89.9%。进行这项民调的俄罗斯官方民调机构全俄民意研究中心(VTsIOM)表示,“俄罗斯总统如此高的支持率首先是与在叙利亚的事件有关,与俄罗斯空袭那里的恐怖主义据点有关”[10]

影响

(一)中东局势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俄罗斯在叙利亚空袭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和承认,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叙利亚和中东的格局。目前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处于战乱之中,中东地区的原有矛盾和纷争依旧没能得到真正解决。中东地区某些新出现的问题还在变化发展之中,如“伊斯兰国”武装、难民潮等,它们不一定会因为俄罗斯对这一地区的军事介入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俄罗斯对外强势姿态彰显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对于俄罗斯、叙利亚和中东,乃至更为广泛的地区而言,意义至少有三个方面:其一,这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首次对独联体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实施军事打击;其二,这是俄罗斯在叙利亚和中东地区首次采取的军事打击行动;其三,这是叙利亚和中东地区首次遭到来自域外非西方大国的军事干预。所以,俄罗斯此举的现实影响和深远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三)俄罗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矛盾加剧

乌克兰危机、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俄罗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之间原本就不和睦的关系,无疑又一次受到了损害。而中东地区向来被美国和西方视为禁脔,此番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无异于动了美国和西方在中东的“奶酪”。此外,因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而引发的俄土对峙,也被认为是俄罗斯与美国之间、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另一个侧面的角逐。所以,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势必会加剧俄罗斯与美国、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矛盾。

(四)海湾阿拉伯国家对俄罗斯越发不满

在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之前,以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等,就对俄罗斯屡屡力挺巴沙尔政权心生不满,包括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行使否决权,阻止通过不利于叙利亚的决议草案等。俄方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行动展开后,沙特等国对俄罗斯的不满甚至愤恨必定会进一步加剧,这势必要对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中东局势的走向产生某种影响。

(五)中东局势更趋复杂和危险

中东地区一直是个矛盾重重、纷争不断的地方,区域内外各种势力在那里展开的竞争和角逐非常激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东曾数次爆发战争。进入21世纪后,中东及周边地区仍旧烽烟不绝,像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伊斯兰国”武装带来的战火和也门战事,这还不包括其他冲突和混乱。所以,中东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缺和平、最不安全、最不稳定的地区。而今,俄罗斯也开始在这一地区诉诸武力,所以,未来中东局势将有可能变得更为复杂和危险,毕竟中东有限的空间又多了一个域外大国和强国的军事介入。

评估

(一)俄罗斯目标有限

从目前情形来看,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的目标似乎有限,无外乎是保存塔尔图斯军事基地、维护巴沙尔政权、遏制“伊斯兰国”武装的扩张势头,一时还难以发现其他更为重要的目标。这似乎也决定了俄罗斯在叙利亚和中东使用武力的限度。虽然俄罗斯军事行动的频次很高,但就其手段和范围而言,还是非常有限的。迄今为止,俄罗斯的打击手段仅限于空袭,俄军的打击范围也只局限在叙利亚境内。

(二)“伊斯兰国”武装不会因俄罗斯军事打击消亡

从现象上来看,俄罗斯将其军事打击的具体目标更多是对准“伊斯兰国”武装,但后者并没有因此而崩溃,甚至扬言要对俄罗斯进行报复。由此可见,单凭空袭和有限的军事行动,或是只靠俄罗斯在叙利亚和中东的军事行动,要切除“伊斯兰国”武装这颗毒瘤,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俄方有可能并未将消灭“伊斯兰国”武装作为军事行动的目标。俄方只是对“伊斯兰国”武装实施空中打击,而且打击烈度也在可控程度内。并且,俄方只是在叙利亚境内对“伊斯兰国”武装进行空袭。

【注释】

[1]王南,江苏师范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研究员。

[2]尹承德:《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及其对中国的深度影响》,中国改革论坛,http://www.chinareform. org.cn/open/governance/201304/t20130417_165173.htm。

[3]王发恩:《如何看待美国战略重点东移》,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3/16/c_ 122843718.htm。

[4]刘乾:《国际油价下跌与俄罗斯经济走势》,《欧亚经济》2015年第5期。

[5]庞昌伟:《俄罗斯经济与国际油价的关联度分析》,《欧亚经济》2015年第5期。

[6]《克里米亚事件》,好搜百科,http://baike.haosou.com/doc/9503712-9847243.html。

[7]《北约东扩》,好搜百科,http://baike.haosou.com/doc/6562929-6776684.html。

[8]冯绍雷:《普京与反对派——不是你想的那样》,观察者网,http://www.guancha.cn/ FengShaoLei/2015_03_06_311193_s.shtml。

[9]程伟:《输入型增长——俄罗斯经济困局探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5期。

[10]程君秋:《俄民调:空袭叙IS行动推升普京支持率至纪录新高》,人民网,http://ah.people.com.cn/ n/2015/1023/c358316-26896849.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