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柏林墙的倒塌和德国的统一

柏林墙的倒塌和德国的统一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1989年欧洲发生的更为震撼的事件则是柏林墙的倒坍和德国的统一。柏林墙被推倒后,民主德国局势更加震荡不已。12月7日,民主德国首次举行圆桌会议,参加的有统一社会党和其他13个党派与组织的代表。柏林墙的倒塌与民主德国政局的变化,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的当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即中断对波兰的访问返回国内,并立即召集了内阁紧急会议,研究应对民主德国居民大量涌入的措施以及两德统一的前景。

上述国家的剧变对欧洲的政治版图以及东西方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1989年欧洲发生的更为震撼的事件则是柏林墙的倒坍和德国的统一。它也是东西方冷战结束的主要标志之一。

1.柏林墙的倒塌和民主德国政局的变化

所谓的柏林墙是由民主德国在1961年的柏林危机期间建立的,全长154公里,是东西方冷战的产物和象征。

1989年5月初匈牙利政府开放它与奥地利的边境以后,日益增多的民主德国居民越过这一边界逃往西方。9月起,又有大量民主德国居民进入联邦德国驻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使、领馆,以政治避难为名逃往联邦德国。与此同时,民主德国的内部形势也变得动荡不安。10月7日,在应邀参加民主德国40周年国庆活动的戈尔巴乔夫公开敦促其领导人尽快实施改革以后,东柏林、莱比锡等城市迅速爆发了空前规模的示威游行。反对者喊着戈尔巴乔夫的名字以及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口号。在此后一周多的时间中,民主德国的一些大城市一再发生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其攻击矛头直指民主德国统一社会总书记昂纳克。

面对公众反对和党内压力,10月18日,昂纳克被迫在中央全会上以“健康原因”辞职。克伦茨接任总书记后,立即承诺进行广泛的政治对话和实施全面的改革,但是强调要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作为主权国家民主德国要“自己解决我们的问题”以及维持“同苏联共产党和所有社会主义兄弟党的联盟与合作”。[36]这一态度无法平息反对者的不满。11月4日,50多万人再次走上东柏林的街头掀起抗议浪潮,要求统一社会党政府下台,实行政治多元化和自由选举。面对如此局面,11月7日,民主德国部长会议的44名成员集体辞职,让位于以统一社会党为主的五党联合政府。11月9日,当局颁布新的旅游法令,着手打开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东柏林和西柏林边界上的出境站,允许公民自由进出国境。但是,当时担任统一社会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东柏林支部第一书记的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错误地宣布立即开放柏林墙,导致数以万计极度亢奋的市民走上街头,在西柏林人的支持与配合下,拆毁存在了28年3个月的柏林墙。

柏林墙被推倒后,民主德国局势更加震荡不已。1989年11月11日,统一社会党在中央全会上表示,党在过去犯下了严重错误,以致把“党和共和国引入一场深刻的危机中”,今后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基本权利和人权为出发点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7]随后,民主德国人民议院举行会议,莫德罗当选为部长会议主席。12月1日,人民议院修改宪法,删去了其中关于民主德国接受“工人阶级及其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领导”的规定。[38]随后,克伦茨先后辞去了党的领导人、国务委员会和国防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前领导人昂纳克也被开除出党。12月7日,民主德国首次举行圆桌会议,参加的有统一社会党和其他13个党派与组织的代表。会议确定在翌年的5—6月举行人民议院选举,要求政府依法严惩滥用职权和贪污腐化行为,解散国家安全局。在次日举行的特别代表大会上,统一社会党决定把党的名称改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1990年2月又更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3月18日,民主德国举行了人民议会大选,有24个政党和组织提出了自己的候选人,除民主社会主义党以外,它们均得到了联邦德国相应政党的支持。结果,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社会联盟和民主党组成的竞选联盟——德国联盟——获得了48.5%的选票,在400个席位中共占有192席,而民主社会主义党只获得16.33%的选票和65个席位。基督教民主联盟领导人德梅齐埃出任部长会议主席,民主社会主义党则被完全排除在政府之外。

2.德国的统一

柏林墙的倒塌与民主德国政局的变化,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即依据联邦德国基本法加入了联邦德国,从而完成了德国统一的过程。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的当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即中断对波兰的访问返回国内,并立即召集了内阁紧急会议,研究应对民主德国居民大量涌入的措施以及两德统一的前景。在新当选民主德国部长会议主席的莫德罗提出成立两德“条约共同体”的建议后,科尔立即抓住机会于11月28日在联邦德国联邦议院提出了逐步消除德国分裂的“十点计划”,其中第五点规定,民主德国应建立一个“有民主合法性的政府”,这是“发展德国两个国家间的邦联结构”并最终建立“德国的联邦国家制度”的“绝对必要的前提”。这是坚持民主德国应首先改变自己的制度,进行自由选举。第六点提出,德国统一的进程应被列入“整个欧洲的进程和东西方关系之中”,未来的德国“必须是整个欧洲未来大厦的一部分”。[39]这是要求民主德国接受联邦德国现行的对外政策,同时旨在消除美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对德国的统一可能怀有的疑虑。同年12月上旬和1990年1月底,民主德国各党派先后两次举行“圆桌会议”,讨论两德统一问题。第二次会议决定,将在1990年3月举行“自由选举”,以满足联邦德国为统一提出的先决条件。随后,莫德罗访问了莫斯科。在得到了戈尔巴乔夫关于德国人“有权统一”的承诺之后,2月1日,他就德国统一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即分四个阶段实现统一,而统一后的德国将采取中立的对外政策。科尔对莫德罗的建议表示了欢迎,但是明确否定了中立化的主张。此后不久,科尔又提出了建立两德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的主张。2月17日,科尔向来访的莫德罗提出,作为实现统一的决定性步骤,首先建立以联邦德国马克为基础的两德货币联盟,但是遭到后者的拒绝。在此情况下,联邦德国将注意力转向民主德国3月18日的大选。科尔亲自出马,六次赶赴民主德国参加竞选集会,积极支持基督教民主联盟等三个反对党联合组成的“德国联盟”,使其获得了胜利。

1990年4月中旬,民主德国大选以后成为总理的梅齐埃在人民议院发表施政纲领时称,民主德国同意与联邦德国建立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使用联邦德国马克;同意在民主德国恢复州的建制,按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3条的规定加入联邦德国,实现两德统一。这实际上是全盘接受了联邦德国的主张。在此基础之上,5月18日,两个德国在波恩签署了共6章38条的《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即有关德国统一的第一个国家条约。它规定两德将实行货币统一、经济统一和社会统一。这一条约的签署,表明两个德国的统一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7月1日,在对民主德国人实施了比较优惠的货币兑换政策的背景下,两德实现了货币统一。

此后,两德进入政治统一阶段。1990年7月22日,民主德国人民议院举行会议,决定重新恢复1947—1952年间实行的五个州的建制。紧接着,两德开始了关于政治统一的谈判。8月31日,双方代表在柏林签署了共9章45条的两德《统一条约》,即第二个国家条约。其内容涉及政治、法律、行政等,最关键的是规定民主德国恢复五个州的建制以及各州将按照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3条的规定分别加入联邦德国。10月3日,它们分别完成了有关手续,德国再次实现了统一。统一后的德国仍然被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继续采用联邦德国的国旗国歌,首都定在柏林。12月2日,德国举行了统一后的首次大选,基督教民主联盟获胜,继续与自由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科尔则成了统一后的德国的首任总理。总之,德国以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统一。

3.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2+4”会议

德国分裂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东西方冷战造成的。因此,德国的统一,不仅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而且影响到美苏的战略利益。如果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的理解与支持,德国统一的过程就会面临强大外部阻力,统一了的德国也会缺乏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并且欧洲的稳定将遭到削弱甚至破坏。

德国统一的速度之快超出了美、苏、英、法的预料。总的来说,美国和苏联关注的是统一后的德国会采取何种对外政策,在东西方对立中将如何站队。对于美国,如果统一后的德国依然是西方联盟的一员,那就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就是不能接受的;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自然不会奢望统一后的德国会加入自己的队伍,但是希望它保持中立。至于法国和英国,在德国统一已经势不可挡的情况下,除了追随美国的立场以外,就是要求统一后的德国继续留在欧共体中。此外,就像德国的那些较小邻国一样,四大国希望统一后的德国能够尊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边界问题达成的各种协议。正是在此背景下,在1990年5—9月间,也就是在德国的统一进程迅速推进的时候,两个德国和美、苏、英、法四大国的外长先后举行了四次“2+4会议”,最后达成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因最后一次会议在苏联首都举行,又称莫斯科条约),为德国的最终统一扫除了外部障碍

四次“2+4会议”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首先是统一后的德国的联盟归属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统一后的德国应当继续属于北约,苏联最初对此采取了坚决反对的立场,认为这样有损自己的安全。因此,1990年5月的第一次“2+4会议”未能就此问题取得任何进展。会后,经过与联邦德国的协商,美国向莫斯科提出了一个“九点计划”,在坚持统一后的德国必须归属北约的前提下,对苏联作出了一系列的承诺,以缓解它的疑虑和担心。但是,苏联不为所动。在6月于波恩举行的第二次“2+4会议”上,莫斯科先后提出了所谓“过渡时期”和“法国模式”的建议。按照前一建议,在两个德国实现政治统一以后的五年过渡期中,它们的领土应分别留在北约和华约组织之内,同时盟国应该撤出其军队;五年以后,德国可以自由决定其联盟归属。这也就是说,统一后的德国只有在五年以后才能加入北约,而且北约不能在德国的领土上保有军队。按照“法国模式”建议,统一后的德国只参加北约的政治机构,但不参加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其他盟国也不得在德国领土上驻军。这些建议又遭到西方的拒绝。为了打破这种僵局,科尔于7月中访问了苏联,开展“统一外交”。他一方面坚持统一后的德国必须留在北约的立场;另一方面又保证不会谋求改变德国与邻国的现有边界,不会将北约的军事力量扩展到原民主德国境内,并承诺向苏联提供经济援助。当时,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已经签署了第一个国家条约,德国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同时,刚刚举行的北约伦敦首脑会议也再次确认了九点计划,表明西方在统一德国的联盟归属问题上不可能作出妥协。在此情况下,7月16日,科尔与戈尔巴乔夫达成了“八点协议”。其中包括:统一后的德国可自主决定其联盟归属(科尔指出这意味着它将归属北约);苏联在原民主德国的军队将在三至四年内全部撤出;在苏军撤出之前和之后,北约部队均不得向原民主德国地区扩展。[40]

其次是德波边界问题,即统一后的德国是否承认1945年波茨坦会议议定书中规定的奥德-西尼斯河为德国和波兰间的“永久性边界”。而这一问题又涉及苏联和波兰的边界,因为波兰实际上是在东部对苏联作出了让步以后才在西部从德国得到了补偿。战后很长一段时间中,联邦德国一直没有接受奥德-西尼斯河这一德波边界,也不承认1950年民主德国与波兰签订的边界协定。直到1970年,联邦德国才在与波兰签署的《两国关系正常化基础的条约》中确认了战后形成的边界现状。在德国统一问题提出以后,波兰自然担心统一德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要求两德就尊重波德边界问题作出明确的承诺。科尔最初声称,联邦德国的承诺必须同两件事联系起来,即波兰重申1953年关于放弃战争赔偿的决定和1989年关于保护其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权利的保证。这一设置障碍的态度不仅引起了波兰和苏联的不满,也在国内遭到了反对。因此,在1990年7月于巴黎召开的第三次“2+4”会议上,联邦德国作出了让步,承诺统一后的德国将与波兰正式签约确认奥德-西尼斯河边界,而不再坚持任何附加条件。

再次是四大国在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的问题。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签署的一系列条约,作为战败国德国的主权受到了限制,四大国对之承担了相当的权利和责任,包括在其领土上驻军。虽然冷战爆发和德国分裂后它们的这种权利和责任有所削弱,但是,依据1952年的《波恩专约》、1955年的《巴黎条约》以及1971年的《西柏林地位的协定》等协议,德国的主权继续遭到某种程度的制约,如四大国分别保留了在两个德国的驻军权利,西柏林的地位中立,苏联管辖着西柏林通向联邦德国的三条通道。随着德国的统一被提上日程,德国人(无论是在联邦德国还是民主德国)自然都希望藉此摆脱四大国的看管,成为一个享有完全主权的正常国家。

对此问题,西方三大国自然不会反对,因为统一后的德国依然是它们的北约盟国。至于苏联,在获得了联邦德国通过1990年7月的八点协议作出的重要承诺后,它也实施了相应的让步。这样,在1990年9月12日于莫斯科召开的第四次“2+4”会议上,六方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即德国统一条约)。它肯定统一后的德国领土将包括德国、民主德国和整个柏林,从而保证了德国的领土完整。10月1日,在欧安会纽约外长会议上,四大国又签署了一项终止战胜国对柏林和整个德国的权力与义务的文件。至此,不仅德国统一可能遇到的外部阻力最终得到了排除,而且统一的德国也成了一个享有主权的正常国家。当然,这并不排斥它在对外政策(如边界问题)、军备控制(如放弃核、生、化武器)等方面受到的一些外来或自我限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