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发展新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发展新目标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中隐含了多重意味。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就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全新要求。“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对世界的明确昭告。然而,要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前路绝非坦途。十八大报告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的国情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性。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这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的一次总动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寓意却截然不同。这不但意味着到那时人们的生活将有质的提高,也意味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美好前景即将实现,我们这一代赶上了!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中隐含了多重意味。它说明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奋斗,我们已经具备了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实力;它说明我们的目标始终未变,为民谋福利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它说明我们距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又近了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怎么建?除了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之外,还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和行业差距,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就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全新要求。

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个关节点,中国已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亿万人民更加自信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迈出坚定步伐。新战略高瞻远瞩,新目标催人奋进。此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关口。一字之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再上新台阶。宏伟的事业,总是在不断奋进中腾飞;壮丽的篇章,总是在不懈奋斗中续写。

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鲜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建设”到“建成”,这是共产党人做出的郑重承诺!“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改,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意味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充足。“一个是建党一百年的目标,一个是新中国建国一百年的目标,两个目标环环相扣、相互辉映。”“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对世界的明确昭告。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这是一幅描绘2020年中国的美好蓝图。从经济发展指标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从民主法治指标看: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从文化建设指标看: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人民生活指标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和谐稳定……;从资源环境指标看: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新目标步步登高,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这一系列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了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历史必然性。这一过程体现了党的发展战略“方向一致性、战略连续性、步骤阶段性”的重要特征,避免了“大跃进”式的大起大落,始终坚定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行。十八大的新部署,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新目标的设定将会倒逼中国攻坚克难,更坚定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而奋斗。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永不停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倒计时,今后五年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的完成,将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奠定坚实基础。

方位决定方向。只有清醒认识发展方位,才能更好践行历史使命,在全面把握机遇中赢得未来。过去十年,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2011年底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发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经从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3%;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然而,要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前路绝非坦途。

十八大报告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的国情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性。报告中着重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令人清醒。纵向看,我们的成绩喜人;但从全局看,我们发展还很不平衡。要实现新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我们需要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从目前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指标完成情况看,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居前,而文化产业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文教娱乐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单位GDP能耗等诸多指标尚显落后。

从各地代表带来的信息看,沿海东部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面临的任务明显不同。作为一个县级市的江苏昆山,2011年GDP达到2 530亿元。这个昔日的全国小康样本,如今已站在了领跑“现代化”的轨道上。作为一个地级市的陕西商洛,2011年GDP不到400亿元,未来目标将全力确保和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昆山和商洛的对比,是区域差距一个真实写照。就全局而言,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十八大报告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 000美元向10 000美元提升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当代中国,正面临着这样的严峻考验。挑战蕴含机遇,差距也是潜力。在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下,十八大报告做出明确的重大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机遇在哪里?机遇蕴藏在全球格局调整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变革,变化的本身其实就是机遇,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也具备更多有利条件;机遇蕴藏在我国已经具备的雄厚实力中。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最近10年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机遇蕴藏在广阔的国内市场中。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机遇蕴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报告要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这都将推动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再上新水平。

十八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说,发展的机遇还在于我们有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有着强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腾飞富强的向心力。团结奋进,凝聚力量,就一定能夺取新的胜利。新一轮重要战略机遇期内,能否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中国如何书写答卷,关系着中华民族命运走向、成败兴衰。

战略目标指明方向,实现路径至关重要。十八大报告已给出清晰的行动指南——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与会代表在围绕报告的讨论中达成共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发展仍是解决未来所遇问题的关键——报告中鲜明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筑牢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要靠发展,填补城乡鸿沟、缩小区域差距也要靠发展。“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地处西部的陕西,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仍然是发展的问题,发展仍然是解决民生等许多问题的‘硬道理’。”十八大代表、陕西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说。

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我们要抓住时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结构调整,激发市场活力,全方位进行动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

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报告指出,以人为本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些充满温度的语言,凸显出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必须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财政部门将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十八大代表、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说。

“扬帆起航凌云志,中流击水正当时。”面向未来,报告中列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格外令人瞩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历史正在见证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一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7年,形势逼人,任务紧迫。

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