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煤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素质的状况与思考

煤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素质的状况与思考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今年以来,我们对煤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素质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调研,我们认为加强职工岗位素质建设,尤其是我们煤炭企业一线职工岗位技能素质建设势在必行。二季度以来,通过对一线职工岗位技能的状况进行了调研,掌握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为进一步加强职工岗位技能素质建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结合矿井岗位工种的实际,开设了机动性能好、培训方便、职工容易接受的井下“小课堂”,受到了一线及辅助各岗位职工的好评。

董矿分公司 王世达

王世达,男,1966年3月出生,1983年10月参加工作,四川巴中人,从事政工工作20余年,现任董矿分公司工会副主席,先后有多篇论文在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全国煤炭系统工会、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和澄合矿业公司组织的论文研讨活动中获奖。

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职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力军,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今年以来,我们对煤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素质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调研,我们认为加强职工岗位素质建设,尤其是我们煤炭企业一线职工岗位技能素质建设势在必行

一、职工岗位技能素质的现状

二季度以来,通过对一线职工岗位技能的状况进行了调研,掌握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为进一步加强职工岗位技能素质建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一)矿井一线职工队伍基本状况:

现状一:职工文化程度低。全矿采掘、辅助区队及机电车间共有职工1071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5%,中专、中技、高中文化程度占3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2%。

生产一线职工,受教育程度低,个别班组中,初中文化职工占班组职工的70%以上,甚至还有一小部分是文盲,职工文化素质低,在所接触到的各项知识、文化以及工作任务方面,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自我提升能力都存在差异,影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水平。

现状二:区队技术工人不足。尤其是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严重不足。自2008年以来,职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共申报500余人,取得技能等级200人。具体情况如下:初级工42人;中级工106人;高级工44人;技师8人。究其原因:职工对职业技能鉴定的认识不够,不敢申报,认为技能鉴定就是考试,自己没有文化基础,没有信心通过考试;另一方面,一线职工流动性大,新招职工所从事工种年限不够,没有机会报考,辅助区队职工年龄相对较大,通过率低。

现状三:区队职工年龄结构不合理。35岁以下占24%,35-50岁的职工占72.4%,50岁以上的占3.6%,35岁以下青工比例较小。

现状四:农民合同工占比例大,在一线职工中有相当一部分职工来自农村,即农民合同工。主要分布在采掘区队,占一线职工总人数的70%。

(二)通过实际的调研反映出以下现象

现象一:职工文化基础差,培训难度大。由于进煤矿的“门槛”低,对职工文化素质要求不高,一些职工由于文化底薄,对培训的内容不能有效吸收,更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现象二:部分区队干部对职工素质工程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不能站在强化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工作主动性不强,抓落实的力度不大。

现象三:缺乏知识面宽,掌握多种技能,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理论功底,和有与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基础,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

现象四:培训难度大。一线职工不注重学习,误解培训学习的概念及意义,文化基础差,认识不到培训的重要性,另外,基层区队干部,不重视培训,一味的强调生产,没有真正的理解培训的重要性。大多数接受培训的职工感到学用成了两张皮,收效不大。

二、职工岗位技能素质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思想意识滞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等、靠、要”思想的束缚,部分干部职工对煤矿当前发展形势认识不够。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在工作上图舒服,甚至错误认为“技术越好,干活越多,出错的机率也多,出力不讨好”。因此,在技能上安于现状,这种惰性和陈旧思想,互相影响感染,影响了职工素质的提升。

问题二:职工文化素质较低。职工文化基础差、起点低。职工的文化水平是业务技能全面提升的基础。煤矿企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本身就短缺,采掘一线工人绝大多数是农民合同工,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煤矿专业的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理论根基不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业务技能的提高。还有部分职工虽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近几年矿井科技含量的提高及设备更新的加快,他们的专业知识日趋老化,而理论基础的先天薄弱恰恰是他们进行知识拓展和更新的最大障碍

问题三:对技术人员重视不够。不能很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在一些区队包括部分科室,对技术人员不能正确引导,更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愿景规划,影响了职工学技能、学业务、学文化的积极性。

问题四: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创造条件非常重要,它不仅需要创造学习条件,也包括了创造能够稳定职工队伍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一些企业受条件和企业效益影响,教育培训经费虽然有所增加,但仍跟不上职工培训的需求。

问题五:技术职工流失。技术人员缺乏,煤矿企业技术人员减少已成为一种趋势。在一些人眼里,煤炭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现有的技术人员因待遇、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不断流失。

问题六:习惯性“三违”时有发生。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包括一些区队干部,不能正确地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只讲产量、进尺,为了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量,随意省略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在没有导致事故后,尝到“甜头”的情况下,养成习惯性“三违”。

三、强化一线职工岗位技能素质所采取的有益探索

一是评先创优常坚持。在正常开展“创争活动”、“工人先锋号”等活动的同时,我们在区队广泛开展了“学技术、提素质”活动,由公司工会牵头组织,安监、生产、劳人、机电、宣传、调度、团委等科室组成活动小组,每月对区队上报的学技术先进个人进行逐人、逐项考核评比并进行奖励。同时每季度在区队班组中开展“生产之星”、“安全之星”、“质量之星”、“技术之星”、“学习之星”“五星”员工评选活动,对评选的“五星”员工除给予奖励,还在“光荣榜”为入选员工“光荣照”贴上醒目的红星,以各类典型和星级员工为榜样,引导广大员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激励员工们争先创优,增强了班组职工的争先意识。

二是职工培训方式的创新。2010年以来,我们针对职工培训、矿井安全生产的新特点,在不断加大职工理论培训的同时,积极抓好职工现场培训。结合矿井岗位工种的实际,开设了机动性能好、培训方便、职工容易接受的井下“小课堂”,受到了一线及辅助各岗位职工的好评。在“小课堂”的运作中,由工会牵头对活动进行统一安排,先后从各生产区队选拔出在职工技能比赛、日常管理、维护、技能熟练、成绩优异、作风过硬的技术尖子,进行认真的备课后,统一由机电、生产主管领导审核,确立岗位现场培训授课人;同时,针对各岗位工种特点,由公司工会协调被培训单位,利用职工工间休息或检修时间深入矿井各区队、班组、工作岗位实施现场培训。该活动自开展以来,已先后组织由区队“土技师”、“土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分岗位、分片、分区深入12个岗位,对200余名岗位职工进行了首批“面对面”、“手把手”、“心贴心”的现场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通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鼓励职工“岗位成才”。引导职工树立科学理念,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水平。实现各类科学文化教育活动覆盖率达到80%以上,使20多名职工提升学历层次。矿井建成了一个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建设“职工书屋”一个,“读书角”14个。吸收了一批大中专学生充实一线职工队伍,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引导职工提高安全生产与身心健康意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条例,组织工会、劳人、安检等部门和职工代表对职工劳保用品的配备、领取、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增强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能力,群众性安全健康卫生教育和“安康杯”竞赛活动覆盖率达到90%以上,提升健康生活指数。

四、职工技能素质提升的对策及几点建议

1、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职工待遇,“刺激”职工更看重自己职业技能的提高。进一步开展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特别是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落到实处,作为当前保障职工工资收入的有效途径。将技能培训、岗位练兵、优秀技能人才培养、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等内容,纳入工资协商和集体合同的签订范畴,通过职代会、企务公开、职工代表巡视等有效制度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参与,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职工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合法权益,动员职工参加到“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中,增强学习技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培养职工高技能素质的网络体系。另外,作为企业,突出技能、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工资薪酬占有份额,收入分配向一线岗位和关键技术岗位倾斜,职工各类不同群众收入分配在适当拉开差距的同时,通过建立刚性的约束机制,严格控制和缩小分配上的差距,要认真务实地履行企业管理中的民主程序,加大分配透明度,保障职工的收入随企业发展同步提高。

2、加强舆论导向和宣传,激励职工爱岗敬业、勤学苦练。注重正确的引导,从多方面和多细节入手,营造出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引导,使职工不仅有明确的前进方向,而且有清晰的阶段目标;不仅有浓厚的工作热情,而且有强烈的职业责任;要培育利于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逐步把现在很多职工“要我提高”改变到“我想提高”,再到“我要提高”。特别是针对青年群体,更需要用更灵活的方式去引导。在企业的职工技能竞赛或先进表彰中,不但要做好比赛或表彰工作,更要注重宣传工作,让广大职工能切身体会到企业的重视技术人才和爱惜技术人才,强化优秀的技术工人与科技人才一样都是企业宝贵财富的意识。

3、改进技术技能培训的方式。充分利用企业的自身特点将理论培训与实作培训相结合。将职业资格培训与重点工种、岗位适应性培训相结合,将单纯的“教室培训”与“现场培训”结相结合,一方面避免听课的枯燥,另一方面能促进“学”与“习”真正结合起来,使职工在“学到知识”同时能马上“练习和巩固”。实现培训内容、形式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培训工作要从适应型向提高储备型转变,从注重积累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从注重学历培训向复合型人才培训转变。

4、进一步落实师带徒工作。要加强师傅的责任心,避免走过场、搞形式,各单位或有关职能部门对此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保证帮带的效果,加大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以赛促训工作力度,使职工学以致用。同时要对认真带徒、带徒质量高的傅师给予津贴或奖励,调动师傅带徒的积极性。

5、鼓励工人一专多能。这能更好地提高各工种、各工序之间的协作,各领域的高技能人才才是企业最为需要的和最为实用的。激励更多职工自学成才、岗位成才,使更多的职工真正成为企业欢迎、单位认可、岗位胜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6、引导并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五小”创新活动。一些职工虽然文化基础差,但他们长期从事岗位工作,有着较强的实践经验,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引导职工发挥优势,鼓动职工参与“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并为职工创新提供应有人、财、物的保障。

7、大力开展职工岗位练兵活动和技能大赛。通过大张旗鼓开展“大练兵”、“大比武”、“练绝活”活动,一方面营造氛围,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提高技能,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职工岗位技能素质工程,尤其是煤炭企业一线职工岗位技能素质建设是一项漫长而艰苦的系统工程,需要党政工团各级组织长期努力抓实抓好,只要怀着对职工、对企业、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职工素质工程就一定能抓出成效,企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一定能早日来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