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读书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高效读书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熹在论述精读的方法时说:阅读中碰到生字难词,应该像官吏问案一样,寻根究底,决不轻易放过。通常可以采用看书上的注释和查阅工具书的方法。这样一紧缩,句子的基本意思就明白了。例如,“一句深切动人的”,“表达日本劳动人民对中国人民深厚情谊的”这两个词组都是修饰“话”的。正话反说,带有一种讽刺意味,从而增加句子的战斗力量。

第二章 高效读书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内容描述

一、要认真推敲词义

词语是组成句子的基本零件,关键的词语对于句意的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读书不注意理解词语,就不能透彻地了解句意。句子弄不懂,文章也就很难读透。

论语·为政篇》里有这样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意思是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学习,到了三十岁,在学问上才有所树立。有一位秀才,读书向来不求甚解。有一次作文,题目正好是“三十而立”,秀才解题道:“圣人两个十五之年,虽有椅子板凳不敢坐也。”他把“立”这个词解释成“站立”,认为孔夫子在前三十年里,一直是站着的。大家看了他的文章,无不捧腹大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中碰到不懂的词,千万不要望文生义,凭想当然去解释。

我国古代许多善于治学的人都强调读书时要注意词语的理解。朱熹在论述精读的方法时说:阅读中碰到生字难词,应该像官吏问案一样,寻根究底,决不轻易放过。汉代以来,解释古书中的词语和句子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训诂学。那些大师们,常常为了解释一个难懂的词语而查遍所能找到的一切书籍。许多典籍中的疑难问题在训诂学家的手中得到了解决。

读书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解释词语呢?

第一,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既要理解一个词语的表面意思,也要理解它的深刻含义和感情色彩。例如,《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有这样一段话:

自由王国没有止境,科学家的探索也不会停步。七十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

这段话里的“自由王国”是一个生词,表面意思不难理解,但它的哲学含义却很复杂,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有了认识,并能自觉地运用它来改造客观世界,达到这个境地就叫进入了自由王国。在阅读时,我们如果不去推究这个词的含义,就不可能深入领会全句的意思。这段话里的另一个生词是“孜孜不倦”,“孜孜”的表面意思是:“勤恳的样子”,全词的意思是:“勤勤恳恳,不知疲倦”。这是一个褒义词,常常用来赞扬人们在从事某种工作时那种勤奋精神。对词语的这些意思,在阅读时都要认真领会。

第二,要注意词语表达思想的作用和表达的艺术效果。优秀作家所写的好文章都非常注意词语的使用和推敲。曹雪芹写《红楼梦》,就下过“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功夫。大诗人杜甫曾说:“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经过再三思考而写到作品中的词语具有生动的表情达意的作用,阅读时应该仔细体会。例如杨朔的《泰山极顶》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黄昏早已落到了天街上,处处飘散着不知名儿的花草的香味,风一吹,朵朵白云从我身边飘浮过去,眼前的景物渐渐都躲到夜色里去了。

这里加粗的两个动词字义都很浅显,但它的表达作用却很重要。一个“落”字,一个“躲”字把静态的事物写活了。读起来生动、活泼,像这样的词语,在阅读时我们都应该认真领会,体会它的艺术美。

在阅读中怎样准确深刻地理解词语呢?通常可以采用看书上的注释和查阅工具书的方法。特别是阅读科学书籍,要弄懂那些专业名词,就非查阅注释和工具书不可。对于文学词汇中的一些典故成语要知道它的来历和意思也得查阅工具书。例如,“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翻查成语辞典,知道它说的是宋代画家文与可在画竹之前总要事先揣摩,直到心里想好了要画的竹子时才动笔。后人用这件事做比,表示做事之前已经有了成熟的考虑。如果不查阅工具书,望文生义,把这个成语解释成肚子里长了竹子,就大错特错了。

查阅工具书还要善于动脑筋,由于大部分汉语词汇都是多义的,一个词往往有许多种解释,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加以正确的选择了。例如下面这句话:

经过街道干部的调解,两家终于消除前嫌,言归于好了。

这里的“前嫌”是个生词,字典上的解释有三种①厌恶;②嫌疑;③仇怨。根据句子的意思,这个“嫌”字是仇怨的意思,消除前嫌就是消除从前结下的仇怨。

解决理解词语的问题,单靠注释和工具书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要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就必须根据句子和整个文章的意思去思考、研究。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两次描写孔乙己买酒付钱的动作,第一次写的是“排出九文大钱”,第二次写的是:“摸出四文大钱”,前者表现了孔乙己平时那种自命清高的思想状态,后者反映了他被毒打致残后的悲惨境遇。像这样的词语,在阅读时如果不结合全句全文来考虑,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它的表达作用。为了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巩固记忆,可以采用在书页上圈点勾画和加注释的方式。

二、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人们在写文章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总是一句一句地说下来的。读书的时候也一样,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就得逐个弄懂每个句子的意思。朱熹说过,读书要“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指的就是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还要抓住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读书时,碰到意思简单的短句,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碰到意思复杂的长句、短句,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先说长句的理解,冰心的《樱花赞》里有这样一个句子:

汽车司机的一句深切动人的,表达日本劳动人民对于中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话,使得我眼中的金泽的漫山遍野的樱花,幻成一片中日人民友谊的花的云海,让友谊的轻舟,向着灿烂的朝阳前进!

这是一个复杂的长单句,因为修饰成分多,使我们很难一下子抓住句子的主干,了解作者所说的意思。对这种长句,我们可以采用“抓住主干,理清枝叶”的方法来分析。抓住主干,就是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这样,句子的骨架就显现出来了。我们把上面这句话的主要成分抽出来,就是“汽车司机的话使樱花幻成了云海,让友谊的轻舟前进。”这样一紧缩,句子的基本意思就明白了。理清枝叶,就是进一步找出句子的修饰成分,弄清它们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例如,“一句深切动人的”,“表达日本劳动人民对中国人民深厚情谊的”这两个词组都是修饰“话”的。它可以使我们了解,为什么这句“话”会有这样感人的力量。理清枝叶,可以帮助我们更细致地了解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优秀的作者,有时为了表达思想的需要,往往在他们的作品中写下一些语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来。在阅读中对待这些句子,我们不仅要懂得它的表面意思,还要深入领会它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语意比较深刻的句子大致有这样几种。

一种是警句。这种句子大多是用简练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给人以教益。比如: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这句话表面意思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这似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事理,但仔细一体会,句子里所指的路并不仅仅是山野之路,而主要指的是人生之路,社会变革之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是:只要大多数人觉悟起来,勇往直前,就能在黑暗的旧中国闯出一条光明之路来。

一种是反语。这种句子往往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思想。正话反说,带有一种讽刺意味,从而增加句子的战斗力量。如:

这个条件一经我们的可爱的蒋总统提了出来,几千万的工人、手工工人和自由职业者,几万万的农民,几百万的知识分子和公教人员,唯有一齐拍掌,五体投地,口称万岁。(毛泽东《评战犯求和》)

这句话故意把人民公敌蒋介石称为“可爱的蒋总统”,把广大人民对蒋介石和谈条件的反对说成“唯有一齐拍掌,五体投地,口称万岁”,这其实是对蒋介石的辛辣的嘲讽,表达的是一种对蒋介石的憎恶之情。

还有一种委婉句。这种句子一般是把不宜直说或不愿直说的意思用委曲婉转的话表达出来,让对方去揣摩,以达到发人深思的目的。例如《战国策》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秦王以武力相威胁,迫使安陵君交换国土,安陵君没有答应。秦王在谈判中对安陵君的使者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时的情形吗?”唐雎回答说:“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听了也针锋相对地问道:“您听说过士人发怒吗?”秦王说:“士人发怒不过是光头赤脚,呼天抢地罢了。”唐雎说:“那是庸人发怒的样子。真正的勇士发怒只需倒下两具尸体,流血五步,天下人都要戴孝,我们今天就是这种情况。”

在这个故事里,秦王和唐雎的话仿佛都与谈判无关,但细一读,就可以看出:秦王话中的真意是:你们如果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要动用武力,杀戮你们的百姓。唐雎话中的真意是:你如果把我们逼急了,我现在就和你拼个死活,同归于尽。他们的意思都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把内心的想法包含在委婉的话语中让对方去体会,其实这样说比赤裸裸地威胁更有效。

三、要学会联想和想象

人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书本上所写的内容,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们和别的事物联系起来,人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联想”。

联想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有时候是把书本上所写的事物和道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比如,我们读了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就会由野草的顽强的生命力联想到革命事物也是压迫不倒,摧折不了的。读了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就会联想到那些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人,进而也许还会联想到,自己也应该学习那种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有时,联想是把书本上写的道理和事物与其他书本相联系。比如,我们读了陆游的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也许会联想到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读了吴敬梓的小说《范进中举》,也许就会联想到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等等。联想活动在读书过程中几乎是随时存在的。

人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书本上的描述,有时头脑里还自觉或不自觉地浮现出书本上所描述的情景,人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想象。比如,我们读了李白的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的头脑里就会浮现出一幅长江三峡的宏伟壮丽的图景,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一叶小舟之中,听见了两岸猿猴的啼鸣,看见了两岸高耸的青山,箭一般地飞驶到了江陵。又比如,我们读了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在我们心目中就会出现一个叱咤风云、纵横驰骋的高大的农民英雄的形象。随着小说的情节展开,我们和他一起运筹帷幄,一起参加战斗,为他的胜利而高兴,为他的挫折而担忧。

在读书过程中,联想和想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广泛的联想引起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又引起新的联想。联想和想象在人们的读书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加深我们对读物思想内容的理解。我们知道,许多文学作品本身就充满了作者的联想和想象。例如李白的诗,由明月联想到家乡(《静夜思》),把现实生活中的瀑布想象成银河从九天飞落(《望庐山瀑布》)。再如现代散文《白杨礼赞》由白杨树联想到北方抗日军民。《歌声》一文由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想象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夹道欢迎的热烈场面。这些作品不管是托物言志,还是借景抒情,都是以联想和想象为基础的。在读这些作品时,如果我们也能够按照作家的思路展开联想和想象,就能更好地领会这些作品所描绘的情景,深刻认识到作品的思想意义。比如,在阅读《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时,如果我们善于想象,那么就能在心目中建立起白杨树笔直、向上,傲然耸立的高大形象。善于联想,就能深刻地领会到白杨树所象征的中华民族那种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阅读这样的文章,如果不会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就不能真正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古人说:“文章合为时而作”,任何作品都带有一定的针对性,都对现实生活有着这样那样的影响作用。我们阅读作品,也是希望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从而指导自己的生活。在读书过程中,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把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作品充分发挥它的影响,使人们从中获得更多的教益。在阅读活动中,如果没有联想和想象在内,诗歌就不可能发挥它的影响作用,我们也不可能从中获得这样巨大的鼓舞力量。

读书活动中积极展开联想和想象还有助于把获得的知识通过比较和补充,融会贯通,促进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的产生。例如爱因斯坦,除了潜心阅读物理学著作之外,还广泛涉猎哲学方面的书籍。把这两门科学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因而促进了相对论的产生。

在读书活动中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呢?联想和想象是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想展开联想和想象,就要认真阅读和仔细品味文章的意思,一旦领悟,联想和想象就接踵而来。学习李白的《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如果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描写秋浦冶炼工人劳动场面的诗,并弄懂了每一个句子的大意,又经过反复的吟咏,那么,我们就能想象得出诗歌所描绘的情景:通红的炉火照亮了天地,紫色的烟雾里飞舞着红色的火花,被炉火映红了面颊的工人们在月夜里一边劳动,一边唱歌,豪迈的歌声在寒冷的水面上震荡着传向远方。

如果我们不理解诗的意思,读时又不认真体会,那么就很难想象出上面提到的生动的情景。宋代学者陆九渊提出:“读书切戒太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指的就是:要仔细地读,反复吟诵和体会,才能引起联想和想象,增加读书的兴味。

联想和想象还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勤于联想的人甚至可以从最平常的阅读材料中获得珍贵的启发。鲁迅先生在《随便翻翻》一文中说:“譬如我们看一家的陈年账簿,每天写着‘豆腐三文、青菜十文、鱼五十文、酱油一文’,就知道先前这几个钱就可以买一天的小菜,吃够一家了。看一本旧历本,写着‘不宜出行、不宜沐浴、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有这么多禁忌。”

如果我们懒得动脑筋,无论怎样也不会把陈年账簿和旧历本同经济学、社会学研究联系起来。

读书中的联想和想象还应该有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我们所读书本本身的内容。联想和想象到的事物和道理应与书本上所写的事物和道理有本质上的联系。如,陆游的《示儿》诗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有着爱国主义方面的共同本质。《范进中举》和《孔乙己》有批判科举制度的共同本质。因此能够互相联系。就是陈年账簿,虽然记录的只是一家的收支情况,但也还是属于经济范围里的事物,所以能够与当时整个社会经济状况联系起来。联想和想象如果脱离所读书本本身的内容,漫无边际的乱想,对于读书学习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四、加强记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读书人看了一首写虎的诗,看过之后向人夸道:“这首虎诗做得极妙,只有四句,便把老虎的神态描写已尽。”旁人问他这四句诗是什么,他说:“头一句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是什么什么苦。”旁人见他没记住,就说:“既是上两句记不全,就念念下两句吧。”这位读书人仰头想了又想说:“第三句其实忘了,还亏第四句记得明白,是老虎非常凶狠的意思。”说来说去,实际这位读书人连一句也没记住。像这样读了就忘,不注重记忆的读书态度,书读得再多也没有用。

读书的目的是获得知识,积累知识,并且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不注重记忆,就达不到预定的目的。记忆又是检验阅读效果的重要标准,读懂了,记住了,读书才算是有成效。

怎样读书才能加强记忆呢?

第一,读书时,一定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据心理学研究,阅读中的记忆有两种:一种是无意识记忆;一种是有意识记忆。如果阅读时,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随便翻翻,但翻过之后,不自觉地记住了一些东西,用的时候能够回想起来,这样的记忆就叫无意识记忆。无意识记忆留在脑子里的印象有深有浅,感兴趣的东西印象深,记得时间也长;不感兴趣的东西印象浅,过后就忘了。如果阅读前,有一定目的,阅读中又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经过自觉的努力去识记文章的内容,读过以后能够清楚地回想起来,这样的记忆就叫有意识记忆。有一位老师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甲班,让同学阅读一篇文章,阅读前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读过以后,立即测验,要大家写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和中心思想。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写不出来或写得不对。在乙班,让同学阅读同一篇文章,但阅读前就提出,读后要写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和中心思想,此后进行了同样的测验,结果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实验表明,有意识记忆比无意识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有意识记忆的重要特点是阅读时有明确的目的,有了目的,大脑就能积极、主动地去识记读过的内容。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记忆效果,就得带着任务读书。

第二,阅读时,一定要积极思考,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心理学家们还指出,按照阅读时的理解程度,记忆又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两种。对阅读材料不求理解,只靠反复诵读记住读过的东西,这样的记忆叫机械记忆。如读书时碰到的人名、地名、年代等等,就要靠死记硬背,直到记住为止。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了文章的内容观点,这样的记忆就叫意义记忆。例如,阅读一篇议论文,就要弄清文章的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论据是怎样说明论点的,经过这样的分析研究,文章就会在脑子里留下清晰的印象,经久不忘。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大不相同。有人做过实验,识记十二个不成词的汉字,需要复习十六次才能背下来,识记四百八十个字的诗歌,只需复习八次就能背诵下来。前者因为字与字之间没有意义联系,只能靠机械记忆,所以记得慢;在诗歌中,字与字之间形成了意义联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所以记得快。我们阅读的文章,绝大多数在内容上是有内在联系的,因此,要积极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效果才好。

第三,读书时,除了要有意识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方法帮助记忆。

诵读法。即高声朗诵阅读材料,一边看,一边念,一边听,朗诵时,由于眼、口、耳三种器官同时活动,文字通过视觉、听觉两条渠道进入大脑,引起的兴奋比较强烈,因此,记忆也就比较牢固。大诗人白居易自述,年轻时为了记住所学的文章,常常读得“口舌生疮”,可见诵读法在帮助记忆方面是起重要作用的。又如抄读法。即一面阅读文章,一面全文抄录,或摘抄其中精采段落和语句。抄录需要逐字逐句地读,逐字逐句地写,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就记得扎实。明代学者张溥抄书出名,他读过的书必亲自手抄,抄完之后朗读一遍就烧掉,然后又从头抄起,反复若干次。由于记忆积累的知识多,所以他写诗作文才思敏捷,挥毫立就。

整理法。即在阅读中将阅读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或列成提纲,或制成图表,然后扼要地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透彻地理解了阅读材料,加工结果又比较简明,所以便于记忆。

联系法。即阅读中把阅读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记忆。如看到辛亥革命爆发年代是1911年,就联系到党的生日是1921年,中间相差恰好是十年。这样一联系,辛亥革命的年代就比较好记了。又如学习一篇驳论文,联系一下被批驳的文章的观点,驳论文中的观点也就记得更清楚了。读书时,帮助记忆的方法还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历来学有所成的人,在阅读中都很重视记忆,记忆力强的人甚至可以做到“过目成诵”。记忆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过锻炼而加强,我们只要掌握了记忆的特点和规律,再有意识地在读书活动中去运用,做到“过目成诵”也不是不可能的。

精彩一刻

陆游:有的放矢法

“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杰出诗人陆游读书生活的自我写照。他终生酷爱读书,以书为伴,与书为伍。不过,他读书虽多,却多而不杂,多而不乱。他读书都是有的放矢的。

首先,他注意有系统地读书。用现代话来说,也就是根据自己建立知识结构的需要,从整体考虑,有计划地读一大批书。他从小立下大志,常用祖父陆佃“映月读书”的精神勉励自己,决心要有系统地读万卷书。少年时,他攻读了大量古人的诗作;青年时,他从“上世遗文”至“先秦古书”都读了个遍,尔后,又读完了《六经》、《左传》、《离骚》等历史重要名著。

其次,他注意结合研究专题读书。比如说,为了研究杜甫,他就选择了有关杜甫的书籍若干本,潜心攻读,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老学庵笔记》等著作,写下了有关杜甫研究的独到见解。

再次,他注意将读书与使用联系起来。他为了实现自己抗击外敌入侵,报效祖国的宏愿,一边习武,一边苦读兵书,准备来日疆场决战时派用场。他读《孙子兵法》一书时还写了一首题为《夜读兵法》的诗:“孤灯秋霜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朱熹:循序渐进法

“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渐进’”。

这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读书方法。何谓循序渐进?朱熹作了详尽的解释:以两本书而言,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本书而言,则“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他还要求:“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妄乎彼。”

为什么要循序渐进呢?朱熹以生动的比喻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朱熹的这个主张说明,读书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只要做到“循序而渐进”地读书,就会收到“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的效果。

陈善:出入法

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艺术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说,思想被书本束缚住了,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出入读书法,其精神实质就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他的这种出入法,是比较全面的,既要求人们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求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

处于封建时代的陈善能够针对时弊,提出如此有独创性的见解,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陆九渊:涵泳法

“读书且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首诗选自《陆象山语录》,陆象山即陆九渊,是一位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对读书问题见解颇多,以上这首诗就表明了他的一种读书方法。关于自己的读书方法,他还说过:“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陆九渊的意思是说,读书不要性急,火急火燎地死抠住一处不放,僵在那里,越急于弄懂,可能越不容易弄懂。读书要平平缓缓地细心涵泳,读不懂的地方,不妨暂时先放过去,等到上下文都读过之后,或是日后重新阅读时,慢慢地就会领悟了。

读书平心静气,慢慢地涵泳、品味,每当有一点新的体会时,必然会感到兴味无穷,其乐融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读书时情绪越好,也就越有助于理解。

陆九渊的涵泳法也是符合读书规律的,人们认识问题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先将容易的解决了,剩下的难点慢慢地也就被吃掉了。还有一个局部和全局的关系问题,当你读书的某一个局部时可能读不懂,而当你将全书看完了,站在全局的高度再来看局部,往往就迎刃而解了。采用涵泳法读书,不仅能从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而且还可陶冶自己的性情。

董遇:三余法

常常听见有人说:“谁不想读书呀?就是太忙,没有时间。”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活节奏加快,时间紧确实是很普遍的现象。不过时间这个东西,具有很大的伸缩性,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好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还是有的。

看来有没有时间读书,就看自己会不会“挤”了。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学人是“挤”时间的能手。比如说,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就很有一套办法。他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哪“三余”呢?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抓住这三种空余时间,用来读书,肯定会有收效。

当然,董遇所处的汉代的农业社会,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差别,但他那种善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适用的。古人有古人的“三余”,今人也可以抓住今人的“三余”!只要指导思想对头了,具体方法是可以灵活多样的。像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三上”读书法,也是可以借鉴的。欧阳修的“三上”是指:“马上、枕上、厕上”。他经常利用这“三上”时间看书或是写文章,效果极佳。

其实,今人的“三余”、“三上”法要比古人多得多。比如:开会前的几分钟有人在看书,排队买菜的队伍中有人在看书,候车室里有人在看书,坐在公共汽车上还有人在背诵古诗或外语单词……看来,可利用的时间还是很多的,远不止“三余”、“四余”,也不止“八余”、“十余”,关键就在于自己肯不肯挤,会不会挤了。

张溥:七录法

明代文学家张溥,年幼时天资不佳,记忆力较差。虽然还算得上勤奋好学,但读过的书,过后便忘了。他很是苦恼,曾经气得用拳头擂自己的脑袋,大骂自己是笨蛋。

不过,他并不因为自己天资较差而气馁,仍然刻苦攻读,孜孜以求。并且根据自己“笨”的特点,想出了一个“笨”办法:

每阅读一篇新的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诵。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并不将它保存起来,而是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重新读。这样连续七次,一篇文章就等于读了十四遍,不说滚瓜烂熟,但其主要内容总是记住了的。这样长年累月地读书、抄书是很辛苦的,张溥的手磨起了老茧,一到冬季,冻裂淌血,钻心般的疼痛,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多年如一日地下他的“笨”工夫。他还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书斋”,以自勉自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张溥终于成为有影响的文学家,写出了《五人墓碑记》等名作,并编辑了《汉魏六朝三百名家集》等有价值的书籍。

当然,我们今天介绍张溥的“七录”法,并不是要青少年朋友机械地去学习、模仿。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知识不断更新,信息不断膨胀,单凭“七录”能“录”得了多少呢?但是,我们从张溥的“七录”法中却能够得到一点启示:天资差,不足畏,天道酬勤;堡垒坚,亦不足畏,专而攻之,必能攻而破之。

刘征:信马游缰法

不少人认为读书是一种苦差事,可在诗人、杂文家刘征眼中,读书则像春游踏青一样,轻松愉快,其乐融融。

他说:“我读书没有什么方法,随便翻翻,信马游缰似的。有时是有目的的,有意去寻找一点什么,有时是无目的的,只是信手翻来,碰到什么有趣的就溜几眼,大有趣的就一口气看下去。前者如孤山探梅,走遍山中的多条小径。目的只在探梅,后者如春郊踏青,花也好草也好,爱看就多看一会儿。”

请看,“孤山探梅”,“春郊踏青”,多美的境界!简直妙不可言。那么具体怎么个“信马游缰”法呢?刘征说:“随便翻翻,自然就不止于一书;就是在手中的一书,也不一定从头看到尾,有时只读其中的几页甚至几句;有时从后面向前读去,倒过来读;有时只欣赏那印刷的字体和插图。随便翻翻,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在中午休息躺在床上打个盹之后,或者在夜间伴着一杯茶靠在沙发上准备睡觉之前。不消说,随便翻翻是不需讲究什么读书法的,写笔记,抄卡片都有赖于‘随便’二字,要是遇到认为随手丢了可惜的文字,不妨夹上个纸条,如果是版本不足可惜的书,也不妨把页子折起来为记。”

这种“信马游缰”式的读书,会有收获么?有的。刘征认为,不但有收获,而且大都是意想不到的。对于专业研究,文章写作,艺术欣赏乃至人生修养都会大有助益,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他深有体会地说:“我得益于随便翻翻,比得益于一本正经地学习还要多。翻多了,脑子成了一个品种花色十分丰富的杂货摊,用什么可以信手拈来。”当然,信马游缰地读书,并不排斥有计划地读书。刘征主张:“有计划地读书与随便翻翻不可偏废。初学者或者应该侧重前者,随着学习的发展,宜于越来越多地随便翻翻。”

曹世钦:记账法

散文家、《北京日报》高级记者曹世钦有一本珍贵的小本子,那是他几十年来记录的“读书账”。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时除了作点读书笔记之外,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读一本书,都记录在一个专门的小本子上。

从1957年开始,30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停止这样坚持记着,每逢闲暇时间,还把这个小本子翻开来前前后后浏览一遍,渐渐地他体会这种记录书目录读书方法很有好处。他说:

“第一,每一年终了,我翻开这个小本子,看看一年之中读过哪些书,读了多少字的书,哪些书是我渴望读的,哪些书是随手牵来读的。还可以与前一年作个比较,是多读了还是少读了,想想为什么多读了或少读了,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我应该读想读而还没来得及读的书。这不但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而且对于在新的一年里也有提醒的意义。

第二,这样简要的读书记录,它能告诉我,中外许多名著我读过哪些了,甚至在某年某月某日我重新读过一遍,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里读的,我可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个小本子还能督促我:尚有一些名著还需要我抓紧读一遍。

第三,它还能告诉我,哪个时期是无计划地读书,那真是“韩信乱点兵”式的,点到哪本书算哪本。反正开卷有益嘛!其实也不尽然,有的书读过之后并无什么益处。同样它也能告诉我,哪个时期是有计划地读书,比如1961年,这年从5月至10月就系统地读完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以及他的十四行诗集。这使我了解了莎士比亚其人,也了解了他所描绘的那种社会面貌,还了解了他的著作在英国文学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第四,可以从中考察出我读书的勤奋程度,尤其是记录下来的读书少的那些年月,我就要思考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然不能一味强调工作忙,只能说‘挤’时间不够,见缝不去插针,把零星的时间在不自觉中空掷了。我便告诫自己:有松弛,有懒惰,警惕啊,警惕!”

读完一本书,随手记笔“账”,并非难事,但可惜的是我们许多人都没有想到要这样做,或者虽然想到了,也曾这么做过,但没能坚持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曹世钦同志的经验表明,记笔“读书账”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我们也何乐而不为呢?

庄之明:选择法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庄之明一谈起读书来总显得格外有兴致,他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时说:“我从小就是个书迷,上初中的时候,我用节省下来的零用钱买了很多连环画和写剑侠英雄的书,结果作文还是写不好,语文老师告诉我,买书,最好买文学名著,一辈子都有保存价值,因为文学名著是文学宝库的精品,它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比如恩格斯,他曾经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卓越的法国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并说他从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知识还要多。恩格斯在中学时代,曾经将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看作是激励自己追求真理的榜样。”

语文老师的话,使庄之明茅塞顿开。从此以后,他就遵照老师给他开的书目阅读起名著来了,存放衣物的木箱成了藏书的百宝箱。里面装着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安徒生、泰戈尔、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鲁迅、巴金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书伴随着庄之明度过了美好的中学时代。庄之明从会读书开始,进而自己会写书,进而成了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庄之明从自己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读书应该有选择地读;有选择地读书,应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他还告诉青少年朋友,读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选择:

一、分清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读好书,不读坏书。正如别林斯基说的:“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青少年要特别注意抵制黄色书刊的侵蚀。

二、分清什么是必读书,什么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什么是不必读的书。应像歌德说的那样:“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和不相宜的东西都抛开。”

三、分清哪些书需要精读,哪些书只需要浏览,略知其大概。正如培根说的:“有的知识只要浅尝即可。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即可。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读其中的一部分即可,有的书只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马寅初

小贴士

华罗庚用慢功夫打基础

读书,谁都想取得既快又好的效果。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了提高读书的效率,先用慢功夫打基础,然后再逐步加快进度,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华罗庚刚开始自学时常犯急躁病,一个劲地加速,结果所学的知识成了“夹生饭”。这个教训使他领悟到:片面求快不符合读书的辩证法。后来,他就宁肯比在学校里学得慢些,练习做得多些,用五六年时间才学完了高中课程。看起来,高中课程学得慢了一些,但因为学得扎实,所以给后来学习大学课程带来了方便。到清华大学没多久,他就听起了研究生课程。

朱熹在《同学录》中写道:“读书之法,谓始初一书费十分功夫,后一书费六分,又后则费四五分矣!此即所谓势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这是治学的一条规律。刚开始读书,由于自己的知识底子薄弱,必须先打好基础。打基础就得一板一眼实实在在,宁肯多花点时间,多使些力气。基础打牢了,在上面盖房子就快了。如果一味贪快,基础打得不牢靠,到头来还要返工,那就得不偿失了。

相关链接

如何才能最有效的读书

读书方法是学习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是理解知识,获取知识、强化记忆、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读书是否得法,效果大不一样。科学的读书方法,有利于掌握学习主动权,使读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获得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如何提高读书的效率、增强自学的效果成了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下面就对如何才能最有效的读书谈几点看法:

一、把握知识结构,掌握复述要领

在读书中,你首先要通读教材,在这基础上,把握好知识结构,准确地掌握知识的点(要点、重点、难点、疑点)、线(主线)、面(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从知识的点、线、面入手,融教材于一体,才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学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时,教材中黑体字是要记住的点;要注意抓住“矛盾”这条主线;要把握知识的面,明白什么是矛盾,为什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知道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之后,想问题、办事情该怎么办?这样做,可以较好地把握知识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掌握复述要领,是把握知识结构,提高读书效果的重要方面。指导学生由点到面,分步复述教材,能够真正达到预习课文的目的。当然,复述的内容不一定是全课书,可根据所授内容来定,或者复述某一基本观点的论证层次,或者复述某一框题的主要知识点,或者复述某一节、某一课的知识框架等等。例如在学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内容时,可以根据前面所学的哲学思维方式,从原理到方法论进行复述,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原理是“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是普遍的”,一个方法论是“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一点论”。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有利于调动你的学习主动性,强化你对所学教材的理解和记忆,达到巩固新课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坚持复述教材,能逐步使你做到敢讲、善讲;有利于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教材的逻辑性很强,因此,复述教材的过程,也就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有利于培养整理知识、系统掌握知识、小结归纳的能力。

二、养成思考习惯,培养思维能力

读书离不开思考。在读书中,要注意多思考、多提问。以此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思考的主要方法有:

(1)递进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提出的问题一个紧扣一个,步步深入。看书的时候多以这样的方式去试试,长期坚持使用这样的方法可以逐步深入理解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逆推法。即对某一知识进行逆向思考,反过来提出若干问题。如“矛盾的客观性”这一知识点,可以据此反过来提出问题“人可以制造矛盾吗?”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克服理解问题的呆板性,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

(3)发散法。即抓住一个中心内容四周发散性思考,可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两分法”时,你可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两分法?什么是一点论?用这个方法论你该怎样看自己?怎样看待社会?这种方法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提高多侧面、多角度解答问题的能力。

(4)比较法。书上有很多相近、相似、相反的内容,把它们放在一起加以对照、比较,有利于分清它们的异同,更好地把握知识。你可以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比较。这种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有独立见解的能力。

三、提高笔记能力,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资料,而且还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巩固记忆,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做好读书笔记,不仅是提高读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锻炼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批注法。分为做记号和写批语两种,这是做读书笔记最简易、最方便、最常见的方法。要求学生在书中找出重点、难点、精彩语句、关键词语、有疑问之处。用一些符号和标记在字里行间和书页的空白处做出批注。

值得指出的是,使用做记号、写批语的方法要注意始终一致。否则,会造成日后翻阅时理解混乱。

这种方法便于在阅读时引起注意,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精辟独到的见解,有助于对原文深入钻研;听课时带着问题有重点的读;课后经常翻阅,可以温故知新。

(2)系统化法。要求学生记读书笔记要纲目清楚,体系完整;抓住要点、重点;摘录要明确,提要要简练;既是原章节的浓缩,又要有个人的心得体会。笔记过程,应是读书的忠实记录和消化教材的过程。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记忆,便于查考应用,并可作系统研究的资料积累。

(3)提纲法。引导学生把书的内容加以分析,根据其内在联系,写出它的要点,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各章节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听课的时候把老师讲课的重点问题记录下来。如在《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中,可以把老师的板书记在笔记上。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学生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

上述三种读书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交叉使用,这样做提高了课堂实效,以使学生达到理解、巩固、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