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运作模式研究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运作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学术界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模式研究甚少,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这一特殊主体在云南的活动研究更是空白。本课题研究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运作模式,意在为政府决策提供一些基本的经验事实依据,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在所采访的个案中,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项目运作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二种是与其他方合作做项目。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运作模式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结社革命”蔚为壮观,西方学术界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也日渐丰富。在我国,非政府组织进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则始于20世纪末,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模式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

云南一度被誉为中国的NGO摇篮,其中活跃着大量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它们的活动领域涉及扶贫、救济、卫生宣传等多个方面,已经对云南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这些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使之成为建设和谐云南的一股积极力量便显得意义重大。目前学术界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模式研究甚少,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这一特殊主体在云南的活动研究更是空白。本课题研究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运作模式,意在为政府决策提供一些基本的经验事实依据,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

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所有在云南活动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研究内容有三:一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运作模式;二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运作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三是从地方政府的视角进行相关政策建议。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运作模式

根据访谈资料,我们主要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内容与活动类型、运作方式两个方面来介绍其在云南的运作模式。

1.活动内容及活动类型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活动领域很广,主要集中在一些社会公益项目。根据课题组个案访谈,13个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活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儿童问题(教育、健康),农村问题(社区综合发展、扶贫、卫生保健),艾滋病防治,民族语言保护与发展,环境保护,农林牧业可持续发展,残疾人康复。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开展活动,其形式比较灵活,但总体上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建立项目示范点。其目的是通过示范点的建设传递项目的理念和方法,希望以此为基点,解决一部分问题,同时带动项目实施地采取更多的行动,最终解决同类问题。在我们的个案访谈中,所有的个案都表示建立示范点是它们开展活动的主要类型之一。

第二,培训。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开展活动不仅仅注重开展项目解决具体问题,还非常重视其中的本土参与以及相应的能力培训。

第三,学术研究与讨论。

总之,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活动内容和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是相一致的,其开展活动主要通过项目来完成。

2.运作方式

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完善,大多数国际非政府组织在项目运作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所采访的个案中,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项目运作方式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接受其他方的项目申请,提供资金,但不参与项目运作。

第二种是与其他方合作做项目。具体做法一般是同省内相关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委托合作伙伴具体开展活动;国际非政府组织主要负责资金支持和项目评估,本地合作方负责具体的项目实施。

第三种是同相关政府部门达成项目合作备忘录以后,国际非政府组织直接进行项目的管理与运作。

根据访谈结果,在以上三种活动方式中,仅仅提供资金而自己不出面做项目的组织较少,大多数国际非政府组织都直接或间接地进行项目运作,要么自己从项目设计到具体实施全程运作,要么委托给合作方具体实施,自己则负责项目设计、资金提供以及监督评估。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对项目运作的效果反馈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活动内容主要通过一个个项目完成,而在具体的项目运作中,合作又是其突出特点;能否依靠合作真正融入本土社会直接决定着这种模式能否成功。根据访谈材料,国际非政府组织对于在云南的项目运作效果主要有如下两点反馈意见:

首先,经验和成绩。所有的被访者均表示组织在云南的活动取得了预期成果,其中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1)取得政府的支持,坚持非对抗原则;(2)寻找良好的合作对象包括地方政府和当地非政府组织;(3)重视与目标群体的沟通。这些国际非政府组织从实践中发现,和地方政府部门、活跃在地方上的本土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各种组织进行协作有利于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往往比一个组织单独行动更能取得成效。从访谈材料来看,国际非政府组织对云南各级政府部门的评价总体上是比较正面的,他们认为云南省各级政府部门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态度比较开明,对国际非政府组织所带来的资源比较重视,因此在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方面总体上比较积极。当然,也有个别被访者提到在某些特殊时期政府对组织活动监督偏严,频繁对组织开展的活动进行检查,甚至要求终止某些项目,这些给被访者也带来了不少困扰。

其次,困难与挑战。国家制度层面的困难,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注册问题以及外方工作人员出入境的签证办理问题。对于在云南开展活动的困难,最主要的是与政府部门的协调,表现为双方在工作方式上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沟通。另外,还有一部分被访机构提到地方民众的参与情况不够理想。因为中国本身的公民社会发育并不完善,一些项目地点的老百姓对NGO的认识也不甚清楚,因此很多时候都采取旁观的态度。

从访谈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国际非政府组织目前关注的重心并不是其推行项目运作模式本身是否恰当,而是其所倚重的模式在中国能否被顺利推行的问题;在后一个问题上,它们所关注的焦点有二:一是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二是中国公民社会环境包括公民意识和本土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情况。

三、对策建议

对于地方政府部门来讲,作为对整个社会负责的公共部门,需要具备一种战略眼光。不仅要着眼于目前,创造良好的空间与前来开展活动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有效合作,最大限度地引导其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还要从合作中积极学习国际非政府组织有关公共服务的先进理念和值得借鉴的做法,为完善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作积极准备。综合起来,对地方政府有以下两点建议:

1.建立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沟通机制,加强理解与互信

虽然国际非政府组织对地方各级政府的评价比较正面,但它们仍然把与政府的沟通不畅作为组织开展活动的最大障碍。国际非政府组织一般有自己明确坚持的宗旨和活动目标,在具体的运作方式上也有一套成熟的机制;而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导力量,对自己的角色相当自信,其本身的运作方式轻易不会改变,因此,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分歧甚至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既然双方都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加强沟通就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并且,在加强沟通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在观念上更宜将国际非政府组织看成平等的合作伙伴而非听命于自己的被管理对象;对其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要设法理解,而不是一味要求对方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以实现为我所用。毕竟,国际非政府组织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它不是地方政府的下属机构。所以,地方政府应该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建立正常的对话渠道和沟通机制,以此增进了解,明确彼此的要求和想法,在此基础上努力达成共识,寻找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合作方式。

当然,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绝不意味着在合作中中方须完全遵循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模式。地方政府作为合作方应该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以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依归,而不能为了吸引资金、技术而一味取悦国际非政府组织。

2.学习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先进理念和项目管理经验,逐步扶持本土非政府组织

目前,云南省境内活跃着众多的非政府组织,其中和政府联系较多的主要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因为国际非政府组织一般能带来资金和技术,这正是当前政府所急于利用的,所以它们也就成了政府比较欢迎和重视的合作对象。就目前而言,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是,地方政府也应该从长计议。目前已经有许多业内人士提醒,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和机构倾向于不再把中国看成是发展中国家,资金也会逐渐向其他更穷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届时,越来越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将撤离中国。

由此,政府应该从战略的高度考虑,给本土草根组织一些机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这表明我国政府对民间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持积极态度,非政府组织更广更深地参与社会生活有了无限可能。所以,地方政府在与国际非政府组织接触中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其先进管理方式,为建立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早作准备。

对于政府机构、企业等组织类型的运作模式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但对于非政府组织的运作,已有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在我国活动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人们对其运作更是陌生。本课题的研究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运作模式给出了一个框架性的回答,虽然细节有待深入,但至少在学术研究上显得比较新鲜。

课题研究的初衷是通过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运作模式的研究,找出其在云南的成败得失,站在促进合作、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为政府的某些决策提供参考建议。如果所提供的信息是新颖独到的,是政府以前所未曾了解的,那课题研究的价值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课题名称: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的运作模式研究

课题负责人:王妮丽

所在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主要参加人:王 虹 刘筱平

结项时间:2009年12月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