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红色文化育人才

红色文化育人才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赣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所在地,红色教育资源甚为丰富。另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学专业、旅游管理、音乐学、美术学专业部分课程中充实红色江西教育资源教学内容,根据这一要求修订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对大一新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学校大力开展以赣南红色资源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依托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大力开展红色资源进校园活动。

红色文化育人才

赣南师范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地处赣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赣州。赣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所在地,红色教育资源甚为丰富。

多年来,我校依托赣南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赣南革命老区的红色教育资源,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课程开发为重点,以校园文化载体,以社会实践为手段,努力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新品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了充分挖掘赣南红色教育资源,学校成立了中央苏区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依托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学校组织力量加强了红色资源进校园相关教育资源的建设,建立了“中央苏区研究资料库”。通过保护、抢救、挖掘、整合,进一步廓清江西,特别是赣南、闽西的红色资源的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深刻阐述红色资源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提炼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并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丰富和发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理论宝库,加深大学生对革命传统系统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用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武装头脑的自觉性、坚定性。

依托学科优势,我校编著了地方特色教材《中央苏区史研究丛书》。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我校又编著了《中央苏区研究丛书》,首发式受到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新华社、人民网、求是理论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30余家媒体刊发了详细报道丛书有关情况与首发式内容的稿件,对《中央苏区研究丛书》出版发行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中央苏区史研究丛书

学校教务处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红色资源教育列入课堂教学计划。把红色资源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课程中贯彻红色资源的有关内容。特别是结合《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和新生入学教育中,重点安排红色资源教育专题内容。另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学专业、旅游管理、音乐学、美术学专业部分课程中充实红色江西教育资源教学内容,根据这一要求修订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同时我校开设了中央苏区史课程,学校党组织还将有关的革命故事和英烈事迹编入党课,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周末公共选修课中开设《红色江西》选修课。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对大一新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赣南是共和国的摇篮,孕育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苏区精神。苏区精神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它主要体现为:对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创造“第一等工作”的卓越精神;“自带干粮去办公”的苏区干部好作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实事求是工作作风;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它在中国革命精神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赣南师院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积极弘扬苏区精神,有力地促进了“精气神”文化的形成,“精气神”文化也由此而赋予了浓厚的革命传统色彩。

学校大力开展以赣南红色资源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依托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大力开展红色资源进校园活动。如每个学期举行一期“大学生红色故事会”、“大学生红色歌曲大赛”、“大学生红色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大学生“扬红色文化”主题征文活动、大学生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摄影、绘画、书法)、组织社团会员利用周末节假日走进周边中小学进行红色故事宣讲活动等,使我校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示范社团南荷文学社充分利用红土地上宝贵的红色资源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据统计1999年以来,该社社员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在《人民文学》、《苏州大学学报》、《江西日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作品166件。该社编辑刘柳同学在2002年荣获了江西省“谷雨”文学奖。

2005年,学校开设了“红土地”讲坛,致力于依托赣南这块红土地的丰富人文底蕴,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讲坛定期邀请老红军、烈士家属、校内外党史专家,学校、地方党政领导等进校园给在校大学生讲述红色传统文化。曾先后邀请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将军等来校讲学。

学校充分发挥赣南红色教育资源的优势,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弘扬苏区传统结合起来,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十余支社会实践小分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和农村,亲身体验苏区优良革命传统的内涵与老区基层的实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校在红都瑞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苏区工作模范县兴国等三个县市设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我校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构筑了坚实的平台。依托教育基地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重走红军路”活动。他们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一路寻访老红军,搜集整理红色歌谣、地方人文资源,参观革命旧居旧址,请老红军或专家讲苏区的历史与传统,亲耳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感受当年红军之路的巨大变迁,接受直观形象教育。

由于学校党政班子十分重视红色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认真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形成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色,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与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在2008年举办的江西省首届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校囊括了本科层次所有单项比赛的第一名,并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近年来,我校学生先后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以及《半月谈》、《中国青年》、《电子世界》等200多种刊物上发表论文及文艺作品近2000件,近3000人次和团体获省级以上科技文化和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奖励。其中,有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一等奖、全国首届大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第一,以及全省大学生文艺汇演团体总分第一、全省大学生英语水平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全省大学生电子制作和设计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全省大学生电脑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全省大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全省大学生篮球赛冠军、全省健美操锦标赛冠军等等。

我校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9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16年被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授予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信息日报》等各级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了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从而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同。

多年来,正是由于学校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广大学生普遍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上始终保持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学生爱党爱国爱校,勤奋学习,学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全校师生同心同德,朝着创建师范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案例点评

赣南师范学院依托苏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课程开发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手段,着力探索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新途径和新方法,让广大学生普遍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营造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和育人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