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陈鹤琴(—)

陈鹤琴(—)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陈鹤琴,浙江上虞县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最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幼儿教育家之一。陈鹤琴通过亲身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创造了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思想,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他所研究的幼儿教育领域当中。陈鹤琴回国后尤其重视儿童教育。这一实验更加引起了陈鹤琴对幼儿教育的浓厚兴趣和格外重视。其二,陈鹤琴主张幼儿园的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国化的幼儿园师资。

陈鹤琴(1892—1982)

杨 旭

陈鹤琴,浙江上虞县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最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幼儿教育家之一。从20年代起,他就致力于研究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师范教育,他的一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于1914年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1917年毕业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两年后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教务长。1923年创办鼓楼幼稚园兼任园长,1927年任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第二院院长,后又任上海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陈鹤琴通过亲身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创造了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思想,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他所研究的幼儿教育领域当中。

陈鹤琴回国后尤其重视儿童教育。他任教于东南大学讲授儿童心理,同时从研究儿童心理着手,特别以自己的儿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观察实验,记录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归纳了101条教育总结,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两本书。这一实验更加引起了陈鹤琴对幼儿教育的浓厚兴趣和格外重视。

于是,他针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不符合国情、更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现状,于1923年开创了在大学进行实验研究幼儿教育的中心,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陈鹤琴以鼓楼幼稚园作为幼儿教育实验园地,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及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办园途径。主要贡献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他从实际出发,对幼儿园的课程、故事、读法、设备等进行实验研究,并提供了具体建议。他研究幼儿园的课程,解决了如何编制课程,教什么,为什么教以及如何教的重大问题;他研究设备,解决了使用什么设备,达到什么教育目的,产生什么教育作用的问题;他研究故事,解决了讲什么样的故事以及怎样讲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要求的问题;他研究幼儿读法,解决了幼儿应不应从小识字,识哪些字,怎样识字的问题。陈鹤琴在不断研究和反复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使实践上升为理论,提出了要实现中国化幼儿园的《我们的主张》15条。他的理论基本上贯彻了全面发展教育的精神,在当时是起了相当的推动改革的作用。

其二,陈鹤琴主张幼儿园的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国化的幼儿园师资。1940年,他在江西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幼儿师范学校,这实现了他多年的宿愿。陈鹤琴对幼师的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去创新生活,使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幼儿,激发热爱幼儿的情感;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技巧;要求学生有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知识。这所学校在三年后改为国立幼师,同时还办起了幼稚师范专修科。这对提高幼教师资水平,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陈鹤琴的一生,是为儿童造福的一生。他一切都为了孩子,为了培养祖国的花朵。当他九旬高龄,只能靠轮椅行动时,在鼓楼幼儿园小朋友的节日联欢会上,还能听到他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