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设“陈鹤琴教育思想”职后培训课程

开设“陈鹤琴教育思想”职后培训课程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实践陈鹤琴教育思想,全市普教系统职后教育市级师资培训机构——上海师资培训中心结合“中心”培训工作,在校长培训、特殊教育师训等项目中开设了“陈鹤琴教育思想”课程。课程目的在于介绍陈鹤琴,宣传“活教育”。此外,师资培训中心还开设了“陈鹤琴教育思想读书班”,招收本市有志于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年轻的小学校长来学习。

三、开设“陈鹤琴教育思想”职后培训课程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实践陈鹤琴教育思想,全市普教系统职后教育市级师资培训机构——上海师资培训中心结合“中心”培训工作,在校长培训、特殊教育师训等项目中开设了“陈鹤琴教育思想”课程。

课程目的在于介绍陈鹤琴,宣传“活教育”。具体的教学内容有:一是介绍陈鹤琴的生平及其对教育的主要贡献,让校长和教师们认识中国自己的教育家。二是介绍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体系及其在当今教育的意义,让大家了解这一中国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教育理念仍然具有先进性、鲜活性并具有生命力,对指导现在的教育改革仍有借鉴意义。三是介绍今天怎样来“学陈”——首先要学习陈鹤琴的高尚人格,提倡“学陈”先“学做人”。让校长和教师们懂得在传承陈鹤琴教育思想中,要弘扬陈鹤琴献身教育事业的纯爱精神,中西教育融通的创造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精神,勇于探索求真的改革精神和复兴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有的校长积极要求参加上海陈研会,在学会中做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有的校长运用陈鹤琴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学校的教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校长在办学的理念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办出了学校的特色;有的校长在学习陈鹤琴“五种精神”方面取得成效,成为上海现代的名校长。

此外,师资培训中心还开设了“陈鹤琴教育思想读书班”,招收本市有志于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年轻的小学校长来学习。一是专题学习陈鹤琴原著——《活教育》、《儿童心理学》和《办一所理想的小学校》;二是专题学习陈鹤琴的教育实践——请陈研会的专家讲课,以及请陈鹤琴的同事介绍当时陈鹤琴是如何引领和进行教育实验的;三是专题学习弘扬陈鹤琴教育思想取得实效的学校——请他们现身说法介绍办学的经验。例如一师附小的“从‘活教育’到‘愉快教育’”,静安区一中心的“从‘活教育’走来”,闸北一中心的“‘活教育’无处不在”等。

案例:一个校长的追求

法华镇路第三中心小学的胡志英校长参加了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校长培训班以后,接触了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发。回校后就运用陈鹤琴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环境,带领师生开展“菌宝宝”的科学探索活动。在上海农科院专家的指引下,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运用信息技术教育、生物科普教育与课程相结合方面,形成了相应的办学特色和校本课程。后来拓展到“鱼宝宝”的探索、“龟宝宝”的探索、“花宝宝”的探索和“鼠宝宝”的探索。

学生们在亲自看、说、读、写、画、做的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活教育”氛围中求进步、增才干。这些,已成为法三小学学陈、师陈的一个亮点(详细见《鹤琴之声》23期第34页)

案例:《陈鹤琴教育思想与特殊教育》讲义(节选)

第二讲 陈鹤琴教育思想

一、陈鹤琴的生平

二、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活教育”

1.“活教育”的诞生:欧美新教育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的滋养;中国化新教育实践的铺垫

2.“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世界人”

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训导论——“把行为变成习惯,才可以放手”

3.“活教育”的实践:在江西,在上海

4.对“活教育”的评价:中国化新教育的独特创造;存在历史的局限性

三、学习陈鹤琴毕生探索创建“活教育”理论体系的高尚精神

1.诚爱教育、献身教育

2.立足国情、除旧布新

3.联系实际、探究实验

第三讲 陈鹤琴关于特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一、陈鹤琴关于特殊教育的主张

1.对特殊儿童及特殊教育的认识

2.特殊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

3.特殊教育的原则:国家主办,网状分布,优化师资

二、陈鹤琴开展的特殊教育实践

1.探索与研究

2.实践活动

三、陈鹤琴为上海特殊教育作出的贡献

创办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该校前身是上海市特殊儿童辅导院,是国内第一所对聋人实施正规、系统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

四、对陈鹤琴特殊教育思想的评价

1.为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2.填补了我国特殊教育理论的空白

3.为特殊教育的全纳性奠定了基础

(主讲教师:龚珮珮)

“理想的教师”寄托了陈鹤琴的教育追求。他曾经培养的热爱儿童、毕生忠于教育事业的人才遍布上海乃至全国。幼师、幼专、女师的学生,在国难当头时是进步和积极的力量,在解放后又成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时至今日,陈鹤琴对“理想的教师”的追求,仍然召唤着上海学陈、师陈队伍中的教师们,激励着他们在传承陈鹤琴精神、践行“活教育”思想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情操,成为勇于担当的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脊梁!

【注释】

[1]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全集》第五卷,《师范教育的根本问题》,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P26

[2]陈一鸣《:陈鹤琴先生主持倡导师范教育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3]转引自龚珮珮:《作育师范五十载,孺牛俯首塑英才——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建校五十周年》,刊登于《上海教育报》

[4]改编自上海市第一师范课题组杨洋天、龚珮珮等:《陈鹤琴教育思想和师范教育研究》。

[5]转引自陈虹编著:《陈鹤琴与活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P102

[6]陈秀云、陈一飞编:《陈鹤琴全集》第五卷,《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版,P96

[7]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P577、590

[8]夏秀蓉《:陈鹤琴与教育行政管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P134

[9]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P173、174

[10]夏秀蓉:《陈鹤琴与教育行政管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P1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