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师范德育工作

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师范德育工作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师范德育工作中,一师围绕办学方针和陈鹤琴教育思想,确立师范学校德育目标,遵循师范学校德育原则,建立德育系列活动,在德育工作中为师范生成为“理想的教师”铺上明亮的底色。未来教师的专业思想稳定与否关系到未来教育的质量。为此,一师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之中。

二、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师范德育工作

在师范德育工作中,一师围绕办学方针和陈鹤琴教育思想,确立师范学校德育目标,遵循师范学校德育原则,建立德育系列活动,在德育工作中为师范生成为“理想教师”铺上明亮的底色。

(一)师范学校德育目标

陈鹤琴教育思想中的德育目标蕴含着鲜明的爱国性、师范性和时代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师范德育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具有以下含义:“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称得上是现代中国人。这个培养目标体现了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要求。

为使师范生做好“现代中国人”,多年来,一师在学生中开展了“知国情、爱中华”的教育活动。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昨天,珍惜祖国的今天,展望祖国的明天;让学生懂得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文化艺术手段,如举行“祖国颂”歌咏会、“一二·九”文艺汇演、“死亡之路”摄影展览,观看革命历史故事影片等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文化艺术活动之中,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img107

陈鹤琴先生长子陈一鸣(中)与校外德育讲师、著名演员乔奇(左)参加一师教育活动

2.对教育具有坚定的信念是师范德育的专业目标。未来教师的专业思想稳定与否关系到未来教育的质量。陈鹤琴在《师范教育为什么要实验》一文中要求“把师资的意识态度改革过来,怎样使他们彻底认识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养成他们对教育具有坚定的信念、创造的精神,不致像以往的半途而废或见异思迁。”

一师坚持将专业思想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学生了解“老、少、边”区的经济与教育情况,开展“未来教师情系希望工程”的教育活动,捐款资助了42位贫困儿童入学,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教育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请教育工作上有成就的校友谈体会,学习他们甘为人梯、乐做春蚕的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专业思想教育要贯穿于师范学习的全过程,教育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据此,一年级开展“一师的昨天、今天、明天”的教育活动;二年级开展“觅校友足迹、继一师传统”的教育活动;三年级开展学习民族教育家(陈鹤琴、陶行知)的事迹活动;四年级开展考察“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的活动;五年级开展搜集“耕耘者业绩”的活动。

3.为人师表是师范德育的道德目标。陈鹤琴指出:“师范生将来出去服务,不但要做儿童的导师,而且还要做民众的导师……我们希望他不但要做儿童的师表,还要做社会国民的表率。”这实际上提出了师范德育的道德目标,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与愿望。为此,一师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之中。采用榜样示范、情景模拟、错误矫正等方法进行行为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规范的行为习惯。

(二)师范学校德育原则

为实现“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德育目标,一师为学校的德育确立了实施原则,包括“开放性”、“自我教育”和“教育疏导”。

1.开放性原则。主要以参与社会实践、深入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大众、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德育合力为基本内容。学校构筑了德育工作系统工程,以学校为德育工作中心,向社会和家庭辐射,实施开放性德育工作。制定了学工、学农、学军、学队(少先队)和为社会服务的实践系列,组建了由社会知名人士和历届校友为基本成员的德育讲师团和校友讲师团,对学生进行学校传统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经常邀请家长参加学校重大活动,定期召开家长会,并形成规范的家长接待制度和家访目标要求。

2.自我教育原则。陈鹤琴认为:“训育的目的是要使一个糊糊涂涂、浑浑噩噩的青年(或小朋友)转变为一个自觉的有力量的青年。把他心中的狮子唤醒过来,使他获得力量。”一师采取“从知而行”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训练,养成习惯,终成素质。在进行工作时,提出了自我教育的三个层次,即“明理知行——知行自觉——自觉自愿”,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学校强化行为习惯的自我操作训练,提出具体的规格要求和训练方式,在校内实行执勤班制度,参与学校各项纪律制度的检查督促,还通过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和分析,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img108

特级教师倪谷音、著名音乐家指挥家司徒汉、著名作家赵丽宏为校讲师团成员

img109

陈鹤琴长子陈一鸣和一师学生一起欢度校庆

3.教育疏导原则。陈鹤琴认为,学生犯错误后,教师“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制裁好得多”;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一定要懂得心理”;“老师和学生应当站在一条战线上,大家向学问进攻,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老师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弟子,学生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父兄。大家在校中共同生活,共同研究,共同学做人”。这实际上阐明了教育疏导原则的三个方面内容,即鼓励育人、知心育人和平等育人。学校针对师范生身心发展特点,开设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课程;创办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还在学校中树立“十佳标兵”、“三好学生”,为同学树立正面榜样,激励学生上进,等等。

(三)师范学校德育活动系列

师范学校的德育活动系列除常规性的爱国、敬业、行为规范、青春期等教育外,着重强化了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见表1和表2)。

表1 第一师范见、实习安排表

img110

表2 第一师范社会实践安排表

img111

在整个德育工作中,学校建立校外德育讲师团和德育实践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并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二是班主任、学科教师、党团组织和校园文化生活相结合。通过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劳动锻炼,着重培养师范生坚强的意志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建立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并巩固、加深、扩大课内获得的知识。师范生劳动采用经常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学校曾与学校附近的电器工厂挂钩,办了一个加工厂,承接工厂加工业务,安排师范生进行日常劳动,在流水作业过程中,加强师范生的集体观念。另在愚园路851号设置了一个农业实验园地,生物老师经常带领学生在那里种植作物,搞园艺试验,将农业劳动与科研结合起来。学生运用米丘林学说培育了双季小麦,实践了园艺中的嫁接、插扦、传粉以及播种、施肥、除草、灭虫等操作技术,巩固、加深、扩大了课内知识。每年“三夏”、“三秋”,学校组织师范生下乡支农,在下乡集体劳动中,吃住在农民家里,晚上访贫问苦,搞社会调查和扫盲工作,提高师范生政治觉悟,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通过这些教育活动,让师范生了解社会实际生活、了解人民大众,培养师范生“创造的能力”和“服务的精神”,为成为“民众的表率”奠定了基础。

img112

一师师范生到小学参加教育教学实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