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价性写作

评价性写作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单元 评价性写作对伟大的艺术家来说,自然中的一切都具有性格——这是因为他的坚决而直率的观察,能看透事物所蕴藏的意义。——莫泊桑单元要旨评价性写作就是对所叙述、描写或说明的对象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某种评价的一种创造性的心智活动。而北京奥运会二十五次打破十九项游泳世界纪录,田径世界纪录也有四项被刷新。

第五单元 评价性写作

对伟大的艺术家来说,自然中的一切都具有性格——这是因为他的坚决而直率的观察,能看透事物所蕴藏的意义。

——罗丹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然地进行,有的事情急转自下,有的则老是停滞不前。艺术则不同,它要事物进行得有预防有准备,要善于运用聪明而不露痕迹的转换手法,要利用那最恰当的结构上的巧妙,把主要的事件突出地表现出来,而对其他的事件则根据各自的重要性把它们做成深浅程度适当的浮雕,以便产生作者所要表现出来的特别真实所具有的深刻感觉。

——莫泊桑

单元要旨

评价性写作就是对所叙述、描写或说明的对象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某种评价的一种创造性的心智活动。人们在生产实践领域和理论研究领域里,用新闻性的、理论性的语言来表达对生活的某种看法,这就是评价性写作,它是一种实践性的和理论性的发现。评价性写作常常通过从个别到一般或从一般到个别的抽象思维并以告知的方式与读者交流客观的认知性信息。

评价性写作采用的思维方式及情感方式虽然不是审美性的,但并不表明写作过程不饱含情感,因为要申明自己的观点,要表达对生活的某种看法,因此要从现实生活的原初形态的感性信息中,在“坚决而直率的观察”的基础上,抽象出如罗丹所说的“能看透事物所蕴藏的意义”的知性信息,以帮助人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旨在“产生作者所要表现出来的特别真实所具有的深刻感觉”。

生活总是一种自发或自然状态,但对生活或原生态的生活所作的描述或记录不可能也不会是自发或自然的,作为精神活动的作品一定是对自然形态的生活有所模仿、有所选择、有所提高、有所创造。精神产品“要善于运用聪明而不露痕迹的转换手法,要利用那最恰当的结构上的巧妙,把主要的事件突出地表现出来,而对其他的事件则根据各自的重要性把它们作成深浅程度适当的浮雕”。

从事实出发,从现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在正确的判断、推理之下,形成科学的评价,得出符合事情真相的结论,从而对我们的工作有所指导,有所借鉴,评价性写作还担负着济世的责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开头本来没有这句话,但清代村儒毛氏父子乱改《三国演义》并刊行,把这句评价性的话写在了演义的开头,结果使之四处而长久传播。

例文导读

一 跨越历史的巅峰

——盘点北京奥运会[1]

易剑东

导读: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落下了帷幕,用奥运会主席罗格的话来说,北京奥运会“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奥运会的卓越和出色在哪里?《跨越历史和巅峰》是一篇总结性的文章,它对北京奥运会的成就和意义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

文章在总述北京奥组委的目标追求后,从奥运场馆里书写的辉煌纪录、赛事组织安排得到高度赞扬、传媒工作者缔造出空前奇迹、参赛代表团谱就精彩篇章等四个方面对北京奥运会进行总结。该文最后一个部分对世界体育格局、体育训练体制的深入分析,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应该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总结是对前一个阶段或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学习、生产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经验教训,获得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的文书。总结不仅需要回答做了什么、做得怎样等问题,还需阐述工作之中的做法及所获经验教训背后的原因。

从1908年10月天津南开大学的师生们被激发出“中国什么时候才能举办奥运会”这个梦想到2008年8月24日,我们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追梦旅程。

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这曾经是2001年12月13日成立的北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给自己制定的北京奥运会目标。

这个目标后来被转换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并且被具体化。

然而,十七天奥运会结束之时,我们发现:无论我们的办赛目标如何变化,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北京奥运会确实创造了奥运会历史上的三大巅峰纪录。

神奇的场馆和惊人的成绩——奥运场馆里书写的辉煌纪录

二百零四个国家/地区奥委会一万一千四百六十八名运动员参加,女运动员人数历史最多。

如果不是文莱奥委会的官员忘了给他们的运动员注册,北京奥运会将实现历史上数量最多的所有国际奥委会团体会员参与的纪录。即便如此,二百零四个奥委会的参与也开创了参赛代表团和参赛运动员数、参赛女运动员最多的三个纪录。这使得一直致力于奥林匹克理想的普遍性和男女平等的国际奥委会深感欣慰,北京奥运会终于使女运动员的参赛人数最大限度接近了男运动员数。

一百三十二次创造八十五项奥运会纪录和四十三次创三十八项世界纪录。

这是最近三届奥运会以来刷新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最多的一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田径和游泳两个基础大项创造了近三届奥运会以来破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的新高。悉尼奥运会的游泳和田径分别打破十四项、〇项世界纪录,雅典奥运会打破的游泳和田径世界纪录只有八项和一项。而北京奥运会二十五次打破十九项游泳世界纪录,田径世界纪录也有四项被刷新。两个基础大项如此大幅度地提升成绩,这是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和“鸟巢”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的珍贵体育遗产

场馆、奥运村和赛事组织得到一致的高度赞扬

这是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的一句评价,它是中国人善于团结起来办大事的最集中的体现。我们清楚地记得,个别国家运动员因为担心北京的天气而戴上的口罩摘掉了。因为比赛之初的十天里,北京空气质量属于一级,创十年来北京的一个记录,其余几天的空气质量属于二级,属于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奥委会标准的好天气。

正如闭幕式上中央电视台解说员说的:中国人满腔热情地兑现了承诺。创造了完满举办奥运会奇迹的中国人,一定有能力办好随后的亚洲运动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在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的标题“奥林匹克魔力——难忘时刻”下,我们看到的是两个英雄的名字,还有他们创造的历史纪录。

菲尔普斯赢得八块金牌,并且打破其中的七项世界纪录。如果男子一百米蝶泳也打破世界纪录,他将创造八夺冠军八破世界纪录的奇迹。当然,他的成绩已经超越了他的前辈……不出意外的是,菲尔普斯将在伦敦将他的传奇续写下去。

身材高大的牙买加小伙子博尔特在男子一百米和二百米、四百米比赛中三次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得金牌。

在这三个项目上三破世界纪录夺三冠,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又一个辉煌纪录……目前世界上只有博尔特一人开创了这个纪录。

这是两个奥运英雄创造的经典传奇,而它,也必将和水立方、鸟巢以及北京和中国一同在人们的美好记忆中留存。

庞大的报道和广泛的受众——传媒工作者缔造的空前奇迹

北京奥运会是有史以来观众人数最多的奥运会。北京奥运会获得了世界范围内有史以来最多时长的电视报道、最广区域的最多观众。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震撼外国观众,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观赏了开幕式,美国和欧洲也有百分之五十的人通过电视收看了开幕式。

在和平时期,再也没有任何一项其他活动能像奥运会开幕式这样吸引如此广泛的关注,这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特殊优势,也是北京奥运会的特殊荣耀。

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有全球性的数字化报道,美国和中国的奥运会节目收视率都创造了历史新高。北京奥运会期间还出现了历史上最多的与奥运会相关的网站。在非洲、亚洲和中东有一千六百五十万人浏览了国际奥委会网站上的视频。

北京奥运会第一周,点击国际奥委会网站的人数超过整个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点击人数。北京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有五百万用户点击,雅典奥运会期间这个数字是二百八十万。

而奉献出这些巅峰数字的是二百二十多家电视机构和两万五千名以上传媒人。

这是北京奥运会的媒体传播效果和效益的集中体现,也给了我们一组媒体传播时代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关注度的真实数据。

本次动用九个频道全方位、多侧面、大视野报道奥运会的中央电视台,已经在世界奥运会报道史上书写了传奇。

可以预见,国际奥委会二十一个专业委员会中的新闻、广播电视、电视版权和新媒体委员会将会面临着更加繁忙的工作和紧张的局面。

优异的成绩和玄妙的格局——参赛代表团谱就的精彩篇章

八十七个代表团获得奖牌,创获得奖牌的代表团数量最多的历史纪录。

阿富汗、毛里求斯、塔吉克斯坦、多哥奥运史上第一次获得奖牌,巴林、蒙古、巴拿马奥运史上第一次获得金牌,印度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个人项目金牌。

这些数据表明,历史上最多的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实现了自己在赛场上的目标,他们将带着满意和收获而归。

英国和俄罗斯在排行榜上一直互相紧咬,俄罗斯在最后关头才反超成功。

美国代表团虽然金牌数不如中国,但依然比上届增加一枚,而且奖牌数达到一百一十枚,比中国多十枚,比上届多七枚。更加令人惊叹的是,美国获得了女篮、女足、男篮、男排的冠军,女排的亚军。这种在三大球项目上的极其显著的优势让我们何时也不敢把体育强国的帽子带在别家的头上。

而我们还可以透过运动员的来源看看三种体制下的竞争态势。

夏季奥运会的二十八个大项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而当今世界,发展竞技体育的体制主要包括职业、专业、业余体育体制。

职业体制的主要特点是:运动员和俱乐部从市场中获取资金,他们通过为观众奉献优异的竞技表现而换取电视转播权费、广告费、工资等。这次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美国男女篮球队就是职业体育的典型代表,而韩国人能夺取男子棒球金牌也与他们的职业棒球联赛密切相关。

专业体制的主要特点是:运动员主要由政府体育机构支持从事运动训练,他们依靠工资和训练补贴、比赛奖金等维持生活。举重、射击、体操、摔跤、柔道等项目的专业体制在中国相当完备,因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业余体制的主要特点是:运动员有自己的职业,自己负责自身的训练和比赛费用,在奥运会前通过参加选拔赛获得参赛机会,赛后赢得奖金只是一种补偿。美国的射击运动员埃蒙斯就是一个有自己工作的业余选手。最终获得女子足球冠军和女子排球亚军的美国姑娘也多数是业余选手,多数是高校大学生。

这三种不同体制的运动员都有获得奥运会金牌的成功例证。但到目前为止,下列三种情况在奥运会上还是长期存在:职业体制运动员对抗专业体制运动员,专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较量,职业运动员与业余选手交手。

普遍的逻辑是:职业运动员强于专业运动员,专业运动员强于业余运动员。

然而,美国代表团三种运动员都有不俗表现的现实也提醒我们:这个普遍的逻辑在有些时候也会失灵。

印度的宾德拉是自己支付训练和比赛经费的业余选手,但他为印度赢得了历史上第一枚个人项目奥运会冠军。

美国女子佩剑队的三名运动员全部是大学生,但她们包揽了女子佩剑个人项目的前三名。创造八金奇迹的美国神童菲尔普斯也是密歇根大学的学生,不过他的训练时间不少于专业选手们,大概可以算是介于专业和业余之间的运动员。

而职业篮球最发达的美国,也出现过上次奥运会美国男篮没有进入奥运会决赛的尴尬。说明职业体制不一定就无所不能。

俄罗斯代表团二十三金二十一银二十八铜七十二块奖牌的成绩比上届奥运会差了不少,一个主要原因是其专业化体制开始松动,而职业化体制尚未全面建立,业余俱乐部和高等院校的业余体制的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

正是伴随着培养运动员的体育体制的变革和阵痛,俄罗斯险些失去了奖牌榜前三名的位置,正是由于2005年获得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以后加大了对于竞技体育的投入,英国呈现出显著的前东道主效应,获得了自1908年作为奥运会东道主以后最多的金牌数。

这是国际体育格局的一次悄然转换,英国作为下届奥运会主办国,已经提前将自身的奥运会夺牌动力之轮驱动起来了。在下届奥运会,俄罗斯和英国代表团排行榜上的竞争注定会更加激烈。

而中国和美国对于金牌榜首的争夺,相信也会是那届奥运会的一大看点。由于奥运会的后东道主效应,中国的金牌总数虽然不会像2008年一样多,但相信也能和美国扳腕子。中国的基础大项乃至刘翔能否实现飞跃,中国的集体球类项目能否收获一金,都可能成为2012年夏天人们关注的焦点。

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中国代表团也圆满收官,奥运会金牌数五十一枚,银牌二十一枚,铜牌二十八枚,奖牌数正好是一百,一个相当吉祥的数字。

一百年的期盼以世界的大联欢和中国一百枚奖牌的成绩变成现实。

世界体育已经插上飞天的翅膀。

中国体育渴望洒满和煦的阳光。

二 谁给你宽恕的权力?

——对电影《南京!南京!》主创思想的一点批评[2]

郑 洁

导读:影评,也叫影视艺术批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以影视作品鉴赏为基础,是由评论者依据自己的思想修养、审美标准、知识结构和批评尺度,对各种影视艺术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精神活动。它主要是对蕴藏在影视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思想意义的客观揭示、开掘,是对影视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并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撰写影评要准确地捕捉感受点,把握影片最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要重视影视作品的艺术分析,尤其要重视对影视作品特殊的艺术表现方法进行分析,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电视意识。此外,分析评价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同时也要实事求是,避免人云亦云。

《南京!南京!》是一部宣传广泛,令人期待的影片,公映后叫好声不少。这里选择的一篇报载影评,由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叙述和评论都有特点,开掘较深,体现了作者冷静的思考和较突出的影评能力。

在决定去看电影《南京!南京!》之前,对这部影片充满了期待。“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几代人心中的墓碑,经历过1980年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训锻造的我们,却少有机会在这座镌刻着民族之痛的碑前,柱香凝神,让自己的灵魂出窍般地接受熏陶和洗礼。因此,当《南京!南京!》经过四年漫长分娩,呱呱落地时,我们希望能够在我们看好的陆川的电影中,找回我们遗失在过去整整七十年的悲惨事件中的民族之痛,并且让这种痛深深地刺醒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和肉体,都得以凤凰涅槃。

看后才知道《南京!南京!》只是一部通过导演主观构想、预先设置的人性观念、人物形象,在南京大屠杀的背景下,加以故事化、细节化的影片。导演陆川试图用艺术叙述的笔触涂抹历史灰黑色的基调,用当代人对个体人性的主观理解和期待,来回顾那段历史,试图从中挖掘出埋藏在历史现象之下的更有深度的人性真实来,用一种国际流行的反战观念来解读这场灾难,或者是用艺术的手法对南京大屠杀这类恶性杀戮的反人类行径进行人性反思。用心可谓良苦!

陆川将这部影片的基调定为“一部以中国民众的抵抗意志和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挣扎为主线的电影,提供出一个与以往的历史叙述完全不同的南京”。

南京大屠杀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南京大屠杀最本质的就是日本侵略者1937年在南京血腥、残暴杀戮三十万中国人,是灭绝人寰、惨无人道的恶性事件!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之痛,也是人类之痛!在这个世纪事件中,当时中国政府的不抵抗和溃败,并不是南京大屠杀的主题,也不是南京大屠杀的原因和理由。和大屠杀的本质相比,中国民众零星的抵抗意志是不重要的。中华民族如果成熟了的话,应该有能力承受这个当年因为国力不济、政府无能、国民软弱造成的国殇。回顾这段历史之痛,我们希望这痛,成为我们心头的碑,也不需要让零星的抵抗,来安慰我们曾经的无能,来掩盖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有过的懦弱真相!

以一个日本军人角川的眼光来看待这场战争,尽管故事角度变新鲜了,但是,这场灾难留在中国人身上的耻辱和痛却被削减了。用今天的个体人性理解来解读七十年前的集体大屠杀事件,逻辑是错位的。影片通过日本兵角川的精神挣扎和情绪恍惚,来象征日本兵中所存在的反战倾向,借以表达即使是凶残的刽子手也可能人性未泯这样一个主题,来迎合当今世界反战和人性的潮流,这是陆川最严重的误区。尽管陆川想走出传统上解读南京大屠杀的套路,用中国人的“抵抗意志”和日本人的精神挣扎来重新诠释这场噩梦,但是客观上却歪曲了南京大屠杀的本性,变相宽恕了制造这场大屠杀的罪魁祸首。问题是,谁给了你宽恕南京大屠杀罪行的权力?

陆川说,在战争、苦难、死亡、仇恨之外,他更希望观众能够体会战争背后的思索、苦难背后的救赎、死亡背后的尊严,以及仇恨背后的温暖,“我要讲述的,不是单纯的施暴者和受暴者之间的故事,而是两个民族的共同灾难,这关系到我们以何种心态重读历史。”“我们不能封闭在民族悲情里,我希望借一部电影去恢复中国人的这种存在和救赎。中华民族是一路坎坷的民族,我们最终还是要自我拯救。”

从南京大屠杀算起,八年战争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被日军杀死一千八百万人,伤亡一千七百万人,共计三千五百万人。如果如此巨大的国耻家仇还不能激发我们对侵略者的仇恨,我们还是中国人吗?这是历史给我们不可动摇的原则,也是中国人对待南京大屠杀态度的基本底线。

战争是残酷的,任何战争给人类带来的都是灾难!但是,战争罪犯是挑起战争、制造战争者,理应由日本侵略者来承担战争罪行给中国人带来的灾难,即使南京大屠杀过去了七十年,而我们已经等待了七十年,七十年啊……

对于中日之间因七十年前的日本侵华和南京大屠杀结下的冤仇,用个体人性的解读来取代集体人性的扭曲是不妥当的,用人性自省来消解国耻家仇也是消极的。如果国破人亡也不能够激发我们的尊严,我们还有什么尊严?至于陆川所说的“仇恨背后的温暖”,我实在想象不出,国耻家仇背后的温暖是什么颜色的?!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百倍的野蛮、百倍的暴力、百倍的血腥、百倍的邪恶、百倍的兽行、百倍的残忍面前,试图用人性的眼光来解读侵略的兽性,那是一种幼稚和无知。

用一个貌似当代的伪命题,来虚构还原南京大屠杀历史,试图从中找到人性的密码和缓解民族之间的历史矛盾,甚至不惜美化日本军人在这场大屠杀中的表现,如角川时时表现出来的迷茫、同情和自责,最后甚至放跑了两个本该枪毙的“敌人”而自杀。这些事情竟都发生在日本侵华第一年,实在让人无法理解。当代中国1970年后的文化人如果真是用这样的眼光看待历史和民族苦难,那实在让人忧虑!

在一个强调和平的年代,不计前嫌,忘记过去,一切朝前看是世界潮流。但是,必须强调的前提是:历史的一页可以掀过去,但是这一页历史的真实,必须还原。

鉴于这部影片的题材是涉及中日两国历史矛盾的敏感题材,陆川很想赢得日本市场,他还是执行制片人,影片的市场表现也是他所关心的,利用国际通行的艺术概念来演绎南京大屠杀,试图走在中外两头的钢丝上,他的“杂技”表现得不够好。

据说,陆川所有的场景都有历史照片佐证,但是,表现得却没有历史照片那么逼真和慑人。《南京!南京!》片长两小时十分钟,整部影片让人欲哭无泪,压抑难受。而这一切不是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是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给我们带来的。

事实上,真实的南京大屠杀,远比陆川镜头下的惨烈。南京下关煤炭港、草鞋峡数万中国人被集体屠杀灭尸,在“清街运动”和“难民登记”中上万人头落地,惨绝人寰。《南京!南京!》放过了日军视屠杀中国人为游戏的“百人斩竞赛”这个残忍的典型,即使在表现日军对中国妇女大规模的施暴和虐杀时,也十分克制,却花了很多胶片,来描绘日本军人角川和日本慰安妇之间的“爱情故事”,以揭示战争对双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此来消解日本侵华、辱华和灭绝人性的罪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场大屠杀的残忍性和疯狂性。

影片拍摄的某些场景和情节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还是有的。但是整个故事情节却显得不够连贯,有些段落十分生硬和突兀。人物刻画也是概念化的,不够真实。

比如范伟扮演的唐先生,他的两重性的人性表现,转折得莫名其妙。不要把人性中的善和恶混淆起来,也不要频道随便乱换。在真正的战争状态,叛徒就是叛徒,同和平时代的“跳槽”是两个概念。用人性来解读“叛变性”,值得质疑!另外他的死也缺乏交代,他向日军出卖了那么多中国伤员,属于汉奸,日军毙他理由不足。枪毙前还给他抽烟,简直是笑料。

比如两个漂亮女人都被日本兵杀了,而杀人的理由竟然都是因为太漂亮了,不忍心她们被强奸或苟活。这是日本军人刽子手的思路吗?被车拖走的一车裸尸,演员的体型太健康完整,不像是受难中挣扎而死的女性形象,仿佛是在做一个行为艺术。

最让人不舒服的是光明的尾巴——角川放走了两个中国人再自杀。这角川可是一个在南京大屠杀战场上升为军官的日本兵,火线升官,自然是杀人如麻。日本军能够让一个动摇分子平步青云并且当着一个士兵的面放跑应该枪毙的“敌人”?

最后,让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电影,以一个孩子的笑容来结束,表现的象征性太小儿科,和整部电影的悲壮性不吻合。甚至有对三十万亡灵不恭的嫌疑。

《南京!南京!》类似的细节漏洞还有很多。最致命的毛病,还是主创者价值观的混乱和创作主导思想的偏差,使得这个本该更为悲壮和惨烈的影片违背了我们的人性思考和生命价值评判。

三 安息吧,我们的兄弟姐妹[3]

——汶川大地震哀悼词

导读: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全中国人民都会永刻在心底里的日子,这是一个悲伤的日子。这一天四川发生了八级大地震,八万多人从此阴阳相隔。地震发生后,举国哀悼,为死去的同胞,为消亡的生命而哀悼。这篇悼词写出了我们每一个生存者的心声。它情真意切,那种痛彻心肺的感情力透纸背。

的确,我们难受,我们哭泣,但面对死去的兄弟姐妹,我们要尊重生命,要坚守人性,要守望相助。在祭奠死去的同胞时,我们更要“勇敢坚强而快乐地生活”。

悼词是在死者追悼会上表示对死者哀悼、敬意的讲话,是对死者一生的总结和缅怀,有时也是对死者事件意义的阐述。一般在追悼仪式上宣读。

今天,举国哀悼,国旗降半,笛报嘶鸣。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八级地震,我数万同胞不幸罹难,黄泉永隔。

每个人的心都被撕痛,泪雨纷飞,山河呜咽。

没有什么可以替代悲情,每天更新的遇难者统计数字下,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和我们一样,有名有姓,有家有口,过着简单却充满希望的生活。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今天,以一个国家的名义,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为你志哀,神情肃穆,站立静默。愿你安息,愿你的魂灵去往幸福的所在,不再承受苦难,不再为大地的震颤恐惧惊悸。你们的家人,我们为你供养,你们的家园,我们为你守望,你们不再感受的这片大地,我们会坚定地站立。

安息吧,兄弟姐妹。这是你们的苦难,你们的不幸。你们离开了亲人,离开了曾经秀美醉人的家园;亲人失去了你们,面对断壁残垣的疮痍,要长久湎于噩梦和对你们的追思。

安息吧,兄弟姐妹。这是一场国难,是国家的不幸。举国上下全力以赴,想把你们每一个一息尚存的亲人从废墟中抱出,我们捐款捐物,要让你们的亲人身体得到疗救,家园得以重建。现在我们更加知道,一个国家的主体,是她的国民,我们爱这个国家,就是爱和你们一样的每一个国民。今天,整个国家为你们哀悼,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是一个国家对亡灵的最高祭奠,对生命的最高尊重,对灾难的最大铭记,对人性的最强坚守。我们相信,从此,我们的国民更懂得守望相助,我们对国家的爱更加具体而实在。

安息吧,兄弟姐妹。这是全人类的苦难。巨大的灾难,是对人类的撕裂,把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生推向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仿佛人间与地狱的隔别。善良、同情、良知和爱,会把人类再次弥合。你们可曾看到,伟大的互爱潮水,如同曾经奔流于任何一次人类悲剧发生的时刻,汇聚成哀伤和坚韧的海洋。

愿你们安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为你们泪流不止,我们为你们点燃烛光。但我们不会变得软弱,不会屈服于灾难的无情。我们要以一个国家的力量,整个人类的力量,让经历了灾难折磨的人们,重获原来的生活。我们凝聚着爱,勇敢坚强而快乐地生活,我们知道,这样是对你们最好的祭奠,这同样是你们在另一个世界的期盼。

安息吧,兄弟姐妹,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永远爱着你们。

四 中国崛起的思想盛宴[4]

——评“论剑”系列丛书

张瑞丰

导读:书评是对所读的书发表一些看法,并把这些看法写成文章的文书。凡与作品、作家有关的都可以予以评论。书评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可以对作品的思想意义、艺术特色、社会价值进行评价;对作家的创作经验、人品学识进行总结;对读者的阅读进行指导;对作品本身的得失从各个角度进行议论;更深入的,还可以结合作品的评论,探讨各种美学问题,等等。

《中国崛起的思想盛宴》对“论剑”丛书侧重于内容方面给予分析评价,特别是对这本书的意义和指导价值做了透彻和准确的评价,认为该丛书可以启迪改革者的思想智慧,“开阔干部视野”。因为是丛书,所以分别对每一册的内容、特点和价值都做了分析。由于丛书的主编就是《大国崛起》的作者,而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曾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所以该书评也对丛书的作者做了特别的介绍。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恰逢盛世,我们在欢欣鼓舞之余,更应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不仅需要向历史学习,汲取以往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更需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探索出一条和平崛起的新道路。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日益成为具有强大经济、政治实力的全球性大国,与此同时,我们应理智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改革不仅需要解决历史上遗留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更应解决在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突破改革面临的瓶颈,克服时代的限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国崛起的热潮下保持冷思考,冷静而理智地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

“论剑”丛书正是由《大国崛起》的作者唐晋亲自担纲主编,该书从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政治、经济、民生、国际战略等角度,汇集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对时代问题做出的精彩解析,多方位全景式地为我国的和平崛起道路建言献策。既立足当前,紧扣中国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与前沿问题,又谋划深远,用大国的思维探索和构建中国的强国之路,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描绘和平崛起的宏伟蓝图。

美国为何自建国以来国家实力长盛不衰,对英国的霸权为何没有通过激烈的对抗就“和平”地进行了替代?德国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又是什么?韩国的“新村运动”能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苏联解体的致命根源在哪里?中国崛起又为世界提供了怎样的新选择?《论剑:新视野下的中国大战略(壹)》着重对比了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专家学者们潜心的分析研究为我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他者的借鉴和参考。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经济再次面临新的转型期,面对世界经济挑战时我们应拿出怎样的“中国策”,这是丛书第二册《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道路(壹)》提出的中心议题。现阶段,过速的经济发展使我国陷入了一定的经济怪圈,片面追求GDP,企业众多但竞争力不强,经济发展遭遇瓶颈。民生问题突出,物价高涨,房地产市场不稳,“三农”问题严重,收入分配机制有待重新调整。本书集结了国内外政治经济精英们的精辟论述,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强调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为经济快车降温,持续深化企业改革,将其聚焦到产业竞争力上来,采取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从“G本经济”到“人本经济”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社会。重视民生问题,正确认识物价高涨的成因以及如何应对,对中国住房政策取向进行解读,提出了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思路,加强“三农”工作,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这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丛书第三册《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战略(壹)》,依靠吴建民、张德广、唐代兴、熊澄宇等各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献言献策,对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做出了宏观上的指导与启示。深入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的国际战略政策走向与角色定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利益,提倡通过重树“大师精神”解决民族的精神焦虑,建立良好的大国民形象,积极构建文化软实力,打造中国魅力!

丛书第四册《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政治(壹)》,分析了构建服务型政府对中国崛起的重要意义与具体的举措,从实践角度对干部选拔机制和反腐败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措施,这些中肯的评价值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敢于正面分析民主的条件,对民主的分析锐意大胆而不随声附和,指出了传统的西方理论根本无法满足我国的民主诉求,中国的政治进程必须依赖于中国实情,从学理和实践的角度告诫我们,改革开放才是中国崛起的“发动机”,只有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丛书第五册《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民主(壹)》再次向我们清晰地揭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重申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不可动摇的原则,立足中国国情,只有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改革党的执政方式,采取渐进式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方式,才能保证改革平稳有效地进行,这是中国式民主必然的路径选择。在完善党内民主的同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有序地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实现“有限政府”向“有效政府”的华丽转身。

新农村建设路在何方?就业难题如何解决?社会保障体系怎样建设?高等教育与医疗改革,养老金制度,住房改革,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等一系列民生问题摆在了我们眼前,这正是丛书第六册《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民生(壹)》中所力图解决的问题,文中从实际问题出发,探讨各种观点、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之策,启迪思考,引发共鸣。

强盛的“软实力”是大国的“硬形象”,丛书第七册《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壹)》带来了“软实力”这一个新鲜概念,通过对比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文中指出软实力是影响他国及整合国内各阶层的能力,是硬实力发展的必要前提,提出了发展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意义与路径选择:发挥传统的力量,通过建构与重构传统摆脱现代困境,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弘扬中国文化,传播国学经典,提倡人文精神的回归,塑造国民的民族自信心与提升国际影响力,宣扬盛世的和谐之音!

一个成功崛起的大国,总是意味着克服了一系列的约束、限制和障碍,“论剑”丛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直面中国崛起进程中的重大战略和热点问题,通过数百位高层领导和权威专家从不同角度的深入分析和解读,为中国崛起的大战略进行了高端论剑,启迪了思想智慧,开阔了干部视野。只有改革者敢于直视并解决改革进程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大国才能完成真正的崛起,“论剑”丛书,在思考中明确战略,为中国的崛起照亮前行的道路。(文章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