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情报空间中的知识表示

情报空间中的知识表示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隐性知识这块领域,我们目前还鲜有涉足。情报空间中的情报周期是立足于知识本身的形态转变而言,同时在空间维度中也暗含了人的行为干预。这些步骤有的会在较小规模内同时进行,有的顺序会有颠倒,特别是隐性知识形态这一区域

9.3.3 情报空间中的知识表示

1.知识转化螺旋模型——KTSM

20世纪60年代,英国科学家、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首次提出了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分类。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60)。换句话说,显性知识是人类能够以一定符号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体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隐藏于人的头脑中的难以言述的知识。

自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分类提出之后,关于知识流动和转移方面的研究日渐丰富,其中最为著名的理论模型就是我们在第7章讨论的日本学者野中与竹内提出的知识转化螺旋模型(Knowledge Transform Spiral Model,KTSM,图7-6)。该模型描述了组织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循环,以及从个人到组织的知识流动形式。这一过程包括四个流程:社会化或共同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综合化或连接化(combin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分别代表了隐性知识—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61)

在情报空间中进一步考察这一转换模型,实际上是知识信息的获取(学习)—组织—传递(交流)—利用(学习)过程。具体来看,社会化是个人分享隐性知识的过程,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外化是对隐性知识的明晰表达,将其转化成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主要依赖于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会谈的方式来推动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综合化是一种知识扩散(传递)的过程,通过将分散在组织中的显性知识进行分类、重组并重新提炼成新的组织显性知识,以方便更多人共享;内化意味着显性的组织知识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组织中成员接收了综合化知识后,可以通过团体工作、干中学和工作中培训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知识的转化、传递和创造是一个动态的、递进的过程,当组织的隐性知识完成以此知识螺旋运动并转化为新的隐性知识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知识螺旋(62)

2.情报空间的知识形态及其转化

图9-2反映的是情报空间的静态三维,这个框架还可以用于动态的模式表征。图9-3描述了知识在情报空间中的流动以及形态转化,这个过程激活了情报空间的三个维度。信息和知识在此空间中以某种特定的顺序不断运动着:许多杂乱无序的信息和知识会逐渐被编码、组织,许多未经传递的信息和知识也会逐渐被提高传递的有效性,许多没有被利用的信息和知识也会逐渐为用户所利用。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应当假设,信息和知识在情报空间中都会朝着更高的组织程度、更有效的传递以及更充分的利用的方向运动。我们将会看到,相反方向的运动也同样会发生。

如图9-3中所示,知识在情报空间中的流动过程可分解为6个步骤:

img129

图9-3 情报空间的知识形态转化(情报周期)

(1)组织:这个步骤主要是对信息和知识进行编码化、结构化和有序化,所面向的对象既包括知识,也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数据和信息。从知识层面上来说,既包括显性知识的组织,也包括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对于前者,我们已经拥有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如分类法、主题词表等。但这些相对成熟的成果也主要集中在语法层面,如图书馆的文献组织,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知识载体的直观陈列。近年来,数据库技术日益成熟,能够进行海量信息的处理,从而使知识组织由文献层次上升到信息层次,从语法处理转变为语义处理。在隐性知识这块领域,我们目前还鲜有涉足。因为隐性知识大多隐藏在人们的大脑中,与个人的经验、体验相结合,通常处于一种潜在的状态,较难进行编码和抽象。而知识单元之间逻辑关联的寻求和推理则更为困难。

(2)传递:信息和知识经过编码和组织之后,变得有序化并易于查找。但我们发现,用户通常会面临着这样的难题:不知所需的知识在哪里,或者即使知道了,有时也难以获取。传递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包括有知识—人的传递,以及人—人之间的知识交流。这时,媒介将发挥重要作用。经过这个步骤,知识由一种静态的客观存在变为用户所能利用的资源。

(3)利用:知识到达其归宿地,被用户加以理解、接受,并付诸使用。这种使用有可能是对知识所包含内容的学习,有可能是对自身知识结构的改造,有可能是作为行为决策的一种参考。用户结合自身的需求,以较具个人化和主观化的方式使知识的功用得以发挥。

(4)情景嵌入:在情报空间中,这个过程是知识组织的逆过程。其所指的切实含义是:在知识的直接利用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把已经编码的知识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形,此时的知识被嵌入了某种具体的语境,因此组织程度(包括编码、抽象等)降低。

(5)融合:与传递过程互逆,个体化表明知识逐渐被内化,形成一种个人的体验,并成为个体知识结构中的组成部分。这种形态的知识在传递上不够畅通,表现出一定的黏滞性。随着传递有效性的减弱,知识的共享性减弱,独占性增强。

(6)创造:经过与个体原有知识的结合和碰撞,在这个阶段将会有新的知识产生。这些新知识有的以隐性形式固定在头脑中,潜藏在意识里,有的则以某种显在的形式无序散落。由于缺乏有序组织和有效传递,因而并不具有明确的功用。

以上的步骤描述了知识在情报空间中所发生的形态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循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报周期。与我们通常提的情报周期相比,二者存在着一些差异。通常所说的情报周期包括需求分析、情报获取、组织、存储、传递、检索、利用等环节,这些步骤在情报空间中都有所包含。但前者在情报利用—情报获取这一重新循环的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而这恰好是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也正是上面(4)~(6)的步骤过程。另外,通常所指的情报周期主要是从人对情报处理的角度来讨论,其环节也是由一些处理步骤来界定。情报空间中的情报周期是立足于知识本身的形态转变而言,同时在空间维度中也暗含了人的行为干预。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应当把情报周期中所提到的先后顺序看做是示意性的,即这种顺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先后顺序。这些步骤有的会在较小规模内同时进行,有的顺序会有颠倒,特别是隐性知识形态这一区域,更加无法严格区分步骤的先后。所以,图9-3表示的是情报空间中信息和知识转化的一种过程概括和趋势指向。

图9-4以图解方式说明了情报空间中知识的动态演化,这一过程可与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螺旋模型相对应。我们以该空间的区域A为开端,A-B是一个由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综合化过程。接下来,B-C是由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内化过程,C-D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D-A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外化过程(63)。在这四个区域中,区域B的知识达到外化的最高程度,因而显性属性最为明显。与之相对应,区域D的知识内化程度最高,其隐性属性最为明显。

图9-4 情报空间的知识区域

3.显性知识区域与隐性知识区域

通过区域分割,情报空间可大致划分为显性知识区域和隐性知识区域,分别位于图9-5中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如果结合布鲁克斯的知识方程式K(S)+ΔI=K(S+ΔS)来看,显性知识区域主要是解决ΔI(作用于用户的客观知识)的问题,包括信息和知识的组织、传递和利用;隐性知识区域主要涉及ΔS(主体知识结构的变化),包括知识流动过程中的情景嵌入、融合以及创造这三个步骤。

在情报空间中,技术和人是知识流动的重要动力所在。在显性知识区域,知识的流动是一个逐渐外化和显性的过程,这期间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入隐性区域之后,知识的内化与用户的理解、体验、知识结构密切相关,因而其转化动力主要来源于人。可以说,目前情报学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显性区域,侧重于对知识的编码化、显性化处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情报学为什么会表现出如此明显的技术导向。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有学者开始提出并倡导情报学的认知观方法,但对于隐性知识的探索还是很匮乏,两个区域的研究存在一种失衡,从而导致整个情报空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img131

图9-5 情报空间的显性/隐性知识区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