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处理材料能力训练

处理材料能力训练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需要实名制购买的拥有15位编码的自行车已在本市上市多日。对此,北京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相关部门昨日表示,工商、公安、商务等部门正在调研,并将尽快出台新的制度,让自行车实名制名副其实。被淘汰掉的这部分材料是为了应用文的写作而收集的,但因为重复、没有代表性、与主题结合不够紧密等原因而未能入选。所以说,材料是应用文的基础,犹如砖瓦是房屋的基础一样。

启迪坊

请看下面一篇调查报告:

自行车实名销售 九成顾客不买账

需要实名制购买的拥有15位编码的自行车已在本市上市多日。但据记者从部分经营者处了解到,只有一成的购买者愿意实名购买自行车。对此,北京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相关部门昨日表示,工商、公安、商务等部门正在调研,并将尽快出台新的制度,让自行车实名制名副其实。

经营者:无法强迫顾客填写真实信息

在中关村一家自行车销售店里,刻有15位编码的自行车与未编码的自行车摆放在一起,并没有显著的标识,价位与未编码的自行车也所差无几。根据国家规定,销售编码自行车时,店方应用三联单记录买方的身份证号码等个人资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编码自行车和实名购买”。经营者告诉记者,有一些顾客看中了编码自行车,但一听说要填姓名、身份证,反而不愿意买了。

在甜水园、北新桥、西罗园、月坛、前门等多家自行车销售门店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经营者们普遍反映,顾客对实名制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接受,只有一成的顾客愿意实名制购买编码自行车,“顾客都不愿意填写身份证,我们不能强迫顾客,也不能不做生意”。而商家们在维护客源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顾客使用假身份证,我们根本无法辨认”。

消费者:对实名购车心存疑虑

昨天中午,记者在甜水园一家自行车销售店门口遇见了刚买完车的王女士,她对实名制全然不知:“购买自行车还要实名?实名就能不丢车吗?小偷把钢号给锉没了,实名制还有什么用?”一名男顾客也对实名制缺乏信心:“自行车实名制只是一个辅助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行车被盗的问题。”“我怎么知道我的信息不会被泄露?商家怎么保护我们的信息?”在采访时多位顾客表示,害怕个人信息泄露是不愿意实名购买自行车的主要原因。在中关村一家自行车门店,一位选购自行车的青年男子认为,自行车商店的从业者流动性比较大,如果其中有人擅用顾客信息从事非法活动,购车人将有无数的麻烦。

相关部门:将出台新措施推动实名制

顾客和商家对自行车实名制反应冷淡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北京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相关部门昨日表示,实名制并不是一个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措施,因此施行起来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对此,工商、公安、商务等部门正在调研,并将尽快出台新的制度,让自行车实名制名副其实。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买车人最好配合实名制。自行车购销实名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堵塞销赃渠道,也便于警方破案,更利于追回被盗车辆后及时返还失主,“实名制的受惠者就是消费者”。

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2008年3月31日。

在上面的调查报告中,大家可以看到,每个小标题与其下的事例之间是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它们本质上是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小标题是观点或结论,事例是具体的材料。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具体的事实材料,这篇调查报告还有没有说服力?

知识访

材料是构成公文的要素之一。凡是在应用文写作中用来提炼主题和表现主题的事实、数据和观念,都是材料。

材料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具体事实、基本情况、数据,也有科学原理、定律、规章等。

我们在应用文中看到的材料只是材料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材料在写作时被淘汰掉了,我们不能直接看到。被淘汰掉的这部分材料是为了应用文的写作而收集的,但因为重复、没有代表性、与主题结合不够紧密等原因而未能入选。

没有材料的支撑,主题无法成立,更谈不上有什么说服力。材料充分,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应用文的质量就有保证;如果材料太少,写作时难免抓耳挠腮,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所以说,材料是应用文的基础,犹如砖瓦是房屋的基础一样。

根据材料的抽象程度,可以把材料分为两大类型:事实性材料和观念性材料。

事实性材料指客观存在的现实事物,主要包括人物、事件、事物、现象、统计数字等。上文调查报告中多处运用了事实性材料。事实性材料可以通过直接实践经验获得,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或其他信息载体获得,如从总结、报告、新闻报道中得到。

观念性材料是作者从别人那里引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理性认识。这些理性认识一般都在实践中经过反复验证,其正确性得到了人们的公认。观念性材料主要包括科学原理、定义、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等等。观念性材料由作者通过学习、阅读来获得。

根据材料的概括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个别性材料和综合性材料。

单独存在的事实或个人的观点,用作材料时都是个别性材料。综合起来加以认识的普遍现象或公众观点,用作材料时就是综合性材料。在公文写作中,个别性材料说明局部情况,综合性材料说明总体情况,两种材料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如上文调查报告中的一段:

在中关村一家自行车销售店里,刻有15位编码的自行车与未编码的自行车摆放在一起,并没有显著的标识,价位与未编码的自行车也所差无几。根据国家规定,销售编码自行车时,店方应用三联单记录买方的身份证号码等个人资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编码自行车和实名购买”。经营者告诉记者,有一些顾客看中了编码自行车,但一听说要填姓名、身份证,反而不愿意买了。

在甜水园、北新桥、西罗园、月坛、前门等多家自行车销售门店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经营者们普遍反映,顾客对实名制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接受,只有一成的顾客愿意实名制购买编码自行车,“顾客都不愿意填写身份证,我们不能强迫顾客,也不能不做生意”。而商家们在维护客源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顾客使用假身份证,我们根本无法辨认”。

第一段是个别材料,第二段则是用多个个别材料经过概括而成的综合材料,从而使材料由点到面,增强了说服力。

根据材料涉及的时间,可将其分为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现实材料就是应用文所主要阐述和说明的时段以内的材料,历史材料则是在该时段以外的材料,如在总结类文体中,总结期内的事实和数据是现实材料,早于总结期的事实和数据就会被看做是历史材料。下面是某物业公司2007年度工作总结中的一段:

阳光家园管理处在2004年工作中,在成本控制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使管理处工作首次突破零的利润,创造出一份来之不易的经济利润。2007年工作全面展开之后,管理处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增长点,召集全体员工在公司目标和经营思路的框架下进行分析,集思广益,根据阳光家园小区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项目。

其中2004年的情况属于历史材料,2007年的材料属于现实材料。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放在一起比对,可以反映出工作的进展、情况的变化以及发展的趋势。

根据材料的性质可将其分为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与文章的观点相一致的,能说明和加强文章观点的材料是正面材料,与文章观点相左的是反面材料。应用文需要正面材料,也需要反面材料,因为观点的成立需要直接面对反面材料,只有充分考虑到反面材料并予以妥善的处理,文章的观点才能站得住脚,经得起推敲。

关于学校全面工作的测评

首先,我们对班级、学校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设计了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的学生满意率高,认为自己的学校文明程度高、校风良好。宁乡九中的满意率达100%,十一中90.9%,四中86.7%,职业中专81.3%,二中、实验中学、一中、云帆、七中、十三中均比较高。其次,对学校开展的活动进行调查。职业中专的学生反映最好。该校本学期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谱时代旋律,展青春风采;当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为主题,从10月开始至2006年元月,历时3个月,共计10大活动,目前已完成了4大活动。此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寓教于乐,使学生的品德情操受到了良好的熏陶。自活动开展以来,学校的校风、学风大为转变,违纪的少了,学校活起来了。

但是,学生反映的问题也不容我们忽视。普遍反映的问题是要改善后勤服务质量,有的学校食堂卫生差,少数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粗暴;二是少数学生存在着不良习气,如乱丢乱扔、抽烟、喝酒,打架斗殴也时有发生;三是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强烈要求多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充实学生课余生活。建议学校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引起重视,进行落实整改。

上述材料中,第一自然段从正面肯定学校、班级工作的成绩,属于正面材料;第二自然段讲学校、班级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属于反面材料。反面材料提出来并不是用来否定正面材料,而是为了使正面材料更为接近事实,更客观,从而更能站得住脚。如果将学校、班级工作讲得十全十美,那就很容易被人找出漏洞,从而引发人们对材料真实性的怀疑。

根据材料的来源可将其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来源于作者的直接生活经验的是直接材料,通过各种渠道间接得到的都是间接材料。直接材料最为真实可靠,但获取它们费时费力,仅靠直接材料写作是远远不够的。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有时运用间接材料比直接材料还要多。下列材料一是采访得到的材料,属于直接材料,材料二则是转引的审计署的统计数据,属于间接材料。

材料一:“事实证明,这种业绩冲动必然带来潜在的道德风险。”某银行负责人介绍,“为了完成指标,有些业务人员不惜帮助不能达标的客户达到贷款标准,如编造客户收入证明、抵押品做假等”。

材料二:对于一直将个人消费信贷追捧为“优质资产”的商业银行来说,国家审计署近日提供的审计“清单”,无疑是当头一棒。工商银行南海支行向广东佛山市冯某累计发放违规贷款74.21亿元;工行北京翠微路支行被四家汽车经销商用虚假资料骗贷9650万元;工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向姚某发放个人住房贷款7141万元。

运用间接材料时,要对其真实性进行鉴别,确保其真实可靠后才能写入应用文。下面的资料就很能说明问题:

200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在官方网站发布《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人对比了2007年2月发布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现两年的统计数据有差距。比如,2007年的统计公报说全年肉类总产量6800万吨,比上年减少3.5%,而2006年的统计公报却说全年肉类总产量8100万吨。“肉类的总产量比上年减少1300万吨”,应是减少16%,报告中的“比上年减少3.5%”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在两个年度的统计数据中,必有一个有误差,或者两个都有误差,作为间接材料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鉴别分析。

智慧树

如何获取写作所必需的材料?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观察法、调查法和阅读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即在工作实践中直接观看、体验和感受并获得第一手材料的过程。观察是一个有选择、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如果要表达事故现场、工作情景、人物情态、产品外观等内容,就需要用观察法获得。

观察与看见是两码事,正如福尔摩斯所说,发现有台阶是看到,能说出一共有多少级台阶才是观察,以下是一个观察的典型案例:

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他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心里很着急。这时候,他看见一位老人在前边走,就赶上去问:“老人家,您看见没看见一只骆驼?”

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您看到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说:“那我可不知道。”

商人愤愤地说:“别骗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

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干吗生气呢,听我说嘛。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至于骆驼往哪儿去了,你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商人听了,照着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可见观察首选是看见,并在看见的基础上有所推理、有所判断、有所取舍。

同样是观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在观察中,可以对事物的整体予以把握,进行总体观察;可以对事物的某一局部和细节予以审视,进行细节观察;也可以在观察时有意识地将同类事物进行同中求异的比较,或者将异类事物进行异中求同的比较,这称为比较观察;还可以观察一个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叫做进程观察。

不管是何种观察,都不会满足于对事物外部形态的感知,都期望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通过现状认识发展规律。因此,观察都有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入过程。

知识链接

学会观察

◎案例:

一、观察要有顺序

观察一个对象要结合对象自身的特点,确定一个观察的顺序,这样才能做到观察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条理性。一般来说,主要的观察顺序有以下几种:

(一)按由环境到主体或由主体到环境的顺序进行观察

即先观察环境再观察与环境相关的主体,或先观察主体再观察与之相关的环境。如某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被人告发,纪检部门对其进行了查处。现欲拟写对该干部的处理决定,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事件的本身,这是主体,它是一件严重的以权谋私的渎职事件;观察完事件本身,我们再看事件所处的大环境,如果当时正在进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教育,那么这件事的性质就会变得更为严重,该干部无疑是无视法纪,顶风作案。

(二)按对象的空间关系进行观察

一般是按由远到近、由近到远、从外到内、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观察。例如对深圳市的城市卫生情况进行观察,我们可以从最西边的宝安区开始观察,接下来按从西到东的顺序观察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龙岗区。这种观察顺序取决于这些区的空间布局。

(三)按对象的主次进行观察

如果观察对象有多个,或一个对象有多个方面,我们应先观察主要的对象或主要的方面,再观察次要的对象和次要的方面。2008年,三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致众多儿童肾结石,以此为导火索,中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毒奶粉事件。此次事件中涉及的厂家众多,在对此事件进行观察时,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大的厂家,再考虑中等规模的厂家以及小厂家。

(四)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观察

就是按时令、时间的先后顺序对事物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如果要写中国“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总结,就需要对灾后重建工作按时间先后进行分段观察,最早的阶段是废墟清理和生命财产抢救,第二阶段是临时性住所建设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永久性住所的规划设计与建设阶段。

(五)按事物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

这是用于观察动态事物的一种方法。就是不仅要注意观察事物的外表、形状、大小,而且要注意它们的活动变化与发展趋势。例如观察一个公司某年度的营销额,就要注意每个月、每个季度营销额的变化,从变化中看出趋势,总结出规律。

(六)按事物呈现的逻辑层次进行观察

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逻辑联系,进行分层次的观察。如有这样一件事:某天公安部所属的自助身份证信息查询网站暂停服务,这是我们观察到的表面现象,那么根据人们的思考习惯,下面就应该观察这个网站是干什么的,再观察网站为什么暂停服务。这种观察顺序就是按照事物间的逻辑链条进行的。

(七)按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

即按总—分—总的方法去观察。某公司写年终总结,首先观察的是整个公司今年的工作状况,接着再观察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状况甚至一些业绩比较突出的个人的工作状况,最后又回到对整个公司的工作状况的观察上来。

二、观察要有重点,要抓住事物特点

有目的的观察,对观察的对象会特别注意,一切有用的东西都会以敏锐的眼光捕捉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观察对象与其他类似对象的不同点,也就是观察对象的特点,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异同法进行观察,逐一找出观察对象与其他类似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比较之中确立观察对象的特点。比如观察2008年“5·12”特大地震,就要从地震本身的特点、地震造成的严重后果方面来观察它不同于其他地震的特点:①范围广,全国大部分都有震感;②强度大,震级达8.0级;③危害大,地震本身造成了严重危害,还引发了大面积的地质灾害;④持续时间长,余震不断,较大余震时有发生;⑤伤亡人数多,地震造成近10万人死亡或失踪。这些特点都是在与历年来发生过的地震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属于本次地震的特点,同时也是重要的观察点。

三、观察要调动多种感官

人们认为观察就是“看”,其实不然,观察是多种感官参与的复杂的活动。不会观察的人用眼睛看,会观察的人用脑去观察。观察事物,只靠看得到的印象是呆板的、平面的,只有调动多种感官通过看、听、摸、闻、尝、想等手段,去观察、感知的事物才是全面的、立体的、多方位的。如观察火灾现场,首先是看,黑色,一片狼藉;其次是嗅,刺鼻,烟味,焦煳味;再次是触摸,热,烫;还得听,余火燃烧的爆裂声;还得想,火从哪里烧起来的。通过各种感官的综合观察,对火灾就会有一个立体的叙述,给阅读者的印象就会相当完整。

四、观察要与推理相结合

心理学家认为:观察是思维的知觉,没有思维参与的观察不是真正的观察。像上文的找骆驼的故事,观察者不但看了,而且在看的基础上进行了判断推理,所以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到现场实地勘察、找知情人询问、通过问卷等方法获得数据和事实,对某一情况进行了解和认识的过程。

(一)调查的形式

调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普遍调查,就是针对某一课题,在某一范围之内对相关对象全部进行调查,如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森林病虫害普查等。这种调查形式,全面、准确,但如果范围稍大,就特别耗时、耗力、耗财,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不多。

(2)重点调查,在普遍调查不可能实施的情况下,只对影响全局的重点对象进行调查。这种形式切实可用,但不如普遍调查准确。

(3)典型调查,选择同类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进行调查,再由典型推知全体。这种调查成功的关键在于典型的选择是否准确。

(4)抽样调查,为了避免因偏见而导致选择的失误,可采用抽取若干样本的方式来选择调查对象。这种形式虽可避免主观好恶对选择对象的影响,但抽取出来的样本很可能不均衡,与整体状况有差异。特别是最简单的随机抽样,造成误差的可能性更大。

以上是调查的形式,下面再介绍一下调查的主要方法。

(二)调查的主要方法

(1)现场勘察,即亲自到现场去,直接进行观察,甚至长时间地在第一线“蹲点”体验。用古人的话说,“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方法深入、可靠,但限于条件,对具体的调查课题而言,未必都可行。

(2)个别谈话,即找知情人进行交谈,让对方提供有关情况。谈话时要注意态度和方式,使对方能够畅所欲言。

(3)开调查会,即找若干知情人开小规模的座谈会,与会人在会上提供有关情况。选择的与会者应该是各种不同类型人群的代表。

(4)问卷调查,即事先拟出问卷,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参与调查的人回答,一般不要求答卷者署名,以保证能够说真话。问卷调查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问题的设计。

三、阅读法

阅读法就是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从新闻、总结、报告、通报以及各种文字资料中得到材料。

通过阅读法获得资料无非是检索、阅读、记录,这些工作看起来并不艰苦,做起来十分烦琐和枯燥,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和刻苦精神才能做好。

获得相关材料后,我们要确保所获得的材料是有用的。作为应用文的材料,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材料要真实、确凿。

应用文的材料,从生活真实角度看,都是真正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引用别人的观点,也算是曾经发生的事实,只不过观点是以主观的形态出现的罢了),从本质真实角度看,都是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只有两种真实都达到了,公文的真实性才算得到了真正的实现。

确凿,也是属于真实范畴的一个概念。确凿是要求应用文中的事实、引文、数据,都要准确无误,经得起核实。再具体一些,时间、地点、统计数字,都要精确;引文中的字、词、句、标点符号,都要和原文相符。表述事实时的移花接木,引文时的断章取义,都要坚决防止。请看下面一段材料:

今年,在市场疲软、用户压缩费用、车辆任务严重吃不饱的情况下,他却凭借优质的服务、高度的信誉赢得了客户,截至10月底完成劳务收入9.6万元,完成计划的118.9%,创利润1.79万元,为计划的112%,居同类车型单车任务第1名,为小车一中队整体任务的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段材料中多处引用了数字,这些数字都非常精确、确凿。

在应用文中,凡是涉及数字,能精确的尽量精确,重要的数字一定要精确,实在不能精确的在表述上也要注意有一定的限定性,能够说明程度、范围、规模等。

第二,材料要切题。

应用文的主题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那么最终选入文章中的材料要紧紧围绕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在收集来的众多材料中,要先剔除那些游离于主题之外的、与主题关系较远的材料;有时候材料都跟主题相关,但它们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去说明主题的,我们要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去取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下面的材料中,3、5、7、8就是切题的材料。

第三,材料要典型。

什么是典型材料?通常我们都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都是典型材料?如果有人再追问,什么样的材料才是典型材料呢?这就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试比较下面的两则材料:

①王校长资助的是三(2)班的岳琦同学。这名同学的父亲无生活能力,长年卧床不起,年龄偏大,50来岁,孩子又小,家境十分困难,基本无生活来源,靠亲属救济、朋友资助。王校长在两年前得知入校的小岳琦同学家境情况,主动和家长沟通,承担了代理义务。不断地给她以帮助与资助,经常询问学习情况及生活状况,给孩子买书包、衣物。今年教师节那天王校长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500元钱资助给她,使这名同学备受鼓舞,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

②王校长资助的是三(2)班的岳琦同学。这名同学的父亲无生活能力,长年卧床不起,年龄偏大,50来岁,孩子又小,家境十分困难,基本无生活来源,靠亲属救济、朋友资助。王校长在两年前得知入校的小岳琦同学的家境情况后,主动和家长沟通,承担了代理义务。不断地给她以帮助与资助,经常询问她的学习情况及生活状况,给她买书包、衣物。今年教师节那天王校长从自己的每月不足1500元的工资中拿出500元钱资助给她,使这名同学备受鼓舞,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王校长有3名子女,其中两个都在上学,妻子在家务农,还有一个病瘫在床的老母亲,家庭生活负担相当沉重。今年大女儿考上了高中,想买一台价值230元的电子词典,王校长为了节省开支给母亲看病,忍痛拒绝了女儿的要求,只给她买了一本定价48元的《牛津英汉双解词典》。

这两则材料中所述的王校长的所作所为完全相同,不同的是第二则材料中有对比,第一则材料中没有。从第一则材料中,我们无法得知王校长的经济状况,也许他的经济状况很好,资助一个小学生对于他的生活来说影响甚微,拿出500元钱来更是不费吹灰之力。第二则材料中则有鲜明的对比,王校长收入低,家庭负担重,资助一个小学生对他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拿出500元钱来更是不易。对比之下,就会觉得第二则材料比第一则材料更能说明王校长助学行为的可贵与感人,所以也更典型。

典型材料就是内容有冲突的材料,有矛盾的材料,冲突越强烈,矛盾越尖锐,材料的典型性就越强。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冲突与矛盾最后必须在主旨之下相统一,矛盾的解决往往就是材料主旨的显现。就像上述第二则材料中,王校长在资助学生与家庭负担的矛盾之中,选择了前者使矛盾得以解决,而这一选择正好彰显了他高尚的情操与可敬的品质。

第四,材料要新颖。

一般来说,新奇的东西总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写文章也一样,新鲜的闻所未闻的材料更能吸引读者,读者也更愿意花时间去了解这些新鲜的材料,从而更仔细和更认真地阅读用了这些材料的文章。反过来,一个很好的材料,大家不断地在引用它,大家对这材料也耳熟能详,只要一看开头两句,就知道后面讲的是什么,就不会继续读下去了。过于熟悉的材料会养成人们思维的惰性,会使人们“熟视无睹”,用在文章里,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看下面的材料:

2006年11月20日,在深圳华强北街头,一位中年老外拿出钱包里的一张百元大钞,随手给了躺在地上身高不到1米的残疾乞丐。半分钟之后,乞丐一瘸一拐艰难地走到30米外的一个募捐箱边上,将这张百元大钞塞进了募捐箱,随即转身离去。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主题,但是比起普通市民捐款或企业捐款来,就显得不同寻常,更吸引人,更有说服力。

材料要新鲜,并不意味着别人用的材料不能用,关键看从哪个角度去用,角度选好了,旧材料可以变成新材料。请看下面的材料:

2001年7月17日,广西发生了南丹矿难,81名矿工在黑暗的矿井底下倏然消失。矿主们欲壑难填,草菅人命,令人愤恨;当地政府纵容包庇,瞒天过海,令人震惊;然而,更令人痛惜并深思的是,幸存的矿工们不是愤怒、揭发、抗争,而是都保持着沉默和漠然,他们不希望记者来采访,不希望矿被查封,不希望矿主被逮捕。

矿难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免不了的。所以人们对于矿难从媒体上看得多,听得也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如果单从矿主的唯利是图,当地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来看,这则材料算不得是什么新鲜的材料。如果从幸存矿工的表现入手,那这则材料就相当有新意。

练习坊

阅读下面的总结,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材料,并在表格中相应的材料类型和可能的收集方法后面的“□”内打“√”。

中国建设银行××支行案件防控工作总结

根据总行《关于印发〈中国建设银行案件防控及整改方案〉的通知》和分行《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案件防控及整改方案》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案件防控工作,结合支行实际,认真组织全员对《方案》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全员风险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使全员牢固树立起防范风险和案件的第一道防线。同时,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控,将工作重心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主动出击前移。对全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细节入手,各部门深入机构网点在防范案件和经营风险上找问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不断促进了案件防控工作。现汇报如下:

续表

续表

游艺宫

如果要写一篇关于今年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你打算用哪些方法?获取什么样的材料?请根据自己的想法简要地填写下表,然后与同学的填写结果进行对比,并进行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