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干燥在有机实验中是极其普遍而又重要的操作。干燥剂应与被干燥的液体有机化合物不发生化学反应,包括溶解、络合、缔合和催化等,例如酸性化合物不能用碱性干燥剂等,并且易与干燥后的有机物完全分离。这时即表明干燥合格。新的干燥器应先试抽检验是否耐压。干燥器中干燥剂的选择,依除去溶剂的性质而定,同时不与被干燥的固体有机物质发生作用。

干燥是常用的除去固体、液体或气体中少量水分或少量有机溶剂的方法。如要对有机物进行波谱分析、定性或定量分析以及物理常数测定时,往往要求预先干燥,否则测定的结果不准确。液体有机物在蒸馏前也要干燥,否则前馏分较多,产物损失较大,甚至沸点也不准。此外,有些有机反应需要在绝对无水条件下进行,所用溶剂、原料和仪器等均要绝对干燥,反应过程中也要通过干燥管以防止潮气进入容器。可见,干燥在有机实验中是极其普遍而又重要的操作。

1.6.1 基本原理

干燥方法从原理上分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1.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中有烘干、晾干、吸附、分馏、共沸蒸馏和冷冻等。近年来,还常用离子交换树脂和分子筛等方法来进行干燥。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不溶于水、酸、碱和有机溶剂的高分子聚合物。分子筛是含水硅铝酸盐的晶体。它们都能可逆地吸附水分,加热解吸除水活化后可重复使用。

2.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采用干燥剂来除水。根据除水原理又可分为两类:

(1)能与水可逆地结合,生成水合物,例如:氯化钙、硫酸钠、硫酸镁和硫酸钙等物质;

(2)与水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例如:金属钠、五氧化二磷等。

1.6.2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1.干燥剂的选择

干燥剂应与被干燥的液体有机化合物不发生化学反应,包括溶解、络合、缔合和催化等,例如酸性化合物不能用碱性干燥剂等,并且易与干燥后的有机物完全分离。

2.干燥剂的吸水容量和干燥效能

干燥剂的吸水容量是指单位重量干燥剂所吸收水的量。干燥效能是指达到平衡时液体被干燥的程度,对于形成水合物的无机盐干燥剂,常用吸水后结晶水的蒸气压来表示其干燥效能。如硫酸钠形成10个结晶水的水合物,其吸水容量为1.25,在25℃时结晶水的蒸气压为256 Pa(1.92mmHg);氯化钙最多能形成6个结晶水的水合物,其吸水容量为0.97,在25℃时结晶水蒸气压为27 Pa(0.20mmHg)。两者相比较,硫酸钠的吸水容量较大,但干燥效能弱;而氯化钙吸水容量较小,但干燥效能强。在干燥含水量较大而又不易干燥的化合物时,常先用吸水量较大的干燥剂除去大部分水分,再用干燥效能强的干燥剂进一步干燥。

3.干燥剂的用量

根据水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和干燥剂的吸水量,可算出干燥剂的最低用量。但是,干燥剂的实际用量要大大超过计算量,一般每10mL样品约需0.5~1.0 g干燥剂。但由于液体产品中水分含量不同,干燥剂质量不同,颗粒大小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分批加入干燥剂,通过现场观察判断干燥的效果。

(1)观察被干燥液体。不溶于水的有机溶液在含水时常处于浑浊状态,加入适当的干燥剂进行干燥,当干燥剂吸水后,浑浊液会呈清澈透明状。这时即表明干燥合格。否则,应补加适量干燥剂继续干燥。

(2)观察干燥剂。有些有机溶剂溶于水,因此含水的溶液也呈清澈、透明状(如乙醚),这种情况下要判断干燥剂用量是否合适,则应看干燥剂的状态。加入干燥剂后,因其吸水后会粘在器壁上,摇动容器也不易旋转,表明干燥剂用量不够,应适量补加,直到新的干燥剂不结块、不粘壁,且棱角分明,摇动时旋转并悬浮(尤其是MgSO4等小晶粒干燥剂),表示所加干燥剂用量合适。

由于干燥剂还能吸收一部分有机液体,影响产品收率,故干燥剂用量要适中。应先加入少量干燥剂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用量不足时再补加。

4.干燥时的温度

对于生成水合物的干燥剂,加热虽可加快干燥速度,但远远不如水合物放出水的速度快,因此,干燥通常在室温下进行。

5.操作步骤与要点

(1)首先要把被干燥液中的水分尽可能除净,不应有任何可见的水层或悬浮水珠。因干燥剂只适用于干燥少量水分。若水的含量大,则干燥效果不好。为此,萃取分液时应尽量将水层分净,这样干燥效果好,且产物损失少。

(2)把待干燥的液体放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取颗粒大小合适(如无水氯化钙,应为黄豆粒大小且不夹带粉末)的干燥剂放入液体中,用塞子盖住瓶口,轻轻振摇(干燥易挥发液体如乙醚时,注意轻摇,以免塞子冲出而损坏),观察判断干燥剂是否足量,静置一段时间(0.5 h以上,最好过夜)。

(3)把干燥好的液体滤入适当的容器中密封保存或者过滤后进行蒸馏。干燥剂与水的反应为不可逆反应时,蒸馏前不必滤除。

(4)有些溶剂的干燥不必加干燥剂,而借其和水可形成共沸混合物的特点,直接进行蒸馏把水除去,如苯、甲苯和四氯化碳等。工业上制备无水乙醇,就是利用乙醇、水和苯三者形成共沸物的特点,在95%的乙醇中加入适量的苯进行共沸蒸馏。前馏分为三元共沸混合物(bp 64.9℃);当把水蒸完后,即为乙醇和苯的二元共沸混合物(bp 69.3℃),无苯后,沸点升高即为无水乙醇。但该乙醇中含有微量苯,不宜作光谱分析的溶剂。

6.常用干燥剂的种类及其性能

各类有机物常用的干燥剂及其性能分别见表1-4和表1-5。

表1-4 各类有机物常用的干燥剂

表1-5 常用干燥剂的性能与应用范围

续表

1.6.3 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

干燥固体有机化合物,主要是为了除去残留在固体中的少量低沸点溶剂,如水、乙醚、乙醇、丙酮和苯等。由于固体有机物的挥发性比溶剂小,所以可采取蒸发和吸附的方法来达到干燥的目的。常用干燥法如下:晾干;冻干;用恒温烘箱烘干,用恒温真空干燥箱烘干,或用红外灯烘干;用普通干燥器或真空干燥器干燥。

1.自然干燥

自然干燥是最经济、方便的方法。应注意,被干燥的固体有机物应是在空气中稳定、不易分解、不吸潮。干燥时应将待干燥的固体放在表面皿或其他敞口瓶中,薄薄摊开。须防灰尘落入。

2.加热干燥

对于熔点较高遇热不分解的固体,可使用红外灯(放置温度计以便控制温度)或放置恒温烘箱中烘干。加热温度应低于固体的熔点(至少10℃),并加以翻动,避免结块现象。

3.干燥器干燥

对于不能用上述方法干燥的易分解或升华的有机固体有机物,应放在干燥器内干燥。干燥器有普通干燥器、真空干燥器、真空恒温干燥器等(如图1-9)。

图1-9 干燥器

(1)普通干燥器:干燥样品所费时间较长,效率不高,一般适用于保存易吸潮药品。

(2)真空干燥器:可提高干燥效率。使用时真空度不宜过高,以防干燥器炸裂,一般用水泵抽气,抽真空时,外面套以铁丝网或以布包裹,以防玻璃炸裂伤人。新的干燥器应先试抽检验是否耐压。抽气时应有防止倒吸的安全装置。取样放气时不宜太快,以防空气流入太快将样品冲散。

干燥器中干燥剂的选择,依除去溶剂的性质而定,同时不与被干燥的固体有机物质发生作用。干燥剂放在干燥器内的隔板下面,被干燥的样品用表玻璃、培养皿等盛装放在隔板上面。干燥器内常用的干燥剂见表1-6。

(3)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枪):干燥效率高,尤其要除去结晶水或结晶醇,此法更好。但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小量样品的干燥(如被干燥化合物量多,可采用真空恒温干燥箱)。使用时将装有样品的小舟放入夹层内,连接盛有干燥剂(一般常用五氧化二磷)的曲颈瓶,然后用水泵减压,抽到一定真空度时,先将旋塞关闭,即停止抽气。若不关闭旋塞再连续抽真空,则干燥枪内的气体不能再流入水泵,反而有可能使水气扩散到干燥枪内得到相反的结果。每隔一定的时间再抽一次气。根据被干燥有机物的性质,选用适当的溶剂进行加热(溶剂的沸点不能超过样品的熔点),溶剂蒸气充满夹层外面,而使夹层内样品在减压和恒定的温度下进行干燥。

表1-6 干燥器内常用的干燥剂

*为了判断硫酸是否失效,通常在100mL硫酸中溶解1.8 g硫酸钡,因硫酸吸水后浓度降到84%以下时,有细小的硫酸钡析出,就应更换。

1.6.4 气体的干燥

有机实验中常用的气体有N2,O2,H2,C12,NH3,CO2,有时要求气体中含很少或基本不含CO2,H2O等,因此就需要对上述气体进行干燥。

干燥气体时常用的仪器有干燥管、干燥塔、U形管、各种洗气瓶(用来盛液体干燥剂)等。气体干燥常用的干燥剂见表1-7。

表1-7 干燥气体时常用的干燥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