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商州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技术探讨

商州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技术探讨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商州区区长为区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第一责任人,商洛市国土局商州分局、城区分局作为区级地质灾害防治组织管理部门。建立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应列入各级行政管理层级的年度考核指标,并在县级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中加以明确。

张亚鸽1,周 阳1,袁喜东2,杨 佩2,侯 娟1

(1.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 710016;2.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地质灾害形成环境及变形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动员组织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监测工作必须采用群专结合的监测方法。管理工作必须坚持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相结合。从商州区实际情况出发,以突发性致灾地质灾害为防治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全面规划,建设好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将地质灾害的危害减少到最低,保障商州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防治技术

为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加强监测预报,对商洛市商州区已查出的14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纳入群测群防体系。

1 管理体系建立

商州区区长为区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第一责任人,商洛市国土局商州分局、城区分局作为区级地质灾害防治组织管理部门。乡(镇)地质灾害的防治以主管乡(镇)长作为乡镇级负责人,各村均以村(组长)作为村(组)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图1)。

图1 商州区地质灾害管理运行模式图

基金项目: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关于下达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任务的通知(陕地调院发[2013]16号)

作者简介:张亚鸽(1984—),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与研究

1.1 区(县)级

建立区级群测群防监测网络,由商洛市国土局商州分局、城区分局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应采用多种方法对本区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预警,并负责本区监测系统、信息系统、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信息管理,进行灾害应急调查与抢险救灾等。

1.2 乡镇级

建立乡镇级群测群防网络。负责本地域内较大(威胁1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协助上级监测机构做好地域内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警预报工作;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上报等工作;指导所属村组的群测群防工作,做好地质灾害临灾预报和自救工作。

1.3 村组级

建立村组级群测群防网点。负责该村组地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10人以下)的监测预警与自救工作;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上报等工作。

2 群专监测网络建设

2.1 监测点的建设

野外调查过程中,根据上述原则确定需要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后,调查组就每个隐患点及时提出简单易行的应急防治措施和简易的监测方法,并进行了现场讲解、演示,每个监测点均发放了地质灾害监测记录卡。向乡镇、村干部及危险区域的居民积极传授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协助当地政府进行了监测点的建设。

监测范围的确定:除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形迹象进行监测外,还应把该灾害点威胁的对象和可能成灾的范围纳入监测范围。

监测方法与要求:监测方法主要有大地形变位移监测、简易相对位移监测、宏观地质监测(目视巡查)。

对目前不宜进行治理或暂时不能进行治理的灾害点,灾情险情属大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建立由专家指导,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用专门仪器监测为主的监测网点;其他灾害点,应以群测群防为主,结合宏观地面变形观察,并设立醒目的观测标志。

简易监测一般采用设桩、设砂浆贴片和固定标尺进行滑坡体地面裂缝相对位移监测,并结合人工巡视监测范围的微地貌、地表植物、动物、建筑物标志的各种微细变化。以定期巡测和汛期强化监测的方式进行。定期巡测一般为半月或每月一次,汛期强化监测根据降雨强度,每天或24小时值班监测。

监测人的监测工作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在监测过程对新出现的裂缝等变形迹象等应详细记录在案,并及时上报。监测数据要随时记录,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监测资料应妥善保管,每年年底汇交区国土资源局。区国土资源局应不定期对监测情况进行抽查、监督、指导。

2.2 监测网络的管理与运行

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与个人。被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乡(镇)村和有关单位为监测责任人,在他们的领导下,成立监测组,监测组成员由受威胁的居民或有关单位的群测人员组成。

建立岗位责任制。县、乡(镇)、村应逐级签订责任书。防灾责任应按责任状的形式明确;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也应明确其相应责任。

宣传与培训。本次调查过程中,尽管采取多种方法方式进行了宣传与培训,教会监测责任人、监测组成员和群众如何监测,如何判断灾害可能发生的各种迹象和灾情速报及有关应急防灾救灾的方法。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监测信息反馈与处理。商州分局、城区分局负责监测资料与信息反馈的收集汇总,上报到商洛市国土资源局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将上报的资料与信息录入陕西省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进行趋势分析,同时对下一步监测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落实防灾预案。经监测将有重大险情发生时,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同时应立即报告省、市、县政府和国土资源厅主管部门,派出专业人员赴现场协助监测和指导防灾救灾。

建立地质灾害速报制度。按国土资发[2003]15号文件“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关于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报告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152号)精神执行。

2.3 监测数据的管理

监测数据包括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资料、动态变化数据、灾情等;所有监测数据均应以数字化形式储存在信息系统中,同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备份保存;监测点必须进行简易定量监测,必须整理成有关图表等。应编制有关日报、季报和年报。同时,对今后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监测数据应按有关程序逐级汇交。

3 责任落实情况

3.1 签订责任书

区、乡镇、村逐级签订责任书,建立岗位责任制,防灾责任应按责任状的形式明确;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也应明确其相应责任。

3.2 责任确定

区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与村(居)民委员会签订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

3.3 责任制落实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应列入各级行政管理层级的年度考核指标,并在县级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中加以明确。

4 宣传与培训情况

本次调查过程中,每调查一个村,都召集村委会负责人、监测人员及群众,为他们详细讲解了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地质灾害临灾的各种特征及迹象,灾情速报及有关应急防灾救灾的方法。并现场填写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为群众现场讲解避险明白卡的使用方法。使基层管理组织、监测员及群众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常规方法。

商州区群测群防网络在技术上接受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商洛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的指导,由商州区人民政府组织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是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简易监测方法及卷尺、直尺、手电、雨具、锣声、电话等监测预警工具的使用。群众义务监测员的选定需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较快掌握简易测量方法;

(2)责任心强,热心公益事业;能认真填写调查内容,熟悉记录方法,能准确识别灾害发生前兆,熟悉各项防灾制度和措施,并配备卷(直)尺等工具;

(3)长期生活在当地,对当地环境较为熟悉。

5 监测信息反馈渠道建设情况

5.1 监测数据报送

一般情况,村级监测组每周向乡(镇)级监测部门报送一次监测数据;乡(镇)级监测部门每15日向区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送一次监测数据。遇特殊情况,应立即上报。村级监测组报送隐患点监测数据和隐患区巡查情况时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保存、建档,一份送乡(镇)级监测部门。乡(镇)级监测部门对村级监测组报送的原始资料留底存档,并对村级监测组报送的原始资料进行汇总,汇总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保存、建档,一份送区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区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乡(镇)级监测部门报送的监测资料进行汇总,上报到市地质环境监测站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

5.2 监测信息反馈

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监测数据报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将上报的资料与信息录入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空间数据库,进行趋势分析,同时对下步监测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

6 结 论

实践证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提高群众减灾防灾意识,依靠群众建立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是我国农村减灾防灾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应重视开展电视、黑板报、张贴画、集中授课、下乡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提高群众减灾防灾意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建立群测群防网络系统。对已经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排专人监测,对监测人员进行必要的监测和防灾知识培训,制定紧急避险和财产转移防灾预案,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范立民,何进军,李存购.秦巴山区滑坡发育规律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1):44-48.

李永红,范立民,贺卫中,等.对如何做好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的探讨[J].灾害学,2016,31(1):102-112.

李昭淑.陕西省泥石流灾害与防治[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

强菲,赵法锁,段钊.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及空间分布规律[J].灾害学,2015,30(2):193-198.

孙果梅,况明生,曲华.陕西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5):244-247.

向茂西,李永红,贺卫中,等.汉中市汉台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4,25(2):7-11.

殷翔,齐普荣,王滔.陕西省石泉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形成条件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4,25(2):16-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