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威胁城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不利因素。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雨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增多,地质灾害呈高发态势。通过研究城固县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可以得出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形成机制,进而掌握其发育规律,这就为研究和制订正确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打下了基础。地形地貌条件是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程度的基础性因素,其影响具多层次的控制作用。

曹虎生1,蒋泽泉1,2,田孟刚1,李欣睿1

(1.陕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质有限公司,陕西榆林 719000;2.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城固县北部在秦岭,中部在汉中盆地,南部在巴山地区,县内地质灾害多发,是陕西地质灾害重灾区,地质灾害形成与地形地貌、地形坡度、地形高差、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震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地下水、地表水等因素关系密切,本文分析了城固县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研究了地质灾害形成的控制因素,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布规律;秦巴山区

0 引 言

城固县位于陕西西南部,北踞秦岭南坡,南处巴山北坡,中为汉中盆地,南北狭长,地貌差异显著,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岩体风化破碎,人类活动强度差异大,降水量大且集中,地质灾害多发,是陕西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威胁城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不利因素。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雨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增多,地质灾害呈高发态势。本文以2013年完成的城固县地质灾害详查报告为基础,阐述了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地质灾害的稳定性。

1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地质灾害的形成往往是内、外动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岩性及岩土体工程地质结构等是主要的内在条件,而气候、植被、人类工程活动、地震等则是影响和诱发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因素。通过研究城固县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可以得出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形成机制,进而掌握其发育规律,这就为研究和制订正确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打下了基础。下面结合以往资料及本次详细调查成果,对城固县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节进行评述。

1.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地形地貌条件是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程度的基础性因素,其影响具多层次的控制作用。微地貌往往决定了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和分布(表1,图1),相对高差、坡度和坡形等地形地貌差异导致不同规模类型地质灾害的发生。从区域上分析,灾害点多发生在地形起伏剧烈、反差相对明显的低山区及山区向河谷区的过渡地带。从局部地形看,切割强烈、斜坡坡高和坡度较大时,灾害相对频繁。

城固县全境,山岭连绵、河谷纵横,分为冲积平原区、低山区和中山区。地表水系发育,以汉江为骨干,南汇南沙河、堰沟河,北汇湑水河、文川河,各支流支沟密布,地形切割严重。

基金项目:陕西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陕国土资发[2013]16号)

作者简介:曹虎生(1987—),陕西榆林人,硕士,男,工程师,从事水文地质地质灾害研究工作

表1 地貌类型与灾点分布关系表

图1 地貌与地质灾害分布关系图

冲积平原区位于城固县中部,汉江两侧,地势开阔,良田广布,在冲积平原与低山丘陵交界地带,因人类工程活动和开垦种植原因破坏了边坡体的自然平衡,形成小规模滑塌。

低山丘陵区包括秦岭南麓低山丘陵区和巴山北坡花岗岩低山区。秦岭南麓低山丘陵区介于秦岭山地与冲积平原之间,山势低缓,平均坡度9°,沟谷边坡一般20°~30°,在降雨诱发下,常发生滑坡,是地质灾害较发育区;巴山北坡花岗岩低山区位于冲积平原以南,山不高而起伏大,山岗连绵,平均坡度17°。植被良好,但岩石风化破碎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强风化带和全风化带松散堆积物在连阴雨和暴雨诱发下会形成小规模滑坡、崩塌。

中山区包括秦岭南坡中山区和巴山北坡中山区。秦岭南坡中山区山势峥嵘巍峨,陡山体高度1000~2600m,切割深度500~1000m,坡度30°左右,由于复杂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开荒种田和工程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发生率高;巴山北坡中山区位于二里镇南端,平均海拔1089m,最高2450.6m,平均坡度25°,由于人口稀少,人为破坏程度较轻,地质灾害相对较少。

1.1.1 斜坡坡形

区内斜坡类型以斜向斜坡、顺向斜坡、特殊结构斜坡为主,绝大多数斜坡具有土岩两种结构,上部为覆盖层,下部为基岩。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坡度越大,覆盖层越薄,这种结构是滑坡形成的有利条件。滑坡体主要产生于覆盖层中,滑面为基岩接触面。在调查的181处滑坡中有160处为堆积层滑坡,占总数的88.4%,主要原因是土体和岩体的性质差异大,土体结构松散,渗透性强,而基岩渗透性差,在接触面上形成汇水渗流面,经过长时间水的作用,基岩面泥化变软,滑带土塑性也发生变化,最终在降雨等条件的诱发下,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滑坡。而对于岩质滑坡一般具有特殊的斜坡结构,斜坡坡度一般大于35°,覆盖层很薄,斜坡多为顺向斜坡或斜向斜坡,由于表层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下部未风化岩体结构完整,由于长期物理化学风化,表层风化岩体裂隙增多增大,部分泥化形成软弱夹泥层,在水或地震力的作用下,沿层理面或裂隙面发生滑坡。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反向斜坡,由于受到沿斜坡走向方向应力的支撑,应力集中程度明显减缓,稳定程度明显增高;顺向斜坡则相反,应力集中程度明显提高,稳定程度明显降低,而区内大部分滑坡产生于斜向和顺向类型斜坡中。调查结果显示,坡形对斜坡的稳定性及变形破坏模式具有控制作用,坡形变化越大,坡体内部应力分布越不平衡,应力集中现象越明显,斜坡也越容易失稳。

1.1.2 斜坡坡度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加,滑坡数量增多,由此可知,滑坡受地形地貌的控制明显。斜坡越陡,坡体的主应力迹线也越陡且靠近于坡面,下部剪出口也越高,往往在上部形成拉张应力,出现拉张裂缝,下部产生剪应力集中,同时坡度越陡,滑体的下滑应力也越大,在降雨等外力的作用下,土体剪切破坏,产生滑坡。另一方面,坡度越大,坡体上部剥蚀下部堆积的特征也越明显,由于集中降雨的影响,坡积物在势能的作用下易产生缓慢变形,地形坡度较大,相对高差较大,坡积物势能相对较大,滑坡变形则较大,同时易于产生滑坡,且变形明显。据分析,本区斜坡的坡度主要集中在30°~49°之间;其次为10°~29°和50°~69°之间;大于70°的斜坡较少。

在调查的164处滑坡中,坡度在30°~49°范围的滑坡数量为111处,占滑坡总数的67.68%;坡度在10°~29°和50°~69°范围之间的滑坡数量为52处,占滑坡总数的31.70%;坡度在70°~90°范围的滑坡数量为1处,占滑坡总数的0.62%;在调查的17处崩塌中有11处发生在坡度为50°~69°之间的陡崖上,占崩塌总数的64.70%(表2)。

表2 原始斜坡坡度与地质灾害关系统计表

综上所述,斜坡的坡度越大,临空面越多,斜坡越容易发生变形,岩土体内的应力就越容易集中于坡脚或软弱面部位,使斜坡的不稳定性增大,越容易发生变形破坏。一般地,大于60°的陡崖容易产生崩塌破坏;30°~69°间斜坡容易发生滑坡;而坡度小于20°的斜坡随坡度的变缓发生滑坡的概率降低。

1.1.3 斜坡坡高

坡高虽然没有改变斜坡内的应力分布状态,但是,控制着坡体内各处的应力大小。现有研究表明斜坡坡高、坡体、坡角及谷底的应力状态分布和坡体变形方式存在密切联系(图2),随着坡高的变化,坡体、坡角和谷底的应力状态也会发生显著变化,最终导致沟谷不同部位变形破坏方式的改变。在相同坡度条件下,随着坡高的增大,坡体安全系数减小。

图2 沟谷地应力场分布特征与变形破坏方式示意图

城固县全县山大沟深,人类工程活动主要集中在河谷阶地上和沟谷斜坡坡脚处,对人类能产生影响的斜坡坡高多在50m以内。

本次共发现164处滑坡:主要发生在坡高为10~49m的斜坡上,共计122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74.38%;其次在小于10m和大于50m坡高的斜坡上,共计42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25.62%(表3)。

本次共发现17处崩塌,崩塌多发生在坡高10~29m的陡崖上,共计10处,占总数的58.82%;其次发生在坡高30~49m的陡崖上,共计5处,占总数的29.42%(表3)。

表3 滑坡、崩塌与原始坡高统计结果表

综上所述,城固县地质灾害在坡高区间10~49m的斜坡上发育比较密集,考虑对人类有影响的斜坡坡高在城固县所占比率因素,可以得出随着斜坡坡高的增大,其破坏概率也增大。这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据调查,城固县滑坡大部分为堆积层滑坡,其规模小,滑体物质不均匀,且易发生变形破坏;可见,调查成果与地质灾害在坡高区间10~49m上密集发育规律相符。如果在相近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趋于一致的条件下,滑坡发生是随着原始坡高增加而增加的;而崩塌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建房和修路,不合理的开挖坡脚,引起坡体变形失稳的。

1.2 地质构造地质灾害

1.2.1 新构造运动对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

调查区新构造运动发生在喜马拉雅运动古构造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继承性,活动强烈,迹象明显,差异性活动幅度大,对区内地质灾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喜马拉雅运动本区以大幅上升为主,自喜马拉雅运动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北区秦岭及汉南巴山地区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不断侵蚀中低山区,这样就形成了湑水河、文川河、堰沟河、南沙河的深切河谷及陡峭斜坡,为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力的地形地貌条件。如小河镇与双溪镇这样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湑水河两侧的斜坡地带。老庄—深北沟一带地质灾害多发区亦是大多发生在文川河、湑水河支流深北沟两侧斜坡地带。天明镇和五堵镇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堰沟河、南沙河及其支流两侧。除此之外,秦岭与巴山之间的汉江断凹曾一度下降形成汉中盆地后,存在上升运动,从而形成了汉江三级、二级、一级阶地。在邻近秦岭与巴山盆地边缘,由于上升亦可形成斜坡地形,为盆地内的桔园镇、原公镇、五郎庙镇、三合镇和董家营镇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1.2.2 断裂和褶皱对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

自东向西延展贯穿本区的阳平关-洋县(F2)断裂北部为秦岭区康县-略阳分区,属地槽型沉积;南部为扬子大巴山分区,属准地台型沉积,该断裂主要表现在新元古代到早古生代。新生代反映右行剪切,沿断裂带亦有地震活动,说明该断裂在新构造运动时亦有活动。从老庄镇到深北沟、原公镇一带地质灾害多发区分布走向与断层方向一致,且多分布于断层两侧。说明该断裂对该区地质灾害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老庄-深北沟地质灾害多发区与秦岭地槽褶皱系、康县-略阳褶皱带和老庄-深北沟向斜走向分布基本一致,说明该褶皱对该地区地质灾害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1.3 地震地质灾害

地震本身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灾害,而且还可以诱发滑坡、崩塌等其他灾害。境内历史上有地震活动记载,但强度不大,频度不高,而邻区强震大震对调查区的影响较大,它通过松动岩体结构、降低岩体强度,同时给坡体施加不利其稳定的地震力,使得坡体发生滑坡或崩塌,诱发已有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复活,形成地质灾害。

2008年“5·12”汶川地震对本区造成较大的破坏,引发多处地质灾害,并通过破坏岩土体结构和完整性,对斜坡稳定性产生破坏。根据2008年《“5·12”汶川地震陕西省城固县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震后境内新发现4处地质灾害点,因地震影响,震后变形情况明显,其稳定性变差、危险性加大。而受地震力的影响,区内原有崩塌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落石掉块和松动变形现象,高陡斜坡上孤石掉落现象更为常见,表明地震对区内滑坡、崩塌灾害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通过本次实地调查和群众反映发现,2008年地震以后,斜坡的自稳定性和抗破坏能力明显减弱,尤其是在基岩地区,岩体的整体性变差,表明地震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具有长期的作用。

1.4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

1.4.1 地层岩性与地质灾害

地层岩性是决定地质灾害发育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岩性条件形成的地质灾害也有所不同。本区秦岭南麓广泛出露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薄—中厚层状浅变质岩系,受南北向构造挤压应力的作用,褶皱、断裂发育,强烈的风化作用沿岩层面、节理裂隙面进行,岩体破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堆积于山麓或覆盖于山体鞍状地形凹陷部位。

调查显示:广布于盘龙—桔园之间的绢云母千枚岩、片岩、碳质板岩等岩层,风化破碎带与堆积层之间常构成控滑结构面。堆积层由于松散,透水性强,而下伏基岩相对隔水或弱透水,降雨或地表水垂直入渗,接触面润滑,堆积体含水饱和,黏聚力下降,与下伏基岩之间抗剪性大幅降低,从而产生滑坡或变形,此类岩石成为该区易滑地层。

棕红色黏性土分布于山前丘陵斜坡,普遍具有弱的胀缩性,干旱季节裂隙密布,土体松散,孔隙率高,含水量低,雨季大气降水迅速入渗,土体大量持水,地下水位升高,土质变软,常常产生斜坡缓慢蠕变,造成其上住户房体变形,威胁人员安全。

1.4.2 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

根据区内各类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将其划分为岩体和土体两大类,其中岩体又分为坚硬块状侵入岩类、坚硬中厚层—块状碳酸盐岩类、较坚硬互层状浅变质碎屑岩类和较软弱薄层状千枚岩类4类,土体又分为黏性土单层土体和黏土、粉土、砂土多层土体。地质灾害在岩体中主要发育于较软弱薄层状千枚岩类,土体中主要发育于黏性土单层土体类。

较软弱薄层状千枚岩类分布于老庄、桔园和深北沟一带的中上石炭统和毕家河—大木场—水磨一带的中下泥盆统三河口群上部,岩性主要为浅灰色千枚岩、石灰岩和片岩,多呈薄层状,具千枚状构造,岩石具各向异性,易风化成碎屑,岩石干抗压强度一般大于60MPa,软化系数为0.6~0.8。受地形控制,在降雨诱发下易发生滑坡和崩塌等自然灾害。

黏性土单层土体类在境内主要为第四系更新统坡积、残积、冲积、洪积及湖相沉积层,主要分布于汉江平原南北两侧丘陵地带,老庄镇、桔园镇、原公镇和董家营镇等在地形、降雨等因素的影响下,地质灾害较为发育。

总之,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由于其不同的结构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对斜坡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对地质灾害的形成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1.5 水与地质灾害

根据水体的成因和特征,区内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水体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

1.5.1 大气降水

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作用是降雨的冲蚀和下渗导致斜坡自重加大,控滑面润滑而发生崩、滑,它是一个比地质环境条件更为活跃、往往构成斜坡失稳的决定性因素。

城固县大气候带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区。除双溪镇以北属暖温带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属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总量平均约791.7mm。统计资料表明:多雨年份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规模高于正常年份;年内夏秋7—9月的多雨季节,地质灾害集中发生。连阴雨历时长,大部分降水入渗坡体,导致坡体含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从而失稳。而暴雨历时短,强度高,大量雨水来不及入渗土体,因此对土质斜坡稳定性影响不大;而基岩山区由于堆积层薄,且含大量碎石,结构疏松,在暴雨冲蚀下便快速失稳,碎屑物质堆积于坡脚或随水流汇入沟道,可引发小规模灾害。

1.5.2 地表水

地表水以河流水体为主,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水流运动过程中对坡体的侧蚀。河流一方面不断下切,使岸坡增高变陡,一方面又不断冲刷坡脚,使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由于河流侧蚀作用引起的小规模的花岗岩风化砂土堆积层滑坡在堰沟河曲流河谷时常见到,但均未造成灾害。

此外,水库、高位堰塘、水渠等,因工程处理不善,长期渗漏,亦可造成堤岸、大坝或边坡稳定性降低,产生滑坡。南沙河水库副坝、桔园镇小北河庙湾以及文川镇文光村余家山大坝等数处滑坡都是由于地表水体渗漏及冲刷引起。

对于区内的支沟、细沟、斜坡冲沟和凹槽地带,在非汛期或明显降水时,沟内基本无地表流水,但在降雨时节往往因汇水而产生地表流水,由于上述沟道多具有沟窄、降深大的特点,尤其是冲沟和凹槽坡度基本与斜坡一致,因此地表流水的动能大、流速快,冲刷、侵蚀、搬运能力也更强,常常形成流动性很强的饱和土体,易于泥石流发育。

1.5.3 地下水

地下水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可通过强烈的溶蚀作用、渗透变形,以及软化、泥化作用等,在斜坡体中形成地下水活跃带,并对斜坡的变形破坏起重要作用。地下水对灰岩等可溶岩具有溶蚀作用,溶蚀贯通节理面、层理面等结构面。地下水在岩土空隙中储运时,对岩土固体骨架会产生空隙水压力和渗透压力,当地下水补给激增(如特大暴雨、山洪等)或排泄水位异常变动(如河水位变动或排泄通道堵塞等)时,可使空隙水压力和渗透压力(或动水压力)增大,在局部含水层薄弱地带甚至破坏土体,以泉或溢水点的形式出露形成地表水,对坡面产生冲刷、侵蚀作用。空隙水压力的存在,削减了有效应力,以致使某个剪切面上的抗剪强度降低,从而减小斜坡稳定性;渗透压力普遍作用到渗流中的所有土粒上,由渗透水流的外力转化为均匀分布的内力或体积力,可导致在渗流出口附近的土体发生管涌或流土渗透破坏。地下水对岩土体还具有软化、泥化作用,片岩、千枚岩等岩石吸水后不仅强度降低很多,而且其片理面更光滑,内摩擦力变小;风化强烈的岩体中,由于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沿裂隙流通,经过地下水的长期作用,裂隙面泥化形成夹泥层,裂隙的宽度和深度也进一步扩大,并对裂隙面两侧形成水压力,使岩体失稳,产生滑坡、崩塌;松散土体吸水饱和后抗剪强度大大减小,且其中的黏粒物质随水分进入到控滑结构面并形成泥膜后,由于与上部土体差异更大,往往具有润滑作用而减小坡体的抗剪力,从而不利于坡体的稳定。

根据调查分析,区内与地质灾害形成关系密切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斜坡破坏面也多为潜水面,这种特征尤其在千枚岩、片岩等软弱岩体分布的区域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桔园镇小北河村庙湾滑坡的滑体上大面积的湿地及泉水出露,正是地下水作用的具体表现。

1.6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

人类既是地质灾害形成的主体,又是形成地质灾害的载体,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破坏,产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另一方面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又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危害。经本次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城固县地质灾害的发育与人类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山区,人们一般沿沟而居,但沟道中往往没有足够的平地用于建房,于是切坡或开挖坡脚屡屡发生;山区公路一般沿河道修建,因此产生大量的高陡边坡和危崖;拦河建坝,修建水电站,引起河水位上升,水体压力加大,对岸坡的侵蚀和渗泡加剧;在黏性土分布区,砖瓦厂在坡脚大量取土,原始斜坡迅速变陡;引水灌溉,水渠无良好的防渗漏处理措施,致使斜坡岩土体浸润饱水,力学强度降低。凡此种种,均使斜坡原始的稳定状态变差,从而产生斜坡变形或崩滑,各种情况均有其例。

此外,由于本县人口多,耕地少,煤炭资源匮乏,开荒造田和以林代薪现象时有发生,自然植被的破坏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

总之,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本区人为因素的诱发显得特别突出。随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必会加剧,为此,我们应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的高度意识,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做好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降低或减缓各种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防止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1.6.1 毁林开荒、陡坡垦殖

城固县以农业为主,随着人口增加,毁林开荒,陡坡垦殖,开辟更多的农田。但该区耕作技术落后,生产条件简单,加上过度放牧,造成了坡面植被覆盖率下降,地表岩土裸露面积增大,加剧了水土流失,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固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耕地大多分布在宽阔的川道之中,河谷两侧多为常绿林及灌木丛,水土保持状况日趋变好。畜牧业以喂养牛羊为主,自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当地农民对家畜进行圈养,使原来漫山放牧的现象得到纠正。

1.6.2 矿业开发

城固县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普通非金属矿产为主,境内发现矿产有9类19种,主要有硅石、石灰岩、饰面大理岩、蓝晶石、钾长石等非金属矿产。矿产开采形成了大面积沿沟谷堆放的大量的采矿废石,成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主要隐患区。区内的桔园镇、老庄镇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时间长,矿业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较多。

1.6.3 工程建设

区内平地少,群众多依坡建房,开挖坡脚现象极为常见。“十一五”期间,城固县建设公路347条1729km,公路密度达89km/100km2,实现3小时上西安,半小时到汉中,乡镇1小时回城。县境内公路建设大多为沿坡顺沟修筑,坡脚开挖,爆破施工等,造成边坡临空,形成高陡危岩体。

1.6.4 城镇与农村建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城镇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城固县大部分地区地形条件差,故在工程建设中,不合理地开挖坡基、削坡建房等现象常有发生。这些工程活动破坏了斜坡原有的稳定性,许多小的滑坡、崩塌等不断发生。

城固县移民点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中,部分移民点选址和建设存在随意性与盲目性,因受地形的影响,存在切坡建房现象,形成新的高陡边坡,易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危及到当地移民搬迁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1.7 植被与地质灾害

植被的发育起到护坡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对斜坡的演化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城固县整体植被覆盖率较高,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植被不是决定地质灾害是否发育的根本原因。区内植被对斜坡变形、演化和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水文地质效应。植被不同程度地阻滞了地面径流,增大了降水对坡体的入渗补给量。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植被对地下水的蒸腾排泄作用明显。

(2)力学效应。植被根系具有加固松散堆积体,提高土体抗剪强度的能力,嵌入基岩或下部老黄土的植物根系还起到锚固作用;同时,坡体上植被的自重又增加了坡体的荷载,并向坡体传递风的动力荷载。

(3)护坡效应。植被发育的地区不易产生水土流失,地形受侵蚀切割较缓慢,斜坡变形破坏较弱。相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受切割强烈,斜坡变形破坏较强。

城固县植被类型属北亚热带含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带,境内林业用地面积241.5万亩(1亩=666.7m2),森林覆盖率65.4%,但由于地表水、地下水的作用强烈,坡体稳定性较差,地质灾害较为发育。

2 结 论

城固县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形成与地形地貌、地形坡度、地形高差、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震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地下水、地表水等因素关系密切。建议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对于移民搬迁区、临时工棚、居民集中区及工矿厂区等区域,要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运营过程中也应该加强评估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范立民,何进军,李存购.秦巴山区滑坡发育规律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1):44-48.

黄润秋.岩石高边坡发育的动力过程及其稳定性控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8):1525-1544.

姬怡微,李永红,向茂西,等.陕西秦岭南麓316国道沿线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J].灾害学,2015,30(2):199-204.

蒋泽泉,曹虎生,李欣睿,等.城固县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规律[C]∥范立民.陕西环境地质研究——2014年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4:86-91.

李永红,范立民,贺卫中,等.对如何做好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的探讨[J].灾害学,2016,31(1):102-112.

李永红,向茂西,贺卫中,等.陕西汉中汉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分区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4,25(3):107-113.

李勇.汶川地震对陕南滑坡稳定性的影响[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5,26(2):27-31.

殷跃平.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思考[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24(4):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