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吾友一食家

吾友一食家

时间:2022-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朋友中一位真正的美食家,不但精于吃,且能道出个中真谛。豆汤饭与豆花饭是成都两大通俗食品。老板兼厨师则是一家著名饭馆退役的名厨。诸先生皆食家,车辐与之共食,且得其精研饮食文化之精义;又和引车卖浆者流、贩夫走卒之辈同饮食,深知穷有穷的吃道。更有一层,成都菜馆的名厨,他没有不识者,常共研讨,得厨师实践之精妙,又能从饮食之学理而论列之。据告,开幕之日,众宾云集,人人吃得满意。

朋友中一位真正的美食家,不但精于吃,且能道出个中真谛。尤令我佩服的,他还是烹调高手。交往多年,我从他稍解饮食之道,但永远学不到他的烹调艺术。

成都车辐,五十多年前我就跟着他吃了。那时大家都很穷,但是,穷也有穷的吃法,吃不起大馆子,多在小店和摊头觅食。由于他精于食道,又是成都老土地,小店摊头也能觅得佳味。偶进大饭店,只要有车辐在,必可贱价得美食。他不只善点菜,也不只是和饭店从老板到厨师到跑堂的幺师(川语,茶房同义)都熟识,对他必有照顾;还有一个道道儿,他叫的菜多是可以回锅再烧的,一盘菜快吃完了,如豆瓣鲫鱼只剩下骨头了,加豆腐回烧,又成满满一碗,回锅和豆腐是不要钱的。一盘菜回锅烧汤,总要加些蔬菜和配料,也不要钱。这样,花一份菜的钱吃两份菜,真正花钱的菜并不多。此所谓穷吃法也。有一次,在他的带领下,几个人站在饭店柜台前,各白喝了一碗牛肉汤。那是行过此店,车辐说:“喝碗汤再走。”真算得穷斯滥矣,然颇自得其乐。

豌豆一般都是小贩制作,清晨挑担沿街叫卖。居家之人,买上几坨(川语,几大块也),够烧十几碗汤了。儿时居成都文庙后街祖宅,黎明醒来,必听见马路上小贩的叫卖声:“豌豆啊胡豆(蚕豆,勉强类似上海的发芽豆而高明不知多少)……”其声抑扬不绝,穿过围墙和重门传入耳鼓,诱人之至。黄昏以后,一副热火担子停在我家大门外,担子一头放未烧的疙瘩肠和佐料、碗筷等,一头是烧着的炉子,上置锅,里面是烧好了的五香味道的疙瘩肠。弟兄等相偕而食,乐甚。车辐今日将烧此一味,于我,自不止于得美食之乐而已。

是日,车府桌上,摆满各式菜肴,蒸炒煎炸,全是家常之食,绝无大鱼大肉,这是成都人请熟朋友的特点。家常菜自然没有特殊珍品,然以家常之菜烧出特殊之味,更赖高明的手法,车辐于此,有令人倾倒之能。

这顿饭自然吃得满意极了。唯一至今我犹以为憾的,是居然没有他所极为自吹我所最为盼望的豌豆疙瘩肠汤。车辐深为抱歉地说,没有买到豌豆,疙瘩肠也不好。看出了我有所失望,他郑重其事地宣告:“欠你一个豌豆疙瘩肠汤,下次补。”说此话之后,十多年了,至今无缘补我此憾。

老朋友都知道,车辐请客有一特点,每上一菜,举箸之先,他必详为讲解,自卖自夸,滔滔不绝,讲此菜之妙,讲他的每每与众不同的烧法,边讲边吃,他自己吃得比客人多。客人叹食之未足,他已拿起菜碗“洗碗底”了——以他菜或泡菜将菜碗内所剩之汁蘸而食之,边吃还边自赞曰:“好,真好!”所以拾风生前常说:“车辐请客,菜都是他自己吃了。”车辐正色答:“不吃可惜了。”其实客人何尝不吃,车辐的筷子来得急如雷电,客人不及其神速耳。

又一次,车辐和成都川剧院的笑非、熊正堃、刘双江请饭。地点是车辐选的,临街一间极不起眼的小店,不过三四张小台子,转动都难。老板兼厨师则是一家著名饭馆退役的名厨。几样菜由车辐和老板商定,又由车辐动议略加改良,更合口味。味之美,自不用说;菜价之低,更让我吓一大跳。这也是将近十年前的事了。听说成都现在吃饭的价钱,还是很低,菜之佳亦与昔日无大异,油然思之。

车辐几次到上海,朋友共请他到几家饭馆。他同样地每菜必评,倒也是赞扬为主,然其评论时的热情,则低于他在成都为主人时的自赞。这也是实事求是,两地菜肴之精粗不同使然。到我家,则让我窘迫之至。看我下厨,他以为我的刀法、下料、程序、烧法都错,他真正是越俎代庖了。看他烧菜,真是大将风度,一丝不乱,举止有序,温文尔雅,对比我的手忙脚乱,如临大敌,真不可同日而语了。

车辐善吃,懂吃,且身经各种场面,广交九流三教,从前时与达官贵人同席,复广识士夫名流,与张大千、谢无量、林山腴、李稢人诸先生游。诸先生皆食家,车辐与之共食,且得其精研饮食文化之精义;又和引车卖浆者流、贩夫走卒之辈同饮食,深知穷有穷的吃道。于是,车辐之美食,兼得士大夫之上流品位与下层社会之苦食。更有一层,成都菜馆的名厨,他没有不识者,常共研讨,得厨师实践之精妙,又能从饮食之学理而论列之。于是,车辐有美食著作多种,美食文章多篇。他是真正的美食家。前几年,他数上北京,为他的友人筹办东坡餐厅。为开这家饭馆,他比老板和厨师还要忙,又是定菜谱,又是请客人。据告,开幕之日,众宾云集,人人吃得满意。他寄来菜单和开幕日盛况的照片(他极爱拍照),阅之增羡。

车辐,字瘦舟,为作家,为记者。朋友叫他老车,陈白尘叫他车娃子(车辐擅扬琴,与著名扬琴演员李德才——艺名德娃子——相友善,白尘故如是称之),吴祖光叫他老土地,还有人称他开心果、老顽童。年八十余,童心未改,凡热闹事总要参与。除精于食,复博闻强识于四川的文化、民情、风俗与政事,是四川的文化名流。朋友去川,必访之,而与之未识的人,亦必辗转请托以识车辐,非只为得美食,且藉以了解四川文化也。别后数年,深念其人,因记其人与美食如上。

此文在报纸发表后寄去车辐,得复,才知他半年前患中风,今已大体康复。旷达之人,必得长寿。为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