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靠在阳台上看风景

靠在阳台上看风景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阳台对于上海人的意义,务虚亦务实。曾经有人认为,上海人阳台上晒破烂衣物有损城市脸面。持这样观点的人,恐怕是没在上海民宅居住过,所以他无法理解不让上海人在阳台上晒东西,就好比不让老房子畅快呼吸一样。这样的大阳台,不仅可以晒东西,还被上海人充当庭院。上海市区没有海,没有山,人不能面朝大海,不能伫立山顶,于是,上海人便成了倚靠在阳台上看风景的群落。

阳台是欧式建筑里最浪漫的细节,它是冰冷水泥房子里最有人情的地方。

怀抱吉他的少年对阳台上浇花的少女一见倾心,在月光下朝着阳台用歌声求爱。这样的情景在上海实属没有,虽然复兴路一带很容易撞见仿佛用来盛放公主的阳台:弧形的围栏,奶黄色的雕花平台,点缀着半寐的花蕾,叫人怀疑莎翁来此逗留过。

空间紧张的本地人如果把阳台只用于上演爱情,未免太不擅过日子。阳台对于上海人的意义,务虚亦务实。可以说,在这个城市被高楼填没之前,人们的生活是从阳台上流淌出来的。

上海气候阴潮,所以晒东西是全民节目。一到晴好天气,一溜的阳台上悬满各色棉被、衣物,好不热闹。还有谁家的家主婆举把藤拍,一记一记用力将被子拍出闷重的声响,听起来以为是马路在发哮喘,一股灰尘毫不客气地由阳台飞散开,作为它送给太阳的礼物。

从阳台上晒的东西里,就可见上海人的性格其实是坦率的,什么破了洞的汗衫、缩得走样的毛衣、揩布一样的短裤,都敢不卑不亢往外挂。曾经有人认为,上海人阳台上晒破烂衣物有损城市脸面。持这样观点的人,恐怕是没在上海民宅居住过,所以他无法理解不让上海人在阳台上晒东西,就好比不让老房子畅快呼吸一样。那些舒展到阳台之外的棉被和衣什,正是房子里的人在过日子的缝隙里,与外面世界疏通的方式,它们也是时间的自说自话,累赘地表达着主人的倦怠和一如既往的未来,如果少了它们,那些老房子该少了多少人情味。

有个朋友住陕南邨附近,六岁时某一天,被母亲反锁在三楼阳台,他趴在阳台上看见父亲在楼下被红卫兵围着打。情急之中,他纵身一跃从阳台跳下,幸亏二楼晾的好几匹被单裹住了身躯,才拾得一命只摔成骨折,可谓道是无情却有情。如若换成是今天的新房子,从四壁陡直只悬满空调的三楼朝下跳,估计早被阎王爷收去了。

以前老式里弄里的阳台,往往是一个宽敞的平台,几竹竿的棉被并排架起,能让人在其中自由穿梭。这样的大阳台,不仅可以晒东西,还被上海人充当庭院。

童年的大晒台,就是这样的空中庭院,晒台上摆了一只养乌龟的大水缸,水面上积起一层绿色浮萍,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格外晃眼。如果抱只猫站在水缸前,朝着水下一动不动的乌龟发呆,可以待好长时辰。年纪小的时候对会动的东西好奇,可大人们却喜欢不会动的,于是阳台上栽了好多花草,引来小飞虫在阳台的里里外外兴奋飞舞。

邻居家的阳台还要好看,搭起了丝瓜架,垂挂的丝瓜边,悬着鸟笼和蟋蟀笼,一片聒噪。可就在这样的聒噪里,他们家八十岁的老爹爹会神定气闲坐一把太师椅在阳台上现身。他双手并捏手杖,戴副墨镜,严肃的表情里有坐拥江山的气势,巍然抢了整个下午的风头,直到太阳落山。年轻人可不会那么酷,经常是你靠着你家阳台的栅栏,我靠着我家阳台的栅栏,互相搭讪起来,“阿三——侬姆妈头痛好点了 ?”“侬阿爸又去搓麻将啦?……”“——侬格只头发烫得灵额呀!”“老触气额喏……”这般景致,好比是站在自家的庭院里,互相朝着对方的庭院“探春”。上海版的阳台爱情故事,大多是这样在市井的氛围里破茧而出,如果恰好是在黄昏,阳台上染了几分夕阳,还颇有画意。试想两人是站在平地上面对面进行这番对话,那就完全沦为俗套的调情,毫无韵味。所以,阳台是强化市井生活的场所,也是冲淡俗气的空中花园。

上海市区没有海,没有山,人不能面朝大海,不能伫立山顶,于是,上海人便成了倚靠在阳台上看风景的群落。阳台外的风景,首先是弄堂,弄堂里没有山水,尽是反复看了多少年的几户人家。

春天看2号门的女儿结婚鞭炮放得阳台变成硝烟弥漫的碉堡,用手抵御着火药味,依然兴致勃勃想看新娘子到底漂不漂亮。到了冬天,5号门的老太太过世,一清老早几十人穿了丧服从门里哭出来,整条弄堂被嚎声惊恸。站在阳台上一边刷牙一边看那一行人里谁哭得最起劲。当他们从阳台下经过时,阳台上的人能感受到悲绝的声波,那一刻竟然对今后的日子有了害怕——原来一切都是会失去的呀。直到送葬队伍步出弄堂,那一片悲惨才沉入了市声。

更多次,并不因为喜悦还是哀伤,就可以站在阳台,置身于风景里把什么都忘掉。没有太多高楼的年月,阳台外的风景可以扩大到城市的很远,于是风景里尽是屋顶,炊烟升起的时候,那些屋顶看起来有一种大千世界里宁和的假象。

好多年前,张爱玲与最好的朋友炎樱一起靠在常德公寓的阳台上合影。旧照片上的张爱玲风华正茂,脸上露出鲜有的小女孩的满足表情。她所站的阳台濒临马路,能听见电车“哐当哐当”的声音。

现在的人们都在想方设法封阳台,据说是为了防灰,为了安全。或许风景真的对他们已不再重要。

三岁的时候,大人抱她坐上南晒台,她一回头,意外看见了从来未曾见过的风景,怔怔地入迷了,都忘记了害怕。背后的老锦江,像一座山谷。摄于1971年,南昌路。

假想如果张爱玲站在一个室内阳台里留影,不知她的脸上又是怎样一副表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