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説文段注》與漢文字學研究

《説文段注》與漢文字學研究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從現代語言學的觀看,《説文段注》的成就特别突出地表現在詞彙學和文字學研究這兩個方面。關於詞彙學方面,本書《説文段注與漢語詞彙研究》一文中已作專門論述;本文所要討論的,則是《説文段注》在漢文字學研究方面的成就和貢獻。通過他的《説文解字注》,他對漢以後近二千年漫長時期中的漢字發展變遷過程作了全面的考察,對文字學上的一些重要理論問題,也有深湛的研究。

《説文段注》與漢文字學研究

《説文解字》是我國語言學史上一部經典性的名著,而段玉裁的《説文解字注》,則是注釋、闡發《説文解字》的一部權威性的巨著。從現代語言學的觀alt看,《説文段注》的成就特别突出地表現在詞彙學和文字學研究這兩個方面。關於詞彙學方面,本書《説文段注與漢語詞彙研究》一文中已作專門論述;本文所要討論的,則是《説文段注》在漢文字學研究方面的成就和貢獻。

古漢語中單音綴詞佔絶大多數,詞和字的基本一致,就使文字的研究在漢語中居於極其重要的地位。清代訓詁家從讀經的角度更爲强調文字的重要性,段玉裁對此尤爲執著。通過他的《説文解字注》,他對漢以後近二千年漫長時期中的漢字發展變遷過程作了全面的考察,對文字學上的一些重要理論問題,也有深湛的研究。

一 辨似與類比

漢字是表形文字,音義寓於形之中,形而“差之毫釐”,其音義亦將“謬以千里”。因此,段氏在《説文注》中所做的最突出的工作之一,便是辨似與類比,比較音近形近義近字的異同。綜觀段氏《説文注》,他大體指出了如下一些情況:

(2)有時,意義不相近的兩部中的字,聲旁相同者其意義亦可互通。如:

翫,習猒也。注云:“猒,飽也。此與心部忨音同義近。”

(3)有時,兩字聲旁雖同而意義有别。如:

龢,調也。注云:“此與口部和音同義别。”

(5)通常形聲字與其聲符是各字各義,但往往有累增關係,如:

(6)又有字形不同,但音同義近者,如:

囂,聲也,氣出頭上。注云:“欠部曰:‘歊:歊歊,氣上出貌。’歊與囂音同義近。”

(7)所辨的不止兩個字。如:

alt,齧也。注云:“此與豕部豤音義同,疑古只作豤,alt者後出分别之字也,今人又用爲齗字矣。”

(9)雙音詞(特别是連語)往往有許多種不同的書寫形式,段氏在注語中也每每指出來,除了我們在《説文段注與漢語詞彙研究》一文中所舉的例子外,他如:

綜上九alt,我們看出段氏對於文字的辨似、類比工作,不僅注意到形似,并且照顧到音近義近,他是把文字作爲形音義三者之統一體進行考察的。

二 正俗與正訛

段氏《説文注》中最着力的工作之一是正俗、正訛,下面是我們就有關項目作的統計:

(正)誤字八三五條

(正)訛音七四九條

通用字一六一四條(包括異體字、古今字、經典通用字、同音假借字、因隸變而産生的或體字、經典習慣用字)

《説文》所無字二八八條

俗字六七二條

假借字一二八七條

引經異字八○六條

可謂洋洋大觀。段氏進行正俗、正訛的原則是以許正許,以許正群經群書。我們從他舉出的數以千計的俗訛字中,可以看出漢字流變中各種俗訛現象的全貌,這對於校讀古籍、文字改革以及語文教育,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段氏正俗正訛工作的具體内容

1.與形體有關的俗訛

(3)更複雜的形訛。形訛遠不止上述幾種情況,段氏還注意到許多形體間更爲複雜的訛誤關係:

2.與義訓有關的俗訛

(2)因義之引申假借而造俗字者。段氏力辨古無二義二音,這是符合文字創造實際的,因爲文字是形音義三者的統一體,而其内核是音與義的結合,每個字最初只有一義一音,如貣之與貸,段氏曰:“求人施人古無貣貸之分,……經史内貣貸錯出,恐皆俗增人旁。”〔44〕縣,系也。自借爲州縣字,而别製從心之懸以表縣系之義,别其音爲縣去懸平,後懸字又常省形存聲作縣,於是縣字有了二義二音。

(二)幾點啓示

1.從段氏正字工作所提供的事實中,可以看出文字形音義三者之間的複雜關係,尤其是形義之間的相互制約性

這可從兩方面來看:

2.文字由繁而簡的趨勢和語言必須爲社會服務的特alt

三 關於古今字

關於古今字現象,在段玉裁之前早已有人注意到了,如《禮記·曲禮下》“予一人”,鄭玄注云:“余、予,古今字。”唐代顔師古的《漢書》注、李善的《文選》注、宋代婁機的《班馬字類》等,也指出了大量的古今字現象。此外,清人薛傳均的《文選古字通疏證》、吕錦文的《文選古字通補訓》以及近人管雄的《漢書古字論例》〔47〕,都是論及古今字的著述。但嚴格説來,他們都没有明確指出過文字學上古今字的定義,事實上這些作者們對古今字的研究還只是處在發蒙階段,他們甚至把假借、俗訛,以及由於版本之異而形成的同時代的異體字也算作古今字,這當然是錯誤的。應該説,在文字學和訓詁學史上第一個全面而系統地論述古今字問題的,是段玉裁。段氏對古今字的研究,是他對文字學的重要貢獻之一。

我們知道,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它隨着歷史的發展而不斷地發展變化。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等就表現了文字學上形變的各個階段。可是僅僅從形體、書款的差異還不足以概括説明全部漢字的發展,尤其是漢字在表達運用上的特alt。看待文字的古今關係,絶不能單從表象、形體、書款差異着眼。對文字發展和使用上的古今關係,段玉裁做了正確的闡述,他在《説文》言部誼字的注語中説:


古今無定時,周爲古則漢爲今,漢爲古則晉宋爲今。


又在《説文》今字的注語中説:


今者,對古之稱。古不一其時,今亦不一其時也。云是時者,如言目前,則目前爲今,目前已上皆古;如言趙宋,則趙宋爲今,趙宋已上爲古;如言魏晉,則魏晉爲今,魏晉已上爲古。……古今人用字不同謂之古今字,……自商周至近世,不知凡幾古今也,故今者無定之詞。


這就是説,在每個歷史階段都有古今字的現象,這樣他就把時代的古今之變跟文字發展和使用的歷史辯證地統一了起來。“古今人用字不同謂之古今字”,這就揭櫫了文字依附於社會發展并受社會制約的特性,段玉裁的這個觀alt,在當時來説不能不説是卓越的。

以上我們從幾個方面論述了《説文段注》在漢文字學研究方面的成就,這些成就不僅超出了他的同時代人,對今天來説,也仍有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


(原載《訓詁從稿》頁354—36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