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病较为罕见,1912年Stillmen等首先报道,临床主要表现为各脏器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粒系增生为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各阶段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原粒细胞>5%。

本病较为罕见,1912年Stillmen等首先报道,临床主要表现为各脏器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本病发生率有明显种族差异,白种人多见,黑种人次之,黄种人最少。本病病程的长短和快慢与嗜酸性粒细胞成熟程度有关,因此临床上一般分为两型:

1.急性型 本病与一般白血病不同的是感染出血较少,主要是各个脏器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导致功能障碍,除了肝、脾、淋巴结的受累外,还表现为心、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临床上常表现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包摩擦音,咳嗽,呼吸困难,X射线可示双侧肺野浸润阴影;如有中枢神经系统浸润,表现为精神障碍、妄想、视力模糊、共济失调、偏瘫等。此外,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小结等。

2.慢性型 发病缓慢,病程可延长至2~8年。有乏力、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检验】

1.血象 常有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轻度至中度减低;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分类中各阶段嗜酸性粒细胞明显而持续增多,多数高达60%(20%~90%)以上,绝对值>1.5×109/L,细胞内常有空泡形成,颗粒少而粗大,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少见;血小板常减少。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各阶段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原粒细胞>5%。本病可分为三型:①原始细胞型:骨髓象有原始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②幼稚细胞型:主要是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伴有中幼粒细胞增多,这种类型病情进展缓慢;③成熟细胞型:为成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中、晚幼粒细胞稍增多,形态异常,颗粒粗大而少,分布不均,可有嗜碱颗粒,胞质中可见空泡,核分叶多。

3.细胞化学染色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氰化物抗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具有特征性;糖原染色可呈强阳性;酸性磷酸酶染色也可呈强阳性反应;NAP积分可正常或降低。

4.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 染色体异常中以8三体、iso(q17)较为常见,还可以出现其他染色体核型异常。

【诊断】

①脏器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②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并常有幼稚嗜酸性粒细胞;③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形态异常,核左移,有各阶段幼稚嗜酸性粒细胞,甚至早幼粒细胞可见粗大的嗜酸颗粒,原粒细胞>5%;④除外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其他原因所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⑤临床上有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