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墨西哥壁画“三杰”

墨西哥壁画“三杰”

时间:2022-03-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里维拉、奥罗斯科和西盖罗斯三位壁画大师的作品决定了此次运动的本质和它所象征的意义。(一)“墨西哥壁画之父”——里维拉里维拉生于瓜纳华托。18岁时因遭遇到一起严重的车祸,身体多处受伤。1922年在墨西哥与里维拉和西盖罗斯一起发起壁画运动。1949年正处于创作顶峰时期的奥罗斯科去世,墨西哥国会宣布他的遗体将永远被安放在伟人祠中。1910年,墨西哥革命爆发,14岁的西盖罗斯便投身于革命军,任宪法军军官。
墨西哥壁画“三杰”_绚丽多彩的现代拉丁美洲文化

自20世纪20年代起,墨西哥兴起了以振兴和革新民族文化艺术为宗旨,以壁画为主要艺术手段,以本土民俗、风景、历史、现实生活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墨西哥壁画运动,涌现了以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1886—1957年)、何塞·克莱蒙特·奥罗斯科(José Clemente Orozco,1883—1949年)、戴维·阿尔法罗·西盖罗斯(David Alfaro Siquieros,1896—1974年)“壁画三杰”为代表的一大批壁画家,他们把从欧洲学来的绘画技术加以创新,来反映墨西哥的现实生活和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杰作,成为墨西哥和世界艺术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运动,对拉美、欧美的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里维拉、奥罗斯科和西盖罗斯三位壁画大师的作品决定了此次运动的本质和它所象征的意义。1922年,里维拉开始创作在国立预备学校的壁画。随后,西盖罗斯受托在科勒吉奥切斯进行类似的创作。里维拉和西盖罗斯等创建了墨西哥劳动者、技术员、画家和雕塑家工会,西盖罗斯还为该工会起草了《社会政治和美学宣言》。

(一)“墨西哥壁画之父”——里维拉

里维拉生于瓜纳华托。10岁时进入圣卡洛斯学院学习绘画,1902年毕业。里维拉在国立预备学校创作壁画时已经36岁,他是一个具有广泛经历和相当知名度的成熟艺术家。他的艺术教育经历完全是传统的。1907年,里维拉举办个人画展,后获政府奖学金游学欧洲。先到西班牙,后到法国巴黎和意大利。在欧洲期间,他被前卫派风格所吸引,从新古典主义风格转向立体主义。1921年回国,很快便投身巴斯孔塞罗斯委托的壁画创作中,并与奥罗斯科和西盖罗斯发起壁画运动,用壁画形式宣传墨西哥民主革命,作品以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具有墨西哥民族传统和现代技法相结合的新风格。他在墨西哥国立预科学校和教育部大楼、查平戈农业学校、国家宫、美术宫、大学城运动场、产科医院、剧院、水库等处创作大型装饰壁画,其中大部分是历史题材。他一生共创作了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壁画。其中出名的有《创世纪》《沃土》《墨西哥历史与未来》《处于十字路口的人们》《星期日下午的梦》《战争的梦魇与和平的理想》《富人的夜晚》《穷人的夜晚》等。

里维拉与弗里达

萨尔玛·海耶克主演《弗里达》剧照

里维拉的妻子是弗里达·卡洛(Frida Kahlo,1907—1954年),她是墨西哥最受欢迎的现代女画家。6岁时弗里达得了小儿麻痹,致使右腿萎缩。18岁时因遭遇到一起严重的车祸,身体多处受伤。其主要作品有《我的诞生》《祖父母,我的父母与我》《少少掐个几小下》等。其父是德裔犹太摄影师,擅长画画和弹钢琴,母亲是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他们于1929年结婚,1939年离婚,1940年二人复婚,直到弗里达去世。绘画中她采用的淳朴的民间风格,正好掩饰了她技巧经验上的不足。弗里达一生共留下150多幅画作,其中三分之一是自画像。在这些作品里,弗里达经常把自己画成穿着墨西哥传统服饰,时而冷漠,时而思考的样子,而画的背景通常是荒芜的田野和空荡荡的屋子。她的作品总是非常强烈,有时写实,有时梦幻,既是奔放的也是悲剧的。有些人因此说她的作品是超现实主义。2002年,美国好莱坞拍摄了由朱丽·泰莫(Julie Taymor)执导、墨西哥演员萨尔玛·海耶克(Salma Hayek,1966—)主演的传记片《弗里达》,记述了弗里达和里维拉的传奇生涯。

(二)独臂画师——奥罗斯科

奥罗斯科于1883年11月23日生于哈利斯科州。幼年随家迁居墨西哥城,先后在农艺学校和国立预科学校读书。受墨西哥版画家波萨达的影响,于1908年入圣卡洛斯学院学素描,后当过建筑师。17岁时由于化学实验引起爆炸而失去左手,此后从事艺术创作活动。1915年9月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其中展出了早期著名组画《泪之屋》。1917—1919年旅居美国。1920年回国,为当时各主要报纸杂志画讽刺画,以风格锋芒犀利著称。1922年在墨西哥与里维拉和西盖罗斯一起发起壁画运动。1923—1926年奥罗斯科为国立预科学校画了壁画《战壕》等一系列优秀作品。1927年再赴美国,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大机器生产的油画。1930年为加利福尼亚州波莫纳学院画的大型壁画《普罗米修斯》,标志着他艺术形式上的转折。1934年回国,为瓜达拉哈拉市政厅画装饰性壁画。1939年为该市育婴堂画壁画《火人》,表现人类在整个历史不同时期的演变。20世纪40年代后期,他多次受托为墨西哥各重要建筑物画壁画,主要作品有《旧秩序的毁灭》《劳动者》《起义者》《伊达尔戈和解放》《华雷斯与改革》等。1943—1948年他先后举行过6次壁画习作和色彩速写展览,受到人们的好评。他的作品注重民族题材,有的反映墨西哥革命,有的揭露资本主义和社会弊端。艺术上继承欧洲巴洛克派优点,吸收表现派和现代版画技巧,结合墨西哥古代艺术的传统的象征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壁画风格,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的表现力。1949年正处于创作顶峰时期的奥罗斯科去世,墨西哥国会宣布他的遗体将永远被安放在伟人祠中。

奥罗斯科画的墨西哥壁画

奥罗斯科画的墨西哥壁画

奥罗斯科的油画作品:《萨帕塔游击队行列》

奥罗斯科的油画作品:《随军妇女》

(三)革命画家西盖罗斯

西盖罗斯(Siqueiros,1896—1974年)是墨西哥现代壁画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墨西哥共产党领导人之一。曾因政治活动7次被捕入狱,多次流亡国外。在创作上他提倡民族的大众艺术,主张画家走出画室奔向街头。他所作壁画常表现社会革命与斗争的主题,轮廓清晰,色彩鲜明,富有趣味和情感。代表作有幅面4600平方米的壁画《人类的进军》,以及《新民主》《处死侵略者》《第三世界》等。

西盖罗斯生于奇瓦瓦州。他既是一个艺术家,又是一个革命者。1910年,墨西哥革命爆发,14岁的西盖罗斯便投身于革命军,任宪法军军官。1919—1921年赴法国学画,在巴黎接触到当代欧洲艺术。回国之后,投身于壁画运动,当选为墨西哥劳动者、技术员、画家和雕塑家工会总书记,并创办《砍刀》杂志,提倡新的民族的大众艺术。1922—1924年为国立预科学校画壁画《一个工人的葬礼》。1924年加入墨西哥共产党,1925—1931年工人运动中任统一工人联合会总书记,并曾任墨西哥共产党总书记。1930年在一次罢工中被捕,流亡国外。1934年回国后又参加反法西斯和反战运动,再次被捕,随后迁居美国。1936年西班牙战争爆发,他参加了西班牙共和军的反法西斯战争。

西盖罗斯在墨西哥艺术宫创作的壁画:《新民主》

西盖罗斯壁画作品:《从压迫到革命——革命者》

1939年回国后为墨西哥电力联合工会画壁画《资产阶级的画像》,画面占满了楼梯、三面墙壁和天花板。1941—1942年画壁画《处死侵略者》。1945年为纪念反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他又在墨西哥艺术宫创作壁画《新民主》,以概括的象征性形象来表现人民战胜法西斯的胜利。20世纪50年代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创作《为民族服务的大学》。晚年,西盖罗斯创作了一系列内容进步的壁画,歌颂了工人阶级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在最后的一幅壁画中,一边表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无产阶级导师形象和工人行列,一边表现了逍遥作乐的资产阶级。他的一生中多次因从事革命活动而遭到政府监禁,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和艺术信仰。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时代感。他的作品政治色彩鲜明,艺术处理上,善于把构思扩展到画外的空间,画面形象夸张、极富动感,用色大胆强烈。

墨西哥壁画运动席卷了整个拉丁美洲,甚至影响了美国,成为20世纪拉美艺术中最重要的事件。壁画运动的一个主要倾向是回归本土文化的根基,重新研究前哥伦布时期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旅居欧洲的拉美画家在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壁画激励的同时,想到了要以壁画这种公共艺术形式振兴本民族的文化。他们在回国之后,从古代玛雅、阿兹特克人的艺术中吸取创作灵感,用几乎是无代价的奉献式的创作在墨西哥城和其他城市的公共场所装饰了大型的壁画。这种充满火一般激情与活力的创作使墨西哥壁画运动成为第一个受到国际关注的拉美艺术活动。壁画运动的意义在于它在公众艺术中持久的生命力。在壁画运动中,公共艺术成为一个探索本土文化和民族的特点、表达政治思想的新角色。这是同时期的欧洲和美国现代艺术普遍忽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