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教材维权的一点感想

关于教材维权的一点感想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明确教辅出版发行机构是侵权。现在做教育图书,给中国的学生做书,教辅定位为教辅图书错了,今后要向教育图书转化,要有人文情怀,没有情和义,没有爱,是做不好教辅书的。所以金太阳今年在做一件事情,我们计划在全国招聘两百个优秀的教师,组建一个教育咨询公司,整合全国的资源,研究教育该怎么搞。
教材维权_教辅机构如是说_2013中国民营书业发展研究报告:教辅管理研究

这里是2011年4月11日教材维权座谈会上多家教辅出版机构的发言。

志鸿教育集团董事长任志鸿:

教材社和民营书业同行的发言,会议上形成了一些共识性的东西。

第一,教材知识产权的维护,符合知识产权的维护方向,不过要更加清晰,哪些是侵权的,哪些是不侵权的。例如考试类的产品,大家普遍感觉到,离教材稍微远一些。但如何在规则上更加清晰,这是大家关注的,这样便于教辅公司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教辅公司经营了多少年,目前有多少职工,波及到哪些企业,它是有社会意义的。

第二,我觉得教材出版社,应该加强开放的合作前景。根据我的体会,教材出版和教辅出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向。教材是为了满足素质教育,教辅是为了应试,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理念、两种结构。建议教材社把合作当作未来教辅的发展方向,最好是开放的,没有数量限制。在目前这个阶段,应该把优秀的出版机构全部纳进来,这样变成教辅机构替教材社来维权。根据我对教辅企业的了解,有将近20家公司,各个方面都非常好,而且有助于促进行业的升级。

这里我是提出这么一个思路,能不能加强开放力度,让这些成规模的、有影响力的、具有品牌产品的教辅公司,能够共同的为教材版权维护做出自己的贡献,推动产业的升级。

经纶文化传媒集团总裁李朝东:

关于教材维权问题,及其对民营教辅出版发行的影响,是整个行业关注的重心。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出版商以外的环节,到了县城一级的书店,我们不了解这个状态、进展,压力非常大。如果没有一种对话和解决办法,对行业发展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

就我的感受来说,我主要谈两点。

第一,在教材维权过程中,要有过渡。我们现在感受到,我们一些同行,或律师事务所,在操作维权过程中是否站在行业的角度,是否对行业发展有利,是否站在教材社、教辅出版、发行数万家企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实际过程中有些做法对企业发展是有伤害的。

第二,在维权过程中,各省出版集团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新的垄断?教材授权数量有限,通过这个方法排除其他教材、教辅的流通,这样对行业发展不是很有利。关于教材授权,如果每个省授权一套、两套、三套,对其他教辅具有排他性,是否能够满足学生需要?实际上市场化的教辅分类比较复杂,教辅出版发行单位绝大部分完全靠的是市场化的方法在运作。

金星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薛金星:

几年来一直在想,什么时间能和教材社有这样一个交流。民营书业特别是教辅企业规模都比较大,金星教育目前有员工1137人。我1993年开始做教辅,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从个人角度是赚点钱养家糊口,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作为小知识分子,是想把这个事情进行下去,不断提升自己,当成自己的一个事业追求

民营书业首先要解决和出版社的合作问题。第一,我们多年来跟出版社合作非常顺畅。最多合作的出版社有十几家,后来压缩了。我去过凤凰、辽宁、陕西、北京等出版集团,为他们集团几百个编辑讲策划、讲编辑,就是一种责任,为推动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第二,教辅现在遇到教材社知识产权维护。教材社转企改制之后,要面向市场,要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加强知识产权维护。而这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明确教辅出版发行机构是侵权。现在遇到教材社维权,基本上都是沟通解决了。但今年这个事情结束了,明年怎么办,后年怎么办?如果解决不了这个事情,这个企业我们还做它干嘛?我们一千多员工怎么办?我们产业链上的代理商怎么办?民营书业有没有存在的可能?我们就存在这个困惑,我都接近五十岁的人了,我们还有没有这样一个职业追求?

我们想做的事情,一是书号不放开,没关系,和新华书店合作这些年理顺非常好。现在做教育图书,给中国的学生做书,教辅定位为教辅图书错了,今后要向教育图书转化,要有人文情怀,没有情和义,没有爱,是做不好教辅书的。我们在起一个书名的时候,晚上睡不着在想,早上睡不着也在想,甚至晚上起来去洗手间也在想。没有这样的偏执、职业追求和理想,是无法做好出版企业的。

现在跟国有教材社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从署里、版权局能否出一些指导性的政策,指导优秀的民营和教材社真正的合作。我个人认为,首先要提高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如果民营教辅出版发行单位都不做了,出版社是否能一夜之间把教辅做得很好,是不是对国家、社会和民族都有利?不要小看教辅书,编好了真不容易。怎样看待民营书业,很长时间民营书业被认为是做盗版,乱七八糟的,我们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是不是从国家层面重新认识,从社会角度考虑这个群体,从三亿青少年读书的角度来看这个事?

我认为首先是要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第二个是能够面向民营书业的实际情况,面向国有教材社的实际情况,实现双赢,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合作。

金太阳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东旭:

我想花几分钟谈谈我对教育的理解。新课标教材出来后,教材非常好,但是学生不会用。用传统方法来教这个教材不好用,我们引用了西方的料,还用中式的灶来炒,这样就成了一个四不像。所以金太阳今年在做一件事情,我们计划在全国招聘两百个优秀的教师,组建一个教育咨询公司,整合全国的资源,研究教育该怎么搞。我们派出专业的人员跟教育局介绍教育怎么搞,课堂怎么改革,但我们又没法向教育局收费。如果我们做的图书全部涉及维权,这个计划马上就要取消。

金太阳也1400多人,我们做企业的有个困惑,到底怎样的教辅侵权了?如果确定哪方面是侵权的,企业要生存,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和出版社合作,二是如果和出版社谈不下去,只能找另外一条路,产品不侵权,我的企业才能生存。如果没有相关部门指导,哪一天突然告诉我侵权,让我这一千多号人转型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目前还没有出版社因侵权问题找过我,因为我们的产品多是试卷,好像没有说试卷是侵权的。我们在营销中碰到很多困惑,到各个地方,不管是不是自主知识产权,都被列为侵权产品。我们的试卷题目都是创新的,客户说他已经接到某某单位发来的函,这是侵权产品,你能拿来授权证明,才购买你的。你没有授权单位就是侵权的,涉及侵权就赔钱,这对我们的营销有重大影响。

现在观念比较混乱,如果这块理清楚,有利于做发行、策划的人,怎么去策划一本图书,也有利于维护一个正常合理的市场。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泉:

首先感谢署领导多年来对民营书业的支持,阳光的政策、开放的格局,促进了民营书业这些年的发展。也感谢教材出版社,没有他们就没有教辅业。也感谢中发协非工委今天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民营教辅机构很多都是教师出身,原先的理解就是教材是知识,教辅是怎么学知识。教材的编写大多是高端的,是理论;教辅大都是教师编,服务给学生学的,是为了实践。教辅书的作者大多是教师,立足于为学生更好地接触知识,没想到会和教材社对立、侵权。

这两年,尤其是目前,教材社不断向一些教辅集团、发行公司写信、发函,提出没有授权就是侵权,对民营影响比较大。我们也愿意和解,但通过一些交涉和官司来看,包括总署、版权局相关的文件来看,并不像教材社在官司里要求的那样,甚至相差很远。如果硬说侵权,那要一个新的说法,真正定下来了我们肯定遵守。否则,大家都不大愿意主动妥协;或者哪一个公司妥协了,也不代表大家,最好能达成共识。

这个会要开个好头,希望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星火国际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张晏中:

在座的民营书业企业,基本上都是做得非常优秀的、最大的公司,可以从更宏大的角度,从产业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关于知识产权的维护,不管是打官司还是和解,它只是一个手段,不是最终目的。

第一,现在谈民营教辅公司好像或多或少存在侵权,这个还需要界定。我们很被动,出版社要维权了,我们要应对。第二,从更高层面讲,出版社,尤其是大的教材社,同样面临着问题。他们面临困境靠他们自己解决不了,需要民营书业,甚至整个中国书业一起来解决问题,我觉得我们要看清楚国有出版社的前途和困境、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产品的市场化、人才的市场化、企业的市场化的问题。民营书业经过十几年草根式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一定规模,在社会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我们面临的困境和危机,如何去面对?第三,竞争还是合作?如何去竞争?如何去合作?版权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民营书业多年形成的非常灵敏的市场运作机制、选题能力,专业化的编辑水平,很多公司的管理水平比出版社高。但是同时必须要承认,出版社在人才、资源占有的最多、最有潜力。

大家经历着一个共赢的局面和模式。包括几种方式:一是大的教材社,应该选一些比较优秀、规范、有能力的大型民营公司做资源甚至资本的整合,对双方来说都是效率最高的、成本最低的一个手段。教育出版集团李朋义多次讲到,不管是他的战略发展、融资还是上市,最后的目的是去做资源整合,我觉得在座的民营公司就是非常好的整合对象、合作对象。

同时,我觉得有必要规范民营书业,民营书业现在有三五千家,这么庞大的群体必须去整合,要保护和鼓励甚至拯救一些好的民营资源。对一些小的,不是很规范的个体户,大量重复选题,恶性竞争,包括灰色交易,这对整个书业或者文化产业是不健康的,出版社包括总署应该从这个层面上去做些规范。如果探讨合作发展,应该选择民营书业做得非常优秀的公司,做些正向、友好的合作,包括产品、项目甚至资本的合作。对那些做得不规范,甚至不好的现象,应该双方一起去面对。不光是版权工作,整个中国书业营销应该如何净化、规范,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

江苏春雨教育集团董事长严军:

这个活动开得及时,研讨的是目前大家都觉得困惑的问题。谈谈我对教材维权的理解:

认识一:教辅出版是否获得授权,不是教辅出版的必要条件,这是我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如果说教材社看中了在座或不在座比较好的民营公司,要和它合作,或者民营公司主动找到教材社合作,这都是常态的事情,而不是一个必要条件。就像当年民营和出版社进行书号合作一样,在新的情景下,不是一个必要条件。一方面教材市场没有完全放开,另外一纲多本局面并没有十分形成,甚至有些科目没有集中的趋势,这些我们都能理解和支持。如果把教材授权作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必要条件去操作,实际上隐含了极大的不公平,也不是现行法规环境所规定和要求的。

我理解的教材侵权,有两个方面:一是商标侵权,就是社标,或者各种注册的商标,教辅公司使用了就是商标侵权;二是再现教材的原创内容,这是维权的底线。我认真读了2003年和最近总署的两条司法解释,这是我对现有法律法规的理解。实际上目前教材侵权的工作,大大超越了这个底线。

认识二:我觉得优秀的品牌教辅首先是对新课标精神的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阐释和衡量。大部分优秀的教辅图书,都是一些优秀的名师在课改实验过程中最新成果的凝聚和体现,在体例、结构、题目的原创性等等方面,有鲜明的原创性,是一种全新的作品。我们别小看练习册和试卷,这么多人从事练习册和试卷出版,真正做出全国品牌的就那几家,而且每年都在变,超越自己,改变自己,才可能在市场里扩大自己的份额。所以这时候教材内容,在这些出版物里仅仅是一种线索,一种线索的依托,而这个线索来自于课程标准,所有的教材都是依据于课程标准这个线索。没有再现教材内容的教辅,应该不能算侵权,应该是对教材出版单位、对教材本身的丰富和弘扬。我们也不能想象,一个教材出版单位,我们有一个教材,就授权一家、两家、三家出版公司,就这几个教辅、试卷合法,其他一律不合法。我们也不能想象,把全国五百家从事教辅的公司都给它授权,这两样都是不可思议,而且是不可能的。

认识三:维权有的是出版社给出版集团发的函,也有发的各种通知书;各种各样的函件,有的来自社里,有的来自社里委托的法律团体。给每个出版集团发的函所起的作用是不太一致的,反应也是不太一致的。这是不是和教材社的初衷也不太一致?教材社肯定希望通过维权提醒对方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尊重,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促进行业的发展。我们国有出版社——改成企业也是国有企业,拥有的丰富的资源民营永远不可能有。而到了具体落实的时候,成为了一种捞点钱、捞点名义的机会,这个是很可怕的。

现在总署对民营的政策这么好,这么阳光,我们都建了自己产业园。前不久参加四川发协组织培训的两百人的经销商会议上,我一再号召大家,我们要把教育图书的出版发行,不要仅仅当做一种生意去做,而要有一种情怀,作为事业去做,经营并且传承。但是突然之间一个氛围形成了,我们成了规格的侵犯者,这对我们从事这个行业运作的信心,是一种错觉。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请出版社告诉我们他们维权的打算、进程,对现行法规体系的了解的情况,便于我们能重塑信心。

万向思维国际图书(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增利:

做教辅的人很多都是教师出身,做企业时更多的是对教育的认识,和对学生的责任。我们做的事业对孩子比较重要,如果做错了也影响整个中国的发展。既然做教育的,我们就要多方面、多角度把读者当做孩子来培养,而不能仅仅是赚钱,我认为这个是教育出身的人的想法。如果说教辅侵权,我们面临的就是全部关门,并且大部分教辅公司都会关门,这样让部分出版社或者书商就会形成教育的垄断。教育的垄断,不仅仅是企业的垄断,还是利益的垄断,形成了教育的企业垄断。

第二,如果真的这个问题出现了,全国总共有十万个书店,目前60%到80%是销售教辅。这些零售店通过销售教辅赚了一点钱,门面扩大了,经营范围扩大了,在每个县城形成了文化体,而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由于它不停把教育类型的产品和电子产品引进书店,每个店形成了书店文化体,如果这些教辅全部被垄断,利益必然全部流向一个横向的团体,这个景象就会消亡了。

第三,就是希望和倡导。国家提倡和谐发展,提倡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也许在国外其他国家,教材教辅确实有侵权。在中国呢,希望借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教辅出版中让我们不要再侵权,让我们为了孩子继续做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