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文化软实力分析评估

甘肃省文化软实力分析评估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本文将以甘肃省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为中心,展开分析与评估,并提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随后,文化软实力成为不同领域内普遍热议和关注的话题。显而易见,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增强甘肃文化软实力,对促进西部大发展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
甘肃省文化软实力分析评估_2011~2012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

甘肃省文化软实力分析评估

◎侯宗辉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未来的国际竞争将会日趋激烈,文化元素的参与度也将更高,正如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四个“越来越”和四个“更加”的表述愈发凸显了文化在我国当代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文化的竞争归根结底则主要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上。因此,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各国及其地方政府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政府顺应时代潮流,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自此以后,文化软实力就成了“热词”、“显学”。我国各个地方政府也纷纷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或文化强省的目标,历史文化厚重的甘肃如何将这种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软实力,充分利用文化软实力的后发优势,为甘肃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此,本文将以甘肃省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为中心,展开分析与评估,并提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一、“文化软实力”概念的产生及内涵

(一)“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近几年来颇为流行的一个关键词,是“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延伸和重要组成之一。何谓软实力呢?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结束,美国衰败论喧嚣一时。当时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约瑟夫·奈反驳美国衰败论,于1990年出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书,第一次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他指出: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种左右他人意愿的能力,同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这些无形力量资源关系紧密。这一方面可以认为是软力量,它与军事金融经济实力这类有形力量资源相关的硬性命令式力量形成对照。[1]之后,软实力的概念被广泛运用。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第一次对“文化软实力”进行了科学的描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随后,文化软实力成为不同领域内普遍热议和关注的话题。

显而易见,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应该还包含文化的创造力。也就是说,文化软实力包括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区域文化软实力两个层面。毋庸置疑,区域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甘肃地处中西交通要道,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特色鲜明,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增强甘肃文化软实力,对促进西部大发展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

(二)评估“文化软实力”的一般模型

文化软实力是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事实证明,利用一系列量化的数据指标来衡量硬实力的强弱态势,是硬实力进一步规划发展的主要参考。同样,文化软实力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建立量化指标要素并衍生出一套综合评价体系,为正确认识和评估我省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大省提供科学的发展方案。

此处拟建立的文化软实力评估模型,是从我国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层面为出发点,因此,在选取指标要素时,充分借鉴各地方评价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成就时经常采用的一些指标,构建一个综合评价体系。所以,在设计模型过程中的指标筛选上,笔者遵从这样几个原则:宏观、简练的内容;可以为评估文化软实力提供量化指标的;相关数据容易统计、计算的;指标内容基本可以实现的。文化软实力评估模型的建立,不仅仅只是突出某一个省区的特色,而是一个“通用模型”。目的是便于和其他地区相互比较,寻找差距,从而可以促使我们找准位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探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依据本文对文化软实力内涵的理解,该评估模型的指标要素由文化传播力、文化创造力、文化传承力、文化保障力、文化凝聚力等五部分构成(见下页表)。各部分在评估文化软实力中发挥的实际作用扼要阐释如下:

文化传播力要素,是指文化信息传播能力的完善程度。区域文化现代传播体系的建立健全,是该地区文化意识、文化价值观、道德伦理等传承相袭的物质载体。本文依据需要,选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综合站、农家书屋、影剧院、艺术表演团体、互联网、广播电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十个二级指标。

文化创造力要素,主要表现在以文化要素为基础的革新与创意、创作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等创造性活动,转化为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大型文化产业企业数量、图书与报刊的发行量、影视节目的制作、科研文章数量以及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等组成的文化创造力要素是衡量文化软实力的最直接测定指标。

文化传承力要素,是后世能够对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得以延续且弘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物基础,公民文化素质、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文化市场规模都是文化传承的不竭动力。

文化保障力要素,是文化软实力提升时期在资金投入、文化政策、文化发展组织方面的保障机制,是文化软实力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主要表现在政府文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文化执法、企事业文化资金投入、居民文化消费等方面。

文化影响力要素,是指通过文化交流互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人的思想、行为的能力。可以从文化产品出口比例、文化企业品牌价值、历史文化名城(名人)数量、入境旅游人数、留学生数量、文化人才输出数量、文化交流会议次数等二级指标来衡量。

文化软实力评估模型

img2

续表

img3

二、甘肃省文化软实力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主要是从研究对象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展开结构性分析。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遇、挑战)条件两部分。运用该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分析甘肃省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的优势、劣势和机遇等因素,也是上述文化软实力评估模型的实证应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明确发展方向,为科学制定提升甘肃省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提供可行办法。

(一)优势分析

1.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奠定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坚实基础

文化资源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根基,宛如米与炊妇。倘若文化资源贫乏,则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构想就成为无源之水,欲行难远。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中明确指出,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这一科学定位充分肯定了甘肃文化在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甘肃增强文化软实力,离不开文化资源宝库。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最新统计,甘肃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8万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位居全国第十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7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061处。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19座。文化资源个性特征鲜明,古文化遗址、古窟寺、长城及古城址最具优势。古文化遗址7000多处,古文化类型近10个,其中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闻名中外。现存各类石窟寺337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等久负盛名,由此被称为“石窟艺术之乡”。明代长城长度居全国之首。出土的两汉简牍6万余枚,占全国已出土汉简的80%。青铜器、早期纸张、丝织类文物保存完好。与此同时,甘肃也有十分丰富的近现代文物和革命遗址。目前,革命文物有300多处,国家级3处,省级23处。省、市、县各级博物馆收藏的革命文物有近万件。南梁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腊子口战役遗址、俄界会议遗址、榜罗镇会议遗址、会宁会师遗址以及西路军浴血河西战役旧址,等等。类型多样,时代连续,特色突出的甘肃文化一举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地位。这为文化软实力的传承、传播、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甘肃“历史文化厚重”,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新兴支柱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各地都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甘肃“历史文化厚重,发展潜力巨大”。民间俗语“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八千年历史看甘肃”是对“历史文化厚重”最好的诠释。而这里的“发展潜力巨大”当然蕴含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之意。

甘肃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掘文化精品,实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战略,以引、领、带等多种方式,有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培育形成了新闻服务、影视歌舞文化娱乐业、网络软件服务业、图书报刊业、音像制品业、印刷出版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广告会展等形式丰富的综合性文化产业格局。特色文化产业已经初现效益,例如,甘肃根据地方特色,打造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先后投资建设了张掖大佛寺文化产业园、祁连玉石文化产业园、张掖丹霞文化产业园、平凉市崆峒古镇·问道驿站项目、皇甫谧文化园、嘉峪关长城文化产业园、金昌骊靬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其中,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已经入驻文化企业40多家,2010年文化经营收入达7200万元。甘肃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相结合,相得益彰,在产业规模、产业品质、旅游内部产业结构、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旅游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及旅游人力资源发展水平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促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十一五”前四年,甘肃省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28.7%,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2.5%。2009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3393.7万人次,增长36.3%,首次超过全省总人口数,旅游总收入达到192.8亿元,增长40.2%,旅游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为5.7%,已成为甘肃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之一。

与此同时,一批具有甘肃特色以及影响力的文化精品不断涌现。《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两部舞剧同时荣膺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曲目大奖”;电视剧《老柿子树》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值得一提的是,以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首的一批省内文化产业骨干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生产方式转变,产业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近3年来,读者出版集团销售额年均增长率超过17%,利润年均增长率超过30%,2010年集团和股份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0.97亿元,净资产9.2亿元。目前,《读者》品牌价值达70亿元。在其带动下,甘肃一批文化企业创新发展思路,深化内部改革,逐步成长为具有较强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骨干文化企业。如甘肃新华书店集团公司成立后,按照母子公司体制,构建了两级法人管控体系,积极延伸产业链,拓展文化用品、数码产品、区域性连锁经营和商业地产市场,初步形成集团化产业群。

截至目前,甘肃省共有文化产业机构4902个,其中民营文化产业机构2200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32615人,民营文化产业机构从业人员12153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3.高度凝练的“甘肃精神”既是甘肃历史人文的核心价值观,也将是甘肃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文化软实力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凭借文化自身的吸引力、感召力而非威逼利诱达到目的。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缘何有这样强大的力量呢?这源于文化所凝聚的思想与精神。尽管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人文精神千差万别,但就提高地域文化软实力而言,对内必须表现为该地域文化的精神风貌和意志品格所展现的凝聚力,对外表现为文化价值与文化风格对于周边他人的影响力。地域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同样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的支撑。“甘肃精神”的提出,既是甘肃历史人文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也将是甘肃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正是世世代代的甘肃百姓在自然条件严酷的环境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的进程中体现出的性格特征。甘肃精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正如《甘肃精神》一书所言:“甘肃精神的提出既是甘肃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甘肃人民的自觉要求,这种精神充分反映出了甘肃的人文特点和陇人的可贵品德,渗透着甘肃人情厚道、踏实吃苦、执著笃信的地方人文气质,也反映出甘肃人不甘落后、勇于挑战的决心和毅力。这一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甘肃的具体体现,也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在甘肃的具体体现。”甘肃精神在现阶段的传颂,对内凝聚人心,团结奋进;对外改变贫瘠、闭塞的旧印象,树立良好的甘肃新形象。这为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入铺垫了硬环境,而其正是甘肃精神这种软实力散发出的魅力。在甘肃精神的鼓舞激励下,甘肃文化创新事业快速发展,以专利申请为例,“十一五”期间,甘肃省专利申请量达11480件,授权量达6046件,分别比“十五”期间(专利申请量:5145件、专利授权量:2444件)翻了2.2倍和2.5倍。2010年,甘肃省专利申请量达3558件,不仅再创历史新高,而且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26位,与第25位的新疆仅相差2件。甘肃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弘扬甘肃精神、展示甘肃形象密不可分,精神为文化实力的前行带来强大动力。

4.甘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文化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权益,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之基。甘肃省在“十一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见下表)。

甘肃省“十一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状况

img4

目前,金城第一戏楼、飞天文化产业大厦等一大批标志性的重大文化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14亿元的黄河剧院正在建设之中。截至2010年底,全省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06个,文化馆101个,公共图书馆9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2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1个省级分中心、86个县级支中心和1.6万多个村基层服务点。面向城乡群众的各类文化艺术节、送文化下乡、“千台大戏送农村”等活动蓬勃开展,全省专业艺术院团年均演出1.55万场次。全省已有近30个县级图书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全省各个条件具备的县级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实行免费开放,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就突飞猛涨,带来了甘肃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递增。2006~2008年,甘肃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0.74亿元、36.13亿元、40.56亿元。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甘肃文化产业反而逆市上扬,全年实现产值达45.51亿元。2006~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14%。成绩喜人。

(二)劣势分析

1.经济欠发达的省情制约了文化软实力的迅速提升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文化活动密切相连,文化活动主要有文化产业、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民众文化素质、文化体制与管理(文化支持政策、文化管理机构数量、文化执法建设),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其他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常言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对文化活动有直接影响。尤其是,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初始阶段,更是需要经济硬实力的支持。近年来,甘肃省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123.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3.6亿元,年均增长23.4%;大口径财政收入从254.6亿元增加到745.3亿元,年均增长24%;中央补助收入从310亿元增加到1022.5亿元,年均增长27%。全省文化事业投入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也逐渐提高,但就总量来说,文化事业投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都很低。从1980年到2009年的29年间,甘肃GDP增长了48.1倍;人均GDP增长了33.8倍,而且大多数年份都以超过10%以上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增加了21.94倍,财政支出增加了65.52倍。但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和经济增长幅度没有成正比关系,29年以来,全国文化事业投入增加了38.11倍,而甘肃仅仅增加了25.64倍。经费不足,文化基础设施陈旧,更新迟缓,严重制约了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精神的社会效益不能最大化。所以,全省文化事业发展资金投入总量偏少,成为文化软实力起步发展阶段的瓶颈。

2.甘肃文化软实力整体竞争力不强

甘肃省文化资源丰富,但纵深开发力度不够,文化产业整体竞争能力不强。论及甘肃大型文化企业,时下的发展势头,的确十分强劲。比如,在甘肃文化体制改革的促动下,读者出版集团已先后完成了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工作,2010年,读者集团和股份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0.97亿元,净资产9.2亿元,品牌价值达76.45亿元;甘肃日报社不断推进内部制度改革,组建的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资产总额已达到3.8亿元,2010年实现利润1827万元;成立的甘肃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初步形成集团化产业群,去年实现利润1200万元,集团资产总额达16亿元;省广电网络公司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资产总额达到2.9亿元,去年实现利润总额1360万元。但从横向发展进行比较,“软散小”的问题突出。比如,由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文化企业30强推荐活动,不仅涵盖报业、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传统的文化产业,而且包括娱乐文化服务等新兴的文化产业。从2008年开始至今,在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甘肃文化企业无一入选。在2009~201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中,全国入选文化企业211个,甘肃仅有读者出版集团一家在列。和其他文化强省(市)相比,差距明显。

3.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建设活力不强

2006年,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但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水平始终落后于经济发展。首先,无文化专项经费,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有的地方政府东挪西借,费尽周折终于建成一些文化设施,但这些文化设施建成之日,就是背负债款之时,无法持续运行;群众自发性的文化活动需求的服装、道具、音像、灯光等设施无力筹措;一些文化拓展业务的开展,管理人员的辅导培训,图书的定期更新等,都不能及时进行。其次,无充足的文化活动场地。一些文化活动的场馆面积狭小,健身、娱乐、培训、教育、办公等常常聚集一处,空间有限,不能满足文化活动的开展需求。文化场馆“一室多用”现象普遍,严重制约了文化功能的发挥。再次,无文化发展建设规划。事业要发展,规划需先行,是众人皆知的道理。但是,目前各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普遍存在无规划的现状,基本上都是一种短期性的、应急性的,缺乏明确的目标、任务、方向。最后,无专门的文化管理与传播人才。基层的文化活动工作,经常是基层行政人员兼职管理,无法专心致力于文化事业。对文化辐射功能的扩展和文化阵地的巩固都有重要影响。文化发展中的“无经费、无场地、无规划、无人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文化建设活力。

(三)机遇与挑战分析

1.时代机遇。“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之一,甘肃历史文化厚重,拥有文化资源宝库,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在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下,为甘肃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时代契机。特别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从不同的方面给甘肃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创造了硬环境,促进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支撑力的扩展。

2.政策机遇。当前,各种大力支持甘肃文化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为甘肃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了政策保障。首先,在《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随后,文化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充分发挥甘肃文化资源优势、走文化大省发展的路子”,支持甘肃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精品建设和特色品牌培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11条具体意见。甘肃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认真谋划,制定文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近日下发《甘肃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五年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立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力争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增加值超过12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2%等等。伴随着这些政策机遇和规划的全面实施,必定会有相对应的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不久,甘肃文化软实力必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不可或缺的强大引擎。

3.面临的挑战。近年来,促进地区哲学艺术繁荣,提高地域文化软实力成为各省市区发展的战略增长点。几乎每个省市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十二五”的重点规划之一,纷纷提出了具体目标,制定了详细规划。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日益发展,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本流动速度加快,他们对文化管理、文化创意、文化经营人才的吸引力更强,文化资源的争夺将会更加激烈。甘肃文化大省建设起步较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尚滞后于当前现代文化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人们的思想和文化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表现出多元化倾向,在文化消费支出上,对文化层次、文化特征、文化创新都有更高的愿望,这也使得相应的文化理论、文化内容、表现形式及其手段都将面临更复杂的竞争环境。

三、提升甘肃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与路径分析

第一,深入持久地开展文化资源宣传推介工作,不断提升甘肃文化软实力的感染力

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酒香也怕巷子深”。甘肃文化孕育成长于陇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复杂的地理地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之上,形成的文化具有鲜明的远古特色、丝路特色、佛教艺术特色、边塞特色、民族特色以及长城特色等等。五彩缤纷的文化资源不断增强着陇人的自豪感,然而,一些特色文化仍然待字闺中,世人难觅芳容,严重制约了文化感染力的提升。只有配以良好的宣传,才能使甘肃文化彻底揭开面纱,进入世人眼球,才能使文化品牌资源日趋丰满,在文化市场上永立潮头。创新文化宣传思想,展现甘肃特色文化独有的魅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文化宣传首当其冲要凝练出甘肃文化印象,做到谈及某项文化符号就使人想到甘肃,或是涉及甘肃就会有某种特质文化显现于脑海之中。由此,聘请专家组织相关人员对甘肃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与梳理,从甘肃众多的文化资源、文化类型中总结归纳出文化特色。以项目带动宣传工作,建立详尽的目录体系,做好细致的申报评审等级。在研究论证和提炼甘肃文化特色的过程中,出版发行文化系列丛书、创作文化文学作品、编排文化剧目、报道文化新闻、奖励文化成果,深层次全方位地展开宣传推介活动,打造文化宣传的立体式平台。在宣传的促动下,不仅使甘肃在更多的群体面前展示自己的形象,更为甘肃文化产品开拓广阔的市场,为更多人认知甘肃搭建信息桥梁。此外,在文化的宣传活动中力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能够充分反映出该地域的文化特征。在此方面,今年甘肃省推出的以“感知敦煌、畅游甘肃”为主题的“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展文艺演出、旅游项目洽谈会、河西走廊葡萄美酒节、敦煌论坛、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论坛等方式,极大地宣传了甘肃丝路文化特色,提高了甘肃文化的品牌效益和知名度。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宣传案例,利用甘肃文化特色资源的吸引力,在提高文化软实力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极大地提升了甘肃文化软实力的感染力。

第二,着力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文化传播力,夯实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基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在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为文化资源走向民间提供了传播渠道,又是创作文化精品和文艺表演的平台。“十一五”期间,甘肃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央及省财政通过省直部门共投入公共文化建设经费约20.7亿元,年均增长25%,各市(州)共投入文化建设经费约40.49亿元。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已初步建立起市、县(区)、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文化传播的硬环境初显规模。但基层的文化设施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经费紧缺、场地不足等问题限制了文化传播力的提升,进而制约了文化精品的推陈出新。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就甘肃省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比例而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旧任重道远,不仅要实现县县有“馆”,镇镇有“站”,村村有“室”的文化基础设施,而且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向基层延伸,深入农村,消除死角空白地带。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增强文化传播能力,努力为百姓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激发普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文化精品的创作实践。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下一步应致力于如“村村通”工程重点解决20户以下自然村的全覆盖问题。组织文化行业专家,科学研究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经费的长久保障机制,形成稳定且渐趋增加的财政投入额度。2011年,我省专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而设立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安排50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专门用于民族地区(包括民族乡)图书馆、博物馆、民俗馆、文化馆(站、室)等文化场所及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单位、文化艺术项目、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的补助。这对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无裨益。只有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证下,文化传播能力日趋增强,甘肃民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不断提高。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必将全面提升甘肃百姓的文化素养,增强凝聚力,确保文化元素更好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第三,创新发展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发挥引领作用,提升甘肃文化软实力的号召力

甘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进程中,形成了敦煌文化、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和伏羲文化、长城文化、石窟文化、戏剧舞台艺术(《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官鹅情歌》)、文溯阁《四库全书》、《读者》杂志、兰州牛肉面、马门溪龙、农家书屋等本土文化品牌,竞相彰显着甘肃本土特色文化的内涵。

创新是一切事物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增强甘肃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创新发展的能力,从不同维度宣传甘肃斑斓多彩的文化资源,文化甘肃的概念将会进入外界的视野,甘肃文化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将不断成长壮大,改变甘肃的对外形象,这对提升甘肃文化软实力的效用不言而喻。甘肃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创新发展,政府引导是关键。领导挂帅,组织人员深入发掘特色文化内涵,创作文化精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活动,为本土特色文化“走出去”寻找渠道,提供信息。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文化政策,积极向中央推介甘肃特色文化品牌,争取资金扶持和优惠政策。以联合、协办、承办等方式引进一批大型文化节会活动在甘肃举行,不断扩大本土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文化旅游是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创新的又一结合点。文化旅游是以文化元素为核心,涉及城市、景区、线路、住宿、餐饮、娱乐、消费等诸多行业。借助文化旅游,实行品牌联合,打造品牌效应。扎实内功是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创新的不二法则。本土特色文化源自于生活,来自于群众。它的创新发展自然离不开成长的土壤,更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充分依靠“文化惠民工程”,以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为载体,宣传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增强当地百姓的文化自豪感,集思广益,拓宽品牌创新的路径和力量。

第四,强化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缓解文化人才短缺的现状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甘肃丰厚的文化资源和贫乏的文化人才数量形成鲜明的对照,文化人才的缺乏、流失、断层、老化现象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甘肃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个瓶颈。文化人才尤其是文化经营、文化管理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甘肃省的文化人才短缺现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文化艺术人才青黄不接,文化人才断层和老龄化倾向明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民间剧团走向市场,自负盈亏。有的经营困难,逐渐解体,个别身怀绝技的文化艺人流失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难以寻觅,年轻人更多的则是出外打工,从事其他行业。传统的美术、书法、绘画、刺绣、雕塑等民间家传的文化技艺面临灭绝。这严重制约了民间文化资源的长久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专业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缺乏。在现有的文化事业系统里,编制有限,拥有相关文化职称者的比例太低,大多数文化干部没有文化管理业务方面的专业,编创、策划能力不足,能够代表当地最高文化艺术水准的文化专业人才稀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在文化领域中具有懂专业、能带头的“文化大家”、高层次领军人物来担当重任,才能将文化和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将资源和效益统筹起来。针对这种现状,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应有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规划措施。短期内,紧盯文化发展中的急需人才,加大引进力度,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求所有,只为所用,不看学历看业绩,招之即来,来之能用。长期人才规划势在必行。重点培养现代传媒业、出版发行业、文娱演出业、文化旅游业、数字内容及影视剧、动漫业、广告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对长期从事基层文化事业的人员,创新机制,选拔培养。如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所言:“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甘肃省积极开拓创新,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农村实用文化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创了农村实用文化人才职称评定新系列。重视业绩不看资历,评审选拔组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实用文化技术人才队伍。这一举措为鼓励甘肃省基层文化人才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保护民间优秀文化遗产、推动基层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现有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暂借、继续教育和联合培养等多种举措结合起来,才能激发更多的文化人才投身于甘肃文化建设的热情。

【注释】

[1]约瑟夫·奈,著.何小东,译.《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