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紧张因素与应激

心理紧张因素与应激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过程在医学上称之为应激状态,应激状态下分泌的激素称之为应激激素,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其中的一些可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血液搏出量增加,血压升高,以维持应激状态下重要器官的血供应。应激激素又可使体内储存的糖分解进入血流,使血糖升高以供应激时代谢所需要的附加能量。
心理紧张因素与应激_拥有超棒的心理素质:优胜需要的秘诀

(1)21世纪的生存方式:21世纪将是下面6种生存方式的综合体:

一是数字化生存。从儿童起就将接受数字世界,他们将在一个囊括全球没有束缚、富有想像的网络世界。

二是知识化生存。由于信息极大丰富,人们需要不断获取信息,不断整理、分析信息。每个人都会面临他是否拥有比别人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的挑战。

三是超前性生存。面对互联网革命成功的挑战,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综合素质的投资,谁抓住了教育,谁就抓住了未来。但对于人们最大的挑战是:尽管你知道在变,但不知道什么在变及如何变。

四是移动化生存。计算机正在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工作场所,屏幕正取代办公大楼,利用网络,你的文件、信息和资料都可以存在一个虚拟的办公中心,你只要上网就去那儿办公就行了。这样一来,效率将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惟一尺度。

五是开放式生存。经济与交往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对新的思想尽量开放,如果只固定在一种思想上或模式上,将非常危险。年轻人如果不按自己的想法走,尝试失败,将无法成功。

六是速度化生存。互联网使任何人在未来的社会中都可能处于主导地位,网络改变了许多规则。而谁改变游戏规则,谁就将统领世界。

面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的生存方式,将使紧张、焦虑成为现代年轻人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他们要么对生存的环境产生过分焦虑,要么开始回避感到恐惧的情景。在行为上表现出对新事物的惊恐症、人际交往的恐怖症、面对挫折的恐惧症和日常生活的焦虑症,等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构成了心理紧张的因素。

因此,学会并掌握排解紧张和应激的技巧,提高每个年轻人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2)应激与冷静应变: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信息像潮水般地涌入人的大脑。人对这些信息,必须很快进行分析、加工、评价与判断,然后作出应答性反应,这就叫做“应激”。

从生理上讲,人体内分泌激素的作用就是调节全身器官的功能,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恒定,如调节血压,维持血糖水平稳定等。当人受到外来刺激,如遇到疾病、外伤、精神因素等的冲击时,均会经过神经调节的途径引起机体某些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以对抗这些不利因素对人体的侵害。这一过程在医学上称之为应激状态,应激状态下分泌的激素称之为应激激素,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其中的一些可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血液搏出量增加,血压升高,以维持应激状态下重要器官的血供应。应激激素又可使体内储存的糖分解进入血流,使血糖升高以供应激时代谢所需要的附加能量。

这种应激反应过程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是有利的,但如果反应过度或长久持续则会产生相反的影响,而超过机体耐受界限的应激反应,还会导致致命的后果,如重大的或持久的应激反应发生时,本来属于机体保护性反应的血管收缩状态,都可使这些人的血压升高到足以致中风的程度,而冠状动脉的收缩过度则可引起致命的心肌梗死。

因此,为了不使各种刺激因素给健康带来影响,除了要在平时养成多观察,多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以便对世上万事万物的暴露与发生过程有预测的见解之外,还必须掌握一些冷静应变、排解紧张的技巧,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3)造成心理紧张的环境因素:人的心理现象是很复杂的,因为它既包括了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共性特征,也包括了能力、气质、性格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性特征。面对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些特征的一个或组合,都可能成为影响人们心理紧张的要素。

概括起来,引起心理紧张状态的刺激因素可归纳为6个方面,即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社会心理的、文化的和时间的因素,如图4-1所示。

图4-1 引起心理紧张状态的刺激因素

(4)社会生活事件的紧张指数:我们生活的环境,每一个社会生活事件都能引起人的心理紧张度。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专家霍尔姆斯等人,通过对5000多人进行的社会心理调查,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遭受到的事件依据人体的承受力归纳并划分等级,以生活变化单位(LCU)为指标进行评分,并进行跟踪研究。其结果表明,生活变化单位和10年内的重大健康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中等强度生活事件的人群中,31%有重大的健康变化,在重大生活事件的人群中,70%有重大的健康变化。并发现,如果一个人在1年中生活变化单位累积不超过150LCU,第二年可能会平安无事;但1年的积累若达到了150~300LCU,来年可能会有50%的患病概率;如果1年累积超过了300LCU,则患病率的概率会上升到70%。

1985年,我国学者张明园对我国10个省、市的1000多人进行了社会心理调查,编制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正常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应激量表,对调适心理状态的平衡、提高心理素质很有帮助,如表4-1所列。

需要说明的是,该表所列的生活事件变化单位值LCU是一个中性量,由于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素质、性格修养、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不同,同样的刺激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做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因此,它们对不同个体的健康所发生的影响也就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