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简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简介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等学科为依托的直接学科德育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简介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武汉大学顾海良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是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最终成果,由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主要作者为顾海良、佘双好、梅荣政、沈壮海、丁俊萍、石云霞、宋俭、孙居涛、戴德铮等。

一、篇章结构

此课题最终成果包括两编。上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与发展;下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二、基本内容

此课题着重从理论上系统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历史发展进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本质、地位和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体系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课程体系及其基本特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特殊性及评价方法等。研究者主要从实践上研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本科四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基本要求,为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提供实践指导。

三、主要创新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历史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理论发展和理论运用教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教育的统一,理论、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凸显,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体验相统一的教育教学方法。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等学科为依托的直接学科德育课程。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具有综合性、创新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特点以及整体性、层次性和互补性特征。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内容为中介的特殊的实践活动和特殊认识活动。

(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体现的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的统一、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的统一、现实评价与潜在评价的统一、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统一、精确评价与模糊评价的统一的特点。

四、社会影响

1.学术价值

课题的理论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现实境遇为宏观背景,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转化为大学生的素质体系等三大规律为基本任务,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的理论体系。

2.应用价值

课题成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的形成起到了咨询参考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改革起到了理论先导和实践示范作用;对试点高校学生形成良好思想政治观念起到了促进作用。此课题成果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在此课题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成果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