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简介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简介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再兴教授主持的“网络思想教育研究”,是200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最终研究成果是专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促进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良性互动,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层次上的“虚实和谐”,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价值目标。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简介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再兴教授主持的“网络思想教育研究”,是200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最终研究成果是专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它由张再兴、曾国屏、张瑜、冯务中、金兼斌、樊富珉、方兴东、段海新、张春生、史安斌、王想平等合作完成,由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一、篇章结构

此专著分为以下五编:网络社会的崛起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发展、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的关系、网络环境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专题研究、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共21章。

二、基本观点: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要区分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种是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前者是广义界定,提出的问题是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于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造成全方位影响的宏观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方式、方法、手段、机制等如何发展创新;后者是狭义界定,即把网络仅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新工具、新途径,用以丰富和完善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两种理解内在联系,作为环境的网络实际上是作为工具的网络普遍化、日常化的结果。但是,工具可以使用也可以摆脱,而环境的摆脱却非随心所欲,只有以适应、建设网络环境的规律性研究为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才能科学地发展。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理解,不仅应该包括狭义理解,也应该包括广义理解。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可从技术、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分析:互联网的技术架构与信息软环境是基础要素,网络技术带来新的学习生活方式,创造了新的话语体系,造就出新的权威力量,开发出新的人的发展性资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社会维度上具有显著的场域区隔,主要的典型场域可分为“公社型”、“科层型”和“广场型”三类形成机制不同的交往场域。从文化维度上审视,存在着技术性与人文性、知识性与价值性、开放性与凝聚性、主导性与互动性、自由性与控制性、传统性与创新性、社会性与个人性等突出的内在矛盾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式,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实践原则。

(3)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的关系,一是表现在网络世界本身具有虚拟性与现实性并存的关系;二是表现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同时存在着差异性、同一性、对立性和统一性。由此可归结为“网络是现实的延伸”这一命题。促进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良性互动,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层次上的“虚实和谐”,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价值目标。

(4)网络环境下主客体关系表现出新的特点和运动规律。网络交往实践具有普遍可及、形成社区、虚拟在场、虚实共在等特点,促进了人的主体性内涵的发展,表现出虚拟交互、流变交互、界面交互等交互主体性特征。在虚拟交往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具有主体际性的主客体关系,可以从信息符号的引导与被引导的角度分析这种主客体关系,并运用复杂系统的自组织机制考察其运动规律。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网络交往实践的新特点所决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与客体具有必然的客观存在性,而主客体关系又具有情景依赖性和建构动态性。

(5)要面向网络技术的发展,结合1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典型实践,围绕突出的实际问题和正在推进的工作重点展开专题研究。对于高校校园网的应用和管理、博客传播与博客舆论引导、网络舆论调查、基于网络舆论的高校危机管理、网络话语、网络心理行为与教育辅导等6个问题展开了原理、机制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应用技术和方法。

(6)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在高校网络发展比较完善、成熟的条件下,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网络信息传播子系统,即“校园网络亚传播圈”。信息内容、网络媒介、用户群体是其构成的基本要素。以三要素互动关系为基础,可以形成校园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心模式、媒介中心模式和用户中心模式。

三、主要创新

此课题组立足领域前沿,多学科联合攻关开展创新研究。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层面解析,深入揭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发展性矛盾;提出并论述了网络虚拟现实二重性理论以及“虚实和谐”理念;论述了基于虚拟交往实践的具有主体际性的主客体关系,指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客观存在性、情景依赖性、动态建构性特征;提出“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概念和分析体系,构建了校园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和模式。

四、社会影响

此成果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深刻地阐述了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主体与客体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开拓性地探索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等实践中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重大突破,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是一项优秀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应用技术培训推广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