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重要的虫媒病

我国重要的虫媒病

时间:2022-0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重要的虫媒病。带病毒医学昆虫叮咬人畜时将含病毒的涎液注入皮下,涎液内病毒含量很高。在我国已经证明的引起脑炎的虫媒病毒为乙脑和森林脑炎病毒,目前全世界已经证实有25种虫媒病毒可引起脑炎。虫媒病毒感染发热后出血倾向,在我国已经证实的引起出血的病毒有登革热和新疆出血热病毒,出血热患者严重者可有内脏出血。
我国重要的虫媒病_医学昆虫学

我国重要的虫媒病(表4-1)。

表4-1 我国重要的虫媒病

(一)病毒性疾病

虫媒病毒是一类由吸血昆虫传播的,能引起人畜病症的病毒,常见的传播媒介为蚊、蜱、白蛉、蠓,其他吸血昆虫如虻、蚋、螨等也可传播病毒。全世界目前有虫媒病500余种,其中100余种对人畜致病。目前我国已经证实并发生过流行的虫媒病毒有4种,它们是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1~4血清型)、森林脑炎病毒和新疆出血热病毒。近年又分离到可引起发热反应的一些新虫媒病毒,如基孔肯雅病毒、辛德毕斯病毒等。带病毒医学昆虫叮咬人畜时将含病毒的涎液注入皮下,涎液内病毒含量很高。病毒首先在叮咬的局部繁殖,并在血管内皮、淋巴结等网状内皮细胞继续繁殖虫媒病毒。被感染的人中有许多人并不出现任何症状,此为不显性感染。有些人感染后经过7~10d潜伏期出现症状,表现为显性感染,即为发病。其中一部分表现为一过性发热,病情不再发展而自愈,有的患者则由于病毒侵犯了重要的组织器官而出现严重的症状。发热是虫媒病毒感染最早出现的症状,几乎所有虫媒病毒感染后均可出现发热,可表现为一过性发热,也可突然高热持续不退。大部分患者感染后为一过性发热并自愈。虫媒病毒感染发热后可出现皮疹,小红点状或斑丘疹,有些患者发病、发疹后即可自愈。虫媒病毒引起的皮疹,组织病理学可见有毛细血管内皮肿胀,血管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出血性瘀点斑但是不伴有炎症。有些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发热及头痛,随后有脑炎症状及脑膜刺激症状。在我国已经证明的引起脑炎的虫媒病毒为乙脑和森林脑炎病毒,目前全世界已经证实有25种虫媒病毒可引起脑炎。虫媒病毒感染发热后出血倾向,在我国已经证实的引起出血的病毒有登革热和新疆出血热病毒,出血热患者严重者可有内脏出血。另外,虫媒病毒感染可出现如肌肉痛、关节痛、呕吐、恶心,眼眶痛等症状。

1.登革热(Dengue fever) 病原体为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分四个血清型,在人体内引起两种不同症状的疾病,即登革热(dengue fever)、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后者病死率高。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登革热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中,伊蚊吸吮患者血液后病毒即在其体内生长繁殖,2周后即能传播本病。因此,本病流行于夏末初秋、气候潮湿、蚊子繁殖的季节,且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患者多数为青壮年。登革热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重型登革热(特别是并发脑膜炎病例),病死率达90%以上,应高度重视。该病在非洲、美洲、地中海东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等100多个国家、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且有明显上升趋势。在中国主要发生于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区。我国20世纪40年代即有登革热发生和流行报道,1945年汉口的大流行,约80%的人口受感染;有记录的再次流行发生于1978年的广东佛山;1980年和1986年海南岛发生两次大流行,发病人数分别达到40多万和10多万;广东省、台湾省常有登革热局部流行报道。

2.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iphalitits B) 又称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B encephalitis),病原体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irus)简称乙脑病毒。乙脑病毒呈球状,核酸为单链RNA,外层具包膜,包膜表面有血凝素。主要传染者是家畜、家禽,猪是我国数量最多的家畜,它对乙脑病毒的自然感染率极高,感染率可达到100%。蚊子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能传播本病的蚊虫很多。现已被证实者为库蚊、伊蚊、按蚊的某些种。国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此外,从福建、广东的蠛蠓中,已分离到乙脑病毒,故也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当人受到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乙脑病毒进入人体,在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结、肝、脾等吞噬细胞内增殖,并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而引起炎症。该病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兰州——长春连线以南的广大的地区内,仅东北北部、青海、新疆及西藏等地未见本病报道。本病的主要症状为高热、头痛、呕吐、昏睡、痉挛等。重症者可周身高热、抽搐不止、脑水肿、呼吸或循环衰竭等,本病的病死率高,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但随地理环境的不同,流行季节略有上下,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北地区为7~8月,而东北地区则为8~9月,均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另外,气温和雨量与本病的流行也有密切关系。消灭蚊子孳生地,扑灭越冬蚊和新生成蚊是预防乙脑的关键。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应对猪进行预防注射,可有效地降低乙脑发病率。3~6岁的小儿最易得病,人体接种疫苗可提高对乙脑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对预防乙脑也有良好效果。

3.黄热病(yellow fever) 黄热病是一种蚊媒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病原体为黄热病病毒(yellow fever virus)。有城镇型和丛林型两种,丛林型是原发性自然疫源,而城镇型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从前者扩散形成。该病传染源是人或灵长类动物黄热病病毒感染者(包括早期患者)。此病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者,再叮咬易感者而实现传播的。感染了病毒的伊蚊可终生带毒,并可经卵传给后代。可传播本病的伊蚊主要是埃及伊蚊,另外,据调查还有辛普森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和泰氏伊蚊等13种蚊子。黄热病潜伏期3~6d不等。发病突然,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痛,还可出现虚脱、恶心和呕吐。病程发展过程中体温升高,脉搏反而减慢变弱,有时还有蛋白尿和无尿。热型曲线呈马鞍状。早期出现白细胞减少,病期第5天最为显著。常见的出血症状有:鼻出血、口腔出血、呕血和柏油便。早期黄疸轻微,后期加重。病程呈三个发展阶段。即早期(充血期)、缓解期和中毒期。人们对这种病普遍易感,疫区本地居民病死率低于5%,非本地居民或在流行期间可高于50%,感染者恢复健康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该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南美洲及中美洲,年发病20万例,年死亡3万人。亚洲国家包括中国未有该病流行报道,但由于存在适宜的灵长类动物宿主及易感蚊种,被视为危险地区,列为海关卫生检疫的主要对象。

(二)细菌性疾病

鼠疫(plague)是一种烈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播媒介为蚤类,在我国为印度客蚤,致痒蚤也可起媒介作用。病原体为鼠疫杆菌,又称鼠疫耶尔森菌(Yeminia pestis),主要贮存宿主是鼠类动物。当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当蚤再吸入血时,病菌随吸进之血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蚤粪也含有鼠疫杆菌,可因搔抓进入皮内。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少数可因直播接触患者的痰液、脓液或病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黏膜受染。肺鼠疫患者可借飞沫传播,造成人间肺鼠疫大流行。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鼠疫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间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间流行。鼠间鼠疫传染源(储存宿主)有野鼠、地鼠、狐、狼、猫、豹等,其中黄鼠属和旱獭属最重要。家鼠中的黄胸鼠、褐家鼠和黑家鼠是人间鼠疫重要传染源。各型患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以肺型鼠疫最为重要。败血性鼠疫早期的血有传染性。腺鼠疫仅在脓肿破溃后或被蚤吸血时才起传染源作用。鼠疫自然疫源性存在于世界各地,野鼠鼠疫长期持续存在。人间鼠疫多由野鼠传至家鼠,由家鼠传染于人引起。偶因狩猎(捕捉旱獭)、考查、施工、军事活动进入疫区而被感染。本病多由疫区借助交通工具向外传播,形成外源性鼠疫,引起流行、大流行。鼠疫流行的季节性与鼠类活动和鼠蚤繁殖情况有关。人间鼠疫多在6~9月,肺鼠疫多在10月以后流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本病记载。世界上曾有3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发生于6世纪,几乎波及所有国家,持续50年,死亡1亿人;第2次发生于14世纪,波及欧、亚、非,死亡近400万人;第3次发生于19世纪初,波及了32个国家。过去50年中,鼠疫的地理分布发生了变化,20世纪50年代,鼠疫主要是在亚洲,美洲也有一些病例;20世纪60年代早期,鼠疫在美洲疫情活跃,在非洲也开始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早期,越南出现一次大的鼠疫流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洲鼠疫的病例数呈迅速增加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仍在持续。有人预言,人间鼠疫正处于周期性复发的边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原虫性疾病

1.疟疾(malaria) 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的叮咬而感染。症状表现为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出汗、脾肿大与贫血。疟疾(俗称打摆子)病,多发于夏秋两季,典型的疟疾发作者,一般可明显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为发冷期,怕冷,虽盖厚被,仍寒战不休,面色苍白、唇甲发绀、肢体厥冷。此期可持续10min至1h左右,随着体湿急剧上升而进入发热期。第二为发热期,高热(可达39~41℃)、面色潮红,伴头痛、口渴、呼吸困难。此期持续时间可达4~8h。第三为出汗期,高热后,突然大汗淋漓,体温随即下降至正常,脉静身安,酣然入睡,此期持续时间可达2~3h。疟疾除可导致贫血、肝脾肿大外,尚可引起脑型疟疾、肺型疟疾、胃肠型疟疾等而危及人的生命。

疟原虫侵入人体后经血流侵入肝细胞内寄生、繁殖,成熟后又侵入红细胞内繁殖,使红细胞定时的、成批的破裂而发病。临床特点为反复间歇性、定时性、发作性的寒战、高热和大汗后缓解,继发贫血和肝脾肿大。间日疟、三日疟常有复发。恶性疟发热不规则,常侵犯内脏,引起凶险发作。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人疟的有60余种。据其吸血习性、数量、寿命及对疟原虫的感受性,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7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疟疾流行最严重,温带次之。发病以夏秋季节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四季均可发病。及时选用有效的药物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是诊疗工作中的重点。

2.黑热病(Kala-azar) 又称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引起,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杜氏利什曼原虫属锥虫科利什曼原虫属的细胞内寄生鞭毛虫。与人体致病有关的四种利什曼原虫在形态上无差异而在致病性与免疫学特性上有很大的差异,热带利什曼原虫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引起皮肤利什曼原虫病(即“东方疖”);巴西利什曼原虫引起鼻咽黏膜利什曼原虫病;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要寄生于内脏网状—内皮系统,引起黑热病。我国主要有杜氏利什曼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分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又称利杜体),前者见于白蛉消化道,在22~25℃培养基中,呈纺锤形,前端有一游离鞭毛,其长度与体长相仿,约11μm×16μm。利杜体见于人和哺乳动物细胞内,在37℃组织培养中,呈卵圆形,大小约4.4μm×2.8μm。当雌性白蛉叮咬受染动物和患者时,将血中利杜体吸入白蛉胃中,2~3d后发育为成熟前鞭毛体,并行迅速二分法分裂繁殖,1周后前鞭毛体大量聚集于白蛉口腔及口器,当其叮咬人或动物时前鞭毛体即侵入体内,鞭毛脱落成为无鞭毛体(利杜体)。临床上以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脾肿大、消瘦、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血浆球蛋白增高为特征。当受染白蛉叮咬人时,将前鞭毛体注入皮下组织,少部分被中性粒细胞破坏,大部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并在其中繁殖、增生,随血流至全身,破坏巨噬细胞,又被其他单核-巨噬细胞所吞噬,如此反复,导致机体单核巨噬细胞大量增生,以肝、脾、骨髓、淋巴结的损害为主。细胞增生和继发的阻塞性充血是肝脾、淋巴结肿大的基本原因。由于脾功能亢进及细胞毒性变态反应所致免疫性溶血,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显著降低,患者易发生鼻出血、齿龈出血。由于粒细胞及免疫活性细胞的减少,所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继发感染。因网状内皮系统不断增生,浆细胞大量增加,所致血浆球蛋白增高,加之肝脏受损合成白蛋白减少,致使血浆白球蛋白比值倒置。若肾脏受损可产生蛋白尿。传染源是患者和病犬(癞皮狗)。本病潜伏期多数在3~5个月内,起病大多缓慢。早期主要症状是发热,伴畏寒、出汗、食欲不振,乏力等。约1/3患者24h内体温可有2次升高(双峰热)。起病半年后,患者皮肤颜色增深(故有黑热病之称),明显消瘦,鼻和齿龈出血,贫血,肝脾进行性肿大。在病程中,病情常有间歇和复发,在间歇期症状减轻甚至消失,肝脾也可缩小,间歇期长短不一,患病愈久、间歇期愈短,最后转为无间歇,疾病持续存在,患者的血细胞全部减少。进行骨髓、脾脏或淋巴结穿刺做涂片检查找到原虫,即可确诊。葡萄糖酸锑钠或喷他脒(戊烷眯)对本病有特效。如经特效药物治疗无效而脾脏高度肿大且有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脾脏切除,术后再给予药物治疗,常可奏效。

本病曾流行于长江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的广大农村,我国的主要媒介是中华白蛉,在我国广泛分布,分家栖型和野栖型,前者分布与华东、华北和陕西关中平原地区;后者分布在陇东南、陕北、川北、辽西和冀东等山丘地区。家栖型白蛉一般在盛夏出现,而野栖型白蛉则从晚春至早秋都有活动。在积极开展灭蛉与普查普治相结合的防治工作后,本病在我国已基本消灭。近几年,仅在西北地区尚有少数病例报道,这些患者绝大多数散发于荒漠和山丘地区。主要预防措施是治疗患者和捕杀病犬。同时在白蛉活动季节喷洒DDV,敌百虫等药物以杀灭白蛉。

3.美洲锥虫病(American trypanosomiasis)

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是枯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属粪源性传播锥虫,是枯氏锥虫病即夏格病(Chaga's disease)的病原体,主要分布于南美和中美,故又称美洲锥虫病。传播媒介为猎蝽科的吸血虫种,特别是锥蝽属,可栖息于人房内,多夜间吸血。主要虫种为骚扰锥蝽(Triatoma infestans)、长红锥蝽(Rhodnius prolxsus)、大全圆蝽(Panstrongylus megistus)、泥色锥蝽(T.sordida)等。这些昆虫叮咬了血内有枯氏锥虫的人或动物后,锥虫即被吸入锥蝽体内。这些锥虫在锥蝽体内经过8~12d的发育繁殖,即可随粪便排出。锥蝽多咬人的面部,其粪便内的锥虫很容易被涂布到人的眼结膜、口鼻黏膜和叮咬造成的皮损处从而使人感染此病。人类对此病普遍易感,但年幼者病症往往更严重。美洲锥虫病潜伏期5~14d不等,如经输血感染则为30~40d。该病一般在儿童呈急性病症,慢性病症一般暮年才出现。急性患者呈不规则发热,全身不适,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感染部位的炎性反应(锥虫结节)可持续8周。在急性病例中单侧或双侧眼睑水肿(Romana’s征)者,占相当大的比例。患者出现心肌炎和脑膜脑炎常可危及生命。慢性后遗症包括有心肌损害、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累及消化道还可出现食管扩张和巨大结肠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美洲锥虫病患者全世界有1 600万到1 800万例,大约有9 000万人处于该病的威胁之中,而且此病目前仍属不治之症。美洲锥虫病遍布于西半球从墨西哥到阿根廷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内,广泛存在着多种可感染锥虫的锥蝽和某些哺乳类动物贮存宿主。锥蝽的典型栖息地是坯泥结构的房屋或棕榈茅棚,特别是墙或屋顶有缝隙或裂口的建筑,它们只在晚上才出来叮咬人,因此最可靠的防止感染美洲锥体虫的办法是避免在有锥蝽侵扰的房屋内过夜。

4.非洲锥虫病(African trypanosomiasis)又名昏睡病(sleeping sickness),它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病原体为布氏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 gambiense)与布氏罗德西亚锥虫(T.rhodesiense)。舌蝇通过叮咬锥虫感染的人或畜,再叮咬易感者而传播此病,人类对此病普遍易感。非洲锥虫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因病原体不同而异。感染布氏罗德西亚锥虫潜伏期2~3周;感染布氏冈比亚锥虫潜伏期可达数月甚至数年。本病早期,在舌蝇叮刺的原始部位出现初疮,并有发热、剧烈头痛、失眠、淋巴结增大(尤其是颈后)、贫血、局部水肿和皮疹。晚期身体消瘦,嗜睡,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的体征。病程可长达数年,也可在数月之内死亡,如不及时治疗常常危及患者生命。

非洲锥虫病的分布与舌蝇分布密切相关,在非洲大陆北纬15°到南纬20°之间。这种昆虫似蜜蜂样大小,主要见于湿热的丛林、灌木丛、大草原与河谷地带。锥虫的天然宿主为非洲羚羊、狮、鬣狗、牛和南非狷羚。布氏冈比亚锥虫是否有天然储存宿主尚难确定,因为病程呈慢性,且有无症状带虫者。布氏罗德西亚锥虫病患者主要为猎人、渔民和采蜜工。外地前往非洲的旅行者也多感染此型锥虫病。而布氏冈比亚锥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及感染者,患者主要为儿童和妇女。牛、猪、山羊、绵羊、犬等动物可能是储存宿主,主要传播媒介为须舌蝇(Glossina palpalis)、G.tachinoides和G.fuscipes。这类舌蝇在沿河边或森林的稠密植物地带孳生。布氏罗得西亚锥虫病的传染源为动物及人,主要传播媒介为刺舌蝇(G.morsitans)、淡足舌蝇(G.pallidipes)种团及G.swynnertoni,这类舌蝇孳生在东非热带草原和湖岸的矮林地带及植丛地带,嗜吸动物血,在动物中传播锥虫,人因进入这种地区而感染。预防非洲锥虫病的关键在于消灭舌蝇和加强个人防护。虽然国际旅行者感染此病的危险并不高,但是前往疫区的旅行者还是应该采取预防措施。移动的交通工具、黑暗的环境和对比鲜明的色彩似乎对舌蝇有特殊的吸引力。这种昆虫能够透过单薄的衣服叮咬人。舌蝇在侵扰严重的区域,趋于散在分布。为了预防感染非洲锥虫病,旅行者最好不去舌蝇多的地方。有感染该病危险的旅行者,应该无一例外地在暴露的皮肤上涂含有避蚊胺(二乙甲苯酰胺,deet)的驱避剂,并穿着色彩与背景环境调和的长袖厚上衣和长腿厚裤。

(四)蠕虫性疾病

1.丝虫病(filariasis) 丝虫病是一组由寄生人体的丝虫所引起的传染病。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microfilaria)。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幼虫在某些吸血昆虫等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自中间宿主体内逸出,经皮肤侵入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寄生在人体的丝虫常见的虫种有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简称马来丝虫)、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简称班氏丝虫)、罗阿罗阿线虫(简称罗阿丝虫)及旋盘尾线虫(简称盘尾丝虫),前二者分布广泛,以热带地区为多见,在中国南方也很常见;后二者见于非洲及南美洲。马来丝虫和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引起淋巴管的发炎和阻塞。早期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淋巴管炎,晚期马来丝虫可引起下肢象皮肿,班氏丝虫除引起下肢象皮肿外,还可引起其他部位如阴囊,乳房等部位象皮肿,还可引起乳糜尿。中间宿主及传播媒介为按蚊、库蚊及伊蚊。成虫所产生的微丝蚴晚间出现于患者末梢血液中,为蚊媒吸吮后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再次叮咬时传播给他人。罗阿丝虫寄生在患者皮下组织,微丝蚴在白天出现于血液中,为斑虻属蝇吸吮后,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临床表现为游走性皮下肿块,局部有痛感。盘尾丝虫寄生在人体暴露部位的皮下组织,形成固定的结节,以头部为常见,所产生的微丝蚴随淋巴液散布至附近组织,在眼部附近寄生时可引起失明,故又称为“河盲症”(river blindness),病变附近皮肤刮片检查可找到微丝蚴。蚋属为其中间宿主及传播媒介。

我国传播丝虫病的蚊媒有10多种。班氏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次要媒介有中华按蚊。马来丝虫的主要媒介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东乡伊蚊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传播媒介之一。影响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主要为温度、湿度、雨量、地理环境等。这些因素既影响蚊虫的孳生、繁殖和吸血活动,也影响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如微丝蚴在蚊体内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70%~90%,气温高于35℃或低于10℃,微丝蚴在蚊体内即不能发育,因此,丝虫病的感染季节主要为5~10月。班氏丝虫病分布极广,但主要在亚洲。马来丝虫病仅流行于亚洲。在我国山东、河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贵州、四川、广东及广西均有本病。除山东、广东、台湾仅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其他省(市、自治区)二者兼有。由于开展大力普查普治工作,本病在我国已基本消灭,但仍需注意疫情的监测工作。

2.美丽筒线虫病(gongylonemiasis) 病原体是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特别是反刍动物)的口腔与食管黏膜和黏膜下组织,偶尔可寄生于人体。人体感染与卫生条件和饮食、饮水习惯,如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性幼虫的昆虫宿主或生水有关。例如山东有些地区曾因烤吃或炒吃蝗虫、螳螂、甲虫等昆虫而感染。山西有些地区儿童喜烧食屎甲虫。实验证明幼虫能在甲虫体内越冬。亦可由于中间宿主跌落水中,死后解体,幼虫逸出至外界环境,污染水源、蔬菜或食物,这种幼虫仍具侵袭力。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挑破寄生部位黏膜取出虫体,症状即可消失。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消灭和禁食甲虫、蝗虫、蜚蠊等昆虫,注意个人卫生,不饮生水等。

3.结膜吸吮线虫病(thelaziasis) 病原体是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主要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眼部,也可寄生于人眼。人体病例于1917年首见于我国北京及福建,迄今在我国报道的病例已达200余例。因本虫多发现于亚洲地区,故又称东方眼虫。雌虫在终宿主眼眶内产出幼虫,幼虫在人眼的分泌物中被中间宿主冈田绕眼果蝇吸食,经蝇中肠进入血腔壁形成虫泡囊,幼虫在囊内发育至腊肠期,蜕皮1次,进入感染前期,再经过2次蜕皮,经2~4周发育为感染期幼虫。感染期幼虫突破囊壁,仍留在血腔,然后进入头部。当蝇再叮食其他宿主眼分泌物时,感染期幼虫突破喙进入宿主眼结膜囊,逐渐发育成熟,雌雄成虫交配。感染结膜吸吮线虫的犬、猫等是人体感染的主要传染源。蝇类为本虫的中间宿主。故加强对动物宿主的管理及防治、搞好环境卫生,防蝇灭蝇,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注意儿童眼部的卫生,即可防止本病的传播。

4.猪巨吻棘头虫病(macracanthohynchosis)

病原体是猪巨吻棘头虫(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偶尔亦可寄生人体,引起猪巨吻棘头虫病,此病属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鞘翅目的某些昆虫既是棘头虫的中间宿主,又是其传播媒介。我国目前查明的主要有大牙锯天牛(Dorysthenes paradoxus)、曲牙锯天牛(D.hydropicus)和棕色鳃金龟(Holotrichia titanus)等33种甲虫,其成虫阶段的感染率可高达62.5%。发育过程包括虫卵、棘头蚴(acanthor)、棘头体(acanthella)、感染性棘头体(cystacanth)和成虫等阶段。当虫卵被甲虫的幼虫吞食后,卵壳破裂,棘头蚴逸出,并穿破肠壁进入甲虫血腔,在血腔中经过棘头体阶段,最后发育为感染性棘头体,感染性棘头体存活于甲虫发育各阶段的体内,并保持对终宿主的感染力。当猪等动物吞食含有感染性棘头体的甲虫(包括幼虫、蛹或成虫)后,在其小肠内经1~3个月发育为成虫。人则因误食了含活感染性棘头体的甲虫而受到感染,但人不是猪巨吻棘头虫的适宜宿主,故在人体内棘头虫大多不能发育成熟和产卵。棘头虫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在辽宁大牙锯天牛于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羽化为成虫,儿童捕食后,经30~70d发病。因此,病例多在9月中、下旬出现。而山东则在6~8月间患病的较多。猪巨吻棘头虫的感染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在流行区,儿童有烧吃、炒吃,甚至生吃天牛、金龟的习惯,所以患者以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为主。

5.犬复孔绦虫病 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是犬和猫的常见寄生虫,偶可感染人体,引起复孔绦虫病。成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内,其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地从链体脱落,常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随粪便排出,并沿地面蠕动。节片破裂后虫卵散出,如被中间宿主蚤类的幼虫食入,则在其肠内孵出六钩蚴,然后钻过肠壁,进入血腔内发育。约在感染后30d,当蚤幼虫经蛹羽化为成虫时发育成似囊尾蚴。随着成蚤到终宿主犬、猫体表活动,该处31~36℃有利于似囊尾蚴进一步成熟。一个蚤体内的似囊尾蚴可多达56个,受染的蚤的活动迟缓,甚至很快死亡。当终宿主犬、猫舔毛时吞食到病蚤,似囊尾蚴得以进入体内,然后在其小肠内释出,经2~3周,发育为成虫。人体感染常因与猫、犬接触时误食病蚤引起。犬栉首蚤、猫栉首蚤和致痒蚤是重要的中间宿主。犬复孔绦虫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地,犬和猫的感染率很高,狐和狼等也有感染;但人体复孔绦虫病比较少见。全世界至今报道仅200例左右,患者多为6个月至3.5岁婴儿,并有一家人同时受感染的报道。我国仅有数例报道,散在北京、辽宁、广东、四川、山西、山东和福建等地。

6.微小膜壳绦虫病(hymenolepiasis nana)病原体是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也称为短膜壳绦虫,该虫主要寄生于鼠类,亦可寄生于人体。实验证明印鼠客蚤、犬蚤、猫蚤和致痒蚤等多种蚤类幼虫和面粉甲虫、拟谷盗等可作为微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当这些昆虫吞食到该绦虫卵后,卵内的六钩蚴可在昆虫血腔内发育为似囊尾蚴,鼠和人若吞食到这些带有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昆虫,亦可受感染。微小膜壳绦虫呈世界性分布,在温带和热带地区较多见。国内各地的感染率一般低于1%,惟新疆的乌鲁木齐、伊宁和喀什三市稍高,为8.78%、11.38%和6.14%。各年龄都有受感染记录;但以10岁以下儿童感染率较高。彻底治疗患者,以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注意环境卫生、消灭鼠类;注意营养、提高个体抵抗力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7.缩小膜壳绦虫病(hymenolepiasis diminuta) 病原体是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又称长膜壳绦虫,是鼠类常见的寄生虫,偶然寄生于人体。中间宿主包括蚤类、甲虫、蟑螂和鳞翅目昆虫等20余种,以大黄粉虫、谷蛾、具带病蚤和印鼠客蚤多见。成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中,脱落的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在其肠中孵出六钩蚴,然后穿过肠壁至血腔内经7~10d发育成似囊尾蚴,鼠类或人吞食了带有似囊尾蚴的昆虫后,似囊尾蚴在肠腔内经12~13d发育为成虫。感染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神经和胃肠症状,如头痛、失眠、磨牙、恶心、腹胀和腹痛等。严重者可出现眩晕、精神痴呆或恶病质。缩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种类较多,分布广泛,特别是它的最适中间宿主大黄粉虫和谷蛾等都是常见的仓库害虫,生活在仓库、商店和家庭的粮食中。这些地方又有多种家鼠栖息活动,这样不仅易造成鼠类的高度感染,亦形成人体感染的重要条件。人主要是误食到混杂在粮食中的中间宿主昆虫而受染,儿童因不良卫生习惯则更易误食昆虫,故感染率较高。防治原则与微小膜壳绦虫相同,只是在预防措施上更应注意严格粮食仓库管理、消灭仓库害虫和灭鼠等。

(五)其他疾病

1.鼠型斑疹伤寒(murine typhus) 又称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病原体为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立克次体在蚤中肠上皮细胞内繁殖,人被叮咬或蚤粪污染受损皮肤而获感染。患者自潜伏期末1~2d直至退热后数日均有传染性,而以发病1周传染性最强。蚤吸食患者血后立克次体侵入蚤胃上皮细胞并大量增殖,数日后上皮细胞破裂,病原即随同蚤粪一同排出。当蚤再吸他人血时,蚤粪污染皮肤伤口,或由于蚤体被压破后立克次体经伤口侵入体内而致感染,莫氏立克次体在蚤粪中可存活66d之久,因此亦有可能借呼吸或手污染眼结膜而受染。我国北方有病例报道。

2.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 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cki)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急性起病、稽留型高热、剧烈头痛、皮疹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程2~3周。人虱是本病的传播媒介,以体虱为主,头虱次之。当虱叮咬患者时,病原体随血入虱肠,侵入肠壁上皮细胞内增殖,约5d后细胞胀破,大量立克次体溢入肠腔,随虱类排出,或因虱体被压碎而散出,可通过因瘙痒的抓痕侵入人体。虱粪中的立克次体偶可随尘埃经呼吸道或眼结膜感染。虱习惯生活于29℃左右,当患者发热或死亡后即转移至健康人体而造成传播。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患病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本病流行与人虱密切相关。故北方寒冷的冬季较易发生。战争、灾荒及卫生条件不良易引起流行。

3.战壕热 又称五日热,是由人虱传播五日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病。本病症状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而较轻,但病程较长。人体感染方式也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只是立克次体只能在人虱胃内或上皮细胞表面繁殖,不侵入细胞内。

4.虱媒回归热(louse-borne relapsing fever)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急性传染病,传播媒介为人体虱;病原体为回归热包柔螺旋体(Borrelia recurrentis)。病原体随患者血液被虱吸入后5~6d即穿过胃壁进入血腔,并大量繁殖,不进入消化道也不进入组织,其传染方式很特别,靠虱体被碾碎后体液中的病原经受损皮肤进入人体。我国最早是1909年在云南蒙自发现本病,后遍及全国。

5.蜚蠊能通过体表或体内(以肠道为主)携带多种病原体而机械性地传播疾病。近年来,国内报道从蜚蠊体内分离到痢疾杆菌5株,沙门副伤寒甲、乙菌5株,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43株,变形杆菌8株,青霉、黄曲霉等多种真菌,腺病毒60株,肠道病毒血清型15株,脊髓灰质炎病毒8株和肝炎表面抗原,还检出蠕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绦虫等)卵和阿米巴、贾第虫包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