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河南省古动物区系的起源和演替

河南省古动物区系的起源和演替

时间:2022-02-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目前,有关河南省自然发展史中的古地质地理、气候、地貌等都已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这些资料为分析河南省动物区系的起源及其演替提供了必要的素材和有力的保障。如果对此地古动物区系及其起源和演替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无疑会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古动物区系及其变动情况,并为世界和中国的动物地理区划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区系演替_实用纸张技术指南

3.1.2 区系演替

有关啮齿动物的起源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目前主要有两个假说,①北美起源说:以副鼠(Paramys)为代表的副鼠科化石是现知的最早的啮齿类动物,也是啮齿类中最为原始的类型或祖先类型。最早的一种副鼠(P.atavus)发现于5 500万年前北美上古新世地层中,在北美、欧洲的始新世地层中则相当普遍。这种鼠很像大松鼠,指(趾)端具爪,会爬树,还有一条长尾巴,用以保持身体平衡。门齿呈凿状,后面有5个颊齿。从副鼠类的牙齿结构或颧弓-咬肌构造等这些在啮齿类中的重要分类标准来看,副鼠类化石都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引起了古生物学家的兴趣和注意。②中亚起源说:最早的啮齿类化石发现于晚古新世,它的起源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啮齿目起源于灵长目的更猴类,也有学者根据跟骨构造特征怀疑其起源于古肉食类。但近年中国发现的古新世化石表明,啮齿类的起源可能和亚洲特有的宽臼兽类(Eurymylidae)如晓鼠有关。

在中国发现的新材料证实,啮齿类可能起源于中亚地区。安徽潜山古新世地层中的东方晓鼠是啮齿类的祖先类型,内蒙古的磨楔齿鼠则是最原始的啮齿类。20世纪70年代,在安徽潜山县的古新世中晚期(距今6 00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了东方晓鼠的化石。该鼠有一对较大的门齿,退化的颊齿,以及门齿和颊齿两种不同位置咬合功能的雏形等特征,与啮齿类很相似。经过仔细研究考证,确认东方晓鼠是现今最接近啮齿类祖先的动物,现在大多数学者都肯定东方晓鼠与啮齿动物起源的关系。在湖南衡东县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钟健鼠的完整头骨,更加证实了这种论断。当然,晓鼠不可能是啮齿类的直接祖先,但至少可以说,啮齿类动物可能起源于晓鼠类的近亲。可以预见,随着化石资料的不断积累,对啮齿动物起源和演化的途径的认识将不断深化,线索也将越来越清晰。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杨钟健、裴文中等一大批科学工作者先后在河南省的不同地点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工作。随之出土了数量可观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动物化石(其中包括啮齿动物化石)。截至目前,有关河南省自然发展史中的古地质地理、气候、地貌等都已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这些资料为分析河南省动物区系(含啮齿动物区系)的起源及其演替提供了必要的素材和有力的保障。

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位于暖温带气候向北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又是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古北界与东洋界、中国动物地理区南中华北区与华中区的结合部。如果对此地古动物区系及其起源和演替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无疑会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古动物区系及其变动情况,并为世界和中国的动物地理区划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所以,对河南省古动物区系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脊椎动物的研究资料多侧重于大型兽类,而对众多的啮齿动物化石研究尚欠深入,为分析说明不同时期的区系情况必须借助于一部分大型兽类。

河南省动物区系(含啮齿动物区系)的起源、演替及形成过程,可以追溯至新生代的第三纪。从第三纪开始的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个大时代,也是现代生物演替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生物界,特别是脊椎动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其中以陆生哺乳动物最为突出。由于现代山系的产生和发展(此期河南境内的太行、伏牛、桐柏、大别山脉等已经形成并处于发展阶段),全球性气候分带渐趋明朗。凡此种种变化,都给各种脊椎动物的进化、发展、迁徙、生态领域占据等方面带来显著的影响。新生代开始时,恐龙等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量消失,而中生代并不占有突出地位的哺乳动物则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和繁衍。它们占领了爬行动物以往所占据的各种生态领域。这些变化是陆上脊椎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演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可以说,第三纪是哺乳动物主要兴盛、发展的关键时期。

古新世是第三纪的第一个地质时期,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在生物和地球历史上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在古动物地理、哺乳动物本身的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已发现的材料看,古新世时哺乳动物经历了一次大而重要的繁衍进化,动物群颇具特色,其最显著特征是“古老”与“土著”类群占有极大的优势。这一现象至少说明,亚洲北部在古新世的大部分时间内,东与北美、西与欧洲相隔离。有关河南省的古新世动物化石资料,目前仅有童永生等(1980)报道在豫西潭头盆地高峪组和大章组分别找到的中古新世的阶齿兽科(Bemalabdidae)、中兽科(Mesonchidae)和晚古新世的牧兽科(Pastoraledontidae)与假古猬类(Pseudictopidae)等。

燕山运动后直到第三纪中期以前,地壳处于长时期的相对稳定状态。在外引力作用下,于燕山运动时抬升的太行、秦岭东段各支脉及桐柏-大别山等高峻山岭不断地遭到剥蚀,沉降的低凹地区连续地接受沉积,使得燕山运动期间形成的巨大地势差异不断缩小,地表起伏趋于和缓,一度呈现为准平原状态(夷平面)。当时,除豫北小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阔叶针叶混交林地带外,北纬35°以南的河南绝大部分地区均属于热带疏林和荒漠地带,高温少雨,具有地中海气候特征,形成旱生化的稀树草原和荒漠。据此可以推测,当时在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自由地生活着一些耐热尤其耐旱的古哺乳动物,而古啮齿动物尚处于萌芽状态。

始新世是第三纪持续时间最长和相对复杂的一个地质时期。这一时期的古哺乳动物特点及古动物地理特征与古新世相比逐渐有了较大的差别。同时,古气候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总体来说,趋向于温暖、湿润,这些变化尤以始新世晚期更为明显。大量的资料表明,中国早始新世的哺乳动物,除了大量是亚洲古新世特有类群的后裔外,还有不少种属是从北美及欧洲移入的。从此,亚洲大陆结束了与世隔绝的状态。我国早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主要有江西新余的冠齿兽(Coryphodon),山东昌乐、临朐的始祖獏(Homogalax)、犀獏(Heptodon)。河南省的早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据童永生等(1980)报道,在豫西潭头盆地有原恐角兽(Prodinoceratinae)及个体相当大的古脊齿兽(Archaeolambdidae)。

中始新世目前是我国哺乳动物发展史上“史料”比较少的一个分期。现仅有内蒙古官庄大型哺乳动物群可作代表。该动物群的北美色彩依然很浓,只有马类可能来自欧洲。有关河南省中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尚未见报道,但根据晚始新世的资料推测,在中始新世及其晚期,鼠类和兔类已相当分化,很可能兔类的历史并不一定比鼠类短。

含有哺乳动物的晚始新世层位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化石发现丰富。动物群特点是现代目或科的古老分支颇为昌盛,种类十分繁多。河南乃至全国晚始新世哺乳动物方面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即是卢氏动物群的发现与研究。卢氏组的时代应属晚始新世的前期,与内蒙古的伊尔丁曼纳组相当。两地的动物基本上为同一动物群。卢氏动物群的脊椎动物已列出的至少有29属32种,其中哺乳类27属30种(含8个新属和10个新种)。该动物群中有几种在古生物学上很有意义的类型,如洛河卢氏兔(Lushilagus lohoensis)、杨氏秦岭鼠(Tsinlingomys young)分别是兔科和先松鼠科在亚洲的最原始代表;秦岭卢氏跗猴(Lushius qinlingensis)是亚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原始灵长类。卢氏动物群的组成成分基本上可以归入两个生态类型:森林动物和两栖动物。前者包括动物群中的大多数属种,后者可以2种两栖犀为代表。除了上述著名的晚始新世早期的卢氏动物群外,在河南省的其他一些地方,陆续还发现了一些啮齿动物或其他哺乳动物化石。童永生等(1987)报道淅川核桃园组2种始新世兔类:石皮沟壮兔(Strenulagus shipigouensis)和丹江卢氏兔(Lushilagus danjiangensis);李传夔(1976)报道渑池、济源始啮亚目(Protrogomorpha)副鼠类(Paramyinae)一新种:豚形豫鼠(Yuomys cavioides);高玉(1976)、王景文(1978)报道桐柏地区吴城盆地豫鼠一新种:秀丽豫鼠(Yuomys elegans)及淅川盆地啮齿类一新种(未订名);王伴月等(1982)报道信阳平昌关豫鼠一新种:明港豫鼠(Yuomysminggangensis)。在这些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层位中,淅川的核桃园组、信阳平昌关的李庄组与卢氏组相对应,时代应属晚始新世早期,而其余者基本上应属于晚始新世晚期。这充分说明,在晚始新世时,河南的啮齿动物(甚至哺乳动物)在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获得了真正的扩张和辐射。需要强调的是,晚始新世时,中国北方和南方所发现的动物群已有了明显的差别,这显然与当时的古气候及古生态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渐新世是老第三纪最后一个地质时期,持续近1 200万年。在这一不太长的时期中,整体气候有逐渐变冷的趋势,但与新第三纪相比仍很温暖。有关河南省和我国此期的哺乳动物化石资料很少。但根据已有的资料分析,渐新世哺乳动物群与始新世相比有了相当多的变化,它逐渐向新第三纪过渡。不少始新世种类已被淘汰,而一些近代科目的种类得到加强和发展。尤其到中晚渐新世,鼠类、兔类、食虫类等小型哺乳动物迅速增多,化石组合中常见有链兔、阿丁鼠、圆柱鼠(Cyclomylus)、察干鼠(Tsaganomys)及双猬(Amphechinus)等。

从老第三纪到新第三纪,发生了一次新的地壳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其结果使曾一度夷为准平原的河南地区在燕山运动所形成的构造格架与地貌轮廓基础上,产生了断块隆起的构造分异。太行山、伏牛山等秦岭支脉及桐柏-大别山等地区,重新抬升为高峻山岭,但不同地区抬升幅度有明显差异。豫东豫北平原和南阳盆地等原来沉降地区,再度大幅度下沉。同时,我国西部高原和秦岭也急剧上升,大大改变了老第三纪坦荡的地势,使河南、中国乃至东亚的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亚洲西部海浸范围的进一步缩小及大陆性气候的加强,热带草原和疏林草原得到发展,使河南省及我国动物区系的变化受到了古地理、古气候的较大影响,并加深了动物区系的区域差异。

中新世是新第三纪第一个地质时期,历时约1 000万年。如果说古新世是进入哺乳动物的时代,那么中新世则可说是进入了一个与现代哺乳动物密切相关的时代。这一时期,古老类型的哺乳动物已大量急剧灭绝,残存者仅占动物群的1/4左右,而现代科则占到半数以上。尽管全球性气温还在继续下降,甚至有内陆冰川活动,但较近代仍为温暖。在老第三纪占主导地位的始啮齿类濒于衰退,代之而起的是现生科的多种类型的大量涌现。如河狸科(Castoridae)、仓鼠科(Cricetidae)、睡鼠科(Gliridae)、跳兔科(Pedetidae)及南美的豚鼠类(Caviomorphs)等。这一时期河南省的化石地点并不多。刘东生(1956)报道洛阳东沙坡层中有中新世(中期)哺乳动物,以利齿猪(Listriodom)为代表;另一代表是新蔡治理淮河时发现、裴文中(1956)发表并由周明镇等(1978)订正的一个哺乳动物群,其中有中华杨氏巨河狸(Youngofiber sinensis)、淮河剑棱齿象、近无角犀等。从其他一些地方的化石资料来看,中新世时,中国北部地区的各动物群组合中,啮齿类动物相当繁盛。至中新世晚期时,中国北方动物群中的典型种类——长鼻类(谷氏铲齿象Platybelodon grangeri)在内蒙古通古尔、陕西蓝田、宁夏中宁等地均有发现,与此同时,在华南地区则有一个以开远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kaiyuanensis)为代表的热带环境的动物群。这些结果充分说明,到新第三纪中期时,中国南北方动物群的分化愈来愈明朗了。

上新世时,由于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古地中海消失,欧亚大陆连成一片,产生了东亚季风环流形势,使华北内地比沿海干燥,植被也逐渐演替为森林草原景观,喜食草类的三趾马和乳齿象自由地栖息于这个半湿润的环境中。上新世早期时,中国所发现的南方型动物群可以云南禄丰拉玛古猿动物群为代表。典型种类如拉玛古猿(Ramapithecus lufengensis)、纳格里三趾马(Hipparion nagriensis)等。而华北型则以陕西蓝田灞河动物群为代表。典型种类有渭河三趾马(Hipparion weihoensis)、巨齿大鬣狗(Percrocuta macrodonta)、灵猫类(Viverridae)等。上新世中期是我国发现化石最多的一个时期,华北材料尤为丰富,通常称为蓬蒂期三趾马动物群。中国已记述的这一时期的化石种类有130多种,除少数南亚种类外,绝大部分在属级水平上为欧亚所共有,而在种级水平则为中国所特有。这充分体现了此期欧亚大陆动物成分的一致性。这一时期值得提及的是西藏布龙和卧马两个动物群的发现。布龙动物群发现于海拔4 500 m高程。根据古植物学资料,该地当时是以松树为主的森林生态环境。化石植物的现生种目前分布于华南海拔2 000 m高程。据此说明藏北布龙一带自上新世以来抬升了2 500 m。布龙和卧马动物群的成员,多数都为华北三趾马动物群中的分子。上新世晚期的有关化石资料不多,动物群的面貌也不甚清楚。此期华北的主要代表动物有贺风三趾马(Hipparion houfenensis)、步氏羚羊(Gazolla blacki)、艾氏原鼢鼠(Prosiphenus ericksoni)、安氏中国河狸(Sinocastor andersonii)等;而华南的化石更少,后来在云南元谋找到的斑果大剑齿象(Stegolphodo bangouensis)等可能为上新世晚期南方类型的代表。

有关河南地区上新世哺乳动物化石资料的报道,现有刘后贻等(1959)在豫西卢氏山间盆地发现的以李氏三趾马(Hipparion richthofeni)为代表的动物群;黄万波等(1984)在三门峡地区黄河南岸东坡沟等地发现的以李氏三趾马、双角犀(Diceratherium)和大唇犀(Chilotherium)等为代表的哺乳动物化石。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中国内地的动物区系在上新世时基本上属于同一区系,可称之为“三趾马动物区系”或“地中海动物区系”,以示欧亚大陆的一致性。这一区系从地域上大致可以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区,河南地区应属北方区。北方区位居当时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有较广泛的草原和森林区,草原动物较为丰富,如各种羚羊、马、草原生活的犀类、鸵鸟等;南方区属热带地区,以森林动物占优势。

继中新世之后,啮齿动物进一步繁衍发展、适应辐射。很多现生属或近祖类型都在上新世出现了。尤其鼠类(Muridae)自晚中新世出现后,上新世进化迅速,成为欧亚大陆上新世重要的分带化石。沙鼠类(Gerbillinae)、鼢鼠类(Myospalacinae)、竹鼠类(Rhizomyidae)和跳鼠类(Dipodidae)与鼠类相似,也是在上新世繁盛起来的。真正的旧大陆豪猪(Hystricidae)是在南方上新世发现的。现代的兔(Lepus)和鼠兔(Ochotona)也均已在旧大陆出现了。

根据古地史资料,第三纪早期时,中国内地的地理位置在北纬5°~40°之间,南部边缘位于赤道附近,相当于目前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一带,而黑龙江之最北部又相当于今日北京地区所处位置。与今天中国大陆所处地理位置(北纬18°~53°)相比,自第三纪早期至今我国大陆向北推移了13个纬度。因此,当时我国北半部呈温暖湿润型气候,自南向北的植被依次为亚热带、温带森林和森林草原;而华南地区则属热带森林。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由于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从第三纪开始,中国内地的气候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其趋势是北方地区逐渐转向干燥寒冷,南方地区则由热带雨林向暖湿气候转变。

从第三纪末期进入第四纪初期,由于气候的急剧变化,冰川流行,引起了动物区系的演替。三趾马动物群中部分哺乳类种属绝灭,而另一些种类如三趾马(Hipparion)、板齿犀(Elasmotherium)等则残存下来。同时,许多近代的种属则首次出现,如象(Elephas)、野牛(Bisin)、羊(Ovis)等。这些共同构成了早更新世的哺乳动物特色。此期的啮齿动物种属相对贫乏。河南地区的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仅有黄万波等(1984)在豫西三门峡地区及今属山西省管辖的平陆等地的发掘和报道。因为当时黄河之豫、晋段尚未形成(可能要到早更新世末期或中更新世早期方始形成),所以自陕西潼关以下,山西的芮城、平陆等地与今之三门峡地区在地域上是一个整体。该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计有三门马(Equus sanmenensis)、长鼻三趾马(Probosctdipparion sinense)、丁氏鼢鼠(Mysopalax cf.tingi)、原鼢鼠(Prosipheneus sp.)、梅氏犀(Dicerorhinusmercki)、剑齿象(Stegodon sp.)、步氏羚羊(Gazella blacki)等约16种。其中有7种与河北阳原泥河湾动物群是相同种,有4种与山西榆社、临猗、西侯度三地点的早更新世动物群是相同种。这一结果说明,三门峡地区乃至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在早更新世时,其动物群性质属于泥河湾动物区系,时代上相当于欧洲维拉方晚期或中晚期。而同期,在我国南方生活的动物群属于巨猿动物区系,河南省最南部地区可能位于这一动物区系的北缘地带。

泥河湾动物是一个森林草原动物群,其中森林性动物多于草原性动物。该动物群与上新世动物群迥然不同。三趾马动物生活于气候相当温暖的森林草原、热带草原或森林丛生的宽广河谷地带。到上新世结束时,气候不仅变冷,而且波动较大,使得一些典型的上新世种属绝灭了,仅残存一些种属如剑齿虎、三趾马等。另一方面又形成了新的种属如三门马、四不像鹿及布氏大角鹿等。而泥河湾动物群正是具有这样的面貌。在三门峡动物群中还具有南方动物群色彩,如剑齿象、南方象。这至少说明,当时的秦岭及其东段各支脉,不会如目前这般高,至少还是比较平缓的。并显出三门峡地区在早更新世时具有南北动物群的过渡带性质。

早更新世尚残存的第三纪哺乳动物种属在进入中更新世之前就已绝灭了,代之以早更新世出现的部分哺乳类种属的延续。中更新世时哺乳动物代表性种属有纳玛古象(Palaeoloxodon namadicus)、梅氏犀(Dicerorhinusmercki)、肿骨大角鹿(Hyaena sinensis)、杨氏虎(Felis youngi)以及大量的啮齿动物和一些翼手类。这一时期,我国所发现的化石动物群主要有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动物群、陕西蓝田陈家窝子动物群和公王岭动物群。在河南省则以邱中郎等(1982)报道的产于南召的云阳动物群为代表。该地点位于豫西伏牛山南坡,其化石种类主要有剑齿象(Stegodon sp.)、三门马(Equus sanmenensis)、河狸类(Castoridae)、松鼠类(Sciuridae)、豪猪(Hystrix subcritata)、虎(Felis tigris)等。其中的三门马、肿骨鹿(Megaloceros pachyosteus)等都是典型的北方动物;而剑齿象、巨獏(Megatapirus augustus)等则是典型南方动物群中的主要成分。黄万波等(1984)报道三门峡地区哺乳动物化石计有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梅氏犀、肿骨鹿等,材料虽不多,但肿骨鹿的存在,显示了有着相当于周口店动物群的动物群存在。据河南省博物馆等(1974)报道,在豫北的浚县发现有完整的披毛犀头骨化石。说明当时豫北地区动物群性质与三门峡动物群有相似之处。

中更新世时期,中国的动物群在北方以山西襄汾丁村动物群、内蒙古萨拉乌苏动物群、北京山顶洞动物群等为代表。在南方则以广东马坝动物群、广西柳江动物群、四川资阳动物群为代表。这一时期河南地区的化石种类主要有:黄万波等(1984)报道的三门峡地区的野马(Equus przwalskyi)、野驴(E.hemionus)、牛(Bos sp.)等;贾兰坡等(1977)报道淅川下王岗遗址中的无颈鬃豪猪(Hystrix subscristata)、猕猴(Macaca cf.mulatta)、虎(Pantera tigris)、梅花鹿(Cervus nippon)等;周本雄等(1965)报道安阳小南海遗址中的方氏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黑鼠(Rattus sp.)、野猪(Sus sp.)、猩猩(Pongo sp.),该动物群中有44.4%的种类与萨拉乌苏动物群相同,有50%与山顶洞动物群相同;裴文中(1956)报道了新蔡的仓鼠(Cricetulus sp.)、大鼠(Epimys rattus)、简田鼠(Microtus epiratticeps)、披毛犀、四不像鹿(Elaphurus davidianus)等。据化石资料,裴文中(1957)认为在中国南方与北方动物群之间有一个过渡性质的动物群存在,并称之为“巨河狸-四不像鹿动物群”,将含有该动物群的地区称为“淮河过渡区”。但是,上述过渡动物群中一些种属的鉴定和时代归属先后得到修订,尤其是赖以命名的一个重要化石——巨河狸(Trogontherium)被周明镇(1978)修订为中国杨氏巨河狸(Youngofiber sinensis),时代修订为中新世。周明镇等(1978)进而认为,所谓“淮河过渡区”等都是“历史的误解”,应废弃不用。这样看来,更新世时的淮河过渡区似已不复存在。

要说明更新世时中国南、北方动物群之间是否有过渡区存在,首先要明确在南、北区的边缘地区是否有过渡性质的动物群。考察陕西蓝田公王岭动物群、河南三门峡动物群、河南南召云阳动物群、河南安阳小南海动物群、河南新蔡动物群及安徽宿县动物群的性质可以发现,这些动物群中既有北方区动物,又含南方区成分,无疑当属南北混生型动物群。这些动物群所在的地理位置,从西向东依次是109.6°E(公王岭)→111.2°E(三门峡)→112.5°E(云阳)→114.4°E(小南海)→114.8°E(新蔡)→116.9°E(宿县);自北向南的纬度变化是34.1°N(公主岭)→34.8°N(三门峡)→33.5°N(云阳)→36.1°N(小南海)→32.3°N(新蔡)→33.3°N(宿县)。另外,公王岭时期,秦岭还没有上升到如今天这样的高度,当时的气候还相当湿热,森林也极为茂密。南方的一些动物可以沿着秦岭的低缓地带或山口向北活动,直到秦岭北坡的公王岭地区,而北方的一些动物也可南去。随着秦岭的迅速抬升,加上冬季风在高纬度地带的影响,秦岭以北的气候、降水、植被等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南、北方动物不可能像早期那样游走至对方区域。但在秦岭东段地势低缓的丘陵地带如三门峡地区、南阳地区,当气候一度变得较为温暖时,南方区的一些动物又可来到这里,形成较新时期的混生动物群。而在广阔的豫东豫北平原及皖北、苏北地区,缺乏高峻有效的地理障碍,南北两区边缘地带在气候适宜时,两区的动物可相互往来,穿插交流。由此看来,更新世时期,中国北方动物群和南方动物群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个过渡区,西抵陕西蓝田地区,东到皖北宿县、和县、巢县等地。这一过渡区在河南境内则呈现为或南(新蔡)或北(安阳)的摆动,在豫西因为山地所限,摆动幅度要小得多,故而过渡区较为狭窄,大致在三门峡至南召之间。自三门峡、云阳(南召)至新蔡一线以北的河南大部分地区的动物群都属于过渡区性质,只是在北部地区华北区动物色彩可能要浓厚一些,但均以森林草原-农田动物群为主。此线以南的南阳盆地和桐柏-大别山地更新世化石地点不多,但这两个地区当时的地理位置相当于今日热带之中部边缘地带,动物群性质当属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从贾兰坡等(1977)的报道即显而易见。但是,由于这两个地区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气候变化时,可能有一些北方区系的动物成分迁来此地。即使在今天,仍然可以发现许多这种南北交流的“痕迹”。

就动物地理区系的划分来说,其间的界限不可能是一条线,而应该是一个地带。对于河南这样一个缺少高峻阻限,以平原和中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来说,动物群之间界限的多变性和地带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只是到了现代,结合自然地理的植被、气候等区划,才人为地使这个过渡带变得比较狭窄和稳定了。

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值得一提,在上述过渡区动物群内出现了较多的新属、新种、新亚种和新的变异,这是正常的和可以理解的。因为过渡区不仅是生物的混合地区,而且很可能是生命的故乡、摇篮、发源地和庇护所。这至少是内陆相性质强烈的过渡区的一个新含义。空间上的过渡同时也可表现为时间上的过渡。空间上的过渡与空间上的隔离则是新种形成的两种不同形式。

进入第四纪以来,气候有节奏的变化,影响了动物界包括啮齿动物在内的演化、分布与迁徙。当第一个轮回结束,即大理冰期的第一个高峰过后,较古老的孑遗种全部绝灭;第二个轮回即一次小峰,冷暖变化小,对动物群面貌影响不大;第三个轮回即冰期的最盛期,又有相当数量的种属绝灭。全新世开始以来的动物群均为现代种。

伴随着漫长的地球物理、化学的历史变迁,中国大陆逐渐北移到今天的位置。河南省的动物区系也随之经历了从第三纪到第四纪的起源、演替、发展过程(图3.1),至全新世晚期时,已和现代动物区系基本一致。当然,就河南省现代动物区系(含啮齿动物区系)与全新世早中期相比,仍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除了气候条件的改变之外,还由于某些类群的动物存在生物进化的自身因素和后期人类的捕杀,使其本身最终难逃毁灭的厄运。

img4

图3.1 河南省啮齿动物区系的演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