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肾小球硬化发生的分子机制

肾小球硬化发生的分子机制

时间:2022-02-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最初常是局灶节段性的,病理上称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但近30年来通过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各种固有细胞以及多种肾炎动物模型上的实验研究,目前对肾小球硬化发生分子机制的认识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章将对一些主要进展逐一介绍。
肾小球硬化发生的分子机制_分子医学导论

第十二章 肾小球硬化发生的分子机制

肾小球硬化(glomerulosclerosis)是指在各种病因,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引起的肾脏疾病中,肾小球发生渐进性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并导致肾小球毁损的病理过程。也是引起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包括氮质血症、高血压、进行性贫血、水肿、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最终引起尿毒症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最初常是局灶节段性的,病理上称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随着病变的进展,其硬化可累及整个肾小球,且硬化肾小球数也逐渐增多,最后可形成弥漫性球性肾小球硬化。无论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如新月体性肾炎、膜性肾炎、膜性增生性肾炎、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还是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等,当其硬化肾小球数超过其总数的75%时,肾功能已不能被残存的肾小球所代偿,患者不可避免地出现尿毒症。

肾小球硬化在病理上通常由血管襻硬化(sclerosis of capillary loops;指系膜基质增多或基膜增厚)及球囊壁纤维化(capsular fibrosis;指球囊壁或球囊腔内纤维组织增生)2种病理过程组成,前者以ECM成分中Ⅳ、Ⅴ型胶原沉积为主,而后者则以ECM的成分Ⅰ、Ⅲ型胶原沉积占优势。但毁损或硬化的肾小球最终以发生玻璃样变性(病理上有玻变小球之称)而告终。当肾组织内发生弥漫性球性肾小球硬化(如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或由此而引起肾小管间质严重损害而致肾间质广泛纤维化即形成终末期肾时,肾体积可显著缩小,质地变硬,表面可呈弥漫性细颗粒状或伴有瘢痕形成,病理上称为颗粒性固缩肾。

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但近30年来通过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各种固有细胞以及多种肾炎动物模型上的实验研究,目前对肾小球硬化发生分子机制的认识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章将对一些主要进展逐一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