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俗文化概念和特点

民俗文化概念和特点

时间:2022-0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他们认为,民俗是一个已经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所残存的原始观念和习俗。“民俗”一词在中国学术界的使用较晚。本章仅对能涵盖大部分民俗现象的特点加以阐述。民俗文化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递的连续性。
民俗文化概念和特点_中国旅游文化

一、民俗文化概念和特点

1.民俗文化

“民俗”(Folklore)这一学术名称由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在1846年正式提出。他认为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以及“古时候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汤姆斯对“民俗”的理解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民俗是民间的,它在普通老百姓中广泛流传;其次,民俗大多集中在精神传统方面;最后,神话、传说、故事、谜语、歌谣、戏剧等民间口头文学也是民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汤姆斯之后的100多年间,学术界对于“民俗”概念和内涵的理解众说纷纭。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文化遗留物之说:是1879年以安德鲁·兰为首的英国文化进化学派提出的有关民俗的观点。他们认为,民俗是一个已经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所残存的原始观念和习俗。

2)精神文化说:也是英国学者的观点,首先在国际民俗学界流行了很长时间,他们重视民众的精神生活或者心理活动,而不看重工艺技术和物质生产。

3)民间文学之说:主要流行于美国和苏联,认为民俗就是民间文学。如美国学者厄特利将民俗定义为口头传承的文学艺术,把习惯、宗教、语言和工艺等都排除在了民俗之外。在苏联,民俗仅仅指劳动人民的口头创造。

4)传统文化之说:即受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影响,把民俗仅限于传统之中,将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民俗排斥在外。这是西方学术界普遍流行的观点。这些民俗学家大多把目光关注于一些后进的人群,即所谓的野蛮民族、农民和边远地区的居民等。

“民俗”一词在中国学术界的使用较晚。从文献资料考证,“民俗”一词在我国大致经历了由“俗”—“风俗”(习俗、民风)—“民俗”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因为“民俗”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要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们现在使用的“民俗”一词是从国外传入的,是英语“Folklore”的意译,原意是“民众的知识”、“民间的智慧”。

随着人们对民俗现象不断加深了解,现在一般从广义的角度来定义民俗的概念。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事项。

2.民俗文化的特点

民俗是具有一定特点的文化现象。每一项民俗之所以能独立存在并世代相传,必定在内容或者形式上都有其显著特点。民俗事项纷繁复杂,要总结出民俗的全部特点十分困难。本章仅对能涵盖大部分民俗现象的特点加以阐述。

(1)民族性

民族性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也是民俗的首要特征。民俗的形成首先要以一定的民族为依托。早在原始氏族部落时期,各氏族、部落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产、生活习俗。随着民族的形成,各民族又创造了不同的民俗。这些民俗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民俗事项,并在各自的民族中世代相传。同一类民俗事项在不同的民族中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这些不同之处正是民俗民族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同样是饮食习俗,汉族的饮食习俗和回族的就有很大区别。

(2)集体性

民俗的产生、形成、发展、完善和流传都是人类集体活动作用的结果,所以说,民俗具有集体性,也就是社会性,它是民俗最基本的特征。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汉族民众十分喜欢,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甚至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也非常重视,这说明由历史传承下来的这些节日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

民俗的集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指民俗事项的产生是集体创造的结果,或者是先由个人创造,后经集体的响应、丰富而发展起来的。如人类最初的原始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后来的祖先崇拜等,都是全民共同参与与创造的结果。民俗文化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其次,民俗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充实、演变与发展,也是集体再加工的结果。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集体的行为习惯,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得到补充、完善和发展。原来比较简单的结构和内容,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

(3)地域性

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受当地自然地理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地域生活的人群,他们的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习俗、婚姻习俗以及社交礼仪等方面会有显著的差异。如中国北方的民众大多爱吃面食,日常饮食以面条、饺子等为主;而中国南方的民众常以米饭、稀饭等为主。居住在平原地带的民众,现在多生活在砖木结构的楼房或平房里,而身处深山的民众,则习惯住在“吊脚楼”等能与当地地理条件相适应的建筑中。

(4)传承性和传播性

民俗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具有时间上的传承性和空间上的传播性。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递的连续性。传播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正是因为民俗具有传承性和传播性,才使民俗能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载体。好的习俗以其合理性赢得广泛认可,代代相传;恶习陋俗也因袭保守的传统势力而传于后世。我国沿袭了数千年的一些岁时节日习俗,如农历正月十五的吃元宵,清明节的祭祖踏青,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八月十五的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尽管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会略有差异,但这些节日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却一代又一代地被承袭下来。

(5)稳定性

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稳定下来,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俗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只要社会的经济基础稳定,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民俗文化就会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中,虽然历经了无数次的改朝换代和社会变革,其中有些民俗已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自行消失了,但仍然有许多民俗经过千百年的完善和发展而流传至今。比如,我国传统的节日习俗、生产生活习惯,有很多都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它们能传承至今,正好说明了民俗的稳定性特征。

(6)变异性

民俗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事项,并不是代代依旧、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俗事项在其发展与传播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是民俗变异性特征的表现。变异性和传承性是民俗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矛盾统一体,只有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才能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民俗事项。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下,民俗事项容易发生变异,民俗的这种变异性特征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根据不同民俗事项的变异性规律,可以对民俗进行有意识的删繁就简,推陈出新,移风易俗。继承优良的传统,使美好的风俗发扬光大,而那些带有弊端的风俗要使之逐步的优化和完善。当然,民俗事项的变异性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呈现的,我们不应该过多地进行人为干预,应在认识它的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才能顺应其发展。

案例思考

泸沽湖女儿国的摩梭文化

泸沽湖边、永宁坝子的摩梭人,因实行当代社会仅存的走婚和母系大家庭制度,并冠以“女儿国”而闻名于世。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母系”、“走婚”等文化基因曾经被误认为是“原始社会遗留”,成为摩梭人社会需要“进化”的标志,给摩梭人带来不愿意回首的难堪往事。

女性是摩梭母系大家庭的当家人和财产、血脉继承者,有着守护家屋“根骨”、不断香火的责任。而男人们发挥男子汉气质的重要领域则是马帮。一般乡民的闭塞,让马帮获得极大的声望。

改革开放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新论述中,独特的文化成为摩梭人对外界开放的资源和发展的契机。进入全球化的旅游市场给摩梭人带来了丰足、多彩的生活,也给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富裕和自信起来的摩梭人,开始寻找自己“发声”的方式,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文化。

(资料来源:《生活新报》)

分析:泸沽湖的摩梭人,因为一直保留有走婚和母系氏族公社的遗存,被称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活化石”。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开发,摩梭人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很多风俗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有的已经退化成了一种表演形式。

思考:民俗文化在发展中变异是好还是不好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