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外创意产业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创意产业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考虑到创新和技术紧密相关,而创意则更强调文化属性,故本书认为创意产业本质上为文化创意产业,如我国香港特区在2005年将创意产业改称为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之间存在天然的耦合性,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根基,而文化产业通过旅游产业可实现产业的创新和升级。也有学者提出了两个产业耦合过程中的创新和创意问题,尹贻梅认为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耦合发展可有效地改变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
国内外创意产业的相关研究_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机制研究

创意产业(creativity industries)于20世纪80年代已开始逐渐兴起,其概念于1998年由英国最早提出,并将其界定为源于个体创造力、才能与技术,且通过知识产权行为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活动,其实质上是指文化创意产业。此概念很快被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与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略作调整后采用,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当前对创意产业的界定尚未获得统一,但差异并不大,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工艺、古董等传统文化产业,电视、广播、电影等电子媒体产业和软件、游戏等数字设计产业三个大类。考虑到创新和技术紧密相关,而创意则更强调文化属性,故本书认为创意产业本质上为文化创意产业,如我国香港特区在2005年将创意产业改称为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关于创意产业的概念,Florida(2002)提出创意阶层(creativity class)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厉无畏(2006)、胡晓鹏(2006)等指出创意产业的内在属性是文化和创意的增值属性;蔡双立、梁强(2007)认为创意产业是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征、以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依托,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

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战略(厉无畏、王慧敏,2006)。对我国来说,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对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知识经济的标志性产业,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充分体现了当今世界产业发展演变的新趋势以及国家资源整合方式、竞争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创意产业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要求,Yusuf和Nabeshima(2005)提出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开放和创新的经济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产业结构软化的结果(田敏,2007);创意产业借助于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对文化的创新而产生,如Scott(2000)、Banks等(2000)认为创意产业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娱乐与欣赏的需要,Leadbeater(2004)则认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决于供求双方的交流与互动,人们文化需求日益多样是创意产业兴起的主要原因(曹海峰,2007)。

针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联性,不少学者从产业融合角度进行了分析,为产业的耦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罗明义(2009)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重要内容,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的重要作用。张建(2009)提出都市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产品需要整合发展,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要充分利用创意产业手段。王振如(2009)以北京为例说明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模式和结构优势。刘志勇(2009)从旅游商品开发、项目策划、旅游营销等方面分析了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途径与模式。张海燕、王忠云(2010)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过程。张述林、胡科翔(2010)提出了古镇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条件,进而着重对古镇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喇明英(2011)针对川西高原民族地区如何有效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和路径进行了探讨。张洁、杨桂红(2011)提出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的互动发展,需要从乡村特色文化业与购物休闲旅游、文艺演出业和观光旅游等方面入手。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之间存在天然的耦合性,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根基,而文化产业通过旅游产业可实现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刘定惠、杨永春(2011)对安徽省1990—2008年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鲍洪杰、王生鹏(2010)建立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模型选择、判别标准。也有学者提出了两个产业耦合过程中的创新和创意问题,尹贻梅(2009)认为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耦合发展可有效地改变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韦复生(2011)认为民族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的耦合与创新是民族地区追赶发展的潜在优势。朱启酒、钱静(2013)分析了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可供选择的路径,包括政府主导、整体规划设计、开发经营,市场主导、政策支撑、企业开发经营,市场主导、政策引导、集体开发经营,政府搭台、村民唱戏、个体开发经营等四种[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