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产业生态创新依托什么集群

加强产业生态创新依托什么集群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部分园区再引入与之存在潜在协同和共生关系的工业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和工业废物的循环利用率,即可初步达到循环经济园区的标准。在这个集群中,以丰田公司作为核心企业,其他的中小企业依附于它的周围,进行配套生产,供应其进行专业化生产。
运作模式_基于循环经济的区

5.1.4 运作模式

区域生态化工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的模式:

(1)“产品链”型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产品链”型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指的是以产品链的衔接为纽带进行招商,某类企业作为上游企业,完成产品的一部分工作,接着把产品传送到中游类企业,完成产品又一部分工作,再传送到下游企业……经过多类企业的产品部分工作的完成和传送,最后共同完成一类产品。企业集群内所有企业内部注重清洁生产,统一建设公用设施,集中进行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能量和物质的集中供应,推动能源消耗产业向资源集约目标转型,传统污染企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变,如图5-1所示。这样的企业集群模式之间形成很细致的专业性分工协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植根性。同时这种模式也可以解决区域企业集群内企业缺乏分工协作,关联度较低,战略布局上各自圈地,品牌上各打旗号,技术上互不往来,经营上缺乏联盟,产品结构上雷同,而导致的集群内企业的生存之战演变成为残酷的恶性竞争,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问题。这种模式适合有比较优势产品而没有分工协作的零星型企业集群改造或有发展潜力或竞争实力产品的企业集群的新建。

img19

图5-1 “产品链”型企业集群模式示意图

目前在国内外已有类似这种模式的企业集群。如:加州葡萄酒企业集群,该集群包括680个葡萄酒厂和几千个独立的葡萄栽培者以及很多专业化分工合作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制造葡萄储存设备、灌溉设备、采摘设备、桶、瓶、瓶盖和软木塞、标签等。还有公共关系和广告商以及针对商贸读者的、与葡萄酒相关的众多出版商和葡萄酒有关的许多研究机构。他们的运作方式是葡萄栽培者利用专业企业制造的采摘设备分批采摘葡萄,并用专业企业制造的葡萄储存设备储存,送到葡萄酒厂进行酿造,装酒用的桶、瓶也是专业企业制造的,连桶、瓶上的瓶盖、软木塞和标签都是专业企业制造的。酒的销售又有专业的公共关系和广告商。集群内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又如:上海化学工业园区也运用了这种模式。上海化学工业园区位于杭州湾北岸,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以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专业开发区,化工园区建成后工业产值可达1000亿元。该开发区开发建设中引入了世界级大型化工园区的“一体化”先进理念,通过对园区内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的整合,实现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的模式。坚持按产品链进行招商,英国石油化工(BP)、德国巴斯夫等跨国公司以及法国苏伊士集团(SUEZ)、荷兰孚宝(Vopak)等世界著名公用工程公司已落户区内。园区内每平方公里吸引的投资高达13.8亿美元;园区内万元产值能耗只有1.2t标准煤,水消耗量只有33t,只占同行业平均水平的1/2和1/5,与企业自建公用工程相比,投资成本降低近半,能耗下降约30%。循环的有机链推动能源消耗产业向资源集约目标转型,传统污染企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变。这种完整的产品链和专业化分工网络,是难以复制也难以模仿的。

(2)核心型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核心型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大型垂直一体化的企业为主导企业,是企业集群的轴心,也是区域经济的核心,配置一些以主导企业排放物或废弃物(虽然不能利用于原有的生产系统,但却具有很大经济价值的物质。世界著名的生态工业倡导者、现任加拿大DALHOUSIE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院院长库泰赋予它们新的内容和含义:“什么叫废物?废物其实就是资源放错了位置或未合理使用,也就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放置了错误的资源数量。”)为原料发展相关产业或为主导企业做配套生产服务的共生中小企业,主导企业依托不同层级企业集群空间分化配置来实现对周边地区辐射的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其特点是存在若干个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每一个企业都是专业化的生产服务企业,上、下游企业是原材料供应、成品或半成品生产和成品销售的投入产出联系的复合企业群体。大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城市及区域的不断发展,实际上是产业不断集聚发展的宏观表现;而微观方面这种集群发展又是按照距离大企业的远近,产业价值链条各个价值环节垂直分离和各自集聚的过程。这种模式适合新建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主导的企业集群或已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主导的企业集群改造。这种模式根据主导企业的不同组合类型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模式:

①以单一大型企业为中心的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

以单一大型企业为中心的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只以一个大型企业为主导企业,周边有很多中小企业都是为这一个主导企业服务的,或是通过这个主导企业排放物或废弃物为原料进行生态链延伸型企业集群模式,或是为主导企业做配套生产服务的共生产业集群模式,它们与大型企业之间形成众星捧月的结构关系。所以这种模式也可叫轴轮式或卫星式生态集聚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其特点为集群内主要产业突出,工艺流程明晰,消耗的资源和排出的废物比较直观,其核心企业一般是大型国有企业或合资企业,如图5-2所示。一般来说,这一类企业集群中企业清洁生产基础较好,其中一些企业集群内的绿化率高,并设有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等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设施。在这部分园区再引入与之存在潜在协同和共生关系的工业项目,进一步提高资源和工业废物的循环利用率,即可初步达到循环经济园区的标准。

img20

图5-2 以单一大型企业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园区示意图

类似的模式在国内外也有,如:日本丰田汽车产业集群,日本丰田汽车不仅是日本的核心企业,且在世界汽车制造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这个集群中,以丰田公司作为核心企业,其他的中小企业依附于它的周围,进行配套生产,供应其进行专业化生产。丰田公司的250多个供货商中,有50个把总部设在了丰田城,其余200多个也聚集在半径为5小时车程的范围之内。所有的供应商都紧紧围绕着丰田,形成一个整体。丰田要求供货必须准时,货到后不进库房,直接按计划时间上线,即时作业。这套标准化流程是连续花3年时间,集合250多个供应商不断开会、讨论、训练而形成的。标准化生产链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把成本降到了最低。在中国,知名的大型冶金工业园区、化工工业园区、铝工业园区、煤炭工业园区等,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如鞍钢、鲁北、贵港等。

②以几个重点企业为中心的嵌套共生模式

嵌套共生模式是一种复杂企业群落组织模式,由多家大型企业和其吸附企业通过各种业务关系而形成的多级嵌套模式,如图5-3所示。在企业集群内,多家大型企业之间或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或构成原材料供应、成品或半成品生产和成品销售的投入产出联系的“产品链”型生态产业集群模式,通过信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的交流建立共生关系,形成主体生态产业链;每家大型企业又吸附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或处理大型企业排放物或废弃物,或为大型企业做配套生产服务,所以这种模式也可叫多核式生态集聚产业集群模式。

img21

图5-3 以几个重点企业为中心的嵌套共生模式示意图

这种模式在国内外也存在,如: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它是以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企业为主导企业,全部聚集于此,而这三大企业的周边都是与汽车制造业有关的钢材、仪表、塑料、玻璃以及轮胎、发动机等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零部件生产企业很发达,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很高。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同时这些汽车产业集群必须遵守环境法规,降低原材料的输入量,实行清洁生产,通过环境战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品牌及社会形象。又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以海尔、海信、澳柯玛三个企业为主导企业,形成一个包含消费类、投资类、元件类等家电产品在内的庞大的家电产业集群,产品涉及空调、电视、洗衣机、冰箱、冰柜、燃气灶、热水器、计算机、手机等几乎所有家电电子产品。配套性企业与主导企业之间进行着物质流、信息流、企业文化流等的交流,极大地增强了集群整体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以上核心型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中的两种模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在以单一大型企业为中心的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中,这个主导企业经过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等方式转变为多个主导企业主导型的嵌套共生模式;而多个主导企业主导型的嵌套共生模式也有可能经过主导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等方式转变为以单一大型企业为中心的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总之,这种核心型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利用主导企业的辐射效应,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发展。

(3)生态链型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生态链型企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以生态链的延长为基础,以循环利用废弃物为目标而聚集的企业集群,如图5-4所示。它是为了实现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料或能源,通过物质流的循环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在区域内组成一个闭合循环的企业集群网络。这种模式类似于生物群落的特征,集群单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相互连接的网络系统。系统中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不是孤立的简单关系,而是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循环运行。在这一生态链型企业集群模式中,每个企业可能担心由于个别环节或者个别企业出现问题,而造成整个企业集群经济运行受阻,这就要求不仅建立一种生态共生型企业,还要建立一种集群式企业运行风险分担的机制。这种模式适合已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进行“生态链”招商或新建一定规模企业集群。

img22

图5-4 生态链型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示意图

(4)虚拟网络合作式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虚拟合作式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是一种新颖的组织形式,它突破了传统的固定地理界限和具体的实物交流,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循环利用或生态合作为前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计算机模型和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成员间的物料和能量联系而组成的开放式动态联盟,是组织、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在完善的网络组织结构基础上的有效集成,是企业群体的生产过程异地化、分散化,以及各种资源、组织和技术的重组行为,如图5-5所示。虚拟网络合作式企业集群模式组建和运营的动力来自多样化、柔性化的市场需求,以市场价值的实现为目标,整个区域内产业发展形成灵活的梯次结构,因此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同时,参加合作的企业通过各自核心能力的组合突破了资源有限的限制,整个虚拟组织以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了协同工作和优势互补的作用,省去很多昂贵的建厂建园费用,避免进行困难的工厂迁址工作,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缺点是可能要承担较贵的运输费用。这种模式适合不同地区企业集群进行合作。

img23

图5-5 虚拟网络合作式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示意图

(5)生态工业园式整合模式。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s,简称EIP)的概念是由美国Indigo发展研究所在1992年最先提出的。它采用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循环,是继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的第三代工业园区,是依照清洁生产要求,以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通过物质流或能量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企业或产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它强调实现工业体系中不同工业流程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共生,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副产品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最终达到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目的。它是一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种模式适合对已有工业园的改造或新建生态工业园。

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主要有四种类型:一种是园区已经相对成熟,也形成了生态循环的产业链雏形,这种园区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强技术支撑和管理支撑就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工业园;一种是原来的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它是一种企业或产业的集聚,没有形成生态产业链,很少进行园区内企业之间的横向耦合和共生组合,这种园区就必须引进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念,进行新的产业或企业生态集聚;一种是在一个区域比较有特色且有一定名气的主导产业,但是还没有形成园区形式,只是一种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要打造成生态工业园,就必须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念的指导下,选择一定区位优势,采用生态设计方法构建一个新生态工业园,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物排放的目标;还有一种就是虚拟生态工业园,这是在不同区域通过计算机模型和数据库,从废物循环利用和资源梯级利用入手建设生态工业网络。

生态工业园主要有如下特点[1]:第一,它必须紧密围绕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行业特点及区位优势,进行生态工业园的设计和运行。第二,通过园区内各企业之间的副产品和废物交换、能量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共享,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第三,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政策手段以及新技术(如信息技术、再循环和再利用技术)的采用,保证园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第四,通过园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企业、园区和整个社区的环境状况得到持续改进。

总之,生态工业园是在园区内实现物质和能源、技术集成,信息、基础设施共享,节能减排的一种企业或产业的生态集聚模式。目前生态工业园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载体,正成为许多国家工业园区改造的方向,同时也正在成为中国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在国外最典型的就是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在前面已经作了介绍。在中国,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产业示范园有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暨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建设示范园区、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抚顺矿业集团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等20多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