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庄子所追求的这种逍遥或彻底的自由在现实社会是不能实现的。从叶老的一系列“教是为了不教”的论述看,他所倡导的教育自由即是教育者要善于诱导和启发,要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以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不教境界。
教是为了不教_生态学校文化的构

三、率情任性:教是为了不教

率情任性是老庄哲学思想的精髓,它体现了一种以追求个体自由发展的价值观,显示了对个体生命独特性的尊重。《庄子·秋水》篇说“何谓人?何谓天?”“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中常把自然称作“天”,用来跟“人”相对,他认为,牛马生而四足,是天然而成的,而给牛鼻穿上绳,给马戴上笼头,是违反自然的人为行为,所以,“落马首、穿牛鼻”意指人往往会人为地违反自然法则。老子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的是人要顺应自己的环境而生活,环境要顺应自身的规律而存在,而规律是什么,规律就是道,世界上的一切都要顺应道的规则而运行。那么人怎样才能做到不“落马首、穿牛鼻”,顺从自然,率情任性呢?《庄子·逍遥游》云:“乘天地之正,而衘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陆树芝《庄子雪》里对此评曰:“此则与造化者游而逍遥之极致者。”“天地之正”的“正”字作“真”解,天地之真即天地之本质,“乘天地之正”意为顺应天地万物这本性。“六气之辩”是指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衘六气之辩”是指任六气的变化。可见,庄子的逍遥游,简单地说,就是以道为体,任物自然,无须凭依,彻底的自由。

显然,庄子所追求的这种逍遥或彻底的自由在现实社会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人具有个性,更具有社会性,社会性和个性在个体生命中是本质的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我们知道人是社会中的人,世界上没有一个“自我”是纯粹的自我,“自我”永远是处在社会的境遇之中,在社会共同体的生活中体现“我是谁”、“我将要达到什么地方”、“我将选择什么”。个人的吉祥与幸福都是建立在公共生活的规范秩序之上的,没有这种秩序,公共生活就会处在一种混乱之中,个人的自由也将成为他人的噩梦。为此,庄子所追求的逍遥也只不过是他的一种哲学理想罢了。

人没有绝对自由,却存在着相对自由的生活空间,可以想象,任何一个人不管生活在任何的环境,总不希望处于“落马首、穿牛鼻”的生活境遇之中。但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往往会断章取义,过于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忽略人的个性发展,过于强调公共的社会秩序而制约了人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中国母亲养孩子的一个传统方式是给孩子打“蜡烛包”,当小小的婴儿一出娘胎,就用小被子把孩子紧紧地裹起来。据说这样可以让孩子的腿长得直,而且还可以防摔,防孩子用自己的小手抓脸蛋等。但是,按照今天科学的育婴方式,孩子的手就是他的第二大脑,如果你束缚了他的手,固然他不会抠破自己的脸,也不会用嘴咬破自己的小手指,但是他的认知神经从一开始就受到局限,这就可想而知,捆绑式的育婴法是有悖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所以,现代医院看护婴儿提倡,把婴儿放在摇篮中,不束缚他的手脚。这个“蜡烛包”今天总算被解开了,但是我们想想,又有多少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一生成长中给他们打了多少个精神上的“蜡烛包”!

到了进幼儿园的年龄了,家长们开始动脑筋,让孩子们学钢琴、学书法、学美术;进小学了,更想方设法要让孩子进某个奥数班,家长们也不管自己子女兴趣与爱好是什么,也不管自己的子女有哪方面的天赋和特长,反正只要让他参加了,学过了,也就放心了。因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学校,又有更多的条条框框捆绑着他们的手脚,正如福柯所提出的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所流行的四种规则方式一样,一是通过对个体空间处所(如教室)的处理,形成对学生的有效监督和控制;二是通过对时间表、日常规范以及各种管理纪律的严格控制,使学生形成一种驯服的生活习惯;三是把学校里许多的生活分化成训练的细节,并重复性地控制以巩固训练效果,从而达到其自动化地服从;四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模范表率等让学生个体必须要完成各项被规训的内容。

那么,现行的学校教育是否存在着教育的自由呢?

什么是教育自由?教育自由意味着尊重个人目标的选择,免除任何形式的对人性的扭曲和对个性的强迫。体现在学习上,就是具有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

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1962年1月22日,叶圣陶先生在他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指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来阅读。”(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0页)1962年7月23日,他在给一位语文教师的信中说,教育“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我近来常以一语惊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同上,第491页)1963年7月27日,叶老又在给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信中写道:“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旨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老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同上,第498页)1983年8月6日,90岁高龄的叶圣陶老先生在接见民进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上又说,“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老师教了。不要说小学毕业就学完了,中学毕业也没有学完,大学毕业考上了研究生,也不能算毕业。世界上的事情是学不完的,无论是谁,都要学习一辈子。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一直学到老。……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一辈子。”(《叶圣陶教育文集》第1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42~543页)

从叶老的一系列“教是为了不教”的论述看,他所倡导的教育自由即是教育者要善于诱导和启发,要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以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不教境界。但是,为何一直以来,叶老的这一教学思想又得不到贯彻和落实呢?个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我们现今的语文老师当年当学生时,老师都是以讲书为务的,现在,自己当老师了,也自然而然地用当年的老师教自己的办法教学生了。再则,在当今学校领导的心目中,好教师的标准即是讲课生动、学生喜欢听、教学效果好。至于怎样挖掘学生的潜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能力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也就无以顾及了。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学生在校学习,个体之间无论是在天赋、兴趣,还是学习意向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天赋是学生与特定理解力和技能相关的起点,在天赋方面处于低度发展的学生就需要教师通过弥补学习中的缺口促进他们的学习,或提供更多直接的教学和实践机会,更灵活的学习步调,帮助他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特定专题或技能的好奇心与爱好,一个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而喜欢数论,另一个学生对文学感兴趣而喜欢写诗,这都是自然现象。学生们的兴趣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兴趣能诱发学生对某一门科学技能的爱好,并发展对今后职业的追求,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长培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学习意向是学生学习的倾向性,它由智力倾向、性别、文化、学习风格等类型构成,有的学生倾向于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有的学生倾向于单独作业;有的学生倾向于从部分到整体学习,有的学生倾向于以逻辑和分析的方法学习,他们需要的是教师的因人施教以满足他们的个人所需。为此,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尽的义务与职责。

现行教育最大的不足就是教育的同一性,同样的理念、模式、课程设置;同样的教育方式、管理手段、评估标准;同样的课本、作业本、辅导练习等。这种凡事求划一的教育现象从本质上看就是把人放在教育的质量结构中接受塑造,使人失去了精神的培育性。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得以健康地发展,并让他们在校园生活中率情任性呢?显然,仅在语文教学中提倡“不教之教”还是远不够的,它更需要的是把这一种教学思想发展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我们知道,学习作为中学生生活的核心部分,是他们的天性得以发挥并能形成美好的德性的摇篮。可以想象,人的自然天性中是具有良好的学习意识和愿望的。正像蝴蝶一样,为了生存,它必须寻找一种保护色迷惑天敌和觅食的对象,于是,通过一代代的突变、自然选择,终于衍变成了今天的形似枯叶的外貌。同样,人要生存,就只能选择学习,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适应环境,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教学任务并不能满足于今天我给了学生多少知识,我教会了学生什么,而是要创设一种“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自主地思考,大胆地质疑,想我所想的事,说我想说的话,在愉悦的学习生活中发展自己的学习天性。让“不教之教”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实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才能保证给予学生真正的学习自由。

当然,学习上的自由,最主要的是享受知识过程中的自由,通过知识而获得自由,借助知识发展自由实践的能力,这是每个人创造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又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文化知识是使人走向自由的阶梯,同时,文化知识也会压迫人,它完全有可能使人沦为知识的奴隶和知识的工具,从而丧失人的自由。传统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殊不知,知识自身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人如果面对知识,学习知识,就必须服从知识的逻辑。同时,知识在数量上具有无限扩张的可能性,人脑的开发愈进步,但人的心理容量和学习能力总还是有限的,所以,当科学文化知识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的生活已漂浮在“知识的海洋”时,人又会无时无刻不感觉到为知识所困,为文明所役。知识学习是每个人在其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不可缺少的内容,它是一个人在形成自由、理性、智慧的人格的必要条件。但是,现行的教育反而把知识看作是终极性的,人为了掌握知识而学习知识,为了考试分数而学习,为了将来的就业而学习,人成了知识的工具。为此,学习成了学习者的沉重的负担,更谈不上通过知识学习而获得精神的自由成长。所以,学习的过程又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是知识的堆积过程,必须理解为是一种生命的点化。当我们的学生能自由地放飞心灵,惊诧于世间万物的五彩缤纷,使知识的学习成为一种内在的思想对话时,这才是人的真正的学习自由。

《庄子·秋水疏》曾有过这样的描述:“鱼游于水,鸟栖于陆,各率其情,物皆逍遥。而庄子善达物情,所以,故知鱼乐也”。物适其性,即得逍遥,人性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可见,教育的非凡之处,往往在于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去顺应受教育者的自由发展,生态学校文化尊重人的自然天性的发展,即在尊重个体自由的基础上促使人的精神成长,发展并形成一个全新的现实的自我。而“不教之教”的教育意义正在于它是实践这一教育境界的一剂良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