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上所述,既然社会的存在规定社会意识,所以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意识形态便都带有阶级的性质。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这种意识形态的武器来支配和欺骗被统治阶级,在这里已是再明显没有的了。被压迫阶级,在对于支配阶级的拮抗过程中,产出自己阶级的新意识形态;同时,他们又借助这新的意识形态,反抗压迫自己的阶级。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_社会学大纲

二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是阶级社会的反映

如上所述,既然社会的存在规定社会意识,所以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意识形态便都带有阶级的性质。“在各种所有形态之上,在社会的存在条件之上,树立着种种特殊的感情、幻想、概念、世界观等全体上层建筑。各种阶级都是基于自己的物质条件,并适应着社会关系,去创造和形成这些东西。”

阶级社会——古代的、封建的、现代的——的意识形态的分析,可以证明各种社会形态的世界观之根本特征,是支配阶级之阶级的产物。“一定时代的支配的思想,常常是支配阶级的思想”。“在贵族的支配时代,是名誉或忠义等等概念在支配着;在资产阶级的支配时代,是自由平等的概念在支配着。”

现在,我们可以举道德为例来说明。“人们自觉的或不自觉的从自身阶级地位所处的实际条件中,即是说,从他们的物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条件中,取得自己的道德观念。”

“任何道德理论,直到现在,归根到底总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因为直到现在,社会总是发展于阶级对立之中,所以道德也总是阶级的道德。它或是为支配阶级的统治及利益辩护,或是当被压迫阶级充分有力,它就表现对于支配阶级的反抗,而拥护被压迫者的将来的利益。……可是,就在现在,我们还没有超出阶级道德之外。只在不仅消灭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消灭一切关于阶级对立的回忆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一切阶级矛盾及矛盾的回忆之上的、真正人类的道德,方才成为可能。”

意识形态的斗争性

在阶级矛盾的过程中,支配阶级不仅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去压迫被支配阶级,而且在意识上去压迫被支配阶级。

譬如古代印度的宗教,是采取一种“世袭等级”的形式,即分为婆罗门教徒(僧侣、学者、贵族的作家)、刹帝利人(贵族的骑士)、威舍人(农民、高利贷者、小商人等)、苏得拉(奴隶、手工业者等)的四个等级。婆罗门教徒和刹帝利人可以统制一切。在这种基础之上,便发生出“轮回说”和“报应说”的宗教观念。即是说,人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下来,他的善行或恶行都会有一次总结,他死后,就按照他一生行为的总结,他可以在来世变为婆罗门教徒或国王,也可以变为“狗肠中的蠕虫”。而所谓最重要的善行,便是要“严守等级制度”。如果你是个奴隶,是个不洁之人,那末,你就要安分守己。你若能终生如此,不忘“你是一个不洁之人”时,那末,也许在你死后,将来会变为一个贵族。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这种意识形态的武器来支配和欺骗被统治阶级,在这里已是再明显没有的了。

被压迫阶级,在对于支配阶级的拮抗过程中,产出自己阶级的新意识形态;同时,他们又借助这新的意识形态,反抗压迫自己的阶级。譬如无产阶级就是在对于资产阶级的斗争上,才形成了自己的阶级的意识形态。

同样,资产阶级在对于无产阶级的斗争中,也使用意识形态这种武器。在他们手中握有大量的新闻杂志,有无数的著作家给他们效力,他们可以自由使用学术上的各种设施,如学校、剧场、博物馆以及教会等等。但是,劳动运动越发展,资产阶级对于劳动大众的直接的意识形态的压迫也就愈加困难,因而不能不采取更狡猾的行动。所以,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的斗争领域中,常常使用他们在经济斗争方面所使用的武器。即他们想在无产阶级中间寻求自己的同志,散布小资产阶级的情绪,以歪曲无产阶级的理论。

所以,“人们如果不在各种道德的、宗教的、政治的、社会的形态或陈述和誓约的背后,去探求某个阶级的利害,他们就常常要变为政治欺骗或自己欺骗的愚笨的牺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