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于1999年11月正式成立,2000年12月正式入选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中心高度重视研究队伍的建设。作为全国唯一的“汉语史”研究中心,在“十二五”期间,此中心将继续按照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要求,制订既有远大目标、又切实可行的基地建设计划,以创建国内一流基地为建设宗旨。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于1999年11月正式成立,2000年12月正式入选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中心依托浙江省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全国重点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两个专业和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其特色在于中古汉语、近代汉语及训诂学研究,是新组建的浙江大学在汉语研究方面的一个面向全国的、开放性的研究机构。此中心下设三个研究所、一个研究室,即上古汉语研究所、中古汉语研究所、近代汉语研究所、汉字信息处理研究室。

此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7人、基地秘书1人、图书资料员1人,专职研究人员中教授12人、副教授2人,60岁以下研究人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梯队建设、人员配备合理。每年招收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三个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主办的学术刊物《汉语史学报》已纳入CSSCI来源集刊、中国知网入编范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收录范围,目前已经出版十辑。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此中心自成立来,经过十年的奋斗和努力,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1.科学研究

十年来,此中心共承担了科研项目81项,其中,教育部重大项目20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5项、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规划项目13项,浙江省社科重点项目11项、一般项目12项、青年项目1项,其他部委及横向项目18项。

专职研究人员共出版著作36部、发表论文290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文史》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这些成果中,共有1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浙江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2.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

此中心高度重视研究队伍的建设。十年来,共计新进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3人,引进海外优秀人才2人,引进“求是特聘教授”1人,送国外进修2人,晋升正高职称4人。此中心成员还获得各种奖励及荣誉称号多项,包括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奖1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1人,获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长江学者”1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浙江省“跨世纪人才”4人,获国家级教学奖1人,获“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

在人才培养上,十年来,此中心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91人,博士研究生135人,博士后进站28人;毕业硕士研究生155人,毕业博士研究生101人,博士后出站28人。在这些研究生中,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称号2人,获“优博论文”提名奖1人。此外,此中心还选派博士生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荷兰乌特列支大学、波兰华沙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进修访学、合作研究、出席会议等。

3.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

十年来,此中心共主办了13次学术会议,包括2001年第二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章太炎、黄侃纪念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教授纪念会,2003年新世纪汉语史发展与展望国际研讨会,2004年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第二届中青年语言学者论坛,2005年新世纪汉语研究暨浙江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前瞻国际高级论坛,2007年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2008年汉语历史词汇与语义演变学术研讨会,2009年中国辞书高层论坛2010年“老乞大、朴通事的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些会议的召开,对扩大学术交流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中心的成员多人次出访国外和境外,如到美国、法国、瑞典、捷克、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出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也纷纷来中心讲学。

此中心建有敦煌文献、中古汉语、现代汉语三个语料库,资料室还有藏书85000多册,均实行网上借阅和管理。

4.咨询服务

此中心曾向国家语委、省社科规划办、省政协、省新闻出版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其中,王云路教授撰写的《杭州的地名亟须规范》曾被评为浙江省政协2002年度优秀提案。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十年来,此中心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专著与论文,它们是中心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如:张涌泉教授的《汉语俗字丛考》(专著)、汪维辉教授的《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专著)及《〈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专著)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王云路教授的《汉魏六朝诗歌语言论稿》(专著)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张涌泉、许建平、关长龙教授的《敦煌经部文献合集》(专著)、张涌泉教授《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敦煌文献的价值》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方一新教授的《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专著)、《“不听”之“不允许”义的产生年代及成因》、颜洽茂教授的《佛教语言阐释》(专著)、王云路教授的《试说“鞭耻”——兼谈一种特殊的并列式复音词》、许建平教授的《敦煌经籍叙录》(专著)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黄金贵教授的《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专著)、王云路教授的《词汇训诂论稿》(专著)获浙江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黄金贵教授的《古代文化词语考论》(专著)获浙江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作为全国唯一的“汉语史”研究中心,在“十二五”期间,此中心将继续按照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要求,制订既有远大目标、又切实可行的基地建设计划,以创建国内一流基地为建设宗旨。在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我们应争取成为语言学研究的先进基地,为“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申报全国重点学科做准备。

中心的主要建设思路:

1.科学研究

初步确定了《今训汇纂》这一汇集了中心主要研究力量的选题,作为“十二五”的主要科研任务,力争通过本重大集体项目的研究,构建一个宏大的科研工程,拿出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初步的研究计划是:对近现代和当代(1901—2010年)的汉语历史词汇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搜集整理,按照年代汇编,具体是:先秦卷,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上编(传世文献),隋唐五代卷下编(敦煌吐鲁番文献),宋元卷,明清卷7卷,预计总字数将达到一千万左右。

2.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计划每年培养硕士生15~25名,博士生10~15名,博士后3~5名。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编写相关教材,争取获得省部级奖励。争取有1~2篇博士毕业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博论文”。队伍建设方面,引进特聘教授2~3名,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3~5名,每年派遣3~4名研究人员或博士生赴国(境)外著名大学讲学或进修深造。

3.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

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东亚系进行“早期汉译佛经语法专书专题研究”项目的合作研究。拟举办第二届汉语历史语义与词汇演变学术研讨会、第六届汉文佛典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汉语史研究中心创建十周年暨《汉语史学报》出版十辑学术研讨会、《今训汇纂》重大课题论证会等学术会议。做好《汉语史学报》第十一至第十五辑的编辑出版工作。在已有基础上,扩大、维护中古汉语语料库、敦煌文献数据库、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建设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